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03 14:56

我,理直气壮地做一个内向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王芳,来源:《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文字经删减编辑),头图来自:《四重奏》截图


你是外向还是内向呢?


这是一个伴随着我们生长的问题,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开始思考,身边的人也会给出相关评价,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发现并接受真正的自己。


直到现在,内向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攻击”,上学的时候会被认为不够开朗活泼,被不懂事的同学孤立,工作后影响则进一步扩大,安静、话少被视为没有情商,没有工作能力,甚至成为被忽视的原因。


社会似乎天然污名化了“内向”,仿佛内向本身是种罪过,代表着不上进和消极,“所有的人都在努力融入社会,你怎么能还像个学生一样呢”。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心理学家荣格看来,内外向是我们每个人适应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模式,只是心理能量投注和获取的方向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大五人格入手,由看理想人格心理学节目主讲人王芳为大家分享,“当我们说到任何一个特质的时候,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由两个对立的端点组成的一个连续体”。


“绝大多数人没有很外向也没有很内向,每个人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一个点上”,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特质和特质水平组成了每一个独特的“我”。


真正接纳自己是内向的人,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要知道的是,做自己永远是一条值得的路。


大五人格,像海洋


人格不像身高体重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有清晰的标尺可以测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想要寻找到完美的人格显示器,然而一次次无功而返,对人格的测量甚至一度陷于混乱。


终于,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描述和测定人格特质的模型给这种纷乱的局面带来了一些秩序,人们发现,以往形形色色用来测量人格的概念,基本都可以归到这个模型的框架之下,简单清晰、神清气爽,这个模型就是声名在外的“大五人格”。


大五人格(big five),也叫“人格五因素模型”,包含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这五个特质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单词OCEAN,所以也有人说,这就是人格特质的海洋,含纳着一切。


这个模型从大量的实证研究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人格研究主题之一,也被认为是目前对于人基本特质最全面、最可靠和最有用的描述。


在具体介绍大五之前,我想先来回应一下“大五人格”这个模型和其他把人分类的模型有什么不同。


第一,所谓的“大五人格”,指的并不是人格类型,而是人格“特质”。当我们说到任何一个特质的时候,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由两个对立的端点组成的一个连续体。


所有人在这个连续体上是一个正态分布,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的人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没有很外向也没有很内向,每个人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一个点上。



第二,虽然特质有不同类型,但它们在一个人身上是共同呈现的。特质的整体架构并不会因人而异,因人而异的只是每个人在各个特质上的水平,就好像作为身体特征,每个人都有身高体重,只不过高矮胖瘦不同。


此外,特质和特质之间还可能像化学元素一样发生相互作用,某些特定程度特定特质的组合会呈现出独特的心理与行为风格,这样就使得这五个有限的人格特质得以描摹出千百万个形色不一的人。


换句话说,即便具有同样的特质,也可能程度不同,或者把这些特质组合起来的方式不同。这种不同也是人类心理的复杂、丰富和有趣之处。


内向与外向,是心理能量不同的投注和获取方向


我们首先来认识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特质。


当谈到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可能我们马上会想到的词就是“内向”和“外向”,这好像这是用来描述和理解人格的第一特质。


我们也常常认为,外向的人是活泼的、开朗的、爱交朋友的,内向的人是安静的、羞涩的、不爱说话的。但这并不是内外向的全部。


1921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代表著作《心理类型》里首次提出并定义了内向与外向,他认为,内向外向是我们每个人适应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模式。


在这里,荣格沿袭了弗洛伊德的假设,即心理系统和物理系统一样都是能量系统,不管是进行还是维持心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那么,能量从哪里来,又会被用到哪去呢?这种心理能量投注和获取的方向就叫内向和外向。外向的人常常把心理能量投注在外部世界的他人和事物上,而内向的人,则常常把能量投注在内心世界的思考、感受和体验上。


而对于获取的方向,在经历能量消耗后,有些人再参加一场聚会就能满血复活,有些人则需要自己静静来恢复元气。



所以在荣格看来,那些倾向于从外部世界和他人获取能量,并释放于外部世界和他人的人,是外向的人;而那些倾向于从精神世界和自己内心获取能量,并也将能量投放于此的人,就是内向的人。


内向与外向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基本性格,而且“能量方向”的解释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内外向的本质区别。


但是必须说,一方面,我们现在讲的内外向不再被当作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它们是一个维度,即“外向性”的两端,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所以完全可以有人既外向又内向,其实就是中等的外向性。


另一方面,现在所理解的内外向与当年荣格所说的也不完全一样,它的特征内涵要更加丰富一些。


具体来说,外向性的第一个典型特征是“社交性”。在这一项上典型高分的人喜欢热闹、热爱社交,在他们看来社交活动是一种享受,因而对此充满渴望。


而典型低分的人则喜好独处,他们倒不会刻意回避社交,只是不会像外向者那样对于社交活动那么热衷,他们更把社交看作是必要的生存技能,也不会像外向者一样从中得到那么多的乐趣,甚至太多的社交对他们来讲可能还是某种程度上的消耗。


所以他们觉得去参加聚会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待着。


需要注意的是,内向并不是社恐,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在社交技能上有所欠缺,并且对于社交这件事情感到过度的不必要的焦虑。



此外,内向的人也不一定是害羞的,害羞与否与特质“神经质”有关,外向的人虽然爱交朋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维持良好的友谊,他们也许只是特别热衷于出现在社交场合,但并没有太多人想跟他们做朋友。


因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与一个人的“宜人性”有关,这是之后会讲到的第三个特质。所以说“内向的人没朋友”也是不对的,如果他们的宜人性高,即便他们不是很擅长社交的人,一样可以交到好朋友,只不过会慢热一点。


内外向里的“社交性”只代表对社交的喜好度和参与度,与社交的结果及质量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除了“社交性”以外,外向性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高外向的人会表现得更自信,给人感觉充满活力,偏好忙碌和刺激的生活,他们可能会喜欢运动、旅行,每天都有新鲜事。


高外向的人也会让人感觉更容易开心,因为他们的积极情绪相对较多较频繁。但是,这并不意味内向的人就一定有很多消极情绪,他们只是没有那么多积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很多的是高神经质的人。


所以,内向的人并不是一群很丧的人,他们反而情绪比较平和,只不过被常常处于开心模式的外向的人衬得没那么开心而已。


人格特质没有好坏之分


其实从心理意义上来说,内外向无所谓好坏,就好像左右利手,我们会习惯或喜欢使用其中的一只来做事情,因为它无需额外占用心理资源。


人格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在运用自己偏好的方式去行为。然而,就像左撇子老被逼着变成右撇子一样,很多内向的人也在被逼着变成“伪外向者”。


因为人们觉得,好的性格就应该是“阳光的、开朗的、活泼的、爱交朋友的”,而群体里“沉默的、安静的、喜好独处的”人则会被冠以“不合群”之名而受到排斥。


我经常听到大人说小朋友:“哎呀,这孩子不爱说话……” 言下之意,这好像是什么特别不得了的缺点,却很少听到有人嫌弃外向的人太爱说话,有些吵闹。


甚至社交媒体上间或就会有关于“内向算不算是个性格缺陷”的讨论,部分内向的人也会时不时地反省自己,苦恼于自己是不是性格不好,纠结要怎么样才能变得外向一点。


但这些都是所谓“内向的污名”,把内向作为一种性格缺陷,是极其不科学的说法。


我们讲到的所有特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人类在各个特质表现上的多样性受到进化选择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具有各自的适应性。


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受当下社会赞许的特征,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具有它独特的优势;而一些受赞许的特征,则可能在另一些情境下会成为劣势。只不过在当下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环境中,一些特质的优势被放大,而另一些的劣势也被放大了。


我们现在似乎有“外向崇拜”的现象。比如,我的学生在写求职简历的时候,一定要写自己“性格开朗”;企业习惯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来考核员工;写字楼里全是开放式的办公室,让你工作的时候身边随时有人,一需要出什么方案就先来一波头脑风暴……这些全都是对外向者友好的方式。


在这样的热闹之中,安静的内向者则被忽略了,甚至被贴上了“不合群”“不积极”的标签。



事实上,一方面如我们前面讲到,内向并不意味着有很多消极情绪,只不过他们的积极情绪不是唤醒度那么高的“快乐”和“开心”而已——“满足”“平和”“宁静”同样是积极情绪,并不只有“嗨”“燃”“炸”才是好的。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内向有内向的优势,比如内向是很多伟大思想和创意的摇篮。内向者喜欢独立工作,而孤独是创新的催化剂。高度创造力的特征之一就是热情的内向者,他们内心有热爱的东西并能专注其中。


关于这方面,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作者苏珊·凯恩是一位内向的心理学家,她以自身作为例子,讲述了自己被逼迫着变成一个“伪外向者”的经历,书里涉及了大量有关“外向崇拜”的社会文化观察,汇总了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结果,并在最后告诉我们安静内向的力量——它不应担负那些不该有的污名。



尾声.


其实,包括内外向在内的人格特质都有强大的生理和进化基础,这种先天的性情倾向塑造出了个体差异。这本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导向,内向者莫名背负了心理压力。


有人会因为性格内向而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其实他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内向的人总是能理解那些活泼外向的人,反过来,我们也希望外向的人能对安静内向的人多一些理解。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正确”的性格,对于任何一个人格特质以及它的特征表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了解它的意义,了解它在哪些方面会让你做出怎样的反应,同时也理解一个和你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会和你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说到底,大家做自己就好



*本文摘选自看理想App节目《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01、02,内容有删减和调整,小标题由编辑添加。完整观点和讲述请移步至相关节目收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王芳,配图:《我的事说来话长》《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四重奏》《浪漫的体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