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我们都把一加想小了

特别策划

2021-12-17 18:28

站在12月回头看,2021年的手机市场是混战的一年。

 

早在一年前,行业对2021年的市场普遍乐观,在疫情的稳定防控下,消费者的购机需求需要得到释放,销售预计将迎来一个回升;但另一方面,存量市场大背景下,手机厂商集中突围高端市场,芯片短缺引起的元件供应端的变化,不可避免使高端芯片供应紧张,高端打法很容易陷入被动。

 

根据Canalys统计,在2020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减少11%;而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上年甚至再度减少17%,第三季度同比减少5%。

 

在这过程中,近一年动作频繁的一加,成绩可以说格外亮眼。

 

刘作虎曾在微博上公开过一组数据:上半年,一加的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57%,其中中国市场增长124%、美国市场增长428%、欧洲市场增长304%,欧美两个市场,都是增速第一的品牌。

 

而在最近庆祝8周年的过程中,一加直接宣布:今年全球1000万手机的销量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一边是跌跌不休的手机市场大盘,另一边是逆流而上的销售数据,成立8周年的一加的名字似乎愈加醒目。

 

破圈时刻

 

过去八年时间里,一加一直专注于高端旗舰手机的定位,在海内外的小众圈层积累了不俗的忠诚度与美誉度。但这也造成了,哪怕在一年之前,知乎之类的社区聊到一加这个品牌,依然离不开“小而美”这个标签。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高端手机品牌在发展达到瓶颈时,都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当群体固化、消费者审美疲劳,高端手机品牌往往会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而此时手机品牌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与调整,不仅影响着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甚至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

 

比如苹果的iPhone,就在第七年推出了更大屏幕的iPhone 6,成为一代经典机型的同时,引领行业进入了“大屏时代”;而三星也曾在电池事件影响下,造成了中国市场的失利。

 

回过头来看一加,身处竞争极度饱和的国内手机行业,一加的“小而美”定位显得既宝贵又可惜。尽管先其他品牌一步站稳了高端市场。但中端产品仍是手机市场的出货主力,也就与主流市场失之交臂。

 

也正因此,当“高端化”成为国产手机品牌的主流意识,稳坐高端多年的一加却开始“逆行”,经过产品线上的一系列调整之后,向着大众市场狂奔,并让我们重新思考一加品牌的受众定位。


 

中国仍处于5G应用的过渡时期,有着大批的中高端群体有着换机需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1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9月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0.5%,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当高端机型市场的竞争逐渐饱和,中高端则将会带来一个明显的增长空间。

 

此刻八周年的销售成绩,正带领我们见证一个高端手机品牌走出舒适区,向大众市场俯冲的破圈时刻。

 

产品力的后发优势


从小众品牌转战主流市场,意味着投身竞争更激烈的市场,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一加今天市场地位、品牌破圈等一系列的成功给品牌带来的质变,离不开过去量变的积累。

 

回顾过去不同品牌破圈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大众、性价比的品牌向着小众、高端群体的探索,往往是痛苦而艰难的。但反过来,高端、小众品牌向着大众市场的转型成功的案例却更为常见,甚至会带来不少“后发优势”。

 

道理很简单:小众消费者们对于品牌、产品的要求会更加苛刻,对于细节的追求很考验品牌方的功力。因此,能为小众群体做出好产品的品牌,在面对大众消费者时往往是更加容易的。反过来说,当品牌经受住了小众群体的考验,走向大众几乎是品牌发展的必然方向。

 

无论是主打运动的Lululemon、滑板品牌Vans,还是新消费品牌喜茶、元气森林,他们都是在小众、专业的用户中积累了口碑,并将其成功将其带到了大众市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

 

而一加一直以来都有影响大众市场的能力,它的一个经典特质就是:很多曾经一加研发出来的特色功能,都成为了后来手机行业的标配。如:高刷新率、自适应刷新率调节、AG玻璃工艺、超高触控采样率等,皆是在其成为自身产品的重要竞争力之后,迅速进入大众市场,被行业接受、学习、普及。


 

这些体验上的创新,最初让其在2014年通过首款产品提前将“中国制造”变成了一个真正令国际用户信服的概念。而8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习惯于一加成为某种进化趋势的“风向标”这一现象。

 

事实上,相比很多保守的手机厂商,将精力放在跑分、像素等数字的刷新,当市场被先行者完成教育之后,才跟进新技术的产品策略。一加这种体验和技术上的探索需要承担更多开发、试错成本。而这种敢于跳出参数游戏的底气,源自在服务高端、挑剔用户的用户群体的过程中,在用户体验上独特的产品力积累。

 

当我们使用手机时,真正影响体验的往往是优化调教带来的精巧细节体验,比如流畅的屏幕、温润的触感等等。这种对品质的挑剔和体验的不将就,并不会以手机定位的“高端”或者“中端”、硬件配置的变化为转移。

 

如果说高端手机领域堆配置更足,产品力的差距看起来可能不够明显。那么当产品能力下放到大众市场,在有限的成本下,产品力的补足将给用户带来更加明显的体验提升。

 

看懂了这些,我们也就能更加清楚一加向“主流品牌”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一加向何处去?

 

2021年的手机市场变局中,一加抓住机会赢得市场的能力基础,无外乎来源于以下三点:

 

一是产品,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已有一两年的时间,用户口味逐渐挑剔,哪怕是低端消费者对设备的需求也绝不止于“凑活用”。如前文谈到的,一加在产品力带来了丰富的设备调教打磨经验,在任何价位段这样的经验都能得到发挥。

 

二是品牌,品牌定位对手机厂商尤为重要。太平价或太小众都会限制品牌发展。一加曾经的高端形象,在走入大众市场之后也必将面临挑战。在今年双十一期间,一加9pro在京东3000-5000价位获得了销量第三的成绩,品牌曾经高端定位并没有受到“走向大众”的影响。而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品牌号召力。

 

三则是稳固的上下游供应链,在今年一加与OPPO完成了品牌的融合,二者此前便共享欧加集团强大的后端供应链。融合之后,研发、财务状况带来了更加稳固的基础。在下游销售和售后环节,在渠道与品牌同步转型下,通过更广泛的销售触手、帮助一加补齐互联网品牌的售后短板。这些都正成为一加起飞的能力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在芯片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一加的优势更加明显。


 

当元件供应受到影响,全行业拼的都是“内功”:产品力、供应链与口碑。在高端市场积累的产品力,可以保证相似的硬件下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与OPPO合并后,稳固的研发、供应链,可以保证生产销售的正常进行;多年积累起来的品牌口碑,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就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心智。

 

所以,一加的销量逆袭,单靠“中端机型更走量”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一加过去七年来在产品力的积累,品牌形象的建立,以及今年邀请周迅、胡歌作为代言人、与艺术家空山基、原神的联名等等的一些列破圈动作,对大众市场策略的不断补足,是在品牌八周年时能够阔步走向大众的根本原因。

 

尽管在不断融入大众市场的过程中,一加仍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做,但有着过去8年的积淀,未来我们很可能将在一加身上看见更多可能性。

 

2021年的手机市场是混战的一年,但在几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或许人们会更多谈论起那个诞生8年的“小而美”品牌走向更大世界的故事。毕竟对关注着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来说,一开始我们都把一加想小了。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