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1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拟命名、认定2021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公示》,拟命名和认定9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9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及6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加上这一批次,截至目前,体育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命名和认定体育产业基地334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作者:小军哥(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编审:王婷婷(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编辑:时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是我国的体育大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除了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2022年亚运会将在成都和杭州相继登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有望借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逐步回暖。
据文化产业评论统计,在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和认定的334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中,包括示范基地79个、示范单位143家、示范项目112个,覆盖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产业类型兼顾制造业和服务业,被誉为体育产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
那么,这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都有哪些?发展现状如何?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值得业界关注。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工作抓手。自2006年以来,经过15年的探索实践和规范化建设,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辐射效应不断凸显,为带动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探索期(2006-2010年)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2006年,为促进各地不同门类体育产业聚集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体育产业基地创建工作,鼓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体育产业资源,积极打造体育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2006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深圳市设立首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深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设立,标志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探索实践工作正式启动。2006-2010年,成都温江、福建晋江、北京龙潭湖、杭州富阳、山东乐陵等5个县域陆续获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称号。此间,每年均命名一个产业基地,总体规模偏小。
丰富完善期(2011-2015年)
为建立系统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认定标准和科学的动态监管机制,2012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出台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引入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的概念。2013年7月,根据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了第一个县域集群型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江苏省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同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被认定为全国首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指出,要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截至2015年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增加至14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增加至12家,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规范发展期(2016年-至今)
进入“十三五”,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6号文件精神,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50个产业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的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2016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近年来基地工作经验基础上,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修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扩展和理清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概念和内容体系。将2015年前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作为此项工作的统称,设置了3种类型,分别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共命名和认定的334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其中,包括示范基地79个、示范单位143个、示范项目112个,涉及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旅融合、场馆服务、用品制造、传媒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市场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一系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巩固提升。尤其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作为我国重点培育的体育产业排头兵,对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规模超出预期
综合前文分析可见,加上此次公示的34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截至目前,体育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命名和认定体育产业基地334个(其中,示范基地79个、示范单位143家、示范项目112),在规模上远超出《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250个体育产业基地(其中,50个业示范基地、100家示范单位和100个示范项目)规划目标。
近年来,在“产业基地+产业单位+示范项目”的有力支撑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综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体育产业数据,2015-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1.7万亿元增长至2.95万亿元,增加值从0.55万亿元增长至1.12万亿元。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距离“十三五”体育规划“到2020年超过3万亿”预期指标仅一步之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尽管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7372亿元,增加值为10735亿元。与2019年相比,总产出下降7.2%(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增加值下降4.6%,但总上仍然保持在了合理区间。总产出和增加值基本上与2018年持平。
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区域空间布局呈现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从区域分布和认定数量看,已经命名和认定(含本次公示)的334个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基本上覆盖了31个省(区、市)。从体育产业基地数量分布上看,数量排名全国前五的分别为浙江省(40个)、江苏省(32个)、福建省(30个)、上海市(25个)、山东省(25个)和北京市(24个)。
按照“三种类型”分,在现有的79个示范基地中,数量排名全国前三的分别为:
浙江省(12个)、山东省(8个)、江苏省(7个),并列第四的是湖北省和河北省(均5个),并列第五名的为上海市、河南省和四川省(均4个)。其中,海南、吉林、黑龙江、西藏和宁夏5个省份尚无示范基地。
现有的143个示范单位中,数量排名全国前五的省份,分别为福建省(17个)、北京市(16个)、江苏省(15个)、浙江省(13个)、上海市(11个)、山东省(10个)。其中,辽宁和甘肃两省尚无示范单位入选。
现有的112个示范项目中,数量排名全国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浙江省(15个)、福建省(11个)、上海市(10个)、江苏省(10个)、山东省(7个)、湖北省(7个)、四川省(6个)。其中,河北省、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3个省份尚无项目入选。
整体来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与国家推进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点省份布局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从主要热点地区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数量占到全国的55%,省平均密度达到25个。
产业领域不断拓展
体育产业具有多重关联性特点,近年来随着产业融合理念的深入,体育产业与多个领域不断融合,促进了体育产业与多个业态深度融合。目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已形成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体育场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态势。其中,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科技等产业融合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8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产业增加值构成(来源: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7~2018))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分类范围,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3个领域。具体分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其他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11个大类。
以体育服务业核心业态为例,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194.10亿元,占体育产业的51.19%,发展潜力得以充分释放,开始发挥出体育产业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在高速增长的体育服务业中健身休闲业和体育培训业增速迅猛。与2015年相比,2019年健身休闲业和体育培训业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542.9%和695%。
“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通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东北和西部地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规模偏小、种类不均、产出不足等问题值得关注。
据此分析,“十四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极有可能在现有334家的基础上,延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和认定工作,通过2022年或2023年平衡补缺,将示范基地增加至100个(差额21个)、示范单位增加到160个(差额17个)、示范项目增加至140个(差额28个),最终总数达到400个。
此外,站在“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维度上,伴随着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以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2022年亚运会在成都和杭州相继登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机遇期和高质量发展期。
一是从政策层面看,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供需两端需协同发力。因此,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同中央相关部门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措施。
二是从产业载体看,体育、文旅、商业等业态融合发展将是重点领域,新一轮“国字”品牌示范创建工作将进入新的高潮。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品牌创建将成为各地体育和旅游部门“挂图作战”项目之一。此外,体育与科技融合也将全面破题,也有望诞生新的产业品牌。
三是从项目投资看,体育+健康、体育+赛事、体育+演艺、体育+会展等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投融资热潮。如海南省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中提出,到2025年,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国际健康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和运动康复基地;浙江省在《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年举办10项以上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累计培育100项品牌赛事。培育体育上市公司、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和体育示范企业120家以上。
四是从区域布局看,“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将由省域内部向区域一体化发展,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将进一步拓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体育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合作从项目合作走向制度创新,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一批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项目和载体平台,形成若干个体育产业集群。
以上趋势表明,“十四五”时期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我国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将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潜力拥有巨大的释放空间,体育产业规模迈上“5万亿”台阶有望实现新突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作者:小军哥(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编审:王婷婷(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编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