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22 19:31
“亲情”裹挟下的“保健品”诈骗套路

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于近日正式启动。据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消息,此次专项行动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成立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中央政法委等12部门共同推进专项行动。其中,要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开展重点整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法治周末报(ID:fzzmb01),作者:高原,编辑:张贵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乱象不断的老年人保健品市场,成为近年来屡治不绝的重灾区。


此次专项行动中也提到,市场监管部门要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


连环套路


挂面、鸡蛋、食用油……,这些食品,老人王萍几乎从来没去超市买过,“上课的时候发的”,王萍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这些原本几十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实际上却是王萍花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买的保健品换来的。


王萍今年76岁,除了基础病高血压之外,身体状况不错,因为退休工资只有1800元,她的生活一直比较节俭,经常会为了省两元钱的菜钱跑三四个菜市场。


不过,在保健品市场,王萍却经常慷慨解囊。


最开始,王萍只花了1000元买了一周的药。不过,经过销售的劝解和专家的建议,王萍特意从银行取出了存款,专门购买保健品。而吃了半年保健品的她,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体像“专家”说的那样有了“神奇的变化”。


42岁的陈芳龄是河南省郑州市人,曾经做过6年的保健品销售员,问起她推销保健品的经验,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赠礼品、开讲座、请‘专家’是必有的环节”。


她介绍,不少保健品销售会利用老年人爱节约的特点,用鸡蛋、挂面等价格低廉的“免费礼物”吸引老年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以此搜集他们的信息,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讲座就是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关注健康的痛点,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组织专场活动,名义上是为老年人宣讲健康知识、普及养生理念等,实际上最终目标是推销保健品。”陈芳玲说。


在此基础上,老年人往往已被激起了较高程度的购买欲。邀请一些“权威专家”“资深医生”免费为老人体检、诊疗。


“其实这些‘专家’大多数是花钱雇来的托儿。义诊之前,销售人员早已掌握了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提前告诉了‘专家’,所以老人们都会震惊于‘专家’的精准诊断,进而对‘专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陈芳玲说。


“专家”义诊都会恶意夸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作用,销售人员则从旁不间断地敲边鼓,适时说几句真准、真是神医等话语。


经过前面漫长的铺垫,再推出药效神奇的保健品,这让不少老年人趋之若鹜。在所谓的专家卖力推荐后,老人们被工作人员带到私密的房间里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最后,老人拿着两提保健品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不过,老人们往往发现,这些经过“专家”鉴定的保健品,不仅没有治病,却成了“致病”产品。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安翱指出,近年来,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有保健需求的心理,通过“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夸大疗效”等花样繁多的手段,虚构保健食品具有包治百病的神奇疗效,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牟取暴利。此类“保健品坑老”案件频发,犯罪性质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据媒体报道,某生物公司的“金能量”产品“大盐湖水”号称含有81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等多种病症。8万余瓶“大盐湖水”卖了2300多万元,众多老年消费者上当。


这是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3·15”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中的一例。


经查,江苏常州某生物公司在未取得食品药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以进口食品名义从美国购入大盐湖水成品及原料(氯化镁)自行勾兑灌装,通过制作宣传册、组织销售人员冒充专家授课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导致众多老年消费者受骗,社会影响恶劣。


经专家鉴定,该产品不具备其宣传的功效,长期或高浓度服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甚至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最终,该公司被判处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销售总金额3倍的惩罚性赔偿金的处罚。


202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保健品坑老”行为,《解释》明确规定,实施此类犯罪,符合诈骗罪规定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


亲情牌


“空巢老人”是保健品推销商的首选目标。


法治周末采访了解到,儿女不在老人身边时,销售员趁机“上门家访”,陪老人聊天、给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洗脚,时不时给老人送水果和生活用品。


陈芳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们接受的培训理念是——要让老人成为衣食父母,就要比他们子女还要孝顺。”


她介绍,在这个行当认老年人当“干爹干妈”比较普遍,嘘寒问暖、日常关怀只是基本操作,有的组织还会培训员工学习按摩、足疗等技艺,隔三岔五上门为老人按摩、洗脚,有的甚至天天去老人家中,无偿地照顾老人……


“谁的‘孝道’尽得更贴心、细致,与‘爹妈’的‘亲情’更稳固,谁就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销售收益。”陈芳玲说。


店长告诉陈芳玲,如果长时间见不到老人,就要去家里探望,让他们忘不了你,喜欢你,然后再从老年人身上去获取他的个人信息。


“比如说阿姨啊,你以前有高血压,现在好一点了吗?最近吃的什么药啊?然后就知道阿姨现在最近身体状况是如何的。还有就是说叔叔啊,你儿子最近不是出国了吗,有回来吗?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位叔叔与子女联系的紧密程度。”


她表示,其实平时每句对老人关心的问候,都是有目的地在套取老人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老年人主要是缺乏温暖,如果子女经常陪伴他们身边的话,打“亲情牌”卖保健品就不易见效。同时,子女还应该从心理上对老年人进行疏导,提醒他们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信所谓的疗效。


治理难点


河北省一位基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在保健品欺诈的方式也在升级,“在会场上表现出来的是没有虚假宣传的,把虚假宣传后置,在一对一的时候宣传证据比较难取”。


“欺骗性更强,他们事先把老年人组织去体检,然后在掌握老年人的信息和病情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恐吓。”


“那些缺乏资质、假冒伪劣的生产销售行为,相关部门依法打击的依据更清晰、方向更明确、难度相对较小。事实上,保健品骗局中的更多问题由虚假宣传引发,而这恰恰是认定和打击的难点。”刘俊海表示。


在他看来,相关职能部门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取证难导致执法难的问题,很多销售人员把“功效”恶意夸大为“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他们通过“会销”模式,或与老年人点对点沟通,往往以口头方式进行宣传,很少留下在法律上有力的证据,让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执法。


刘俊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全国“一盘棋”的高压监管态势能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但根除保健品乱象关键在于持续发力,打好“持久战”,防止问题死灰复燃。


“其次应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让老年人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认识、理性选择保健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认准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不要选择未注册公司的产品。”刘俊海说。


(陈芳玲、王萍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法治周末报(ID:fzzmb01),作者:高原,编辑:张贵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