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正文之前,先闲话几句。最近跟一些朋友catch up,感觉大家心态多少都会受到大势的影响,担心最多的也是局势问题,但是我感觉呢,在做事的人还是在认真做事,不管形势怎么变化,还是总有做的好的。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肯定有影响,但也不是说致命的”,对于未来的感觉大部分都是“肯定会变得更难,但也不是说做不下去了。”
现在这个状况肯定对企业的经营要求变得更高了,但是大浪淘沙,能生存下来的企业会积累更多核心技能,其实也是一种市场经济的物竞天择吧。虽然很残酷,但换个角度想,其实也劝退了一些跟风入场的人,对于真的有长线思维的卖家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所以最近对DTC会不会比较悲观呢?我的回答是:“依然乐观,只要不出现大的黑天鹅(比如真的打仗了封国了这种),行业依然有增量,机会还是在。但是需要做好准备的是:一是很难,相比于原来那种随便赚钱的时代,现在要做好长期精耕细作且不赚钱的准备;二是很慢,相比于Web3那种一空投就能套现的机会,这个来钱确实不快。所以呢,要么你确实喜欢,要么你能力够强,否则慎入。”
好吧,希望这样说不会掉粉。下面正文开始。
自从小猫开始写海外品牌这个理念,总有不少朋友来问小猫:能不能给我讲讲原汁原味的本地品牌到底应该怎么做?国外的branding方法到底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每次遇到这种问题,小猫其实感觉很惭愧,一来咱们也不是啥定位大牛,不敢乱给人上课啊;二来小猫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不敢说自己就很懂老外怎么讲故事就成功,充其量也只是研究多一点罢了。
但是小猫觉得有一点是不会错的,那就是要取经一定要到西天去,既然做的是外国品牌,那就应该跟外国做的牛的品牌学习,跟外国的牛人学习。个人感觉,纯流量,外国人未必拼得过中国人,跟中国人学流量学投放没毛病,但是说到做品牌,还是得看看外国的路子。所以今天就来分享几个外国牛人对于如何做品牌的理解。
虽然都是外国人,但其实大家的思路和打法也是各有千秋,youtube上各种教程也是眼花缭乱。别说咱们中国的镰刀快,外国人各种“学会 drop shipping (直接代发货)让你月入10万”的课也是到处都是,所以首先不用神话外国人,经常有卖家朋友来说“某某团队有多少外国人”,或者说“我们找的都是外国的agency”就觉得自己升级DTC了,倒也不是这么简单。外国人跟咱一样,也有卖货的也有做品牌的,这次想聊聊的这两位是小猫觉得很有特色的。
首先,他们都很成功(都有几亿美金销售经验),也都孵化了不少非常成功的品牌。其次,他们都是外国人里比较有影响力的,基本上国外搞DTC的多少都会参考他们。第三,他们的思路有相似但也很不同,基本上代表了国外两种不同的路数,其实挺适合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参考的。
第一个是最实战派的,油管大V Davie Forgarty。他最出名的一个品牌叫oodie是卖家居服的,但是不是大家印象中那种睡衣,他专门做那种连体的卡通款,一年卖个几亿美金吧。这个牌子成功之后他又用同样的路数孵化了几个新品牌,现在也是有品牌矩阵的人了。
在今天讲的这几个里面他这个牌子并不是最有名的,也不是体量最大的,但是小猫觉得可能反而是最适合大多数卖家参考的案例:小品类、小团队、小品牌、小启动资金,没有融资上市,收入利润相对不错,可以自给自足。
他在油管上有一系列教程,基本上涵盖了要做一个简单的DTC品牌的路径。个人感觉他的思路跟大多数中国人的思路还是比较接近的,小规模试验,不断迭代,相比于后面小猫要讲的那几个更重理念的品牌,他其实比较注重实操。但是他对产品和品牌的理解还是挺深入的,他会选品,不过不是那种铺货测试的路子,而是有一整套的分析和定位的方法;他也会测试,但是不是那种换来换去的瞎测,而是根据用户反馈做一些调整。最重要的是,人家确实是正儿八经把独立站当个品牌来做的。
他有一些理论基础,比如品牌是情绪的传达,需要不断强调等,不过小猫觉得最实用的是他有一整个文档,基本上把一个品牌早期需要的核心点都总结了一遍。
如同科技公司的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他提出的一个概念叫MVB(minimal viable brand),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做一个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