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特别策划
2022-03-04 22:00“三星E3屏幕!”
“高通骁龙首发!”
“索尼IMX766感光元件!“
“航空级铝合金!”
“特斯拉同级电池!”
这些犹如咒语般的宣传口号,想必大家经常看到。
近年,手机厂商很爱宣传自己的旗舰手机,用上某某供应商的最优质器件。但作为消费者,怎可能知道什么是CIS,更不知道哪家供应商的CIS更佳。更奇怪的是,明明这些都不是你家公司的技术,又不代表其他家买不了这些器件,但不少厂商仍然乐此不疲地,把别人的技术作为自家旗舰手机的卖点。
为什么今天的旗舰手机,变成了争取找供应商“堆料”的手机?
堆不出高端,却堆出了内卷
国产手机厂商能在全球手机市场迅速崛起,靠的是中国制造业庞大的实力。但毕竟他们只是个后来者,在技术仍然略逊于先进科技企业。因此,他们往往依赖供应商提供的优质零部件,通过集百家之所长,生产出自己的优质手机,并抢占全球手机市场大半的份额。
可是,不管国产手机厂商取得多么亮眼的成绩,仍然无法打开高端市场。
因此,这些国产手机厂商只能继续花大钱,找来更好的供应商,把更多、更好的器件塞到自家产品之上,试图堆砌出最佳的旗舰手机,借助出众的规格,吸引高端市场的用户。
这就是俗称的“堆料”。
以近年国内流行的“行政”和“影像”双旗舰战略为例,所谓的行政旗舰,就是借助供应商之力,堆砌更快的处理器、更多的内存、更大的电池,再借助代工厂的精湛工艺,生产出花俏的机身。然后,这就成为商务人士手中那台有逼格的高端手机。
至于所谓的影像旗舰,就是找供应商采购感光能力更强、分辨率更高的的感光元件,然后塞入更多的摄像头,堆砌出更高规格的相机。然后,才有了一台黄金周朋友圈摄影大赛必备的拍照手机。
问题是,手机厂商的确可以通过向供应商采购更优质的器件,增加自己产品的优势;但同样地,对手同样可以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同样的器件,从而抵消了自己的优势。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器件采购的“军备竞赛”日益升级:
芯片愈买愈高级;
摄像头愈塞愈多;
屏幕愈来愈好;
电池容量愈来愈大;
快充电流愈来愈强;
成本愈来愈高;
赚钱能力愈来愈低。
当旗舰手机的堆料战略,持续导致产业严重内卷,部分厂商更变本加厉,居然抛出 “某某名牌供应商的屏幕”、“某某名牌芯片首发”等奇葩策略。
最终,手机供应链变成由少数名牌所垄断,一众手机厂商不得不乖乖把辛苦赚来的利润,全部奉上;而这些名牌供应商也因为可以躺平收钱,开始用“挤牙膏”的方式改进产品,渐渐失去创新的动力,也使旗舰手机发展停滞不前。
在这边,手机厂商不断用名牌供应链的器件自嗨,拿着一堆消费者不熟悉的器件名称、不了解的技术规格、不感兴趣的工艺拿来当卖点;而那边,消费者却不知道他们的手机有什么卖点,反而体验却愈来愈差:
手机愈来愈大、愈来愈重;
镜头也愈来愈凸出;
使用时愈来愈烫手;
价格愈来愈高;
同质化情况愈来愈严重;
改进幅度愈来愈小。
愿意花钱的用户仍然去买iPhone,精打细算的用户,继续去买廉价手机。
不想内卷,先要进坑
既然国产手机可以通过供应商,在全球手机市场取得成功;为什么他们无法通过堆料,在高端市场站稳阵脚?
事实上,今天手机已经足够好用,即便是中低端的手机,也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想要用户多付金钱,购买更贵的高端手机?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以外,带来与别不同的创新,实现独一无二的优良体验,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
诚然,手机产业不是缺乏创新的空间,而是没有创新的技术能力;手机用户很多尚未解决的需求,其实都是技术深水区、甚至无人区。要解决这些关键技术,就必须要有底层核心技术;而没有底层核心技术的旗舰产品,就只能继续堆料、继续内卷。
既然这样的新式旗舰战略,就能为用户带来独一无二的优良体验,摆脱内卷的困境,那手机厂商怎样才能采用新战略?个中关键,在于核心能力的转变:
旧式的旗舰手机策略,厂商的核心能力在于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而新式的旗舰策略,厂商的核心能力在于研发能力,以及对创新的坚持。
因此,一众手机厂商纷纷开始练起内功,尝试通过自研技术,摆脱依赖供应商的“堆料”战略,为旗舰手机创造独有的良好体验。
而OPPO,就是当中的典型例子。
虎嗅早前报道,OPPO 在2020年开始成立芯片技术委员会,开展他们的自研芯片计划──马里亚纳计划。当时虎嗅作者古泉君就曾表示:“对于自研芯片来说,财力、实力与耐力缺一不可,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效,同时这也需要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正常地运转。”因此,他当时表示:
“OPPO 一脚踏入世界上最深的坑。”
事实上,OPPO踏进去的,并不只于芯片这一个坑。
据了解,OPPO为了推动全新的旗舰手机战略,早就推动自家的核心能力提升。他们采用了“工程技术组织+先行研究组织+基础技术组织“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并逾万人的研发团队。此外,OPPO通过“产-学-研”三大方向,沉淀技术,与全球40余家科研单位及学术组织建立合作,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并在 3 年间投资 500 亿元,开发芯片。
影像背后的大战略
OPPO创始人陈明永在2021未来科技大会上曾这样说:
“我们会持续投入资源,脚踏实地搞自研芯片。无论前路多少挑战,我们都将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OPPO咬定不放松地坚持踩坑下,最终他们连续四年,在发明授权专利排名全国企业前三,PCT国际专利申请连续3年位列全球申请人排行榜前十、中国企业第二,并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首款自研芯片的设计、研发、量产和商用,最终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
而这也应用于新一代影像旗舰手机Find X5系列。
也许有人认为,今天的手机芯片,也有影像功能模块;即便OPPO自研影像芯片,那又有何与别不同之处?但实际上,OPPO用的不仅是自研芯片,更是采用了国产手机所没有的全新黄金架构:专芯专用(DSA)架构。
要知道想做好影像体验,就必须打通影像的垂直整合。只有把整个影像链路上各个环节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做到影像垂直链路的定制整合,打破算法、芯片与传感器之间长期存在的协同问题。
因此,OPPO硬件研发团队以“专芯专用”的概念,专门为视频算法而设计出马里亚纳X芯片。因此,Find X5系列才能实现了最高等级的软硬协同能力,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影像性能。
但更重要的是,以往手机厂商必须基于供应商的硬件,按着既有的路线开发相关的影像功能。但由于这些供应商的零件人人皆可以用,所以即使当时的影像旗舰手机拍摄能力再强也好,只要厂商只会堆料,也只能生产出千篇一律的罐头旗舰,继续内卷。
但当有了自家的芯片研发能力,手机厂商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自研算法,为自家的影像旗舰带来独有的功能。举例说,Find X5系列在马里亚纳X的支持下,实现了供应商没有提供的RAW域处理能力,并使安卓影像第一次有能力同时支持4K + 20bit RAW + AI + Ultra HDR的极限规格,真正为用户带来了独一无二的优秀影像体验。
更重要的是,Find X5系列只是OPPO新旗舰战略的第一步,毕竟,这块芯片目前只发挥了一层功力。试想想,他们既有能力设计并量产6nm先进芯片,就像掌握了武功秘籍一样,未来还可以进一步自研手机芯片(AP)或基带芯片(BP) ,并基于这些全新的芯片模块,开发自研算法、优化操作系统,加强旗舰手机整体的软硬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性能,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
可见,Find X5系列并不仅是OPPO的影像旗舰,而是他们在影像的全新大战略。
手机结构的深层反思
同样地,OPPO另一台新推出的旗舰Find N,也是他们对行政旗舰的一次战略革命。
行政旗舰的客户,主要以商务人士为主。商务人士经常需要通过手机移动办公,所以也需要一台轻巧便携,但又拥有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为了满足商务人士的需要,各家厂商最初只能通过堆料吸引用户,持续加大屏幕。但大屏和便携不可兼得。
因此,不少手机厂商相信折叠屏技术,能同时满足移动办公在“小巧”和“大屏”两者的需求。但由于供应链一直无法克服折叠屏的折痕问题,那些只会“堆料”的手机厂商,因而不敢把这种不成熟的器件,作为旗舰手机的基本配置,只能小规模推出市场,测试市场反应。
折叠了十万次的手机,其折痕与新手机并无二样
图片来源:刘作虎微博
可是,OPPO在重新思考折叠屏的结构后,开发出独有的精工拟椎式铰链设计,实现业内领先的无缝“隐痕”效果(上图)。基于这样思考而推出的新行政旗舰手机 Find N,即便经过十万次折叠的测试,其折痕与新手机并无二样。
所以,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以前的折叠屏手机只能“尝鲜”,无法常用;但Find N却能完全满足商务人士“常用”的需求,当中的关键,就是可靠性和耐用性。刘作虎表示:
“这才是好用的折叠屏手机该有的样子......我们这次为什么明确写从尝鲜到常用,因为我们希望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折叠屏的体验。”
据了解,Find N推出的第一个月,全网预约量破百万,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预约用户当中,有40%是原来的苹果用户,有10%更来自原来iPhone 13 Pro Max的用户。既然Find N成功打动了手机产业里最挑剔、要求最高的高端用户,可见,疯狂“堆料”并不能换来用户的肯定,而是需要厂商对手机形态的深层思考。
跨过大坑,才是星辰大海
中国从开放改革至今才 40 多年,手机产业先为外国企业当血汗代工厂,再从代工到山寨,再从山寨发展至拥有自家品牌,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手机品牌进步神速,并不是因为各家厂商拥有优秀的研发能力和创造力,而是因为中国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实力。
但当中国手机产业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的阶段,竞争就会变得更为激烈,单靠供应链和制造业,并不能真正实现“人有我优”,只有研发和创意,才能让手机产业摆脱内卷。
无疑,手机厂商要实现研发和创意,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投入海量资金,承担巨大风险,并趟过无数个血海般的大坑。但只要跨过大坑,就是高端品牌的星辰大海。
没有人知道目前OPPO是否已跨过大坑,但至少他们所走的新旗舰策略,将会是正确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