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ID:mcbscj),作者:马昌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大学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首先看看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这往往代表了年轻人就业的潮流,背后也是城市前景的晴雨表。
在各种大学生就业统计报告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几家官方机构发布的报告样本量大,已经持续发布了十多年,相对比较准确。
他们把全国分成个区域,分别是:泛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泛渤海湾、西南区域、中原区域、陕甘宁青、东北区,以及西部经济区。
最新的《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里提到,平均每10个本科毕业生里,就有2个在长三角、2个在珠三角、2个在环渤海工作,这也很正常,北上广深和大多数的新一线城市基本都在这三个区域,包括杭州、苏州、南京等,还有很多经济非常发达的新兴城市,比方说东莞、佛山、宁波、无锡等,地级市的 GDP比很多北方省会还高。
排第四的是汇集了成都、重庆两个新一线城市的西南地区,而拥有武汉、郑州、长沙三个新一线城市的中原地区只能吸引到大概十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剩下的西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更低了。
这个趋势这几年是越来越明显的,比方说大连理工的本科毕业生,2019年还有将近40%留在本地就业,到了2020年、21年,留下的比例直接到了20%。
而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大学,有70%的学生留在了本地就业。
分析完区域,我们再分析城市,马马哥找到智联招聘的一份报告,它根据平台里跨城投递简历的数据,评选出每年最具人才吸引力的100座城市,对比了几年的数据,替大家总结出几条规律。
总结的趋势如下:
第一,年轻人喜欢去的城市排在前五位的,是传统的4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以及在新一线城市中鹤立鸡群的杭州。北上广深不用多说了,主要说说杭州。马马哥小的时候,感觉杭州就是一个旅游城市,但是最近十年杭州不得了,原本就有阿里巴巴、网易等老牌互联网企业;字节跳动、快手等新一代互联网企业也都去开了分公司。现在杭州更是成了电商和网红直播中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幅提升,甚至超过了上海、深圳、广州,仅次于帝都北京。
第二,从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武汉、无锡、佛山,一直到西安、郑州、天津,排在前20名的这些城市,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很大”,它们大多是直辖市、省会,或者计划单列市,只有无锡和佛山算是“小而美”的;第二是“很南”,前10名里,只有北京一座北方城市,济南、西安、郑州、天津都在相当靠后的位置,可见年轻人对南北方经济的差距,看得十分清楚。
第三,像合肥、福州、昆明、沈阳、乌鲁木齐、太原等省会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比不上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地级市,比如佛山、珠海、东莞,舟山、镇江、南通等等。
而吉林省会长春、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在过去的榜单里,排名一直很靠后,到了最新的榜单里,干脆连100名都进不去了。马马哥虽然知道东北经济不太好,可也没想到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差到这个地步。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一线、新一线啊,那是不是大家都涌去了这些大城市呢?
继续听我说。
中国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不超过20个;即便再加上其他的省会、计划单列市,也就40个左右;然而,中国有地级市300多个,有县和县级市1700多个。
实际情况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地级市和县城找工作。根据权威数据,本科生到地级市和县城就业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的,总比例甚至超过了一半,2016年是50%,2018年是53%,到2020年上升到了56%。
还记得我开始提到的一个数据吗?我提到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工作,这几个数据一对比,也可以推算出,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市找到了工作。
马马哥觉得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前几期视频也和大家说过,一线、新一线城市竞争太激烈,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比经济落后地区的省会城市,更适合年轻人安家落户。这些地方既有特色产业优势,房价又比较低,更适合一穷二白的年轻人。
二、五年后:三分之一离开大城市
刚才咱们讨论的是初次就业,但大多数学生毕业时,都还没有经验,第一次选择有很多理想化的因素,而工作5年后,通常会迎来一个二次选择的窗口期——究竟是留在毕业时选择的城市继续奋斗,还是换个城市,寻找新机遇。
《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给出的数据是,2014届、2015届的本科生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工作的,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后,有约三成选择了离开。
这里面,最值得一说的是北京。北京几年来一直努力控制常住人口规模,持续向天津、河北转移低端产业,毕业生留在北京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离开北京的年轻人比例也是最高的,有35.7%,其次是深圳33.6%,上海32.2%;在一线城市里,广州是毕业生5年后离开最少的。
而其他的新一线城市里,按照人才离开比例排名,是这样的——郑州,武汉,长沙,天津,南京,西安,苏州,重庆,成都,杭州。
从这个数据能看出来,杭州、成都、重庆这三个城市,不但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也是最能留得人的大城市,这和经济发展速度,人才引进政策都有关系。
实际上,在“去与留”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理性地思考“性价比”,比方说大家都知道一线城市有很多大厂和央企,工作机会多,工资也高,但别忘了,一线城市的房租和物价也很高。
我们抛开复杂的物价问题不谈,只需要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减去平均住房成本,就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儿。比如,你在北京平均工资赚得比郑州多了2300元,扣掉了房租,剩下的几乎一样。在广州收入虽然不如深圳,但是广州房租低啊,可以用来消费或者储蓄的收入,反倒比深圳高了800元。
事实上,几乎所有新一线城市的购买力收入,都可以追平上海,并且超过北京和深圳。用这种方法一算,苏州和长沙成了最有性价比的地方,尤其是苏州,收入高、房租低,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以安逸著称的成都,更让人乐不思蜀。
当然,北上广深的职场晋升空间更大,同时可以带来更大的工资涨幅。你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后,购买力收入大概率会超过在其他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同学,但有个前提,就是你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留下来。
除了购买力收入,户口也是年轻人选择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杭州、苏州等新一线城市很容易就能拿到户口,然后攒钱买房生孩子。要是在北京、上海,尤其是北京,如果你毕业时没有拿到户口的话,大概率与当地户口无缘了,未来孩子怎么接受优质教育,怎么参加高考,都会是大难题。
这还不算,新一线城市为了“抢人”,比着推出福利政策,什么人才公寓、租房购房补贴、创业补贴。比如,杭州给予来杭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每年1万元租房补贴,最长可以领取6年;宁波更狠,毕业十年内的本科毕业生,只要在当地工作、在当地无房,就能领取最高不超过8万元的购房补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年轻人离开一线城市后,都去了哪儿,再分析一下里面的趋势。
第一,北京人才外流的前五大城市,分别是天津、上海、深圳、廊坊、石家庄;其中天津、廊坊都比较特殊,其实是留在北京工作,户口落在这些地方,并不是真的离开。去上海、深圳继续打拼,才是北漂们真正的主流选择。
第二,上海人才外流的前五大城市,分别是杭州、苏州、北京、无锡、南京;
深圳人才外流的前五大城市,分别是广州、东莞、北京、惠州、上海;
广州人才外流的前五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北京。
总结下,年轻人离开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南方城市后,很多都遵循了“就近原则”,直接在区域内的新一线城市,或者新兴的地级市继续发展。而对于北方城市,除北京外,其他几乎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个统计结果,也验证了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从报告中看,中国最具人口吸引力的10座城市里,南方占了9座,其中更有4座是在广东省。这10座城市抛去北上广深,还有东莞、苏州、成都、杭州、重庆、佛山。
所以,马马哥觉得,有能力的年轻人毕业时可以到北上广深拼一拼,但具体去哪,必须考虑清楚。毕业后去上海、深圳、广州,将来可以在周围城市就近扎根,而一旦到了北京,5年后选择离开,很可能就意味着彻底告别了帝都。
不管去哪,你都可以给自己定一个5年目标,如果到时没能实现,就不如趁年轻去其他地方继续闯荡。
三、核心提醒:两个不考虑和两个必须考虑
说了这么多啊,马马哥还是想再次强调,年轻人选择就业机会的时候,有两个不考虑和两个必须考虑。
先说两个不考虑,第一,不要只是因为你在某个城市读了大学就考虑留下工作;第二,除非你的家里可以给你提供足够多的资源,不然不要把不发达地区的家乡当成首选。
还有两个必须考虑的,也是之前说过的:第一,新兴产业聚集城市的产业和就业红利;第二,常住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的房产红利。
比方说产业红利,目前有八大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重点行业里的重点企业,基本都分布在前面提到过的北上广深和其他新一线城市,以及东莞、佛山、宁波、无锡、温州等发达的二线甚至地级市。
这些行业的特点都是产业链很长,会在周边地区形成一大片产业聚集带,这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上升空间可就很大了。甚至,常常会有核心大企业赔本搞科研,而下游供应商赚翻的情况,所以上面这些城市,会有很多的好机会。
另外,就是要注意人口带来的房产红利,对比十年中的两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到人口增长最多、最快的,也是这几个新一线城市和新兴的产业城市,成都增长了689万、杭州增长323万、长沙增长了300万,苏州、佛山、东莞人口增长也都在200万以上。
之前我们聊过,人口增长才能让你的房产增值。你想想,假如你一毕业就到了一个人口净流出的省会城市,你买的房子会升值吗?你能在一个整体向下的小环境里逆势向上走吗?
总之,两个不考虑和两个必须考虑,都是提醒大家,人生是需要规划的,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经过思考后的行动,一定比不经思考的随波逐流要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想不到的马马哥(ID:mcbscj),作者:马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