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个听上去有些科幻的“钟”:每年,它会调整一次,它不告诉你现在的时间,只告诉你人类离毁灭还有多久。
一
1945年7月16日清晨5点30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沙漠,闪出了一道奇异的白光。白光闪过之后,天崩地裂,地动山摇,随后是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的场面
在爆炸的一瞬间,现场受邀观看的1000多名观众欢呼雀跃,而有一个中年人却望着那片蘑菇云,从心底里感到了一种恐惧。他事后回忆当时的心情,用了他常读的印度梵文诗《摩诃婆罗多经》中《福者之歌》的选段: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
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这个人,叫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他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秘密研制原子弹工程)的总设计师。
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没有感到任何欢欣鼓舞,而是忧心忡忡:纳粹德国已经败局已定,而日本帝国也早已苟延残喘,是否还有必要将如此惊人的大杀器投入实战的必要?
他们联名给美国政府写了一封信,请求不要使用原子弹,或者把原子弹投放到一个无人区,给敌人一个警示。半个多月后,美国政府用实际行动给了这群天真幼稚的科学家一个答复: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被投下一颗原子弹,数十万人在白光一闪间,灰飞烟灭。
奥本海默在不多久之后,就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这位曾经主导整个原子弹研发工程的犹太人激动地对总统说:“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而杜鲁门的回答比奥本海默还要激动:“沾满鲜血的是我!你手上的血还没有我一半多呢!这件事你就留给我来操心吧!”奥本海默失望而归,他的表现后来还被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描绘为“哭泣得像个女人一样”。
奥本海默
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科学家们并不愿意放弃。他们决定还是拿起自己最擅长的“武器”:文字和数据,用事实告诉人们核能可能会带来的巨大威胁:整个人类文明会因此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二
1947年6月,一本名为《原子科学家公报》的杂志诞生了。
事实上,这本杂志的前身是一本内部交流的小册子,由一位俄罗斯出生的美国籍生物物理学家尤金·拉比诺维奇( Eugene Rabinowitch)在1945年创办,集结了一大批反对核扩散的科学家,而第一任委员会主席就是奥本海默。
小册子的主要内容,是向世人普及核物理知识,告诉人们核物理科学的进展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各种威胁。
两年之后,这本原本只是对内发行的小册子迎来了改版升级:芝加哥大学作为主办机构,决定将这本小册子改为公开发行,这个倡议得到了不少当初参与第一枚原子弹研发的科学家的支持,还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1947年8月号的《原子科学家公报》
杂志第一期出版之前,一个问题难倒了一帮沉浸在数字世界中的大科学家们:
创刊号的封面应该怎么设计?
这个任务最终交给了杂志创始团队的另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小亚历山大·朗斯多夫( Alexander Langsdorf Jr.),倒不是说朗斯多夫擅长封面设计——事实上他的专长是研制分裂原子粒子的回旋加速器——而是他的妻子马蒂尔是一名艺术家。
马蒂尔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她最初的设想是在封面上画一个铀的符号,但由于整个编辑部都倾向于告诉读者核能管理不善就会带来世界末日,所以她最终决定设计一个“世界末日钟”:
这个“世界末日钟”的设计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只有四分之一面积的钟表平面,取的时间段是11点45分到12点那段——如果分针指向12点,那就意味着全世界将毁于一旦。
那么,第一期“世界末日钟”的分针应该指在哪个时间呢?马蒂尔的初稿设计是在11点53分。后来她回忆,当时设计这个时间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视觉上的美观和协调”(之后时针的每一次拨动都会有专业委员会开会讨论决定)。
1947年8月号的《原子科学家公报》封面,已经用“世界末日钟”作为背景了
1947年那一年,美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而这种情况也促使一些西方世界的科学家愿意主动甚至免费向苏联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关键信息——在他们看来,只有达成“核恐怖平衡”才能确保世界不被核武器毁灭,或者被一家独大的核国家威胁或统治。
而那个时候,苏联也在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强大的情报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核武器。所以“世界末日钟”被设定在11点53分,也得到了《原子科学家公报》所有编辑的认可:离世界毁灭还有7分钟,既让人有一种紧迫感,但也并非没有回旋余地。
三
然而,两年之后,“世界末日钟”的分针就首次拨动了——直接拨快了4分钟。这也就意味着,《原子科学家公报》委员会的科学家们认为:离世界毁灭只有3分钟了。拨快的原因只有一个:1949年8月29日,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RDS-1试爆成功,一举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在东西方“铁幕”已经缓缓落下的大背景下,苏联拥核虽然初步建立了“核恐怖平衡”,但考虑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态势,“擦枪走火”乃至直接宣战的可能性依旧存在,所以世界毁于核武器的危险系数其实是在增加的。
1953年,“世纪末日钟”又向前拨了1分钟——离世界毁灭只有2分钟了。
这一次拨快的原因是,美国和苏联在拥有原子弹的基础上,各自继续向更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大踏步迈进:1952年11月,美国首次实验了氢弹,8个月后,苏联成功研发出可以用于实战的氢弹,爆炸当量40万吨。
而就在“世界末日钟”拨快1分钟后的一年之后,美国也在比基尼岛爆炸了自己第一颗实用性氢弹,实际测试当量高达1500万吨——相当于1100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
美国在比基尼岛的氢弹实验
不过,之后“世界末日钟”又进行了两次回拨。
一次是在1960年,“世界末日钟”回拨了5分钟。尽管那之前几年世界并不太平,但无论是“苏伊士危机”还是“黎巴嫩危机”,美苏两国的争霸渐渐从台前退到了幕后,并且越来越开始展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谁也不叫嚣要使用核武器。
在科学家们期盼的“核恐怖平衡”初步建立的同时,另一方面,1957年7月31日到到1958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对地球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赤道地带和中纬度地区进行了一次全球性的联合观测,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渐渐认同一个观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需要共同爱护它。
另一次是在1963年,“世界末日钟”再次回拨了5分钟。
这次的原因是因为美、苏、英三个拥核国家开始认真考虑核武器的问题以及核试验对地球大气层的污染问题,三方签订了《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承诺将不会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但允许地下核试验)。
《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签订现场,中间者为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他盛赞这个条约的签订展现了三国政治家的“勇气和风度”
至此,“世界末日钟”上的分针距离“爆炸零点”有12分钟的时间,比当初设定还回退了5分钟。
但是,乐观是暂时的。
四
整个1960年代后半段,全世界似乎总在爆发局部战争。1965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1966年7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更是深陷泥潭。
另一方面,全世界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已经增加到了五个:法国和中国也相继成功试爆了本国第一颗原子弹。而且,由于法国和中国加入“拥核家族”比较晚,所以并没有签署《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因为他们还是需要更多的核武器实验数据。
基于这些原因,“世界末日钟”在1968年直接快拨了5分钟,重新回到了“离世界毁灭还有7分钟”的起始点。
虽然在1972年和1974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以及美苏开始达成战略武器限制条约,“世界末日钟”又先后回拨了3分钟和2分钟,但随即又开始不断向零点靠拢了。
1974年,“世界末日钟”拨快3分钟:印度开始本国的核武器实验,同时,美苏的战略武器限制条约第二阶段谈判陷入僵局,两个国家都开始试验新的战略导弹系统。
印度于1974年开始实施核武器计划,取名为“微笑佛陀”(Smiling Buddha)。当初的《核不扩散条约》,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均拒绝签署
1980年,“世界末日钟”拨快2分钟: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美国参议院直接拒绝批准美国参加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的提案。
1981年,“世界末日钟”再拨快3分钟:美国宣布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政府开始研究如何赢得核战争;新总统里根上任后直接宣称:“结束冷战的唯一方式就是赢得冷战”,宣布取消与苏联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两国都开始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伊朗人质危机和两伊战争爆发也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局势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1984年,“世界末日钟”还是拨快了1分钟:作为报复,苏联联合社会主义国家抵制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开始在欧洲部署“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并且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星球大战”计划,准备拉开超级大国军事竞赛的序幕,
从1947年到1984年,“世界末日钟”问世37年,期间来来回回,人类离“世界毁灭”的时间,从最早的7分钟,提前到了3分钟。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有些沮丧的结果,面对似乎无可避免正走向隔阂、分裂乃至对抗的格局,不少人难免提出一个疑问: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五
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这个答案居然似乎是“会”。就像股市大盘的箭头一样,一路向下的世界格局,似乎开始“触底反弹”了。
1987年12月8日,美国和苏联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签订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按这个条约规定,两国将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因为这条利好消息,1988年的“世界末日钟”回拨了3分钟。
而更大的事件还在后面。1990年,矗立长达29年的柏林墙轰然倒塌,东德和西德合并。大家都知道,德国的统一,意味着“冷战”快要结束了。为此,1990年的“世界末日钟”回拨了4分钟。
1991年7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签署了第一阶段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按照条约约定,到2001年,美苏两国将削减各自现有战略核武器的80%。
然而,5个月后,这个条约暂停执行了——苏联解体了。
作为在战略核武器数量上甚至要超越美国的一个存在,苏联的解体似乎昭示着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核战”爆发因素消失了。更重要的是,苏联的解体也彻底宣告了冷战的终结,让西方世界不少人乐观地认为,从此人类世界将进入大同时代,战争尤其是核战的威胁将慢慢消除。
1989年,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的终结”观点,并在两年以后做了进一步总结: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应该就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和“人类政府的最高级形式”。为此,1991年的“世界末日之钟”创纪录地回拨了7分钟。
至此,按“世界末日钟”所示,人类离世界毁灭足足还有17分钟的宽裕时间——这是自“世界末日钟”设立以来,距零点最长的时间。
指针会不会进一步被回拨?当时很多西方人都是这么想的,毕竟“邪恶”的苏联消失后,人类还有什么理由按动核按钮呢?
然而,历史的进程,如果能像钟表那样机械可预测就好了。
六
1995年,“世界末日钟”被拨快了3分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似乎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不是被认为将消除人类的“核恐惧”吗?但事实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美好:苏联解体后,不少核武器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了各种渠道(那段时间不少反恐电影电视剧的题材,都是围绕苏联解体后被偷运出的俄制核弹头),反而加深了各国的忧虑,原本被期待下降的各国军费开支,也完全没有减低的势头。
1994年,第一批引进中国院线的《真实的谎言》,讲述的就是一个核弹头被走私造成恐怖主义危机的故事
1998年,“世界末日钟”又被拨快了5分钟。因为在这一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关系“剪不清,理还乱”的国家,同时被世界公认成为了拥核国家,并且都做了明显有侵略性的核武器实验。与此同时,继承了苏联核武器的俄罗斯与当初的对手美国之间,双方的战略核武器削减谈判进程放缓。
2002年和2007年,“世界末日钟”又分别拨快了2分钟,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核裁军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拥核家族”又出现了两个跃跃欲试的试图加入成员:朝鲜和伊朗。
也就是在2007年,《原子科学家公报》第一次在“核战争”之外,给“世界毁灭”增加了一个新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
《原子科学家公报》委员会认为,越来越恶劣的地球环境气候,将成为灭绝人类的另一大“杀手”,希望通过将这个因素也考虑在内,呼吁全世界对防止气候进一步恶化而做出共同努力。
所以,2010年“世界末日钟”曾回拨一分钟,一个原因就是2009 年在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同意对碳排放负责,并承诺努力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 2 摄氏度。
但很快,时针又前进了。2012年和2015年,“世界末日钟”又先后快拨1分钟和快拨2分钟,原因相同:全世界核武器削减停滞,以及气候变化应对手段乏善可陈。
从2017年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凭一己之力拨快了“世界末日之钟”。这个人,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在特朗普的坚持和主导下,美国先后退出了《中导条约》和《巴黎协定》等一系列条约和协定,被外界评价为美国放弃了对核武器削减和对气候应对的相应责任。
尤其是特朗普对美国研发“新型核武器”的吹嘘以及“为什么我们不用核弹去对付飓风”这种公开言论,让科学界开始普遍担忧美国对核力量的把控能力。
因此,基于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以及全世界其他地方呈现的一些危机,2017年和2018年,“世界末日钟”连续两年都拨快了30秒,距离世界毁灭的时间又到了2分钟。
那是1953年时“世界末日钟”的定格——那一年,美国和苏联都在爆炸氢弹。65年后,人类又回到了同一个出发点。
但这还不是谷底。2020年,《原子科学家公报》宣布“世界末日钟”再度拨快20秒——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离世界毁灭最近的时间:100秒。2021年,“世界末日钟”没有变动,依旧是100秒。
只是在原因声明中着重强调了一个给全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的词:“COVID-19”(新冠病毒)。
七
2022年的“世界末日钟”指针会如何变动?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在《原子科学家公报》的官方网站首页,已经在醒目位置打出了预告:2022年的“世界末日钟”的指向,将在1月20日上午10点发布,现场直播。
会进一步缩短,还是会有所回拨?不妨拭目以待。
后记
关于《原子科学家公报》的这个“世界末日钟”,是存在争议的。有反对者认为,这纯粹就是一场为了影响政治的“作秀”,而不是预测。但事实上,一群杂志社的编辑和理论研究科学家,又怎能做到预测呢?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962年应该是“世界末日钟”无比接近于午夜0点的时刻——那一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和美国首脑的手指差点都要按上核发射按钮了。然而面对这一场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接近“核毁灭”的危机,“世界末日钟”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是杂志社觉得不屑一顾吗?不可能。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这个事件当时是被高度保密的,外界不知道而已。等信息披露了,日子也早过去了。
这也确实能说明,“世界末日钟”只能是一个隐喻,而不可能是一种预测。
但我个人觉得,这种隐喻是有存在必要的。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虽然可能在未来回过头来看——或者在外星高级文明眼中——还很幼稚,但毕竟已经具备“自杀”能力了。
这种可以瞬间摧毁人类文明乃至地球的核力量,包括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气候因素和病毒因素,有充分的理由让人类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飘,我们离毁灭可能就是在眨眼之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末日钟”当然是有存在必要的。
就在2022年的1月3日,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罕见地联合发表声明: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这说明,在全球可能迎来百年未遇大变局之际,大家首先在努力确定一个安全的底线和原则。
但主观意识有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尽一切可能努力防止各种意外。
就在56年前的今天——1966年1月17日,一架装有4枚氢弹的美国B52轰炸机在空中加油时与加油机发生相撞,四枚氢弹被直接扔到了西班牙的帕利玛雷斯,3000名搜寻队员紧急出动找到了3枚没有爆炸的氢弹——当时已经污染了附近17000吨的土地。
最后一枚,是2个月后美国人费尽心力在附近700米深的海底找到的。
但凡其中一颗出了岔子引爆了,会怎样?而又有多少其实我们还不知道的“核事故”早已发生,或即将发生?
或许这就是“世界末日钟”想提醒我们的:时刻如履薄冰,永远战战兢兢。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https://thebulletin.org/
2、“This is your COVID wake-up call:It is 100 seconds to midnight”(https://thebulletin.org/)
3、“Doomsday Clock”(Wikipedia)
4、“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Wikipedia)”
5、https://www.un.org/
6、《末日倒计时100秒》(李碧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编译自 Rachel Brazil,Physics World,2020,(9):35,《物理》,2020年10期)
体会一下,如果人类真的失去理智爆发核战争,我们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