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1-17 21:38
被人误解的做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做自己”是流行多年的话术,这种口号无疑是它已经预设好某个“自己”躲在隐形的角落,需要通过某些途径找到它,一旦找到人生会变得豁然开朗。


可问题是它出现时,代表什么?


比如,年底高管团队与HR部门组织的人才盘点,你不知道如何写好汇报,找到领导盘问时他告诉你“做好自己”就行。


或者,小张和你关系不错,你临时没什么安排就答应她撰写方案的请求;但朋友说“你怎么每次都做老好人”?要勇敢做自己,学会拒绝。


你看它是个复杂的命题,人们把它理解成“顺从自我内心”的某种状态,这就一定全面吗?其实未必。


它包含两层含义:1)推崇真实,2)变得更好


现实多数的语境是指前者,后者似乎带有目的性,如为自己的物质需求而接受不喜欢的工作,向甲方不合理的需求妥协;这种想变好的欲望不得不顺从组织而掩盖自我个性。


因此“做自己”常常被让人误解是“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或“你让我做什么我就不做”等。


这种具有回旋镖效应(boomerang  effect)运用叛逆的方式尽管是为重获“自由”,但可能以牺牲自我真实的意愿和偏好为代价。


那什么才是做自己?心理学对应的概念是“真实的自我”,关键因素在一个人的内在意识和需求不是根据外界评价而做出的扭曲行为。


在交互下产生


比起做自己还是先思考下,你到底被谁影响着?


每天7点多起床洗脸刷牙,挤地铁堵车等红灯匆匆忙忙到公司打卡,辛勤的劳动一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倒床上拿起手机刷着短视频平台,关注与自身毫无相关的明星八卦。


你的每一秒意识都在外界引导下共同完成。


甚至注意力经济让许多人模仿着KOL来修正自己的审美,学着他们的做事风格,认同商业所表达的理念,这无形中让自己又变了样。


我们有很多自由做选择,但好像选择又都是“拼命压榨自己”;之所以没办法“做自己”是因为人出生,自我就被无时无刻的教育和身边人影响着。


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在“镜子阶段”的理论中提出:婴儿在6-12个月大小时会在镜子中认识自我的模样,并将其作为自己身体和意识之外的“自我”。


从那一刻起,在语言和社会规约还未构成时,“自我”就已经是凝视在自身之外与自我不重合的虚拟影像;换言之,纯粹的“自我”概念不存在,从幼小时就是外物建构的结果。


而成年后的世界更不用提了,外界讯息的交互和各种文化熏陶让人形成三重人格(本我,超我,自我),除本能外关于我的一切都是在外界的塑造下完成的。


那么,我们也就很容易沉浸在不同感觉中,如:


在公司是扮演好职位承载的角色,做好工作;在父母眼里扮演好孩子角色,在孩子眼里扮演好父母角色。


于是把心抽丝剥茧却猛然发现,在各种关系笼罩下根本不存在一个完全一致的自己。


甚至我曾经收到一张名片上面印20多个title,这种习惯谈论天地吹嘘的人随着时间拉长,自我虚荣在无形中被放大,反而是披着精致外衣的土匪。


也许你会说由于工作迫不得已,其实很多举动都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这一切不得不说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特征,“讨好型人格”。


它是种为了需要而牺牲或选择标榜自我满足他人的状态,其实不论是人格八种类型四大特征还是大五人格特质理论,都没有它的分类。


在国外类似的概念还有“讨好型综合征”,取悦症(people-pleasing syndrome),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1)恐惧感,2)很难拒绝别人,3)不了解自己的底线


首先,在商业社会中部分人会担心自己的需求给周围的朋友造成麻烦,甚至讽刺或伤害,所以会选择隐藏自己。


然后还会对他人情绪特别敏感,或许不喜欢道歉但常常觉得自己习惯式的通过道歉能获得一些关系中的安全感。


比如,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错,但因沟通中不小心触摸到对方的不快乐而带来负面情绪体验,你会误解而感到沮丧,可又很难有定力去求证,只好选择道歉,这种内在恐惧会长期植入内心。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别人的请求,部分人几乎是有求必应。


不论心里怎么想表面都会客客气气,甚至还会把“回头我请客”或“有事你找我”挂在嘴边,但事实上很难follow up的兑换诺言。


这一方面想为自己积累老好人形象,另一方面又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就会在内心会产生很难拒绝别人但答应的又不真诚的状态,从而变得不断压抑和忽视自我需求,把别人利益和事情看得重中之重,自己就会受伤。


再者,有些人时常不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如同在一段商业(上下级)或亲密关系中,因为恐惧冲突,会将委屈深深掩埋起来,这样反而会更容易在内心深处感到憎恨。


同时在认知层面,也更容易对周围一切关系感到冷淡和不信任;因此表面看你特在意他人需求,但这份在意并不是出于渴望,而是迫切的需要别人不要对自身加以否认和拒绝。


总体来说,上述特征人皆有之,自己也在交互下不断变化。


压抑自己的需要肯定是不舒服的,但碍于各种人设情面和排场又想要体面,那时间久了“做自己”也就成为自我的一种宣示。


之所以说是宣示,是因我们无时无刻受到两方面的控制:1)惯性经验模式,2)惯性的假设模式。


在它们的操控下人的真实自我被掩埋,露出的只是涂抹上颜色的冰山一角,也很难难活出自我了。


在惯性下被影响


什么是惯性经验模式呢?它也称之为“记忆体”;操控“自我”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和记忆来得出结论,且没有检验是否用于当下的特殊场合;另一种是通过过往事件片面的解读而形成不准确的记忆,从而误导当下的决策。


比如:银行销售向你推荐一只基金,给的理由是年回报率超过30%;那么你只需要问自己它过去的表现与未来的表现有多少相关性,大概率能决定是否入手。


但基金申购说明中往往能看到“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投资建议”,这就是通过相关性来破除惯性经验模式的运用。


你看,即便我们避免掉经验模式,当通过总结过往记忆而形成经验时,依然会被“操控”,因为记忆不靠谱。


很多对记忆的理论分析,一般呈现三个阶段:


首先是获得阶段,这是对原始事件的感知被存在记忆系统中;其次是保留阶段,从事件存入大脑到回想起特定片段之间的时段;最后是提取阶段,也是人们所回想起存储的部分记忆。


华盛顿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和记忆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指出,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当人存在一些事实的记忆之后,会继续从外部的环境里获得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和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会起到相互的作用。


因此,她认为记忆是不断被构建和创造的过程,而非摄像那样录制完毕就不再有新的变化。


你可能会说,这和做自己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从“惯性经验”角度出发“真实”也是可以被塑造的,也就是说“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自己”是不同的;比如:网络上曾经有个熟悉的争议。


一个Z时代女生喜欢穿JK服,她认为很可爱,但又不想被凝视物化的身份,这两个愿望同等吗?凭什么她的可爱是别人的不懂?


这仿佛和女生怎么确定自己化妆是为了取悦别人还是自己;那“做自己”就不只是自己的事了,我们无法完全脱离环境和别人的记忆模式去讨论“自己”。


困难是有些环境本身,正是需要别人去摆脱或克服的,由于长期的适应,我们就很难分清哪些是个性、愿望,哪些是为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伪装。


这像上述名片案例,几十个title哪个是实至名归?或者你回农村过年手上带几千块的表别人说你炫富,但在大城市根本谈不上富,你怎么区分?


其实人在“一线城市的记忆体”并不能带回到“农村”使用,几十个title别人未必买单,不然你的“做自己”可能会带来无形的困扰。


而这一切本身是“如何看待问题”减少负面影响的问题,要摆脱它并不困难,转换视角、多方查证、善用切分法等行为就可以。


这背后是我们从“无反思意识者”变成“有反思意识者”认识的过程;具体我们可以采用:1)以人为镜,2)自我梳理


我认为两类人可以成为你的镜子:


一类是事件中其他的当事人,比如,你和别人产生纠纷,那就认真思考下对方视角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会有不同发现。


这是因为在任何场合中我们都有三种现实,你的现实、我的现实和第三方视角的现实。


另一类是置身事外的人,以这类人做镜子需要注意“不要找过于熟悉你的惯性模式”的人,也就是太了解你的人,比如你的好朋友、上级领导。


他要知道你身上的习惯模式早就跟你说了,但你因自己信息接受上的偏见而没听进去;找一个距离适中愿意说真话的人来帮你分析,则可以避免这些偏见。


自我梳理的方式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的把某些冲突性事件记录下来,描写出相关人物的特质和行为;甚至包括背景情况,发生什么,你又做了什么感受如何等。


要是觉得繁琐可以使用睡前思考,这是我常用方法;通过此问题可以反思到哪些是我当时没有认知到的,或需要通过换位思考来考虑的。


反过来看,这也是“做自己”革命的一面,我到底是应该满足那时候当下的自我还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它好比玩切西瓜游戏,让同类型的水果合并。



总之,“当自我关注”和“他人关注”分离时,终究走不到一起;你心中的做自己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别人看待的眼光也未必是错的。


给自己挑选合适的环境和同类人,也是“做自己”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寻找合适自己的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的不仅是相互吸引,也是在合适的环境中能够舒服的做自己,展现其他很难展现的另外一个自我。


在信念体下塑造


若说外部信息和意识是建构自我的过程,那惯性假设模式则是根基。该怎么理解它呢?它包括信念、价值和规矩条理(Beliefs,Values and Rules),简称为信念体(BVR)


是每个人都有,并且与其他人不同的思想发动机,凭借它我们去处理人生的每件事;因此这套系统决定人的成功快乐,情绪感觉和人生成就;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价值观”。


那价值观可以被塑造吗?


哲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说,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这个观点听起来似乎有点可怕。


但仔细想想,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外在的宣传影响


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因为职业规划和做事犹豫不决而错过很多机会,当我沉下来发现,那些焦虑,懊恼和无奈的情绪都来源外界的影响,而并不是“自我内心”想要的。


因此你不妨思考下,自己是听“社会”的还是“内心”的?


很多人认为自己有选择各种物质的权利,如化妆品、包包、家电;但你不能选择七夕时不跟对象买礼物,甚至不打扮自我。


不然你会收到周围人的不理解或异样的眼光,甚至背负“抠搜”的名义;这些都是消费主义在人思想里种下的“信念体”的体验。


社会著名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认为:


我们在沟通时很少以个体角色进行,而是以认定自己是谁的某个群体和职业进行,也就是说,自身所属的公司身份,也是由社会准则所决定的。


因此,群体认同中包含我们常见的“自我信念”,但有时候群体会导致个人信念的偏见,你却浑然不知甚至被带跑偏,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1)界限不清晰时,2)没有信念时


比如:你不清楚某个公司的群体文化,就很难融入其中;或者你根据绝大部分人去盲从,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在绝多数二三线城市,父母的价值观里他们认为超过27岁就是大龄剩男,我好想就自动带入了。


当看到家乡的人们纷纷议论时,我突然有点怀疑人生“是不是应该在家相亲赶紧结婚”?


认真深思后发现,自己的未来生活他们并不负责,选择后若不能遵循“内心的自我”就会后悔,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过,对不对。


因此,每个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界影响,但这里唯一的区别在于“你是无意识地接受影响”,还是“有意识地选择这种影响”,颇为重要。


那么若想摆脱外界的摆布,就必须对自己的内在主要观点、想法和价值体系做透彻的分析;找到每个思潮的来源,然后重新审视它们,看我是否应该接纳这些。


好比“自由”就是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但我对它的定义是拥有“清晰自我的使命”和“未来方向”后放下不相关的事物去选择,去奔跑;如果你不了解也许就认为它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如何挖掘深层内心的信念体(价值观)呢?


这是我早些年使用的方法,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出20个关于“我是一个_____”来定义自己。


你会发现很多句子都是都某种角色的描述,如:我是一名丈夫,一个公司老板;要是这样,请你思考下这些对你意味什么?


我需要把家庭放第一位?还是我需承担家庭责任并养家糊口,它背后体现是你对不同社会认同的认可度;另外你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份“个人价值观评价表”,对照思考。


自我信念体就像水库,它需要水不断注入,若水量不够那在外来事物冲击时,你平时的水也就一放而光。


也就是说,你的自我价值感还未充沛到可以抵挡严重或突然的打击;所以,我想告诉你:


你的信念体会随着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


我观察发现很多人即便遭遇生活的逆境,依然充满自信,但也有部分人因为某些小小的工作压力而一蹶不振;这些都是妨碍从深层做自己关键的因素。


该怎么做自己


听起来,似乎先天和外界的教育、惯性的经验和信念的塑造三者反之成为自己身体和思想的主人,那还有机会找到隐秘在角落深处的“自我”吗?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我一致性”:


具体指个体行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符合程度 (Jongman-Sereno &  Leary, 2019);也就是说:


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按照找到的价值观进行生活,不违背内心就是“做自己”的重要部分;可个人价值观跟外界总是不一致的。


当外界标准超过自我标准时,拥有真实自我的人总倾向于坚持自己,即使别人批评或拒绝我,我也要努力以符合我个人价值观的形式做事(Kernis & Goldman,2006)


这样从表面看,虽然有些叛逆但本质不同,坚持自我并不是为了反抗而是维持内心秩序。


进一步而言,当外界标准跟内心一致时才不会为了反抗而反抗,那叛逆则不同,如同上述中“别人眼中的自己一样”。


一句话形容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除一致性外,我认为“自我验证理论”中的真实,具体还表现在四个维度,分别是:1)对信息,2)对经历,3)对能力,4)对自我需求


首先,能够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然承认自己不懂是很困难的。


我虽然在很多领域能承认自己不懂,但在自我精通的学科上被别人挑战还是会有些情绪,需要加以控制才能以和平态度接受反馈。


相信很多人也相同。


我认为在表达时,能够重视说出观点可能会引发的负面情绪,以及对方“带来的不好回应”并放下面子,是对“自我认识的信息”的基础真实。


其次,真实的面对过往经历也是从内在“做自己”的体现,我见过部分人习惯在社交场合和简历上包装吹嘘自己。


背后是比较复杂的心理机制,如果想更好的认识自我,需要对这些举措进行深刻剖析。


若能解开该心结,相信后续人生旅途就不需要花很多无效功夫来掩盖事实,可以把精力更好投入在值得的方向上去。


再者,有些人喜欢夸大和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则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这三种状态都是对能力的不真实。


曾经有个人跟我说他特别善于改变别人,辅助5000人+走向自律道路,我询问他如何做的?


他说自己发起一个习惯改变群,每个人缴纳1000元保证金,每天打卡,改不掉不退押金。


我问他你为什么确定这都是自己的功劳呢?若别人不想改变,你还可以帮助她吗?或许是外部压力让别人坚持了下去。


因此,如果能客观地审查自我的各项能力,找到那些不太愿意真实面对的方面,或许你就能发现一些“做自己”底层的认知盲区。


然后有些人碍于面子,一是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二是知道需求不好意思表达出来或用其他需求代替,这都不是真实的表现。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指出,在学习平衡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过程中,会经历三个阶段:1)他人的奴隶,2)自己的皇帝,3)平衡的生活


早期认为自己需要满足他人的需求,把自我优先级放低;中期优先考虑自我,不考虑他人。


后期才能做到对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情绪负责,并保证不伤害别人来实现满足。


但是想把自我表达清楚不容易。


我经常采用SMART原则,在沟通中提出针对某一事物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期望值在哪里。


总结


做自己很难,但值得努力;当你真正认识到它时,也许意味着拥有一种成熟的心态。


在紧急情况下你会愿意慢下来搞清楚发生什么,自我想要什么;在社交时你也懂得如何掌握边界,又能保持弹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