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3-31 16:24
媒体是如何报道刘学州事件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度训练营 (ID:shenduxunlianying),作者:温度、曾颖仪、张晓艺、林歆瑶,值班编辑:徐含烨,统筹总监:胡世鑫,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1月24日,“河北邢台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海边吞服大量抗抑郁药,被发现后送往医院,急救至凌晨4时许抢救无效死亡。


最初,刘学州以“寻亲男孩”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但不久,他与生父母关系破裂,引发社会公众关于遗弃拐卖的热烈讨论。之后,刘学州遭受大量网络暴力。他去世后,相关媒体也受到批评和质疑,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牵扯出了太多可供思考的话题。


刘学州的故事从媒体平台开始,随着事情的发展一度成为媒体的热点,也终将在媒体中被淡忘。我们尽可能地尝试着,在“刘学州”的热度逐渐消散之时,把关于这一事件的零碎声音收集起来,还原事件与媒体交织的过程。


那么,媒体是如何介入到刘学州的寻亲风波中的?有哪些媒体提供了可靠的事实?我们可以从这起事件中学到哪些采写的方法?又对今后的媒体报道有哪些反思?


为此,我们约访了参与报道的记者并对刘学州事件进行了深度的复盘。


一、事件梳理


在本部分,我们梳理了刘学州进入公共视野的过程和媒体介入的时间线。通过分析主要的媒体报道以及关键节点,我们试图弄清媒体是如何介入到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了哪些关键性事实?对事件的进展起到了何种作用?


1. 事件生发


2021年12月6日,刘学州在网上发布寻亲视频。视频中,他自称来自河北邢台,2004年到2006年之间出生。由于父母是未婚时生下他,在他三个月大时,养父母从山西大同一家饭店将他买来。可以说,刘学州作为当事人是直接通过新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随后,刘学州在微博、抖音不断跟进自己的寻亲过程、心路历程。


对于记者来说,由于当事人有公开的社交平台,这条新闻线索是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获得。在前期寻亲的过程中,河北本地的媒体也帮助了刘学州扩散寻亲信息,但是媒体的介入程度并不深。作为一条寻亲求助信息,一开始其公共价值还未凸显。


直到刘学州被“二次遗弃”之后,这个新闻产生了巨大的转折,充满了戏剧性和矛盾性,也充满了疑问:亲生父母为何拉黑刘学州?至此,媒体开始大量跟进,探讨背后的原因。此事件也暴露出关于拐卖、遗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有很多媒体都开始从法律方面探讨亲生父母遗弃是否构成犯罪。


刘学州自杀后,媒体关注的焦点开始转移到网络暴力等社会因素上,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公共影响力也显著上升。至此,刘学州事件引发了更多的公众讨论。


“梅花数据mohodata”《“刘学州”热榜舆情观察报告(2022/01/17~2022/01/25)》


2. 传播路径



刘学州事件时间线 使用Adobe Illustrator制图


阶段一:寻亲

关键词:未成年人,拐卖,寻亲



2021年12月6日,刘学州在网上发布寻亲视频,称自己被拐卖。在此阶段,河北本地的媒体《河北青年报》《河北日报》以及封面新闻、《济南时报》等关注到了这个事件,从而追踪了刘学州寻亲的过程。报道的主要形式是以刘学州微博的文本为主,发布刘找到亲生父母、和父母相见的简单讯息。在此阶段,刘学州寻亲的事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关注,媒体报道的角度也比较单一。


阶段二:二次遗弃

关键词:未成年人,二次遗弃,生父母买卖


2022年1月17日,刘学州在微博声称自己被生母拉黑,同时爆出与养父母的录音。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代表刘学州被亲生父母二次遗弃,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媒体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纷纷有所报道。


目前已知最先尝试联系当事人(并于17号成功联系到刘学州本人)的媒体,大概率是《济南时报》。1月18日当天,《济南时报》推送了关于刘学州的四则消息,现可见的一篇由新浪新闻于18日14:11分转发,文章提供有效信息如下:第一,为什么被拉黑;第二,为什么提出“希望有一个家";第三,刘学州的现状和未来规划。


17日,红星新闻采访到刘学州本人和其生父丁某并于18日发文,文章提供有效信息如下:第一,刘学州已找到新住处;第二,丁某大篇幅讲述认亲过程、为何抛弃刘、指出刘要房等一些新的事实。该稿件得到了包括新浪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转载,但该稿件之后却被删除,只在转载的媒体上还可以看到全文。


同日23点46分,新京报发布短视频新闻《男孩寻亲成功后被生母“拉黑”,生母回应》。这篇短视频报道首次采访到了刘的生母,给出了刘要房这一事实点,但全文没有刘本人的回应,这也导致了后期对于此篇报道的争议。


当天,刘学州的微博放出了红星新闻和新京报的报道截图,回应自己生父母对自己的指责。


同日,极目新闻采访到刘学州,并于19日发出文章,提供信息:第一,刘学州的未来规划;第二,刘学州决定冷静考虑是否会通过法律渠道要求亲生父母给抚养费这件事。


这一阶段刘学州开始遭受大量网暴。同时,这也为新京报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埋下了伏笔。但在刘被二次遗弃这一阶段,主要的原创报道是由包括红星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在内的全国性媒体所完成的。


阶段三:自杀去世

关键词:未成年人,自杀


2022年1月24日,刘学州自杀。“刘学州事件"关注度达到巅峰。最早联系到家属的是封面新闻,确认了刘凌晨两点被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凌晨四点抢救无效死亡。这基本是警方确认前唯一一篇联系到家属确认刘已去世的报道,之后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央视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包括各大自媒体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这一报道。下午1点左右,三亚警方确认了刘的死亡。同时,大量有关新京报的批评声音开始出现。可以看到,直到这一阶段,包括央视网等中央级媒体才开始入场。


阶段四:追踪和反思

关键词:网络暴力,媒体伦理,生父母买卖,未成年人抚养责任……


刘学州死后,媒体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一方面,澎湃、界面等媒体开始跟进后续,极昼工作室、南风窗等采写了关于刘的深度报道;另一方面有关于刘死亡的新闻评论兴起,主要围绕着网络暴力和媒介批评两部分,新京报成为了被重点讨论的对象。至此,刘学州事件成为了一个集社会问题和媒体伦理问题于一身的复杂问题。


我们统计了各家媒体直接采访此次事件中相关人士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当事人受访媒体统计表


3. 关键节点和报道


在刘学州事件复盘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到了为刘学州事件提供信息增量的关键报道有以下几篇:


1)刘学州被二次遗弃后


①红星新闻的报道


正如上文所说,1月18日,红星新闻发布最早一篇原创报道《"弃儿"刘学州称认亲后被生母拉黑生父:他希望我们现在就为他买房……》(后删除)这篇稿件的意义在于第一次让亲生父母在公众面前发声,也是唯一采访到刘学州生父的稿件。


在这之前,都是刘学州自己在微博发声和接受媒体采访。刘学州的父亲丁先生不仅讲述了抛弃刘学州的原因、和他相认的过程,还补充了刘和他们闹矛盾的关键原因是要求买房(尽管这一说法并不一定准确)。同时,稿件也采访到了刘学州本人描述自己的境况。


但从这篇稿件的标题来看,显然突出了买房这一事实点。但文中没有体现证实这一点的证据(聊天记录、语音等),也没有问刘对这一点的回应。1月19日,红星新闻刊发采访到刘学州本人的报道:《刘学州回应“逼亲生父母买房”:没有逼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可落脚的地方》,在该文中,刘学州对“买房”一事进行解释。但是此时刘学州已遭受网络暴力,而后期红星新闻也受到了大量的指责和质疑。


②新京报视频报道


随后,新京报的视频报道《男孩寻亲成功后被生母“拉黑”,生母回应》刊发,这也是最早采访到刘学州的生母的报道。但正因为视频中只出现了生母一方的声音,指责刘学州要求买房的行为,很多人认为,这篇报道进一步导致了刘学州被网暴,也使得新京报在刘死后处于众矢之的。关于这篇报道存在的伦理问题,我们将在最后另辟一章详细说明。


总而言之,这两篇报道成为了刘学州事件的关键转折点。自此,亲生父母的叙述进入公共视角,网友们发现原来事情不像刘学州本人在微博所说的那样,他开始受到谩骂和网络暴力。这或许是媒体无法预料的结果,但客观上导致了刘受到伤害。


2)刘学州自杀后


①封面新闻的报道


1月24日凌晨,刘学州在微博上发布长文,文中疑似有自杀倾向,引发了关注。随后,刘学州不幸去世。纵观刘去世的报道,最早提供其死亡这样关键信息点的就是封面新闻的《封面深镜 | 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疑已身亡,凌晨留下遗书》,这篇报道采访了刘的舅妈,给出了两个关键事实:凌晨2点,刘被发现送往医院;凌晨4点,刘抢救无效而死亡。


在这之后到三亚警方通报之前,所有媒体的报道几乎都引用了这一条信息。在这之前,封面新闻曾报道过刘学州寻亲的新闻。可以预见的是,封面新闻对这一新闻保持了追踪,并和其家人及时取得了联系,在大家都迫切需要得知事情进展的时候,最先获得了信息。


②南风窗的报道


1月24日19:12分,南风窗刊登深度报道《寻亲少年刘学州离开了》,是最早系统性梳理刘学州故事始末的深度报道。报道分为寻亲、二次抛弃、离世三个部分,以刘学州的微博、抖音及其他媒体报道的事实为依据,还原了刘学州的故事。尽管全篇并没有记者自采的内容,但其资料搜集全面,发布具有时效性,成为了最完整客观叙述刘学州事件的报道之一。


报道中具有很多细节,比如“四张照片中,刘学州的生父笑得开心,刘学州只有一张在笑。他们俩站在一起,能看到眉眼间的相似”。这一照片的细节,是记者翻阅刘学州的微博得到的,而“只有一张在笑”这个动作或许能够还原刘学州当时矛盾的心境,也为之后与亲生父母反目成仇埋下了某种伏笔。


4. 媒体切入角度总结


从一起单纯的寻亲新闻到刘学州被“二次遗弃”的戏剧性转折,再到刘学州遭受网暴后自杀,关于刘学州的报道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讨论的方向也从寻亲故事转向拐卖、遗弃、自杀、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和媒体伦理。


纵观整个刘学州事件,媒体切入角度有以下几个:


1)事实层面:追溯刘学州被弃养的原因背景;刘学州被二次遗弃的原因;刘学州的近况;亲生父母的情况;亲生父母对刘学州的态度;刘学州提出的要求等等(采访刘学州的亲生父母以及家属等)


2)法律层面:法律角度评判刘学州父母是否有遗弃罪、是否涉及拐卖等(采访律师等)


3)观点层面:刘学州事件背后的网络暴力、自杀等社会问题


4)媒体伦理层面:新京报视频报道的问题、媒体的伦理道德和事实核查


二、事件采写方法论


根据对多家媒体相关采写人员的采访,我们整理出一份关于这次刘学州事件新闻采写的方法论。


1. 新闻选题策划与准备


Q:媒体是怎么关注到刘学州这一新闻线索的?


A:在寻亲过程中,刘学州就在微博和抖音上进行了大量的自我披露。随后,记者们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看到了刘学州讲述被亲生父母拉黑的事情,便决定进行报道。也有记者是在1月24日刘学州自杀后,关注到相关的微博热搜,因此开始准备相关报道。


Q:如何确定刘学州事件的新闻价值?


A:第一,从社会关注度而言,近年来有比较多的寻亲案例,寻亲也成为公共话题;第二,从事件的张力而言,因为寻亲成功后,往往也会出现亲子双方产生矛盾的情况,比如亲生父母和小孩之间情感的阻隔、生活上的不适应,类似于孙海洋和孙卓之间的情况。所以能通过刘学州和他亲生父母的互动展露这种挣扎。有记者则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寻亲选题一般都是父母找子女,只有刘学州是“孩子寻找父母”的形象,因此可以做口述之类的稿件。


Q:采访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A:第一,刘学州个人账号上的信息,这是能够最直观了解他情况的渠道。第二,相关媒体报道,掌握已有的信息,了解寻亲事件的进展。另外,自媒体的报道里可能会有一些吸引眼球的信息,即使当时难以分辨真假,也可以记录下来后面再核实。第三,了解民众在这一事件上的关注点,通过微博、抖音看到相关的话题、评论。此外,通过这些信息,就尽可能地找到相关当事人,并马上联系。


Q:如何联系到当事人?


A:刘学州有社交媒体账号,就可以通过账号直接联系;刘学州生父有自己的公司,因此可以通过其姓名在天眼查上搜索到相应的电话号码。


2. 采访争议性事件/特殊身份的受访者


经过对记者的采访,我们得知,在刘学州和亲生父母关系破裂的时候,媒体对于刘学州的采访也遭遇到了阻力。一方面,刘学州本人的情绪很差,不愿意配合媒体采访;另一方面,面对一些争议性话题,刘学州本人并没有积极回应。


被访记者认为,刘学州面对媒体或许也有自己的考虑;另外,由于其抑郁症的信息一直没有被公布,加上他在记者面前以及互联网上呈现出的成熟,都让记者忽视了其真实处于的弱势地位。


记者反思认为,面对争议性事件,记者不能仅仅通过电话/线上采访做机械平衡,而是要尽量去到现场接触到当事人,去理解和共情;如果了解到例如未成年、抑郁症等更多情况后,引入预判机制,加入自己的引导和判断,做“解困式报道”,从而做出更有温度的稿件。


Q:面对未成年人,采访和报道需要注意什么?


A:记者不能先入为主地去判断受访者的强势或弱势地位,还是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在刘学州事件中:刘学州当时在网上的信息是17岁(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加上可能由于个人经历,他自己的谈吐相对成熟,在网上也相对强势,应对记者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并不是会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当时记者就没有特别觉得他是未成年人,这一印象让记者忽略了他当时的弱势地位。


Q:面对患有抑郁症这种特殊的受访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A:媒体操作会更谨慎,甚至不会发稿。在刘学州事件中,当事人患有抑郁症这个信息是后来才披露的,如果能提前知道这一信息,媒体操作会更严谨。


Q:面对刘学州这个争议性事件,更理想的操作是怎么样的?


A:第一,会延迟发稿时间,刘学州17号在微博披露之后,记者再用约一周时间去现场,看看刘学州和他的生存环境,那么记者的同情心可能天然就会倾向于他;然后再带着问题去找他的生父母,解答问题,促进和解。


第二,要把采访范围扩大,找当地的民政部门、教育机构,听听他们是否要处理、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刘学州没房子住要不要帮忙解决。


第三,甚至采访一下心理学家,问问这些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小孩如果要回到父母身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亲生父母和社会需要给予哪些关怀。


3. 受访者隐私保护


刘学州真实年龄为15岁,身份证登记的年龄是17岁,作为未成年人,这一事件一方面涉及大量他的个人隐私,一边也牵扯着公众关心的寻亲问题,公私领域交织中,媒体需要更为谨慎地应对。


Q:媒体报道怎么避免受访者暴露?


A:作为媒体,可以更主动地考虑到当事人信息暴露的后果,形成预判机制,从而避免当事人受到网络舆论的过度轰炸。在刘学州事件中,虽然当事人的许多隐私(无论是寻亲情况、被亲生父母拉黑、被网友质疑等)都是由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主动披露的;在接受媒体采访之前在微博和抖音里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媒体还是可以更主动、预判地考虑进一步暴露的后果。


Q:公私领域的界限与公共利益怎么权衡?


A:媒体需要谨慎划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寻亲是公共事件,但是刘学州和他亲生父母的纠纷是私事,在稿子中是要界定和权衡的。作为媒体要进一步考虑“什么样的报道有公共价值?怎么把私人领域扩到公共领域讨论?”


4. 新闻客观性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性,在刘学州事件中,网友口诛笔伐的正是报道的平衡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更进一步认识新闻多方言论的平衡问题呢?


Q:当只采访到事件一方的当事人,另一方不发声,这一报道该如何平衡?


A:在技术层面,不能机械地客观平衡(“都采到”是最简单的平衡);要更有温度,加入自己的判断与引导,做现在提倡的“解困式报道”,不单只呈现出新闻当事人各方的说辞,还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当事人的困境。这是一种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公信力的方式。


另外,应对这种争议性事件,要尽量去现场,与当事人见面、聊天,参与其生活,少用电话采访。这样更能引发共鸣,体现温度。


Q:媒体面对市场竞争,必然要追求速度,那媒体要怎么做到速度和报道完整性的平衡?


A:对于热点新闻的采访,还是需要提前了解更多当事人的信息,提前引入一些预判机制。特别涉及到未成年人,如果能够掌握更多关于刘学州本人的情况,媒体就会考虑他的状态,选择不报道。


Q:如果无法直接采访到当事人,但又需要写这一报道,要怎么办呢?


A:可以做一个全面的事件梳理,但要考虑事情复杂性和热度,越复杂、热度越大的事件,梳理就越有价值。梳理刘学州事件的难点在于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这需要对多个信息进行比对,反复确认。另外,想让报道信息更丰富,可以客观描述他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照片、视频中的状态,这些是能够呈现他的心理表征的。


Q:因为新媒体的特性,网民看到的信息往往是碎片的,面对这种情况媒体有何应对方法?


A:首先,作为媒体,还是需要有清晰的指引和标注,标明已有的报道,并附上跳转链接,避免引起误会。但是处于目前的网络舆论形势下,还是很难避免碎片化信息的传播,所以记者也要做好应对舆论压力的准备。


三、媒体伦理反思


对刘学州自杀一事,除了简单地讨论系列报道中操作与规范问题外,还需明确如下问题:对于媒体受到的批评,需要有什么样的反思?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扑面而来的批评?


1. 报道之争


围绕着刘学州事件的原创新闻并不多。


在主流媒体中,仅有新京报、红星新闻对刘学州寻亲纠纷报道相对全面,且真正做到了与刘学州身边人直接联系。然而,因刘学州在微博上对新京报1月18日所发布的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生母谈拉黑隐情#:想平静生活》,指出报道中生母扭曲事实。在刘学州死后,新京报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


不仅如此,不少自媒体公众号如肖一凉介、新传考研真经从新闻专业领域对新京报1月18日的视频报道批判,其批判的主要着力点在以下三点:一、报道失衡,涉及风险传播;二、调查不足,事实核查存疑;三、视角偏差、刻意制造反差。除少数媒体人为新京报辩护,称该报道符合系列报道的方式:对仍处在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热点,新闻机构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呈现,这是很正常的报道手法。


将目光重新放回到1月18日所发布的视频,在该篇报道中的信息来源主要为刘学州生母一人。在视频末尾,报道才对未能采访到纠纷另一方进行了说明。这种看似平衡双方的做法,未免过于机械。新闻平衡的目的究竟是为何?归根到底是要追溯到事情发生的真相。


“实际上,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不能脱离于真实报道原则。我总想起新闻伦理课堂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例子:平衡报道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在文章中写下:‘甲说下雨了,乙说没有下雨’。记者应该听取了各方意见之后,真正走出房屋,看看到底有没有下雨。采取各方信源的意见不意味着机械教条地呈现这些意见,平衡报道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纠正各方偏见,平衡报道是一种服务于客观事实以达到如实报道的手段。”(侯奇江:《刘学州不能承受之轻:论媒介伦理、网络暴力与中国式法理情》,端传媒,2022年1月29日)


从这个角度来讲,新京报的报道的确存在失误:在缺乏事实核查的情况下,就发布了仅有纠纷一方的报道,最终给读者造成了误解——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化、碎片化的时代,要求读者拥有足够的耐心做审判是不可能的。这就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篇文章尽量详细提供全景式信息、采用多方信源。如果采用连续报道,后文补充前文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再议刘某州事件:连续报道纠纷事件是否应注意单篇完整性?,传媒茶话会,2022年1月27日)


不过针对新京报的第三点批判,如选材戏剧化、碎片化报道等问题,认为新京报实际上刻意制造反差,用刺激大众的套路报道新闻追逐热点,未免过于诛心。事实上,若是纠缠于新京报是否有意偏差报道,拿起道德大棒审判新京报,恰恰与当时网暴刘学州的行径如出一辙。


2. 情理之间


从法律意义上讲,新京报、红星等媒体并不应对刘学州之死负起责任。但是,任何一个接受了“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的新闻伦理教育的媒体人,在遭遇到刘学州这样的事件后,心中不免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内疚心理。除此之外,群氓的语言暴力更让媒体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些指责者可能并不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不会如真正的法官一样,认真甄别媒体在整件事件的所作所为。毕竟,网络平台上不需要颁发许可证,名曰“正义”的枪口可以随时对准任何一个人。


要求一篇在跟进事件发生的报道做到信息完整、真实也并不现实。以这一次刘学州事件为例,在事后我们能看到无数稿件复盘这起事件,从各个角度阐发思想,提出批判意见,但这一前提,都建立在事件结束,有完整的信息而言,但跟进事实报道的记者,定非全知全能。


批判新京报、红星的业界人士,指出面对像刘学州这样的抑郁患者,记者应该秉承的同理心,更加审慎呈现文本。但须知,刘学州有抑郁症的信息是在1月20号经新京报的报道才得知,由此来指责前期跟进的记者报道不谨慎,未免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就媒体实践者而言,有足够的信息增量,就应该实时推进报道,否则新闻之“新”从何谈起?如果要求每一篇报道都完整客观,要等到所有事情尘埃落定,那还存在“新闻”吗?


然而,处于风暴漩涡中心的媒体人,面对当下的舆论环境,尽管有内心满腹委屈,但是能对大众倾吐吗?会不会因为自己“诉苦”举动导致工作平台背负更重的骂名?还是说,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人们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根本不会在意被指责的一方究竟做了些什么?新京报这次付出的惨痛代价,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作为媒体人,一直扮演着为他人发声的角色。但是当自己成为事件中心的时候,却没有办法为自己发声,这也是当今舆论环境下我们切实存在的困境。


3. 未来之路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真正合适的做法是什么?根据这次刘学州事件的复盘和对相关记者的采访,我们粗略总结以下几点建议:


①在心理层面,保证稿件真实客观的基础上,不要害怕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记者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要冒犯人的”,问心无愧写稿,堂堂正正做人。


②在不同选题的针对性操作上,对敏感关键词(例如本案中的未成年人、抑郁症、私领域事件、强争议性事件)保持谨慎,做好预判,必要时及时规避风险。


③对待“家事”类社会新闻报道的路径,尝试将个体的故事、私人领域的问题扩到到公共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事人的冲击,又最大限度提升公共价值,如刘学州事件中涉及到的遗弃儿童问题、社会救助问题、网络暴力问题都更值得我们去讨论。


④对待争议性问题,应尽量去现场,感受采访者的真实生活,而非简单的电话采访。只有真正与采访者共情,才能让稿子更有温度。


⑤在稿件操作技术层面,针对纠纷性报道,不能仅停留在机械式平衡双方说法,而应做好事实核查,加强引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度训练营 (ID:shenduxunlianying),作者:温度、曾颖仪、张晓艺、林歆瑶,值班编辑:徐含烨,统筹总监:胡世鑫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