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14 20:54

日本人看中国电影的时候,在看些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玉腰辰己,头图来源:《重庆森林》剧照


1980年代,占据日本孟兰盆节与正月的观影季节屏幕的电影明星里,有位叫做成龙。1970年代的功夫电影,使他一跃成为人气明星。后来,他从历史剧、乡村题材剧向现代剧、都市剧转变,“警察故事”系列剧让他再次红起来。


那时的香港电影中,《英雄本色》也很受欢迎。这是部描写香港黑社会中的兄弟情深的电影,尽管在城市,电影也展现了宏大的枪战场面,将场面以慢镜头的形式播放,获得了崭新的效果,吸引了大批观众。这种描述香港黑社会影片叫做“香港黑”,即使是在现在,也拥有一定的人气。


对日本人来说,1970年代的电视剧“G男75”让人们知道,说起香港,一定有黑社会的老巢,“警察故事”“香港黑帮”更加加深了危险香港的印象。


日本版《英雄本色》海报


从80年代末开始,徐克制作的“中国鬼故事”系列也极有人气。鬼魅的爱情故事,加上女主演王祖贤饰演的角色被威亚吊在夜空中打斗的场面,妖魅华丽的效果吸引了大批观众。这种“威亚功夫”在后来的2000年代的陈凯歌、张艺谋导演的武侠电影中,依然大量使用。1980年代后半期,这种华丽的娱乐性强的香港电影不断在大剧场上映。


《倩女幽魂》,在日本被翻译成了“中国鬼故事”


而与此同时,1980年代,较小规模的电影院陆续兴建,兴起了“小型影院热潮”。中国电影原本在日本上映,是从1973年爱好者组织的“现代中国电影上映会”开始的,1977年德间书店社长德间康快组织了“中国电影节”,虽然比较朴素,但是创造了上映机会。1980年代,客位较少的电影院增加了,追求那种“单馆”式的作家意味浓厚的高品质电影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


这种在小剧场上演的“中国新浪潮”电影,有《黄土地》《老井》《芙蓉镇》《红高梁》等。中国电影多以这种小型影院的形式吸引观众,经过口碑及电影杂志的介绍,影响更多的人看录像带欣赏。那时起,中国电影以这种途径逐渐被日本观众接受。


以上作品的导演中,陈凯歌、吴天明、张艺谋都在重新招生的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过,被称作“第五代导演”。他们早期作品中,“伤痕文学”的色彩浓厚。1980年代后半期兴起的小型影院热潮这一良好时机,使“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成为展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邻国民众的懊恼情绪的媒介。


当时,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国内的评价还不高,甚至面临中途停止制作、不准公映的困难。但是在日本,1987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老井》获大奖,张艺谋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同年的中国电影节上,还组织了“第五代导演”特集展映。


1990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由日本东光德间出资制作。可以说,“第五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时,他们还在中国国内受到批判,日本电影界却给予了他们一些支援。


1980年代,给予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划时代影响的,是外国人在改革开放后可以进中国国内取景拍摄。由此,外国人拍摄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风光了。


1988年,《末代皇帝》和《太阳帝国》公映了,这两部是在中国取景拍摄的大制作影片。《末代皇帝》是首次在紫禁城取景的外国制作的影片。主人公是清朝最后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以北京、大连、沈阳为历史背景。


制作团队也是由许多不同国籍的人组成,这成为一大特色。制片人与编剧是英国人,导演是意大利人,演员中有华裔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音乐由日本人(坂本龙一)、美国人、中国人共同制作。资金由美国提供,台词基本为英语。《太阳帝国》在上海的旧租界等地取景,以英国人为主人公,美国人、中国人、日本人参演,用英语讲述故事。


这两部作品在内容方面,描述的是日中近代史的事件。《末代皇帝》从清朝末期开始,重点描述了日本建立伪满洲国的过程。《太阳帝国》是以作家布拉德的半自传体小说为蓝本,讲述一位英国少年眼中看到的“太阳帝国”也就是“大日本帝国”侵入上海的事情。


1988年公映当时,无论是紫禁城还是上海租界,对于战后出生的广大日本人来说,都是初次亲眼通过电影看到。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与斯蒂丈·斯皮尔伯格是当代最棒的视觉美匠,他们推出的这两部巨片,使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加分不少。


1988年夏天,作为“日本自制的中国形象片”之一的《敦煌》,以日中合拍的形式推出了。《末代皇帝》《太阳帝国》《敦煌》都是在中国取景的影片,在摄影方面得到中方的大力协助,所以称得上是“合作”。这样的合作机会,对中方来说,使他们知道了电影制作是如何开展的。当时的中国电影界认识到了制作技术的落后。


《末代皇帝》 


1990年4月公映的《菊豆》是一种新的尝试,小说原作、编剧、导演、演员都是中国人,日本的东光德间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说,1980年代的“合作”制作,先是以协助在本地取景的方式构成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用外国资本由中国人制作。1980年代,外国向中国提供技术,提高中国生产能力的模式,在电影方面也是可以套用的。这为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影取得国际性的飞跃提供了准备。


进入1990年代,改变日本人的中国形象观念的作品陆续在小影院上映了。


1994年公映的《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与香港的制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内容是关于一生都投入于京剧上的两个男人的生活。与《黄土地》一样,也可以看到“伤痕文学”的影子。这是部花费极高的大制作影片,它既包含了文艺作品的要素,也兼顾了好莱坞式的娱乐性,与那之前的中国电影相比,是部划时代的作品。


1995年至1996年间,香港导演王家卫的作品《重庆森林》《堕落天使》《东邪西毒》很受欢迎。此前的日本人一提起香港电影,就认为功夫片、B级喜剧、黑社会等。王家卫的三部作品使对香港电影的认识为之一变。


尤其是《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继续以嘈杂的都市这种人们已知的香港形象为背景,用流畅的镜头描述出了都市年轻男女的孤独感与寂寞感。影片中充满了“香港式”的异国情调,突显了超越国境的都市文化的共性。这部影片使得香港获得了时尚感强烈的亚洲城市的印象,吸引了大批女性观众。

《重庆森林》官方剧照


1996年,推出了日本电影《燕尾蝶》。这部作品中的剧中人物用日语、汉语、英语交错对话。可以说,这部影片有着日本包含了亚洲、亚洲也包含了日本这种对无疆界的未来社会的展望,既可以说是对现实的夸张,也可以说是对未来的预测。


当年9月,韩国釜山开始举办国际电影节,该电影节后来发展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电影节。亚洲范围内的融合、合作,在这一年里,不仅停留在画面上,变成现实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1990年代,中国形象脱离了以往日本人眼中的平板印象,日本人渐渐接触到了包含在现代中国内部的形象。


即使进入了2000年,在日本公映的中国电影中,显示了极大的存在感的,还是陈凯歌与张艺谋的影片。陈凯歌在《刺秦》之后,转战好莱坞,合作推出了《温柔地杀我》《和你在一起》《无极》《梅兰芳》等一系列影片。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也是中美合拍的作品,随后制作了《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力作。


陈凯歌、张艺谋的作品之外,还陆续公映了《卧虎藏龙》《那山、那人、那狗》《鬼子来了》《少林足球》《天地英雄》《暖》《七剑》《霍元甲》《神话》《墨攻》《夜宴》《色戒》《赤壁1、2》。


这些描写古代中华世界的电影作品,大多数照顾到海外市场,意欲制造一个“新的中国审美”。2004年,中国的乐队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巡演,以古典乐器挑战现代风格,举行了32场演奏,吸引了10万观众(《日经产业新闻》2005年1月7日)。2008年,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以中华传统世界为基础的。2000年代,这一系列的电影、音乐、活动给人们以“中华”复苏的印象。


而且,可以发现,内地、香港、台湾的制作人员与演员合作关系更加深厚。在这种大背景下,首先是1997年的香港回归,紧接着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逐渐放开了每年进口十部大片的限制。2004年内地与香港实行了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香港电影、合拍电影不受进口限制就可以在内地公映。


内地、香港、台湾的合作关系的加深,与古代中华世界作品的增加是有关系的。首先,与本来就打算只面向国内市场的日本不同,受市场限制的香港电影界有很强的出口意识。这类香港电影人与大陆电影人结合起来,追求的是能有外国市场的商业价值高的、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影片。


上述作品也有很多日本人参与,例如参演《天地英雄》的中井贵一;参演《无极》的真田广之;参演《梅兰芳》的安藤政信;参演《鬼子来了》的香川照之;参演《霍元甲》《赤壁》的中村狮童等。音乐方面,《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梅林茂参与,《七剑》有川井健沈,《赤壁》有岩代太郎。《英雄》《十面埋伏》的服装由和田惠美负责。


《墨攻》中的主演与导演都是香港人,猛一看以为是香港电影,但制作人员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等地区与日本、韩国等国。而且,故事来源于日本的酒见贤一的小说,由森秀树作画、久保田千太郎改编成长篇漫画。阪本善尚担任了摄影,川井宪次负责音乐。


《鬼子来了》中的香川照之,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


回顾以往,从1970年代至今的4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了联合国,与很多国家展开外交、文化关系,面朝改革开放,不断地解放思想,逐渐接受外国文化,从香港等地引入外资,在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确实似乎是大中华的复苏。在这个过程中,也从日本获得了技术提供、资金投人、合作事业、派遣人才的机会,进行了广泛的交往。这个历史大画面与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过程,可以说是浓缩式地重叠在一起了。


本文摘编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日中关系40年史 1972-2012 社会•文化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玉腰辰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