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业界风云汇(ID:yejiefengyun),作者:木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的尽头是金融”,现在应该不会有人再去质疑这句调侃了。
近日,B站的一项操作引起了大家注意。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100%控股的宽娱数码,以1.18亿的价格购入甬易支付65.5%的股权。陈总大手一挥一个小目标,瞄准的正是甬易支付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也就是业界常说的支付牌照。
由此环顾四周,现今在互联网行业,但凡排得上号的大厂都已有金融牌照傍身,某些公司更是集齐了支付、小贷、保险、券商等多张牌照,颇有召唤神龙之势。所以,拿了牌照其实根本算不上新闻,谁家没有那才叫新闻。
尤其是最近两年,互联网企业密集出手,第三方机构陆续转让,金融牌照的交易隔三差五就上次头条,且成交额动辄数亿人民币。
直觉告诉我们:一切绝非偶然。
一、按捺不住的“钱”景冲动
非金融机构斥资购买金融牌照,互联网企业是在向前看,更是向钱看。
根据持证上岗的相关政策要求,开展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典当等相关业务,都需要获取有关部门审批的金融牌照。
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小贷牌照是互联网公司的心头好,归根结底,大家看中的‘钱’景无外乎一降一增。”
降,依托牌照自建交易闭环,省去渠道费用。
纵观对金融牌照感兴趣的企业,业务版图中都存在同一个明显的交集:电商。
暂且不说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这样本身就是电商属性的平台,在一些非电商平台,电商业务却成了亮点。比如B站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B站营收为52.07亿元,同比增长61.41%。其中,电商及其他业务贡献了7.3亿元,同比增长78%。
同为视频社区的抖音、快手,电商已成其营收顶梁柱。快手当季电商GMV为17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抖音方面虽没有具体的数额披露,但据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透露,今年1月至9月,抖音电商 GMV 同比增长了7.9倍,近日更有消息传出明年字节跳动电商GMV目标直指2万亿。
而支付,是电商底层的基础设施。如果借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搭建交易闭环,平台交易规模越大,支出的渠道手续费就越高。另外,直播场景下的充值、打赏,各大平台的会员服务等对应的增值业务,也无法绕开渠道成本。
这在企业财报中已经初步体现。快手第三季度支付渠道手续费为3.9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3亿增长了57%。
出于从根源上降低渠道成本的考虑,互联网企业迟早要自建支付通道,拿下支付牌照就成了必然。
增,指的是开展牌照对应的金融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点。
B站拿下支付牌照的消息一出,网友便纷纷调侃称“可以借钱开大会员了”、“快进到233贷”,正言中了一众企业拿下牌照之后的操作,开展金融业务。而这部分收入,确实在主业之外起到了补充作用,且在持续增长。
此前滴滴上市之时,新浪财经测算过其金融板块的收入情况。如果按照200亿的在贷余额计算,滴滴的自营利息净收入在16.44-34.04亿元之间,金融业务“利润规模足以媲美一家A股上市银行。”
阿里、腾讯这样的大体量巨头,金融的重要性更无需多言。根据最新财报,第三季度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收入达433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0%,已是业绩支柱。阿里财报则显示,当季来自蚂蚁集团的利润达到65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业务的开展必须基于证照齐全的前提。
“甬易支付的支付牌照覆盖的业务类型仅是互联网支付,而且2022年6月就要到期重审,也就是说目前B站用这张牌照只能做支付、结算类的业务,想做小贷或者其他金融产品,合规工作必须做好”,上述业内人士强调道。
花钱是为了更好地赚钱,斥资亿元拿下牌照换来十倍、百倍的“钱”景,这番投入产出比的吸引下,包括B站在内,互联网企业对金融牌照的收集不会止步于此。也就是说,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牌照交易出现。
二、“接盘”背后各怀鬼胎
据不完全统计,B站这宗交易已经是今年内倒手的第5张支付牌照。2020年,同样有5宗交易。
“牌照交易和买卖双方的需求都有关系”,业内人士表示,“卖方大多想着套现离场的时机到了,买方又正好愿意‘接盘’。”
卖方视角,随着监管趋严和头部效应显现,处在行业尾部的中小玩家生存境遇堪忧,抛售牌照成了“救命稻草”。
从创下新高的行业罚单就能够看出这一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72张,合计罚总金超4.02亿元,超过前三年的总和。
互联网大厂动辄数亿的收购意愿,算是给持有牌照的机构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身离席机会。然而,也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如此幸运,因为牌照的含金量也分高低。
还是以支付牌照为例,全国现存229张,对互联网公司最具价值的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仅有93张。也因此,不少业务场景受限的机构,寻不到合适的买家,只得被迫退出。今年以来,已有4家持牌机构注销牌照。
买方视角,除了前面提到的“钱”景可观,还有更多其他层面的战略考量。
首先,拥有金融牌照,可使其在资本市场的故事更加丰满。
快手上市前夕的突击就是生动的案例,去年11月递交招股书之后,快手的支付牌照交易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当时业界有评论称“快手离上市只差一张支付牌照”。近期交易的主角B站,也同样需要这样一张牌照来讲故事。因为与上半年超过4000亿港元的市值高点相比,目前其市值已经腰斩。
其次,平台多年积累下的流量,需要金融这条触手可及的变现通道。
经过前期的流量积累,互联网大厂在各自领域沉淀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据QuestMobile统计,截至第三季度末,腾讯用户量达11.05亿,阿里达10.5亿,百度、字节跳动分别为9.51亿、8.58亿。这些流量如何变现,金融无疑就是最佳场景之一。
打开各家APP就能直观地认识到金融的变现能力,只要是与消费支付有关的服务,都能作为金融的流量入口,进而向用户推荐借贷、保险等业务。由此,QuestMobile统计的前十榜单里的企业,无一例外,业务触角都已延伸至金融领域。
最后,牌照资源有限,互联网大厂在为未来做战略储备。前文有所提及,金融牌照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且含金量高的牌照更为稀缺。存量竞争之下,互联网大厂出于长期的战略考量,即便付出几亿的成本也愿为之买单,提前进行储备。
买卖双方各取所需,交易达成。与此同时,牌照如何创造价值这个难题,也抛给了新的拥有者。
三、不拿牌照“不配”称大厂?
这年头,手里没张金融牌照,都不好意思在互联网行业混。
手握牌照才具备市场准入资质,因此,在业内人士口中牌照就是“硬通货”。
从第一梯队看起,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四家巨头对于金融牌照的布局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据零壹智库统计,目前四者已有金融牌照的数量分别是13张、11张、9张和8张。
再看后起之秀,以拼多多、美团、滴滴、字节跳动、快手等为代表,虽然与老前辈相比不占先发优势,但是不妨碍他们野心勃勃。
根据公开资料,滴滴上市之时已经拿下了8张金融牌照,涉及支付、保险、证券、消金等多个领域;美团的金融布局也基本成型,拥有支付、小贷、民营银行、保险等4张牌照;字节跳动和快手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两位霸主,同样是牌照“爱好者”,前者目前收集了4张,后者持有1张。
各大APP金融相关业务截图
由此,说金融牌照是互联网大厂的标配并不为过。
视线切回B站,一张支付牌照入袋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动作背后的产业动向才值得说道。
“金融监管越来越严,部分牌照的审批工作被叫停了,互联网公司属性还是非金融机构,他们获得牌照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资本操作,去控股持有相关牌照的公司”,业内人士认为,“B站这次就是典型。”
从去年开始,B站对支付的谋局就已有迹象。2020年11月,B站在官网及第三方网站上发布了支付业务的相关招聘需求,包括高级支付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职位。两个月后,“bilibilipay.com”、“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备案引起大家关注,自建支付渠道成了B站公开的秘密。
直至近日交易信息披露,尘埃落定。1.18亿元购入甬易支付65.5%的股权,B站拿下支付牌照,从产业视角有两点信息必须强调: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获取支付牌照的套路已经成熟;另一方面,牌照到手,仅仅是个开始。
四、“头号春药”能否生效?
拿下牌照,跨界金融,面向数亿用户进行流量变现。上述提到的各大互联网企业,虽然主营业务各不相同,但却做着同一个金融梦。
金融牌照,俨然已成互联网企业的“头号春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情况如何?
一方面,想要在支付领域打破固有格局,成功几率渺茫。
多方数据证实,支付宝、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占率已经达到90%以上,双寡头的格局已经相当成熟,用户与商户都已形成了使用习惯,理论上来说B站、抖音、快手之类新增的支付通道,几乎没有抢夺用户的可能。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京东支付、苏宁支付、美团支付等先行者已经用多年实践验证了支付宝、微信支付领先优势的无可撼动。
就如抖音支付上线时其官方所言,仅是“作为主要支付方式的补充”。这并非谦词,而是注定的结局。所以,拿下支付牌照对于支付渠道成本的节省效果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金融业务的加法,一定是建立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之上。
如果主营业务表现不尽如人意,金融牌照对应的增长机会就失去了支点,即便有所贡献,也难填补基本盘的亏空。
B站近段时间的市值表现就是证明,第三季度财报显示B站净亏损为26.9亿元,同比扩大67%,环比扩大88%。具体到业务板块,游戏业务明显疲软,同比增长仅为9%。营收13.9亿元在总收入比重降至26.7%,要知道,初上市时游戏收入一度占到B站总收入的80%。
华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B站本季度毛利率为19.6%,两年来首次跌破20%。原因在于:高毛利率的游戏业务营收占比减少,低毛利率的直播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广告分成计划上线增加营业成本等。
盈利能力不达预期,财报发布之后B站股价应声而落,即便后续放出拿下支付牌照等消息,也未能唤起资本市场的信心。另有分析师表示,今年以来,B站对外投资了多家公司,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就是最近的一笔,股价大幅下跌或许源自投资者对公司不断融资扩张的忧虑。
而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盲目向金融领域的延伸很可能会引来不务正业的质疑,招来新的麻烦。
根据黑猫投诉、消费保等第三方投诉平台的搜索结果,美团、京东、微博等平台的金融业务都在用户的投诉名单之内。以小额贷款为例,具体投诉内容涵盖了放贷前的虚假宣传,放贷时的违规审批,以及放贷之后的暴力催收等问题。
互联网公司对金融的趋之若鹜也引来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去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相关业务的经营划定了多条红线。
鉴于此,我们便厘清了金融牌照与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关系:作为“头号春药”,金融牌照负责的是调动情绪,后续业绩表现如何,终究要看企业的“身体素质”。如若不然,一剂猛药下去,无异于对生命力的提前透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业界风云汇(ID:yejiefengyun),作者: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