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02 20:14
为什么在伦敦的大街上走路,一定要显示出自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宋爽,原文标题:《英国人的自信,到底是怎么炼成的?》,题图来自:unsplash


入学手册上写着:在街上走路,一定要显示出自信。


这条建议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写的。和巴黎、纽约、米兰一样,伦敦算不上是一座安全的城市,上次我说过这里的警笛声连绵不绝,也绝非夸大其词。一入夜,除了King Cross、牛津街、Waterloo这些闹市以外,大部分街区便看不见什么人影了。


即便是男人,在夜晚外出时,也要显示出自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稍微流露出一丝怯懦,就会被人闻出弱者的气息。


△伦敦入夜后的小街/unsplash


我的欧洲朋友告诉我,他虽然是堂堂七尺男儿,但在夜晚僻静的社区街道上,他仍然要不时展现自己的威武身姿,用急促的步伐、坚定的目光来武装自己,以求别被什么暴力犯盯上。


一、反叛和守规矩


在伦敦时间不久,我便感受到这里所推崇的自信文化。不论你是谁、来自何处、出身如何,自信都必不可少。


这种文化体现在诸多方面,穿着上你尽可随意,尤其对于女性,弱不禁风和白瘦幼审美在这里算不上多么优良的品质,女性要强大、独立,最好外向活泼——内向的人多少有些寸步难行。


女人的体形也是如此,虽然伦敦有相当多体格瘦小的女性,但这并不是审美主流。卡戴珊对西方世界的流行文化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就足以对他们把“什么叫作美”略知一二。


△走在街上也要自信/unsplash


但我并不打算探讨身体上的审美取向,自信文化对于西方世界人们精神面貌的塑造非常明显。尤其在美国,一个人故作谦虚得到的结果就是被人轻视,在他们看来,如果你有能力而不表现出来,也不打算承认,那么就等于你没有能力。


在英国,这种情况要好许多,诸如humble(谦逊)、moderate(适度的)这种词汇经常挂在英国人的嘴边,他们比美国人更有“自知之明”,或者说,更具备中华传统美德,至少中国人在这方面可以与他们共情。


但我要说的是,自信文化在英国主要表现为一种庞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自由选择的权利。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气息,年轻人活得越发自我,在英国,这种气息由来已久。


△自由舒展个性的年轻人/unsplash


和美国的摇滚乐、嘻哈相比,英国摇滚总是更激进,从歌词和主唱们那种半死不活又铿锵有力的呐喊中,就能明白英国人对君主制和一整套由贵族阶层制定的条条框框早就受够了。简而言之,工人阶级要当家做主。


人们在提到英国摇滚时总是要说甲壳虫乐队,在我看来,性手枪乐队才是那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始作俑者”。紧接着,The Who、The Cure、碎瓜、平克·弗洛伊德、警察、绿洲、山羊皮等英国乐队开始影响全球摇滚乐的走向。


△性手枪现场,朋克们来了


1975年,性手枪乐队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单曲God Save the Queen,设计师还在套封里给女王的鼻子加了支安全别针(刺猬头、破旧衣着和安全别针是性手枪乐队的标志)。这首作品将枪口对准了国家元首,把女王忠实的臣民描述成白痴,并且唱片内乐团的照片背景拍摄地选取了白金汉宫的外墙。


英国人的反叛精神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但他们同时又对守规矩那套来者不拒。贵妇们在赛马场上必须戴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帽子,穿着绝不短于膝盖的筒裙,时刻遵循着贵族生活方式——哪怕午餐已经吃撑了,但可爱的司康和红茶也一定要在下午4点钟用兰花指送到嘴里,就是这样。


△贵族感下午茶不会迟到/unsplash


这部分英国人多么热爱规则啊,这些规则谱写着墙上油画中祖父、曾祖父乃至曾曾曾曾祖父的荣光,从维多利亚时代延续下来的繁文缛节让这些现代人爱得迷失方向。


更有相当一部分英国贵族落魄的后人住在英格兰乡村祖上传下来的庄园里,这些地方已经被霉菌当成了快乐老家,以前家里忙得像陀螺一样的数十位仆人如今已在墓地里愉快地躺了上百年。


这些房屋现在的主人一年要花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英镑来进行史诗级无穷无尽的修葺,房屋里的管道年久失修,滴滴答答地渗着水,不是宴会厅里洛可可式的墙布又掉下来一块,就是硕大的水晶灯又少了几个吊坠。


这些现代“贵族”亲自驾驶着除草机在自家草坪——或者说“草原”——上修理杂草,沦为了实实在在的劳动阶级。


△贵族后代变劳动阶级/unsplash


由于祖上规定,他们一般都不上班,所以就利用开放自家庄园供人参观收取费用,紧巴巴地过着小日子。


但现在,有很多年轻一辈已经不打算死守这些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了,他们跑去伦敦,住进小公寓,开始给人打工,一口一个老板、亲爱的,嘴像抹了蜜。


然而,这一切丝毫不能动摇宅里那些老古板的傲慢,他们咒骂着:“这该死的现代化。”


二、Yes,yes,yes!


在有限的留学生活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学校里有很多欧洲学生)实际上缺乏创造力或者说逆向思维。


在我所在的艺术院校里,亚裔学生一反人们的刻板印象——沉默寡言、循规蹈矩、缺乏自信,他们往往最具有艺术上的叛逆精神。


在第一堂摄影课上,老师布置了拍摄主题——泰晤士河。对我这种懒蛋而言,尽管泰晤士河近在迟尺,但一想到不久之后班里将出现各式各样的河岸景致,我便提不起兴趣,所以决定先上网查一查。


△泰晤士河/unsplash


在发现泰晤士河就是伦敦的自来水供应源之后,我雀跃不已,决定在宿舍里进行创作。于是在之后的课堂展示中,我便提交了自己的大作——一个流着水的水龙头。我看着投屏,嘴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哈哈,去他的泰晤士河吧,这不就是吗?


在观看了同学们在泰晤士河沿岸的各种创作后,我意识到,打破思维边界好像也没那么容易,我并非自吹自擂,我这张简陋的作品算不得什么上乘之作。


唯独班里的一个南京女生和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男孩不如此,他们的摄影作品始终充满着奇思异想,尽管在技术上大家都有些生疏,但在我看来,技术是摄影中最不重要的一环了。


在随后的研究生学业中,英国本地学生和欧洲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老师讲义的“认可”让我心生疑惑。


△英国大学图书馆/unsplash


不论课上讲什么,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表示同意,yes来yes去,在小组讨论时,也总是遵循着某种潜在的“正确答案”来进行探讨,鲜有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批判性思维,这在我来英国这个极具叛逆精神的朋克王国之前,是万万没想到的。


我后来意识到,平庸是广泛的,特立独行之辈寥寥无几,不论在哪儿。


三、奢侈品


英国学生和来自欧洲其他地方的年轻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展现出了和中国学生的截然不同。


2008年我来到伦敦,从那时起,伦敦的奢侈品店就已然是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的天下了。


尽管我在留学期间从未踏足过任何一家奢侈品店,但从透明的玻璃橱窗外便能略知一二,不论是里面拿着包装袋的,还是门口排队的,亚洲面孔总是能占到至少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邦德街,伦敦著名奢侈品购物街/unsplash


在当时,中国令世界震惊的庞大购买力还只是初露端倪,而出国留学的这批孩子赶上了来自父辈的红利,他们在塞尔福里奇商店大肆挥霍,在邦德街穿梭,去切尔西寻欢作乐,偶尔再下个赌场,日子过得好不快活。除了回国之后英文水平不升反降以外,其他都和出国前没什么区别。


而那些“穷酸”的欧洲学生,基本都是流连于H&M,止步于Topshop,一件40英镑的衣服已经算得上奢靡之举了。


他们虽不至于在大象城堡门前的地摊上捡漏,但去趟卡姆登,或者廉价的高街店赶赶落魄朋克风和英格兰土味风也不算是拖群体的后腿。


△卡姆登市集的英国年轻人/unsplash


奢侈品似乎压根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并不妨碍他们的父亲可能是某支足球队的所有者。这些年轻人不是出于高尚的道德原因不去买奢侈品,也不见得家境贫寒,只不过奢侈与否对他们意义不大。


但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绝对需要另一些事情体现,比如游历世界,至少也要游历欧洲;要去玩滑翔伞、高山滑雪,或者皮划艇,再不济也得会点手工活,比如园艺、收拾屋子之类的。


这听上去有些可乐,不过,我在宿舍居住期间,所见的任何一位外国学生(大多是18—22岁)做家务和做饭的能力都算得上可圈可点。虽然他们让屋子变乱的能力也一样厉害,但收拾起来却比50岁中年妇女还利索。


英国人对朴素的热衷由来已久。对于老一辈英国人来说,朴素是不是美德尚无定论,但奢靡、繁复显然是种丑恶。这不仅象征道德上的低劣,同时也是缺乏审美和高等教育的表现。


△伦敦街头/unsplash


朴素同样体现在这些年轻人的爱情观上,我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说过这里的年轻人对于选择另一半有多么高的经济要求,对于出轨、偷情这种现象,英国人也绝非我们之前所以为的那样具有极高的容忍度,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然是保守的,认为婚姻是神圣的。这里不怎么流行年轻女孩找大叔那一套,当然了,一心想找一位sugar daddy的那类人群也是有的。


到此,我的伦敦游记便要暂时告一段落,对于一个对吃没兴趣的人来说,介绍伦敦美食的难度不亚于让我亲手做一盘葱爆海参,而妙就妙在我的记忆力也近乎为零,回忆那些细碎的故事同样是强我所难。我能记住的,无非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但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伦敦最经典的路边小吃,炸鱼薯条/unsplash


伦敦和世界上任何一座伟大的城市一样,辉煌又落魄。


只有到了这里,才知道透纳为什么能画出那样的云——事实上谁都行,因为它们就长那样,一种低矮、厚重又流动很快的云朵;也只有到了这里,才知道为什么一出太阳,6月的圣詹姆斯公园就躺满了晒得像火烈鸟一样浑身通红的男男女女,他们和鳄鱼一样一动不动,安然接受紫外线的洗礼,由于暴晒,薄脆的干性皮肤上细纹丛生,笑起来就像包子——一脸褶,脸上还挂着像忍者神龟一样的眼镜晒痕。


△他们自信的笑容。/unsplash


也只有在英国,才明白为什么这里盛产哲学家和探险家,因为这里实在不是享乐主义者的乐园。虽然是岛国,但连一个像样的海滩都没有,只有冰冷的大西洋和北海漆黑的海面,我还没听说过有人想去北海旅游的。


此外,英国也不产红酒——喝着苏格兰凛冽的泥煤味威士忌在北海边上吹着风,鼻头通红,这和意大利人手捧美酒沐浴在地中海的金色阳光下,逢人就ciao(意大利语,你好)的日子过得的确略有不同,既然玩不成,那就索性在家沉思。而之所以盛产探险家,原因就更简单了——换你你也想跑,越远越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宋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