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3-14 16:37

65岁的周厚健,把海信交给了64岁的接班人

他还带头放弃了可以终身持有的股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刘炜祺,编辑:米娜,审校:任娅斐,原文标题:《65岁的周厚健,把海信交给了64岁的接班人》,头图来自:海信集团官微


3月12日下午,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海信大厦参加了一个简短的“信印”标志揭幕活动。信印,由海信人按下的一枚枚指纹汇聚而成,是海信诚信文化的载体和凭证。


随后,在集团每月例行的经营工作讲评会召开前,周厚健宣布自己已辞去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控股)董事长职务,董事会已选举由原副董事长林澜博士接任。话落,他与参会同事告别,没有鲜花、红毯、标语横幅,在众人的掌声中他离开了海信。


周厚健出生于1957年,是中国家电企业元老之一。“信印”之下,在海信工作40年,执掌海信30年的周厚健,将接力棒交了出去。在一位海信员工眼中,“海信从没人知道到家喻户晓,从小工厂到大集团,从中国到全球,都离不开他的指挥安排。”


周厚健的卸任是有迹可循的。早在2015年,周厚健就表示,“我今年58了,还有两年退休,我已经想好了到点就退。”但在2016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延长周厚健退休年龄,退休时间不定,主要看身体状况。给出的理由是“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和财富的延续,也有利于海信的持续发展。”此后,周厚健明确表态,“按照青岛市国资委对管理干部的要求,65岁是退休年龄。我最多不会干过65岁,我不会拖时间。”他许诺,退了之后不会再管这管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


今年,周厚健65岁,他按原定计划准时退休,不恋栈,将执柄从容交给了仅比他小一岁的林澜。而同为青岛家电企业的掌舵人,四个月前卸任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张瑞敏,正式退休年龄为72岁。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今年67岁,仍然在任。


在周厚健看来,恋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一种是能力很强,其他人都不行,“这两种人我都不是。”


据海信方面提供的内部信息披露,从2021年初开始,周厚健就向董事会明确提出了退休计划。在前不久的集团董事会会议上,周厚健辞去董事长职务时,推荐林澜接任董事长,该决议获得董事会的全票通过。对于接班人的考虑和“谋划”,周厚健的理由是:一是海信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位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二是海信到了需要转换一种管理方式的时候。


据海信2021年财报显示,其海外收入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30%,占整个集团总营收达42%。海信逐渐实现其“海信大头在海外”的集团策略。


“林澜博士之前负责国际营销,也是海外市场的主要开拓人。”上述员工称。由林澜接班,或许意味着海信将进一步加速海外业务的布局。


“企业没有副业,只有主业”


1982年,从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周厚健进入青岛电视机厂工作。1992年,他升任为厂长。刚当上厂长的周厚健,为了降成本、裁冗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周厚健将企业品牌从“青岛”改为“海信”,将海信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转型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企业。


在他带领下,海信从一家地方电视机厂,成长为如今拥有多媒体、家电、IT智能系统、地产及现代服务等四大产业板块,全球布局29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20所研发机构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2021年,海信实现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


1996年,海信在国内高起点地引进变频技术,成立空调公司。来源:公司官网


一路走来,周厚健对自己似乎并不满意。在海信三十五周年时,周厚健说出了他的三个不满意:规模不够大、资本运作不好,海外拓展力度不够。十年过去后的2014年,周厚健说“不满意的更多了。”他认为海信的市场推广能力不行,他将此归咎于自己:“主要是我这个头不行,头儿不行,别人就要做很多工作。”


理工科出身的周厚健偏爱逻辑,选接班人第一条就是要有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不爱抛头露面,说话也很谨慎。在2017年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周厚健说,“我平时很少抛头露面,准确的说是我比较怕抛头露面,所以影响了海信的宣传。大家更多是在电视、空调、冰箱这些家电产品中了解海信,实际上,海信在科技含量比较高、非消费品领域里做的很不错。”在周厚健看来,海信在精准医疗、计算机辅助、智慧交通、光通信产业都是中国做的最好、最大的企业,但外界并不知晓。


外界将周厚健的管理风格归结为“中庸”。但周厚健并不认同,“中庸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我哪有这种水平?外面的传说很不准确。”他自我总结是爱憎分明,诚实、正直是他非常看重的,“我从来不会当讲的不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当讲的一定可以永远不讲。”


谨言慎行的周厚健偏爱技术,在很早之前,他就主张“技术立业”。在200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厚健曾透露,在1990年参加美国CES展时,他就意识到,没有芯片研发,中国电子产业将没有真正的发展。但当时,海信还没有芯片研发能力。2000年初,海信召开座谈会讨论是否研发芯片时,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但经过一番考察,最终在2000年立项。


这个项目对海信来说失败风险很大,一旦失败,投资完全无法收回,“别的项目失败后,还能留下厂房、设备、仪表等,这个失败将导致投资一无所有。”当时,海信芯片的研发投入达3000多万元。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在投入产出比上,使用自研芯片,降低成本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投入,也给企业创造了利润空间。


对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周厚健有自己的判断逻辑。他曾表示,在海信内部没有副业,凡是海信列出的产业都是主业。“海信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很多的竞争者,如果我们列为副业的话,人家当主业都不一定做好,你当副业能做好吗?也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死掉。我个人认为,企业没有副业,只有主业。他们之间最大的协同就是信息技术。


“我退了,也带不走股份”


周厚健认为,管理要素中,不管任何组织,人是第一位。再往下讲,选人和激励人是最重要的。


据悉,山东国企“混改”开展最早的企业是海信集团。2001年,青岛市体改委下发了《关于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设立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同意以海信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公司经营层人员周厚健、于淑珉、刘国栋等7人,以发起方式设立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厚健表示,股权激励是中长期激励的最好方式。最好之处在于,企业干的好,他本人收益也好;企业干的差,他本人损失也大。


对这一激励方式,他也曾进行过详细讲述:在海信,股权包括所有权、支配权和受益权三个组成部分,其他公司这三部分是一体的,但在海信却是分离的。即所有权和受益权给员工,而员工没有支配权。也就是说,拿到海信股权的员工,在股东大会上有表决权,也能接受股权收益,但是不能抵押转让,调离、免职、退休时不能带走。


在海信,“人在股在、股随岗变、离岗退股、循环激励”的16字股权激励原则,适用于所有海信员工,其中也包括周厚健自己。“海信的员工持股与很多公司不一样,股权打破了终身制,岗变股变、人退股退、循环激励。我自己退休了也带不走股份。这也是当年大胆改革的结果。” 周厚健这样说。


如今,选择退休的周厚健,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带头放弃可以终身持有的股份,做到“人在股在,人退股退。”


海信这一独有的股权激励方式,也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的认可。此前,国务院国资委曾让周厚健给国资委一百多个央企去做个报告。“这表明他们认可你这个激励方式。国资委也考虑借鉴和推广这种股权激励方式,我们毫无保留地把这一套办法的关键之处都讲了。”


在股权激励上,海信的股权激励在30%~50%之间,“太小没意义,对员工激励的范围不够,太大也不行,太分散,决策可能就比较麻烦。”


面对国资委的认可,周厚健认为,在于股权设计比例既让国资委满意又让员工得实惠。他说:“一般来讲,海信控股到下面孙公司,员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30%~50%。持股比例太小对员工激励的范围不够,太大也不行,太分散,决策可能就比较麻烦。至于国资委满不满意,关键是股东投资要增值。”


周厚健相继在子公司层面大胆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了有社会法人投资的体制或建立股份公司,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在2020年,海信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推进了集团层面混改。


“海信没有灵魂人物”


2021年1月,海信完成了新一轮混改。据海信视像公告显示,2020年12月30日,青岛市国资委将持有的海信集团100%股权划转给青岛华通。这次划转后,海信控股开始行使原“海信集团”的全部职能,管理全部业务。2001年,海信控股作为海信的股权激励平台成立。


混改完成后,海信控股目前的大股东为自然人,合计持股36.85%。其中自然人持股包括了海信大部分基层及以上管理者;青岛国资控股的海信集团,其持有海信控股的比例下降为26.79%。此次混改后,海信控股成为海信视像(600060.SH)、海信家电(000921.SZ)的第一大股东,两家上市公司也不再是国有控股公司。


混改完成后的2021年11月,周厚健、贾少谦分别卸任原“海信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郭进和李涛接任。但3月12日,周厚健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卸任了海信控股的董事长职务,宣布正式退休,并接受了海信“终身名誉董事长”荣誉。


2020年年初,格力电器完成混改,高瓴资本通过珠海明骏受让格力电器1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格力电器成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海信集团一名人士曾坦言,格力电器的混改,给海信带来很大压力。


在格力、海尔、TCL等同类家电企业中,海信也是最后一个成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家电龙头。在家电行业格局的变迁中,企业体制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家电市场中,就资本市场表现而言,早已完成体制改革的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和业绩更亮眼。此次混改后,将使海信在体制机制上与其他家电巨头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展开竞争。


事实上,海信完成混改后,年轻的管理团队已逐渐接棒。据《第一财经》报道,周厚健这两年刻意低调,为退休铺路。64岁的原海信集团副董事长林澜,被周厚健认为是海信需要的具国际视野的带头人。


公开资料显示,林澜早年毕业于美国纳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在科龙负责国际化业务,2006年随着科龙被海信收购而加入海信;随后,他一直负责海信的国际化业务,推动海信的全球化布局,包括在墨西哥、东欧建立北美和欧洲的生产基地。


近三年来,海信连续并购日本东芝电视、欧洲厨电企业gorenje、全球汽车空调公司日本三电控股,成为世界产业并购市场最活跃的中国企业之一。如今,从国内和国外的表现情况来看,海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要好于国内。


据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透露,公司2021年收入预计突破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海外收入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海外收入占整个集团总营收比例预计达到42%。


在集团国际化战略以及过去一年中海外业绩逆势增长的情况下,周厚健选择了激流勇退。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领袖人物,私下里,他不说教不务虚;在公开场合,他对外称海信没有灵魂人物,也拒谈企业的未来。周厚健知道,由一个脑袋很大的人来拍板,最终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海信的未来该由下一代人来决定。


参考资料

《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21世纪经济报道,李清宇、张勇

《周厚健先生退休》海信集团

《岁月不语,自有答案!周厚健卸任海信,接任者林澜能给海信带来什么》青股

《海信式混改,让长期价值迸发的拐点已至》闫跃龙

《周厚健选择技术立企 核心技术研发并不孤独》经济观察报,任雪松、杨兆清、李晶

《周厚健的抉择时刻》21世纪经济报道,李清宇

《2021年海信海外收入首破700亿元 总裁贾少谦详解逆势增长原因》经济观察报,种昂

《海信周厚健交棒林澜 青岛两大家电巨头均完成交接班》第一财经

《海信集团混改后法人变更,周厚健仍任海信控股董事长》华夏时报,卢晓

第二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刘炜祺,编辑:米娜,审校:任娅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