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ID:gh_5dab6f96ff8b),作者:苗艺伟、吕文琦、邹璐徽,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热点、亮点、创新点层出不穷,2021年的保险业是压力与动力,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关键年份。
人身险领域,“惠民保”在全国数十个城市火热铺开,参保人数已超过7000万人,成为保险行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行业形象的新机遇,而另一面,百万代理人离职、多位代理人自曝违规“自保件”也让保险行业站上舆论旋涡。
车险领域,自去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后,行业整体承保交强险却陷入亏损,新能源汽车车险年底上线,由于缺乏承保大数据、承保亏损等现实问题,这一新险种也充满了经营的不确定性……
JM金融记者梳理了2021年保险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十大事件,揭示这一年保险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
一、“顶流”惠民保火爆全国
今年10月,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发布数据显示,惠民保投保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人,已经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参与了超过100个的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成为2021年保险界名副其实的“顶流”。
所谓“惠民保”,是介于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新型补充医疗保险,多数是由地方政府部门指导、保险机构商业运作、与基本医保衔接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产品设计方面,惠民保产品有政府‘背书’、价格低、投保门槛低,且允许带病投保,比商业医疗险更加亲民,不少产品没有年龄、职业限制。
不少保险业内人士称,近年来,惠民保的推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新冠疫情唤起了人们对健康保障的重视,加上产品设计低价亲民等特点,拓展了现有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保险行业发挥专业优势、树立口碑提供了新机遇,成为多方共赢的典范。
不少地方的惠民保产品在今年已经进入第二年投保期,不少地方做出新的尝试,例如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在价格、保障范围、服务模式等方面更新调整。
未来,预计惠民保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展,用户服务也将更精细化,或将成为商业保险的重要类型。(详见《195元的北京“普惠保”刷屏!当一个城市集齐三款惠民保,到底要怎么选?》)
二、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落地
在车险行业的千呼万唤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如约在年底正式落地。
继今年8月中保协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征求意见稿》后,今年12月,《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正式发布。
12月27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上保险将不再投保传统车险,而将统一投保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
在保险责任上,《条款》既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提供保障,还覆盖了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在条款开发上,《条款》既考虑当前的主流技术路线,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业态留有创新空间。
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了传统车险保障不足的痛点,有助于消除消费者购车疑虑并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然而,对于传统以车险为主的保险公司来说,可谓“喜忧参半”。
一方面,新能源车是一个新兴市场,新能源专属车险无疑打开了保费增量;另一方面,新能源车险整体赔付情况不尽理想,险企承保新能源汽车普遍亏损。
未来,如何有效化解车主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险保障需求与保险公司供给端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是行业的共同课题。
三、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筹备设立
今年8月,国民养老保险这家重量级公司的筹备设立,成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保险政策落地的重要一步。
中保协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1.5亿元人民币,发起人共有17家公司,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等。不同于此前的9家养老保险公司主要是保险公司的子公司,此次设立的国民养老在注册资本规模、股东分量上均远超前者。
12月1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意见提出要完善制度设计,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为个人积累养老金提供制度保障,并明确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第一支柱面临可持续性的挑战,第二、三支柱基础薄弱、参保率低,随着个人养老金政策的逐步明确,个人养老金时代即将来临。
四、健康险开启精细化运营
近五年以来,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健康险在保险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却走出了逆势独立行情,但由于该类产品商业模式简单,定价机制极易遭到模仿,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蜂拥入场,近年来,健康险行业迅速陷入了“峡谷式竞争”。
在行业激烈竞争压力和惠民保的冲击之下,今年,不少保险公司寻求通过细分客群需求、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关注慢病人群、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针对特定疗法、人群,开发特色健康险产品,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独特的竞争力。
2021年,不少保险公司开启了健康险产品升级。在保障范围上,一些动辄治疗费用上百万的特需抗癌药、特需疗法也纳入商业保险,CAR-T疗法、质子重离子疗法,以及部分高昂的抗癌特效药,都被纳入保障范围。
在覆盖人群上,原本被保险拒之门外的慢性病人群、孕妇、老年人群也逐渐被保险公司接纳,并提供专属保障。例如,一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针对符合健康告知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人群的“三高版”健康险产品,虽然保障范围有限,但也为越来越多的亚健康、大龄群体提供了购买渠道。
在保险公司产品升级背后,越来越多横跨“医、药、险”的健康管理公司、保险科技和创新支付公司加入健康险赛道,成为保险产品精准定价、覆盖更广泛人群的重要支撑。
五、“自保件”乱象频发
2021年8月,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员工许英琼在微博上她实名举报称,其分公司存在大量逼迫员工购买“自杀保单”的现象。她本人就购买“自杀保单”19件,保费合计273万元。
许英琼口中的“自杀保单”在行业俗称“自保件。“自保件”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三者之一为本公司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或其直系亲属的保单。
除了平安人寿之外,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多家知名公司也纷纷爆出类似情况。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2020年北京地区头部人身险机构自保件保费占总保费的10%~20%,件数普遍占15%~30%,个别机构销售人员购买自保件的比例甚至超过75%。
自保件这一行业顽疾也引发了退保问题。由于一些保险公司存在高昂的渠道费用,甚至首年佣金会高于首年保费,因此有不少人盯上了这样的套利空间,专做全额退保生意,让保险公司也深受其害。
对此多地银保监局下发了《关于规范销售人员自保件和互保件管理的通知》,禁止保险机构以购买保险产品作为销售人员转正或入司的条件,禁止强迫或者诱使销售人员为达成业务考核指标而购买保险。保险机构不得允许自保件和互保件参与任何形式的业绩考核和业务竞赛。
同时各地也在逐步推进投保“双录”,要求对产品销售过程的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可回溯手段予以记录,减少保险公司销售中的乱象。
六、百万保险代理人黯然退场
2021年,百万代理人离开的背影让增长乏力的保险业多添一份阴翳。(详见界面新闻报道《“特写”卖保险不如送外卖?百万保险代理人“消失”背后》)
据官方数据,2020年在册的拥有执业登记的代理制保险销售人员为971.2万人;然而在2021年上半年统计,保代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中执业登记的代理制销售人数量大幅下滑至842.8万。根据各公司的三季报,中国人寿销售人力较去年减少40.6万人;平安个人寿险代理人70.6万,而年初这个数据还是102.4万人。
早年的“人海战术”在今天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业内普遍认为,寿险代理人渠道改革仍在探索期,未来随着寿险销售承压以及保险公司清理低效人力,代理人数量还会继续下降。
开源证券分析称,由于近年来新兴的物流、配送、家政服务等职业收入水平的提升,降低了保险行业的吸引力,能力较强的人才有了其他可选择的行业及职业发展路径。
一面是代理人离开行业寻找机会,一面是保险公司寻求代理人素质的提升。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人才计划,例如太保人寿的“CA企业家计划”、 泰康人寿的“健康财富规划师”、 太平人寿的“犇计划”等,旨在招募培养面向中高净值客户的高素质代理人团队,并向其赋能,让他们成为客户的长期“管家”,进而增强客户粘性和客单价。提高人均产能,告别人海战术,将成为各大公司不断努力的方向。
七、互联网人身险新规来袭
今年针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文件接连不断。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新规》)。按照《新规》,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只有符合互联网人身险备案规定的产品才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在《新规》中,互联网保险公司经营储蓄型产品的资质有了严格的界定。对险企财力的高要求筛掉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中小公司,令可以经营储蓄型互联网业务的公司二十余家保险公司,大部分为老牌大型机构。
包括富邦财险、信泰人寿、昆仑健康在内的多家险企宣布自明年起,关停互联网销售渠道。同时,亦有弘康人寿、和泰人寿、横琴人寿、鼎诚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下架多款网销产品,包括增额终身寿、重疾险、护理险等。
互联网保险被中小型险企视为弯道超车、扩大保费规模的法宝。国内近百家寿险公司中仅有30家有自有代理人渠道,其余大多数为中小型公司。它们无法和大型保险公司拼代理人团队,互联网保险成了重要的选择。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葛玉翔指出,互联网渠道下中小机构长期年金及储蓄型业务受到冲击,中小公司不符合“要求”将下架长期储蓄型产品且未设分支机构影响将无法实现销售,预计静态影响新单保费约133亿元。
八、保险独立代理人模式“破冰”
受传统代理人增员受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依赖“人海战术”的传统代理制下,寿险新单表现持续低迷,值此之际,2020年末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政策的开闸下,独立代理人模式在2021年落地提速。
何为独立代理人?根据银保监会明确定义,独立代理人是指与保险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不参加营销团队、自主独立开展保险销售的个人保险代理人。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只能与一家保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
2021年7月19日,全国首份公开发布的独立代理人办事指引由深圳银保监局发布,对深圳保险业发展独立代理人营销模式明确了政策要求和导向,简化了登记注册流程。一个月后,大家保险庞月晗专属代理店在深圳注册成功,正式完成从个人到个体工商户的转变,成为国内寿险行业首个完成工商注册的独立代理人。
不过独代模式对代理人设立了更高的转型门槛,如何成功培养合格的独立代理人,未来是否能大规模推行这一模式?如何能在不影响传统代理模式稳定性前提下同时实行独代模式?未来仍然需要交给时间。(详见《事关千万保险代理人新规落地!首提独立代理人、实行负面准入清单…七大重点都已划好》)
九、车险综改一周年
2020年9月19日,以“降价、增保、提质”为阶段性目标的车险综改正式启动。时至今日,车险综合改革至今已有一年有余。
今年12月,中保协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第四季度新保保单出现承保亏损以来,2021年1到10月行业承保亏损已经超过20亿元,而去年全年交强险盈利超过200亿元。
与行业数据对应的是,保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下滑,给公司短期经营带来了些许压力。上市险企2021年半年报数据中显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车险保费分别下滑7.83%、6.93%、7.13%,承保利润接近腰斩,在今年上半年,财险“老大哥”人保财险的非车险保费占比甚至已反超车险保费。
然而,车险综合改革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一项减负之举。数据显示,去年9月19日启动车险综合改革以来,累计为我国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1700亿元,车险市场呈现保费价格、手续费率“双降”和保险责任限额、商车险投保率“双升”的新局面。
今年,银保监会再次明确了车险综改的工作目标:行业经营成本明显下降,综合费用率较2020年年底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到2023年年底财险公司综合费用率至少要降到27.56%以下。对于财险公司来说,对于车险综改过渡期,明年,险企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减。
十、A股保险板块跌幅破十年纪录
在2021年即将收官之际,A股保险板块仍难显回温迹象。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诸多因素冲击下,保险股持续探底。截至12月27日,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年内跌幅超过37%,已创出2011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31.17%)。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收盘,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的年内股价跌幅分别为40.41%、32.99%、26.06%、24.61%、20.82%。
股价是对未来预期的反馈,股价低迷根源在于行业基本面偏离预期。多家券商报告指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反复压制保险产品消费需求,险企代理人脱落、增员难,险企负债端承压;另一方面,部分地产公司潜在风险加剧,传导至保险公司投资端,市场对投资收益存在悲观预期。
保险股未来走势如何?仍然有券商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寿险业务明年有望触底反弹。
国盛证券指出,2021年保险行业资负两端均显著承压,估值及机构持仓均处于历史底部。明年险企预计仍将有较为明显的负增长,但从 Q2 起单季度同比负增长数据有望出现持续改善,明年全年上市险企业绩有望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则预测,明年三季度开始,险企可能会出现新单保费和营销队伍向上拐点,全年新单保费收入有望呈现“前低后平”的特征。(详见《银行股“破净”呈常态,保险股市值缩水万亿元,这两大金融板块在2022年会“柳暗花明”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ID:gh_5dab6f96ff8b),作者:苗艺伟、吕文琦、邹璐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