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主讲:郑静(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策划:恒宇啊,剪辑:竞心,原文标题:《我们的村民根据经验,随随便便就盖出了让全世界都惊艳的房子,难道不厉害吗?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像蘑菇又像城”
大家好,我叫郑静,是武汉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土楼的故事。
我琢磨土楼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我最开始研究土楼的原因其实非常偶然。很多年前我在国外读硕士的时候,我们研究的是世界各地的住宅。等到要写论文了,我跟老师说,哎呀,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就问我,你是在哪儿长大的?我就画了一个地图,然后把厦门标出来说,就这儿,一个岛上。
然后他就很激动地说,你们家附近有特别大的圆的土房子!他给我画了个圆柱说,就像这样,叫TULOU,你去过吗?我说,哈?啥?他说,你回去把这个搞清楚,然后回来告诉我,就是你的硕士论文了。
于是我就来到了土楼。这是2006年的事情,两年之后福建土楼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地区,永定和南靖两县交界的山区。
裕昌楼 图源世界遗产中心
现在我们知道大概有3000多座这样的大土楼,里面有46栋楼被选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楼基本上分布在龙岩和漳州下辖的两个县,一共有6个群,再加上其他4栋土楼。
土楼之所以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它的形式非常独特,是非常规整的几何形,而且非常巨大,每个楼里都住了很多人,所以大家说它是豪宅。
那为什么要住这么多人呢?人们认为是因为每个土楼里要居住一个家族。
另外,土楼有着非常厚的夯土墙,大家都认为这是用来防御的。那是不是这样呢?
土楼初体验
说回2006年。当时其实已经有很多关于土楼的书了,但那时没有网上购物,电子书也很少,找书特别麻烦,得去图书馆和书店。
还好我们读建筑的也不是特别喜欢看书,所以我就搞了一本地图册,拿了一个速写本,就冲过去了。这是我刚到土楼时的样子。
我最先去的是被称为“土楼之王”的承启楼,它在永定县的高头村,后来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承启楼
它之所以叫“土楼之王”,是因为它特别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土楼,非常壮观。里面的房子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住了很多人。
村里有个故事,传说当时有两个大妈在村外一个地方,在一桌上一起喝喜酒,她们都吹自己家住的土楼有多大。一个大妈说,我们家土楼特别大,里面有400间房,一个晚上住一间你就得住一年。
另外一个大妈说,我们那个楼才厉害,又像蘑菇又像城,里面住了600多人,楼东都出太阳了,楼西还在下雨。结果后来她们一说出楼名才发现两个人住的是同一栋楼,都是承启楼。
每座土楼在一楼都有一个入口门厅,特别大,通风也很好,平时大家没事就在门厅里坐在长凳上聊天。
于是我就过去跟他们说,我是学生,老师让我来研究你们住的这个土楼,回去要写作业,你们就让我住一下呗。
他们说,哎呀,你太傻了,人家一般过来拍张照就走了,我们这房子又破又旧,有什么好住的,你太没经验了。我说,那不行,我们老师说要深入研究,我还是得住一下,要不然我回去会被说的。
于是我就成功地在这个楼里租到了一个房间,就在红点这个位置的三楼。一个晚上20块钱,还包早餐。
我住进去以后发现,还真是又破又旧。因为那个房子实在太破了,所以我没拍照。这是日本的茂木计一郎先生1986年去土楼时画的图。
茂木计一郎《中国民居研究》
土楼里的房间都是沿着外墙盖的,外墙非常厚,每个房间其实并不大,里面基本上只能放一张床和一个桌子,有时候还有一个水桶,只有外墙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
土楼的结构基本上是这样的,每一层的功能不一样,最底层是厨房,第二层是储藏,这两层基本上是不开窗的,三楼以上是卧室。
就功能来说,就跟我们现在城里的一套公寓是一样的,可以满足一个家庭的生活需要。不一样的是,这些房间只上下对齐,在水平方向上是不连着的,每个房间都是对公共走廊开门。
如果你住在四楼,你们家小孩住在三楼,你想拿个东西给他,你得穿着睡衣打开门,走到公共走廊上,从公共楼梯下去,然后再从公共走廊回去,才能到小孩的房间。当然,如果只是想说话就容易多了,趴着楼板说就行了。
这个楼其实非常旧,非常破,也很暗,这是当时我们从房间里往外看的样子。
土楼里的房间基本上都是用木板隔出来的,楼板、隔墙、走廊和楼梯都是木板做的,所以隔音比较差。我住进去之后,躺在床上就能听见隔壁的说话声。这岂止是“隔墙有耳”,有时候好多家人同时说话,就跟开会一样。
我睡了以后,第二天早上天没亮的时候,我就听到楼里面稀里哗啦的,好像在下雨。我打开窗户上的木板一看,天很晴啊,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发现是楼里人都在上厕所。
刚才不是说房间里面有个桶吗?其实就是干这个的。以前土楼里没有厕所,也没有上下水管道,在农村排泄物又非常珍贵,因为它们可以当肥料,所以大家一般都在床边放个桶处理一下,然后第二天再拿出去。
其实这也很正常,以前农村都是这样。但问题是土楼中间有个特别大的中庭,当楼里很多人同时上厕所的时候,就会有回声,这个声音会特别响,就像下雨一样。
由于中庭是封闭的,所以味道也比较特别,感觉就像是一个特别大的公共厕所。
土楼是豪宅吗?
所以土楼真的是豪宅吗?这和我们想象的豪宅不太一样啊。实际上,它也不是村里人理想的住宅。
一个土楼里举办的丧礼,中间的纸房子是他们烧的灵屋。灵屋是我们在丧礼上烧给往生者到来世使用的,它象征着往生的人在这辈子住不上,但是未来可以住上的好房子。承启楼里举办丧礼时用的灵屋,也是这种房子。承启楼都已经是“土楼之王”了,可是住在楼里的人还是想要住另一种房子。
这种房子其实是当地一种叫五凤楼的房子,它主要分布在我们现在知道的土楼区偏北一点的地方。在19世纪中下叶,永定有很多非常有钱的烟商,五凤楼主要就是当时的烟商盖的。
五凤楼
五凤楼也是夯土做的,一般是方形的,有一条明确的中轴线。基本上就是在一般多进合院的基础上把两侧和最后方的主楼加高,而且楼层还不一样高。在屋顶上呈现层层升起的形式,看上去就像凤凰一样,所以叫“五凤楼”。
五凤楼一般是一家人自己住,隐私非常好。中轴线是一些公共使用的地方,基本上不住人,里面经常有非常华丽的装饰,还有各种特别的、没用的空间,主要的功能就是炫富。
所以对当地人来说,住在五凤楼这种一家人自己盖的可以炫富的房子里才是有钱人的生活。而承启楼这种大的圆房子其实更像是一种穷人住的集体宿舍,而不是豪宅。
为什么盖楼?为谁盖楼?
既然土楼里的生活条件这么差,住户也不喜欢,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盖这么多土楼呢?
我们之前一般的说法是,土楼是一种聚族而居的建筑,也就是说一栋土楼里住的一般都是一个家族,这样可以增强凝聚力。这也是我想讨论的另外一个误解。
这是初溪村,也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村子里有13座土楼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有圆的,也有方的。
初溪村,永定县
初溪村的土楼有一个特点,楼名的第二个字都是庆字,而第一个字都不一样。据村里人说,这第一个字就是当年盖楼的人的名字。
初溪村是一个单姓村,村子里住的都是姓徐的人家,而且他们都有非常完整的族谱记载。我当时就对照了一下族谱,结果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
比如说绳庆楼,村里人说它是绳武公建造的,但是绳武公出生于1740年代,而这座楼建于1850年代,也就是说这个楼是在绳武公110岁的时候盖的。
绳庆楼,建于1850年代,以九世祖绳武公(1740s-?)命名
再比如集庆楼,他们说是由三世祖仲富公在500多年前盖的,也被称为是最早的一批土楼之一。但实际上,根据很多资料,这个楼建于1700年左右,所以它是仲富公130多岁的时候盖的。
集庆楼,建于1700年左右,传为三世祖仲富公(1550s-?)所建
最奇怪的是藩庆楼,这个房子是1949年开始建的,有非常多非常完整的回忆。但是他们说的盖楼的藩如公是刚才那位绳武公的堂兄,族谱上记载他生于1730年代,也就是说这个楼是在藩如公210多岁的时候盖的。
藩庆楼,始建于1949年,以九世祖藩如公(1730s-?)命名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盖土楼的过程说起。
在山坡上盖土楼是一件工程量很大的事情。土楼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特别大,直径一般是50米到70米。土楼之所以要盖这么大,是因为它必须盖得很大。因为它的外墙是闭合的,而且要留有一个中庭,剩下的中庭和外墙之间的空间才能拿来做房间。
如升楼
我们现在知道的最小的圆形土楼叫如升楼,它的直径只有17米。当直径小到这种程度时,划分出来的房间基本上就是三角形的了,非常难用,连家具都没法放。所以土楼需要有很大的直径来保证每个房间的规整性。
可是土楼的主要分布地区是闽西的山区,这里丘陵很多,山谷也很陡峭,要找到一块足够大的、形状规整的平地,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闽西地区地形,白点为土楼分布地
几乎到每一个村子,都可以听到村里人说找基地建楼的故事,说他们是如何花费大量的财力、精力去寻求一块比较理想的建场基地。
事实上有些土楼到最后也没凑成完整的形状。比如这栋顺源楼,没办法只能盖在了河边,在河岸上用石头建起一个墙堤,最后只能盖半座方楼。
这座楼也是,他们本来想盖成圆的,但前面那块地实在是买不下来,最后只能盖成一个片段的楼。
在找好基地之后,土楼的建造一般有六个步骤,首先是开地基。对建筑学家来说,我们会觉得土楼的形状这么特别,它一定非常难设计吧。但对当地人来说,圆形土楼恰恰是最容易建的一种房子,它的建造过程其实非常低技。
村里人跟我讲了他们怎么盖圆楼的,他们说很简单啊,你就拿一张纸,上面画个圈,然后顺着这个圆的圆心对折,再对折,然后再对折。折完以后把纸摊开,就成了一个划分好房间的平面了,每一个房间都一样大,特别好。之后再把这个图放在地上,画它的延长线,就是我们后来的土楼的平面图了。
画好这个平面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抽签分房间。把所有房间编个号,抽到哪一间之后,上面的那一整筒都是他们家的。这样分房保证了公平。
在土楼的整个造价里,中庭和外墙这些公共部分的材料和费用是所有人一起承担的,但房间里面的部分是自己装修、自己出钱的。
地基做好之后是打石脚,因为土楼的土墙非常怕水,所以要在一楼的地基上用石条砌一个石脚,防止水往上渗。
在石脚铺好之后就是行墙,也就是做夯土墙。他们用的是版筑的方法,把木头模板架在墙上,然后往里面倒土料,人站在上面往下用力把土夯实,这就是夯墙。一般同时会有好几队在不同的地方,喊着口号一起夯,非常热闹。
夯墙一般都在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因为土墙非常怕水,而且大家平时也挺忙的,这个时候农忙结束了,大家都有空,天气又很晴,最适合一起来盖土楼了。
另外,即使你有时间,也不能在一年内把墙都夯完,为什么呢?因为土墙非常厚,一般有一米多,在和土料的时候是加了水的,有太阳照射的一面会比阴面更容易干。如果一下子盖得太高,两边的湿度不均匀,就很容易倒。因为土楼的外墙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一边歪了,整个楼也就塌了。
所以一般是每年只夯一层楼高的墙,夯好之后,盖上油纸防水,等整层楼的墙都干透了,第二年冬天再往上盖。
每层楼的墙夯完之后,他们会在墙里面放一些木梁,把它和内部框架连接起来,也就是“献架”。
然后再在这个木框架的基础上,把楼板,隔墙,楼梯、栏杆什么的安装上去,里面的房间其实是由这些木头的结构组成的。
等全部盖完之后,再把屋顶铺上,当地人叫“出水”。最后每家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人数多少或者是经济能力,装修自己的房间。因此,在土楼里面,每一家的装修都不太一样。
这样一来,如果是盖一座四层的土楼,光夯好外面的土墙就需要四年,再加上地基、屋顶和内部的装修,一栋楼盖下来至少要五六年的时间,其实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夯的大实土墙,非常厚,最底下一般是一米多,往上会越来越窄。在这么厚的墙上开窗、开口是非常难的,一般三楼以上才会开小窗,一楼只会留一个小口,它其实是烟囱的出气口。
为了留厨房的这个烟口,他们需要在一开始盖楼的时候,就在这个位置留下一个孔洞,放上一个木模板,之后再往上夯土。一旦房子盖好,再开孔洞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这是厨房内部的样子,中间这个就是它的烟囱出口。和卧室一样,厨房也不是很大,以前都是用这种传统的大灶,基本上放一个灶房间就差不多满了。
这其实就带来了一个分家的难题。一般来说,在不同文化中分家的方法不太一样,比如日本主要是长子继承制,就是把所有财产都给长子,而中国一般是平均分给所有儿子,包括房产、田地、现金等所有东西。
分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分灶。如果新的家庭有了一个自己的灶,自己开火做饭,这就说明你们家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财务。所以分家之后,每一个家里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灶。
在我们中国其他地方的很多房子,比如合院式房子里,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在外面院子里再搭个灶台,但在土楼里,即使是加小灶都非常困难。因为如果之前没有在夯墙的时候预留孔洞,后面要再开烟口是非常困难的。
假设有两家人都生了三胎,他们原来都住在甲楼里。就算他们两家人都挺有钱的,在原来的楼里都有两个单元的房子。但是在分家的时候,因为厨房没有办法加建灶台,所以有一些家庭必须被迫离开原来住的甲楼,和其他人在一起盖一栋新的楼,就是乙楼。等再过一代分家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又会再发生一次,又会有些人被迫搬离原来的楼,出去建新的丙楼。
结果就是,很多代以后,同一个家庭的子孙都分布在不同的土楼里,而每一栋土楼里住的人都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后代。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超高龄建楼者的问题。他们说的那个一两百年前的祖先,其实并不是真正动手盖这个楼的人,而是所有参加建这座土楼的人能够追溯到的最近的共同的祖先。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认同。
比如刚才说的集庆楼,它其实是在仲富公去世100多年之后,由家族里的18个族人合资建造的。村里人也说了,集庆楼的“集”字的意思就是指集体的力量。
集庆楼
再讲一个例子,我在初溪村的时候住在徐大爷家里,徐大爷是1927年在集庆楼里出生的,当时他的祖父母还在,还没有分家,所以他们家和他的叔叔、伯伯几家人一起住在集庆楼里。
到40年代初的时候,他祖父母过世了,他们就分家了,他就和父母一起搬到了余庆楼里。到了50年代,他又参加建造了村里的两个新楼,藩庆楼和福庆楼。到了70年代,他的小儿子也长大了,他又在共庆楼里参加了一个单元。
所以,徐大爷的一生其实和初溪村的13座土楼里的5座楼都发生了关系,他和他的堂兄弟、兄弟和儿子都住在不同的土楼里。
因此,土楼并不是一个适合五世同堂或者聚族而居的房子,正是它的结构导致了家族人群的分化。
就土楼所在的村子来说,也许可以说是聚族而居。但就每一栋房子而言,土楼可以说是最不适合聚族而居的建筑形式了。它是由很多人在一起合股建造的大型集合住宅。
而这一点,就和人民公社的意识形态不谋而合。这我们就要讲到第三个故事。
解放后为什么盖了大量土楼?
这是南靖县的河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之一。河坑村有14座土楼,有方的,有圆的,非常壮观。
河坑村,南靖县
当我住进河坑村的时候,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在1958年以前,村子里有8座土楼,全部都是方楼。到1972年时,在短短14年间,他们又盖了6座土楼,全部都是非常大的圆楼。
为什么在人民公社时期,他们会盖这么多土楼,而且全部都是圆楼呢?这要从盖土楼的三个难点说起,场地、建材和劳力。
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土楼分两种,方楼和圆楼,世界文化遗产选的也是这两种。和方楼相比,圆楼相对比较平均,每一间房间都差不多一样大,但是它有个问题,就是占地特别大。
这里跟大家复习一个小学的数学知识。假设有一个方楼,边长是a,那么它的周长就是4a,面积是a²。因为土楼的房间是沿着外墙排布的,所以同样多房间的圆楼和方楼,我们可以假设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这个圆楼的周长就等于方楼的周长 4a,它的半径就是2a/π,那么圆的面积就等于4a²/π,大约是方楼占地面积的1.27倍。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同样多同样大的房间,盖一个圆楼需要的地比方楼多1/4还多,这对寸土寸金的土楼地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
但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所有的土地都是由集体所有和安排的,所以他们就可以盖很多圆楼。
第二个难点是建材。盖土楼需要非常多的土料、木材、石材和砖瓦,土当然可以在本地挖,但是其他材料就需要大家筹钱购买,这也是非常难的事。但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筑材料和其他财产都是集体共有的,这也就不是问题了。
第三个难点是足够的劳动力。这是盖土楼时的情景,需要很多人一起夯墙,有时候楼上会同时站好几队人,大家一起喊号子,把土夯实。另外也需要很多人一起往上运土料,还需要一些人在底下准备土料。
这些事情其实技术含量都不高,但都需要很多人,经常是全家人上阵,连小孩都要参与,还经常需要请别人来帮忙。所以有时候就需要有一些交情才能够让别人帮你盖房子。
而且人多了很多事情就复杂了,组织起来这样的劳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所有的劳动都是由生产队决定和安排的。
如果大家都同意要盖一座土楼,上面这些问题都非常容易解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人民公社时期,河坑村会突然决定盖这么多的楼,而且都选择了最浪费地、最难组织的圆楼。
我住了很多村子之后,发现这个事情其实非常常见,很多地方在人民公社时期都建了很多土楼。刚才说的初溪村的徐大爷,他参加的楼里面有三座土楼也是在这一时期盖的。
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趣,回来后赶紧开始看书,收集了当时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和土楼相关的书,也去了解了很多文物普查资料,最后整理出了20世纪建造土楼的逐年统计表。
20世纪土楼建造数量逐年统计表
我发现非常奇怪,人民公社时期建造的大型土楼有接近1000座,相当于现有土楼数量的1/3,而且大部分都是圆的。
这些资料都是以前就有的,所以之前的学者其实是知道这件事的。那为什么大家在申遗的时候要说土楼都是有钱人盖的豪宅呢,这不是和实际情况相矛盾吗?我想可能是因为“土楼是穷人合盖的集体宿舍”这件事情说出来感觉不够厉害,不像是文化遗产。
但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厉害,我们的老百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随便便就盖出了让全世界都觉得惊艳的房子,这件事情难道不厉害吗?
土楼是防御堡垒吗?
我们对土楼还有一个误解,就是它的防御问题。土楼非常大,而且有封闭的土墙,我们会认为它的防御功能很好。这是黄汉民先生画的土楼防御情景的想象图。
黄汉民《福建土楼》
土楼只有门和窗对外开放,它们最容易被攻破。如果有人放火烧门,里面的人可以从上面往下倒水,把火浇灭。如果敌人架楼梯往上爬,大家也可以从窗口扔东西把他们击退。村里人说最好的办法是倒热稀饭,滚烫的稀饭会粘在身上,让人难以忍受,所以非常有效。
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很少发生。原因很简单,土楼很大,是一些刚好需要房子的人出钱合盖的,他们之间也不是很熟。在敌人来攻打的时候,当然可以强攻,但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是劝降。只要说服楼里的一个人,晚上爬起来把门打开,整个楼就被攻陷了。所以最难防的不是楼外的炮火,而是楼内的人心。
在 1920 到 40 年代,红军、国民党和土匪在这里割据的时候,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也是我们红军游击队员们最喜欢用的办法。而且他们自己选的根据地一般都不是大的土楼,而是很小的房子。
在进攻的炮火很强的时候,土楼根本是挡不住的,它顶多能够防一些小打小闹的土匪,也就是当地人说的“防匪不防兵”。
放下“专业”的眼光
所以回想起我们对土楼有这么多误解,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要放下专业的眼光,从村民的角度想问题。
因为土楼的形状特别规则,规模又特别大,非常符合我们建筑师对于理想建筑的想象,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什么的,我们觉得完美的房子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永远都不应该改变。
但其实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的。对于村民来说,甚至这个楼要不要封闭都无所谓。这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村里大量盖的土楼,它们其实都不是大的封闭的形状。
我当时就去问他们,你们干嘛要把房子盖成这样,而不盖成特别好看的方形或圆形呢?村里人说,跟别人一起盖房子我不喜欢,这个是我自己盖的。我现在钱不够,所以先盖个小的,等我以后有钱了我也可以盖成大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要自己盖,不要跟别人一起住,那个太麻烦了。
即使是那些留在楼里的人,也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楼里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房间进行扩建,增加一些卧室或厕所等等。
在土楼成为世遗之前,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当然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很多建完的也被拆掉了,因为这种形式被认为不符合文化遗产的风貌。
我始终认为,我们进入到村里人的生活之中,如果能做些什么的话,应该是去理解他们生活的逻辑,然后尝试调整这个世界来适应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带着所谓专业的知识进去,指导他们应该盖什么样的房子,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我们今天做乡村振兴,做文化遗产的再生等等,也应该是这个道理。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主讲:郑静(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策划:恒宇啊,剪辑: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