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1-03 19:38

陕西地下一万年,到底有多少“国家宝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LUKE,文字编辑:ZXZ,图片编辑:TAO,地图编辑:孙璐,设计:吴玖洋,头图摄影:动脉影


陕西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有人调侃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仓储式”展览,家底太厚,博物馆都装不下了。更有人说陕西地下埋了5000年中国文明史。


自上而下:图1: 西周 · “正”鼎,宝鸡渭滨区博物馆藏;图2: 唐 · 三彩马,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3: 南北朝 · 独孤信印,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1~2摄影/动脉影;图3摄影/柳叶氘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的古墓实在太太太太多了。西北大学出版的《陕西帝王陵墓志》认为光是帝王陵墓,陕西就有82座,居全国前列。


秦公一号大墓,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摄影/李文博


仅仅在2020年一年,陕西全省发掘古墓数量就有3956座,打破历年记录。相当于,平均每天发现10余座古墓,考古队已经不够用了。


在半个多世纪里,丰镐遗址已发掘墓葬1000余座,为西周历史填补了众多空白;而秦始皇陵、西汉11帝陵和唐18帝陵更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巅峰之作。


自上而下: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是彩色的,目前出土的部分秦俑依旧有色彩。摄影/夏居宪


大唐的遗产有多厚实?光是西安地区发掘的隋唐墓葬就有4000多座,而法门寺地宫和何家村窖藏更以数百件国宝级文物震撼世人。


自上而下:图1: 唐 · 鸳鸯莲瓣纹金碗,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2: 唐 · 鎏金龟纹桃形银盘,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3: 唐 ·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法门寺博物馆藏。图1~2摄影/动脉影;图3摄影/柳叶氘


而近年来,在咸阳洪渎原前后发掘了自战国至明清的墓葬3600余座,唐玄宗的表弟、武则天的表哥、太平公主的驸马都埋在这里。


自上而下:图1~2:唐 · 三彩拱手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3~4:唐 · 彩绘拱手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动脉影


墓葬的出土文物也是巨量级别,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陕西有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套,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


陕西全省有众多遗址、墓葬分布,5000年地下文明看陕西。制图/吴玖洋、ZXZ


不仅如此,陕西出土的许多文物,也成为全国许多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它们不仅是3950万陕西人的部分“家底”,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藏”。


在中国百年考古之际,我们来看看陕西地下到底有多豪横!


一、西安的古墓,多到什么程度?


每次西安要修地铁或做建筑工程,这座城市的古墓就“通货膨胀”了:最忙的往往不是工程部,而是考古队。


西安地铁不仅在规划时要注意避让地上的文物建筑,更要在建设中保护地下的大量古迹遗存。地铁2号线沿着西安的南北中轴线,途经57个文物保护区,在修建过程中挖出了174座古墓。正在修建中的西安地铁8号线长鸣路车辆段,地处东郊墓葬区,截至目前已发现古墓1356座。


“十四五”大遗址保护数量分布图,陕西和河南并列第一。图中数据合并了组合项目。制图/孙璐


别的城市修完地铁可以去博物馆,西安修完地铁可以直接造博物馆。也有人笑称,西安地铁的车轮,是被历史卡住了。


不仅如此,“上学如上坟”也成了西安梗——地上的校区还没建,地下早已住满人。


唐代跪拜陶俑,头戴进贤冠的文官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摄影/动脉影


论数量,西安邮电大学可执西安高校牛耳,曾经一次性挖出过600多座从西周到唐代的古墓,简直比学校的寝室数量还多。论颜值,西安交通大学内曾发掘过西汉壁画墓,其中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彩色天象图。


论地位,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财经大学很显赫,前者坐拥唐代公主李倕的墓葬,后者则埋着秦始皇的老祖母,堪称“皇家理工”和“皇家财经”。


 自上而下:图1: 唐 · 李倕冠,单单宝石就有380多颗;图2: 唐 · 螺钿花鸟纹平脱镜,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图1摄影/柳叶氘;图2摄影/动脉影


论胆识,还得说是西北政法大学,不惜“在祖师爷头上动土”,在校区建设中发掘出了西汉法学家的墓地。


陕西师范大学更直接,学校西门外的公交站就叫“吴家坟”——地如其名,这里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发现一些秦汉古墓,真可谓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横屏观看)


在西安搞建设,很可能就会碰到古代墓葬或遗址。制图/吴玖洋


西安各大高校的学生们最明白,被一群老祖宗及各界名流们围观监课是什么体验。


西安的墓为什么如此之多?十三朝古都可不是白当的。


建都西安地区的王朝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历史学家牛致功教授的十三朝一说。制图/孙璐


二、关中平原,“天府之国”


陕西的版图神似一尊秦始皇陵出土的跪射俑。从地形上看,南北高、中间低,可以划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理单元。


陕北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陕南则是以秦岭、大巴山为主的秦巴山区。地处陕西中央的关中平原,面积仅有5万平方公里,却是陕西乃至中国的宝藏平原。


陕西省地貌类型分区图,南北差异巨大。制图/孙璐


关中地处北纬34度附近,为暖温带气候,是中国北方水、土、热等自然条件结合最好的区域之一,古人所谓“八百里秦川”,即言这里水土丰饶、地域辽阔。从仰韶对应的三皇五帝传说时期开始,关中就一直是中国的心脏地带。


自上而下:图1:半坡遗址,关中平原优良的水土气候等条件,让早期中国先民安居在此。图2: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1摄影/李文博;图2摄影/动脉影


优良的水土条件,在农业社会时,成为关中发展大型城市的先天优势。


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自西向东穿越关中,并在沿途接纳了沣河、灞河、泾河、北洛河,它们带来了充沛、稳定的水源,哺育了关中平原,构成了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横屏观看)


汉阳陵,中间凸起为皇帝陵墓,地上建筑为复建。摄影/李文博


关中还拥有丰厚的黄土堆积,土壤肥沃。《尚书》中就说:“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黄土是天下上等的良田,极利于农耕,能养活大量人口。《史记》就赞美关中平原乃“天府之国”。


再者,独特的地形条件,处于北山与秦岭之间的关中,成为一处易守难攻之地。


(横屏观看)

富饶的关中平原,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制图/孙璐


关中平原四周皆有群山拱卫,因此历来关隘密布,尤以东函谷关(东汉后被潼关取代)、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最为著名,以处于四关之中而名“关中”。


潼关古城三河一览楼,正对黄、渭、洛三河汇流处。摄影/张永锋


唐以前,许多进犯中原的势力从北方或者西北而来。众多朝代定都关中地区,守住了关口,就守住了关中,也就守住了国家。


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和易守难攻的地形特点,让关中成为众多朝代定都的“天选之地”。


三、华夏的“心脏”,中国的“帝王谷”


 “秦中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不约而同选择了在这里定都,关中缔造了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秦陵一号坑军阵,光影下十分肃穆威严。摄影/夏居宪


从周人的周原、丰镐,到秦人的栎阳、咸阳,再到汉代的长安、隋代的大兴、唐代的长安——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哪里,常常取决于关中想要发展哪里。


西安、咸阳地区古城演变示意图。制图/孙璐


“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长期的建都史同样带来了大量高规格墓葬,“陵随都移”、“城陵相依”,关中也成为众多帝王的埋葬地。


自上而下:图1: 西汉 · 鎏金铜铺首,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2: 汉 · 金饼,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动脉影


并且,以这些帝陵为中心,周边还分布着大量的帝后妃陵,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陪葬墓群。关中的帝陵,无论是数量还是延续时间,都超过了埃及的帝王谷。


周人在地下,埋着中国先秦史


关中的崛起,与周人的营建密切相关。


自上而下:图1: 西周 · 四十三年逨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图2: 西周 · 玉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图3: 西周 · 叔五父铜匜局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


周人兴起于周原,在武王伐纣以前,已先后在关中地区兴建了邰(今武功西南)、岐(今岐山)、程(今咸阳东北)、丰(今长安西北)等多座都城。


灭商以后,武王定都镐京,丰京与镐京并称“丰镐”:这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开启了关中作为华夏京畿的历史。


周人继承了殷商的青铜传统,并痴迷于在青铜器上留下大段铭文——这使得关中成为中国最不可能失忆的地方。


西周毛公鼎局部,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


记载了商周更迭的国之重器——利簋,就出土于临潼一带。“珷(武)征商,隹(唯)甲□(子)朝”,凭借着这段32字铭文,精确地定位了武王征商的时间。


西周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上图摄影/柳叶氘,下图摄影/李文博,制图/吴玖洋


1963年,宝鸡农民掘土时发现的何尊,记载了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正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


西周何尊,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一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制图/吴玖洋


由于西周王陵实行“不封不树”的下葬方式,没有明确的地面遗存,就很难确定王陵的具体位置。但已发现的大量西周墓葬,仍可以为我们还原周人的生活面貌。


1979年,淳化县史家原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了淳化大鼎,是西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


西周四十三年逨鼎,波曲纹局部,泛着黄铜的光泽。摄影/柳叶氘


2004年,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发现了大型的西周墓葬群,成为当时“唯一一处同时发现西周城墙、甲骨文、高级建筑和墓葬群等遗存的大型周人聚落”,被考古大家邹衡誉为“新中国堪称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2012年,宝鸡石鼓山清理出商周墓葬15座,出土了西周铜禁组合,是存世仅有的五件西周铜禁之一。


西周夔龙纹禁,宝鸡石鼓山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制图/吴玖洋


宝鸡有多神奇呢?


几年后上海博物馆举办名为《周野鹿鸣》的石鼓山特展,特地请来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柉禁组器和天津博物馆的夔纹禁,这三件珍贵的青铜禁,全部来自宝鸡。


就连“石鼓山”的地名也是国宝级地名——早在唐代,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就出土于此。


秦人在地下,埋了一个咸阳城


公元前350年,秦国定都咸阳,并在此后的百余年间用心经营,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21年,秦人终于横扫六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陵二号坑彩俑出土现状。摄影/夏居宪


咸阳城无疑是当时的“国家工程”——秦始皇效仿天象,重新规划首都布局,咸阳宫成为了天帝居住的“紫宫”,流经首都的渭水则成为了天上的“银河”,各大宫殿如众星拱辰、屏藩帝都,使皇权成为天地至尊的存在。


(横屏观看)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地下”军队气势恢宏。摄影/夏居宪


秦的典章制度垂范后世,更重要的也体现在独一无二的秦始皇陵上。春秋战国以来,王陵逐渐树立起高大的封土,至秦汉时期,帝陵更成为关中平原上最醒目的地标。


秦始皇陵的选址占据关中形胜,南接骊山、北依渭河,前后营建长达39年。在规划设计之初,秦始皇就想要为自己营建一个“地下咸阳”,其格局分为内城、外城,是仿照当时的都城咸阳所建。



兵马俑“表情包”,每个都不一样哦!摄影/夏居宪, 制图/吴玖洋


著名的兵马俑,就是守卫这座地下都城的戍卫军队,千人千面的形象,也暗示着营建的劳工来自全国各地,正是大一统的象征。


(横屏观看)


秦陵出土两乘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摄影/夏居宪,制图/吴玖洋


1980年,秦陵主封土堆西侧20米出土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极尽奢华繁复,其实只是始皇帝銮驾车队中的随驾车辆。它们有多珍贵?多复杂?用现代的文物修复手段,都耗时10年之久。


(横屏观看)


秦始皇陵兵马俑各职能、等级全身像。摄影/夏居宪,制图/吴玖洋


汉唐帝陵群,中国历史名人最密集的地方


汉承秦制,首都长安就选在咸阳城不远处,后来的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都在附近建立,长安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汉长安城遗址局部。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摄影/李文博


唐长安城有多大?她是罗马城的6倍多,是同期君士坦丁堡城的7倍多,是明清北京城的1.45倍之多。而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大明宫,更是北京故宫的近4.5倍。


(横屏观看)

大明宫遗址公园,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摄影/李文博


而在渭河以北,西汉九陵(还有两座在南边)与唐十八陵连接而成中国最恢弘的“帝陵走廊”。在这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帝陵的演化史。


西汉、唐帝陵分布示意图,主要集中在渭河北岸。制图/孙璐


西汉帝陵通常选择自然高敞的黄土台塬,高起封土,并在附近增设陵邑。


汉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强干弱枝”的人口战略,就把当时的东方豪族迁徙安置在帝陵的陵邑中,消除了东方的反抗势力,也建设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长安都市圈”。


乾陵地面结构布局示意图。制图/吴玖洋


唐代帝陵除了少数几座积土为冢、效仿秦汉以外,大多数唐陵都选择“因山为陵”,尤其以昭陵、乾陵、桥陵最为典型。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地面遗存也很丰富。摄影/李文博


由于不主动发掘帝陵的文物保护政策,这些帝陵本尊都没有被发掘,而那些围绕着汉唐帝陵的大量陪葬墓,成为了实证汉唐时期艺术巅峰的最重要来源。


乾陵六十一蕃臣像,代表了大唐开放的气度。摄影/李文博


比如在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中,出土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器型高大精美,蟠龙托举熏炉的设计十分华贵——墓主人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卫青的妻子阳信公主。


同为茂陵陪葬墓的霍去病墓前,还陈列着著名的马踏匈奴石刻。


除了最著名的秦陵兵马俑与汉阳陵兵马俑外,在咸阳博物院内,你也可以感受到关中给兵马俑带来的“通货膨胀”。


汉代高等级墓葬规格示意图。制图/吴玖洋


1965年,杨家湾汉墓(推测为汉长陵的陪葬墓)发现了11座兵马俑陪葬坑,出土骑兵俑583件,步兵俑1900多件,舞乐俑100余件,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兵马俑群。



杨家湾汉墓出土兵马俑和舞乐俑,身上还带有色彩。摄影/李文博


在唐高宗乾陵的陪葬墓中,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中都出土了场面宏大的壁画,阙楼图、宫女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礼宾图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横屏观看)

唐懿德太子墓平剖面示意图。制图/吴玖洋


这些皇室成员的墓葬壁画,无疑出自当朝一流画家之手,代表了唐代壁画的最高水平。


乾陵陪葬墓线刻和壁画,侍女体态丰满,男士骑马飞驰。摄影/李文博


汉唐时期的长安成为国际都会,这里的墓葬自然也十分国际化。


自2000年以来,西安先后发现了同州萨保安伽墓、凉州萨保史君墓、康业墓、李诞墓等粟特人、婆罗门墓葬。关中的粟特墓葬,其价值与艺术水准,甚至超过粟特人的中亚故地。


(横屏观看)

北周彩绘贴金安伽墓围屏石榻,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柳叶氘


四、耕地、上学能捡到“宝”?在陕西可以


作为历史悠久的京畿地带,关中经济富足、文化繁荣,却也因此而屡屡成为战乱之地。历史上有许多窖藏、地宫因战乱或改朝换代而被尘封,从此被时间遗忘。


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四十三年逨鼎内部文字。摄影/Luke


墓葬出土的文物,是随葬品;而窖藏一般是,动乱或突发变故后,匆忙埋于地下的文物群。在近现代出土后,这些窖藏构成了墓葬之外,关中又一个重要的地下文物来源。


青铜之光


早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扶风任家村就出土了著名的克器群(“克”家族青铜器群)


西周大克鼎,重达201.5公斤,上海博物馆藏。摄影/动脉影,制图/吴玖洋


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就是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是现存西周铜鼎中铭文最多、体量最大的之一,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海内三宝”——其实也不妨说是“宝鸡三宝”,这三件名震海内的青铜重器,全是晚清时在宝鸡境内发现的。


西周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摄影/柳叶氘,制图/吴玖洋


类似的青铜窖藏在关中并不罕见,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往往在考古界享有盛名。


1975年,扶风县庄白大队在10天内先后发现了两处西周青铜器窖藏,庄白一号窖藏出土青铜器103件,是建国以来发现最重要的青铜窖藏之一。其中有284字铭文的史墙盘,记载了西周中期以前自文王以下七王的功绩,是极为珍贵的西周史料。


西周史墙盘,宝鸡扶风庄白村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摄影/动脉影


2003年,在眉县杨家村发现27件铭文青铜器,拥有372字铭文的逨盘印证了史籍中对周王世系的记载,眉县窖藏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周逨盘,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摄影/动脉影,制图/吴玖洋


大唐遗宝


但陕西最著名的两座“文物宝库”,仍然属于伟大的唐朝。


唐代鎏金铁芯铜龙,造型栩栩如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李文博


1970年,西安何家村的工地上挖出了两个陶瓮,陶瓮中共收藏了超过1000件珍贵文物,其中包含了271件金银器皿、3件玛瑙器、1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


即便不考虑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与史料价值,仅仅是黄金的重量就达到了约15公斤。


 自上而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何家村出土金银器——图1:唐 ·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图2:唐 · 双狮纹金铛;图3:唐 · 掐丝团花纹金杯。图1摄影/李文博;图2~3摄影/动脉影


在何家村窖藏中,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都被列为禁止出国文物,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等也都是国宝级的珍品。


即便在文物如此丰厚的关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仍为何家村单独开辟了一个《大唐遗宝》展厅——靠两个陶瓮就撑起一整个展厅,何家村可谓“前无古村”。



自上而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何家村窖藏——图1: 唐 · 兽首玛瑙杯;图2: 唐 ·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图3: 唐 · 双狮纹银碗。图1~2摄影/李文博;图3摄影/动脉影


1987年,另一个不太一样的文物宝库被发现:唐代法门寺地宫被重新打开了。


如果说,何家村的主人身份存疑,窖藏内可能只是唐代一般贵族的遗物,那么法门寺地宫就是毫无争议的皇家宝藏,其中文物即便在唐朝时也是顶流珍品。



自上而下:法门寺博物馆藏琉璃器——图1: 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图2: 磐口琉璃瓶;图3: 玻璃茶盏及玻璃茶托;图4: 八瓣团花纹蓝玻璃盘;摄影/动脉影


从唐高宗以来,先后有8位皇帝迎送法门寺的佛祖舍利。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


自上而下:法门寺博物馆部分珍贵藏品——图1:唐 · 单轮十二环金锡杖;图2:唐 · 飞鸿毬路纹鎏金银笼子;图3~4:唐·越窑秘色瓷葵口碗;摄影/动脉影


1113年后,地宫中出土2499件文物,包括了八重宝函、铜浮屠、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种种登峰造极的金银器,还有失落已久的秘色瓷。


 (横屏观看)


八重宝函,最外层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供图/法门文化景区,制图/吴玖洋


除了这些经由科学考古发掘的窖藏、地宫之外,许多珍贵文物的现身也往往充满传奇色彩。


仰韶文化的经典器物陶鹰鼎是华县农民犁地时发现的,带回家做了喂鸡的食盆,如今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现存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和独孤信印章,都是陕西娃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的。


许多珍宝的发现,意外到“不可思议”。图1摄影/动脉影,图2图4摄影/李文博,图3摄影/柳叶氘,制图/吴玖洋


陕西是华夏先民的故乡,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人、大荔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姜寨人,从杨官寨到石峁,陕西迸发出中华文明的曙光。


战国匈奴金怪兽,反映了匈奴人对勇猛强悍动物的崇拜,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动脉影


再后来,周人建设了中国第一座“京城”,秦人创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汉唐则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光彩、最包容、最自信的时代:开通丝绸之路,连通欧亚,长安成为当时世界最国际化的大都会。


唐三彩天王俑,起镇墓作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摄影/李文博


在文人们的眼里,“长安”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是一座古迹多到让人产生穿越感的沧桑古都。在外地人的眼中,陕西的美食让人垂涎,大唐不夜城的华灯让人眼花缭乱。


而对于陕西人来说,黄土是他们家乡的温床,秦岭是他们的靠山,华清池只是贵妃的澡堂,大雁塔不过玄奘的译场,他们有着一股从容气度,能够宠辱不惊。


陕西,就是陕西人的家。


参考资料

《陕西“洪渎原”发掘三千余座古墓葬》,西安日报

《研究还原仰韶文化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孕育背景》,陈发虎等

《陕西帝王陵墓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LUKE,文字编辑:ZXZ,图片编辑:TAO,地图编辑:孙璐,设计:吴玖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