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 (ID:meerjump),作者:院办肠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学生啊,告诉我,你选到自己想要的课了吗?
刷了半天才进到选课页面的你↑
成年人多的是跪下来求人的机会,也多的是在抽选系统面前败下阵来的机会,从自选号码买双色球三十年不中到抽选北京油牌浪费十数年青春,系统的铁面无私总让你做梦都想找到操作的机会。
现在不用着急了,大学生初来乍到,全世界最差内网系统能排上前五的选课系统就能让你心梗发作。
怎么没有人告诉我,大学选课这么狗
大一新生都会天真地认为,选课真的是按照兴趣来选的,哈哈。
选课季是大学的第一次单恋,你期盼,你恳求,你大哭打滚而不得,最后骂娘,但心里依然残存着对下一次相逢的期待(对,说的就是你羽毛球课)。
但是谈恋爱和选课相比哪件事更复杂,还真的不好说。
从点进整个内网到抵达选课系统的确认键有多少步,又是从哪一步开始尚未开放要等到正式选课日开启,选课期有多长,有没有分批次进行,是不是按代码填报还是要进到课程列表打钩,是类似加入购物车等待店主抽选还是付款减库存买定离手,有没有选课冗余位,会不会提醒你选的课和已有必修课冲档期,学生之间想要交换选好的课程是如何约定放位时间才不会被人截胡,会不会未达人数不开班,本学期选修课程是固定门数还是有数值范围,是算总学分还是选分区学分,是不是要填验证码证明你真的是个人在选课……在往后的日子里,你也很难找到能和选课系统相抗衡的复杂规则。
本人母校实行分区学分,每个大类需要修够不同的学分,大四还在翻校规小本子确认自己到底修没修够学分会不会延毕
就像刚高考完的一两年总会关注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一样因为别的你早就忘光光,大学毕业的头几年,每到选课季,我总会搜索关键词,看看是哪些倒霉鬼又因为选课而丧失一些美好品德。
谁不是呢
今年似乎是复旦的选课系统冲上热搜,因为在他们的选课申请中,人性化地留下了可供文字操作的区域aka留言簿,欢迎学子阐述自己需要这门课的理由。
挨打要站好,求人要喊爸,成为了一道奇妙的风景。
为了成功率大一些,大家也会带上千疮百孔千奇百怪的理由,想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比如通过情景描写,阐述自己对课程的渴望,唯望教务处高抬贵手闸下留人。
还有人觉得短短一两百字写不下自己的恳切,干脆附上外链阐述自己对乒乓球的火热之爱,旁征博引试图打动教务处大章一盖的不通过。
是中国人就让我选上
但是能通过的理由同样千疮百孔,只能说为了促进优秀人才的结合,教务处的苦心你不懂。
多数学校不像复旦一样,有留言的功能,但是这并不代表复旦好而其他学校不好,反正一到选课季,所有学校都会被冠以垃圾的殊荣,似乎每一个教务系统都觉得选课季就hmmm一百个人进去选这样子啦,完全无视本届招生可能进来一万三千人。
你以为你卡点进去就没问题,却没想到所有人都卡点进去的后果是通通弹出登录,等到你真的能把门敲开黄花菜都凉透了,碟中谍里面的反派就应该把金库安保系统设置为选课系统登录页面,我看十个阿汤哥都进不去。
育碧直呼内行
选课系统出错的方式千奇百怪,进不去只是其中的一种,比进不去更不幸的是你进去了,但也仅仅是进去了,卡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课程余量从20/40直奔3/40而你怎么点选课按钮都摁不下去。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12306可能是全世界最珍惜你体验的系统之一,起码它能处,有座位是真的能给你留着。
有的教务处还会有奇妙的屯课行为,每个课程先占掉几个名额,美其名曰二次开放余量,又不明确二次开放的时间,一大堆选不上课的人像在机场等船,盼望着,盼望着,他*的怎么还不放课呢?
进去是进不去的,心态爆炸是一定的,投诉是基本没啥用的,毕竟比教务处信息办更石沉大海的被投诉方基本没有,人微言轻,大学生也只能在社交网站连发五个问号,化作沉默的呐喊。
选修课和必修课有着悬殊的差距,未得到手的总是最好,“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的选修课,承托了还没丧失学习热情的大学新生对于学术自由的最初想象。
可惜现实中,学术自由是有名额限制的,如果想要在四年中精密地完成自己的学术架构搭建,你可能要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开始研究你整个本科的选课搭配。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更有可能留给提前准备的人,从选课开始卷,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
选课速通攻略
犹记得我第一次选课,7点开闸,我从六点半开始手心出汗,遵循前人的建议关了校园网换上流量,反复刷新登陆页面,像黑五开始之前在超市门口练习短跑起步的美国人,心中早已描绘好了抢大电视的路径。
官方说明选课季有两周(包含补退换课时间),但是真正关键的只有7点05分之前的短短五分钟,能不能在这五分钟抢到本学期需要的课程,决定了你开学这两周会不会变成大家的孙子——抢不到,你就得在班级群专业群学院群甚至是年级群求随便哪位爷爷和自己换课。
试过五分钟之内选好课之后,什么双十一,不过是手到擒来的玩意儿。
这段时间,任你痛废流量的5G再快也登不上那破网,而在那之前,你先要寻找热心前辈给你提供每位老师的真实教学报告。
好不好说话,给分松不松,点不点名,课程废话多不多是不是念ppt大王,乃至于抽人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在考察之内,教得好或者给分高的教授之抢手一点不逊色于偶像演唱会开票。
然而类似于中国文学鉴赏这类听着就很水的课程总是会成为你的最后选择。
但是这只是第一步,也是内卷的一步,因为这些辛苦得回来的信息,基本上整个年级都知道,但是再辛苦你也得打听,不然你的起跑线就会倒退三十米。
准备好IE、Chrome和任意多一个浏览器,在真正开始狂按f5之前,各位需要明确本校的选课系统是怎么运行的。
chrome打不开的还得靠我
少数学校会采用积分(博弈)制,学期初人手100点,根据意愿大小对心仪课程投出你手中的点数,最后以类似于一级密封拍卖的形式将课程分配给出点最高的人,惊险刺激,有可能出现机关算尽仍然冇课上的残酷结局。
但是一般的选课系统都是先到先得,靠运气中签,只能靠代代相传的“一选修二体育三必修”口诀拼手速。
要不要选水课见仁见智,不过修满学分确实是是选课最大的目的之一,合理的选课可以帮你提前空出大四实习的时间,而失败的选课可能导致大五的开启。
有的学校卡死了每个学期能修的学分,有的学校允许你大一就卷他*的,但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还有高三时候的卷劲,当你大一时选了太多课从早上到晚都在教学楼,同时看见你的舍友晚上结伴去看电影时,很容易就会丧失对大学生活的热情。
最关键的是,多选一门课,就多一个小组作业要做,又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心梗。
“选多少”以外,搞清楚“能不能选”可以让你心梗晚点发作。
课程的属性永远是复合的,有些课是可以不上但是错过就没有的,有的课可以不用马上上但是少了就不能毕业,有的课没有给你排在必修,但是不上这门课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你后面的必修课全部上不了……
比如这种
我当年有位同学,大一大二漏掉了一门三选二的自选课,结果到了大四实习的时候发现再不学就要痛失学位证,只能跟教务处申请和大一的同学挤一堂课,白天新鲜社会人晚上校园老帮菜,这种累法一般人撑不住。
最后,有得选不等于可以选。
不要忘记检查你心仪的课程是否在课程计划可选范围之内,不然教务处就会弹出温馨提示like您没有选这门课的资格。
前期准备做好了,接下来到了最关键的实战,在此,我只有一条经验要传授给大家:记得求好运。
via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办富江,信女愿一生荤素搭配,换取选修课中签,阿门陀佛
抢完课之后该怎么办呢?
课抢到了就好好上啊还能怎么办——我在第一次选课之后也是这么想的,然后期末成绩单糊成一团。
抢课之后会有一段贤者时间,有人五分钟就平复了,有人的贤者时间会延续到学期末。提升自我是很美好的愿景,而懒是原罪,学期初你幻想自己手持讲义和教授深入交流,而到了学期末你只想求教授能打60不要打59。
我在大一的时候,跨校区听过一堂讲座,讲座后和两三位同学一起留下来和讲师继续闲聊,我至今还记得那位讲师叫Tim,是一个神似Doctor Who里面十二叔的美国白发老头。当时雄心勃勃,还和其他人约好了要定时和讲师聚一聚聊个天南地北,结果跨校区的一个小时车程打败了我,仅仅三次聚会之后,我就再没有出现过。
其他的人也没有再聚,群沉默了下来,大家朋友圈相望也差不多得了。后来其中的一位一路考到北大做研究,一位在纽约做投行,房间看得见中央公园(而我在抠脚)。
这个故事并不在于说明选课或者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我们都得到过一个机会,又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了那个地方;而是在我一路看来,那两位同学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直笔直地一往无前,不过分松懈,也不就此停留。
一两门课没抢到,多年后回头也不会觉得怎么样,未来不会因为少上一门选修课或者多搞一节水课而失败,但是会因为想要把抢回来的机遇糊弄过去,变得模糊而懈怠。
总之,不能让自己选课时那一声声爸白叫了。
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 (ID:meerjump),作者:院办肠仔,责编: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