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头图来源:《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哈喽我是多余。
今天接着来聊消费主义的那点事儿。
先来思考一组问题:
问题一:以你现在的收入和年龄,你觉得用多少钱的耳机才配得上自己?
问题二:在买耳机的时候你会寻求低价么?比如货比三家,使用优惠券,或者考虑二手。这个过程会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掉价了”?
问题三:如果此时你得知,原来身边收入比你低、年纪比你小的人耳机都比你的贵,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太Low了,“很卑微”?
类似的对象物也可以替换成手机、衣服、电脑、球鞋、口红等一切消费品。
暂停3秒钟,然后带着你的思考和答案,继续往下看。
之所以会问这些问题,是因为在两周前我的一场交流课上大家聊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词:配得感。
什么是配得感?
在捋清了全部逻辑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消费主义用来打压你让你花钱的全新PUA话术。
如果你真的思考了上面的三个问题,那你一定要读完这篇内容。
因为今天这篇文章或许有点费脑子,但是一定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一、一场对话引出的真相
当时课堂上的第一个人说:
“我觉得人可以用便宜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有配得感。就是要在心里觉得自己配得上那些好东西,否则就算它们来到你面前也会被推开。”
第二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但我看到有博主说,当你想要去比价、使用优惠券的时候,就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否则你是不会犹豫的。”
第三个同学则讲了个故事:
“我闺蜜最近在跟男朋友闹分手,因为他没给自己买airpods,闺蜜很生气,觉得‘他不给我买,就是觉得我不配用贵的东西’。
我看她那么不开心,就想买一个耳机送她,结果她拒绝了,因为我要送的也不是airpods。
后来她自己掏钱买了,并且告诉我说——
‘用贵的东西就是感觉好。你用便宜的东西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只配用便宜的东西,你对自己不够好。’
对此我也挺迷惑的,是不是真的是我太low了?”
而第四个同学表示了不满——
“我会给我的孩子买九块九的衣服,但这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他只配穿便宜货啊。
九块九的衣服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我也会给他在其他方面花大价钱,怎么就能定义成我觉得他不配用好东西呢?
对此你怎么看?
我反正是有点被绕晕了。
这只是当晚对话中的几部分,专门拿出来是因为这几种观点确实很有代表性——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频频可以见到,想反驳却又好像有很多人支持。
单独来看,似乎都有点道理;
但是放在一起时,又会彼此冲突。
让人觉得有点“哪里不对劲”,但是具体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就对了。
这说明你还没被消费主义彻底洗脑。
因为这种矛盾与奇怪的引导,其实是消费主义本身与其所试图掩盖、模糊的真相之间的碰撞。
二、配得上=多花钱?——消费主义的障眼法
到底什么是“配得感”?
最简单的解释是——“觉得自己有资格得到某物。”
比如当你被别人赞美、认可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合理的,不必慌张或者诚惶诚恐,这就是“配得感”的表现。
类似的还有:我可以打扮漂亮出门;我能够享受应有的服务;我配被人喜欢;应该被人礼貌对待。
与之相反的心情则是“我不配被人喜欢,不应该打扮得花枝招展,这么高级的地方不是我该来的,我不该提要求(哪怕是合理的要求)”。
我自己以前就是一个配得感比较缺失的人。
不敢进出高档商店,被别人告白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大冒险输了?”,哪怕现在收到读者的赞美、大额打赏时还是会下意识心虚——“不至于吧,我也没那么好啊,ta钱多得没处花?”
说白了,就是对自我的低认知所导致的“怂”。
也正如第一个同学说的那样,当一个人缺失配得感的时候,就算有东西塞到ta手里也会不敢拿,所以咱得支棱起来。这部分没毛病。
可是,当这个概念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变味儿了。
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一个人应该有配得感,即意味着你配得上好东西,即意味着你要买贵的、好的东西来证明这件事。
即意味着你要不假思索地买,不打折扣地买。你买的越多,越爽快,价格越高,越能证明你的价值。
就像前面的发言中说的:你想要折扣,就说明你觉得自己不配;他不给我买一千多的耳机,是因为觉得我不值。
你有没有发现:此时这已经不是东西不东西的事儿了,是一个人的地位问题,是身价问题,是我有没有自尊、对自己够不够好的问题。
上价值了啊朋友们!这就上价值了!
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啥事情一旦开始上价值那可就没边了,吵架能吵到后半夜,花钱能花到眼充血。
而这恰恰就是消费主义想要的效果——让你模糊消费的实质,让你不觉得自己在花钱,而是觉得自己在证明身份,在“爱自己”。
那这套逻辑到底对不对呢?
对个锤子!
都说了是消费主义弄出来骗你钱的了你还在想对不对,骗子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要信!
这套话术之所以看上去像那么回事,是因为这里面有三个特别重要的逻辑环节被刻意忽略了:
1. 当我们在说“配”的时候,背后传递的意思其实是“我觉得我足够好”,核心是我对自己的认同。
这里面当然也包含了对物的认同,但那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一点恰恰被颠倒了,直接变成了“因为我觉得东西够好,所以拥有它的我就够好。”
2. 我觉得东西够好,也不代表我觉得这个东西的价格值。
打折,比价,找优惠券,代表的不是我不配,而是我对它价格的不认同。
一副耳机卖1200,一件T恤卖900块,它的功能、设计我认可,但是这个价格我不认可。
这和我买不买得起没关系,我有一个亿它也不该卖这个价。
3. 我到底配不配值不值爱不爱,也不需要通过消费来证明。
我知道我穿了内裤,这件事不用我脱下裤子来向别人证明,不用我时不时跑去厕所看一眼给自己证明,更加没必要同时穿3条内裤来强调证明。
对自我的认同也是一样。
我知道我配,既不需要通过消费向别人或自己证明,也不需要刻意花高价来强调。态度上的不卑不亢和行为上的消费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我们现在都太向外了,很需要向外证明自己内心的东西,所以会被话语牵着走。
说到底,配不配是自我认知问题,是我和物的关系;值不值是价格认知问题,是物和钱的关系;花不花是消费决策问题,是我和钱的关系。
钱是钱,物是物,我是我。这三个问题原本彼此独立,并且是完全私人的。
而消费主义所做的,就是简化中间的逻辑,将自我认同完完全全建立在消费行为上,给私人消费上公共价值,然后让你无脑接受这一切游戏规则。
这就是消费主义的障眼法。
在开头的时候我问,以你现在的收入和年龄,你觉得用多少钱的耳机才配得上自己?
但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月入十万就必须用一万以上的耳机?用了一万块以上的耳机就能证明我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个对标本身就是被驯化后的认知,是商家告诉你的观念,是消费主义的游戏规则。
——将东西赋予额外的身份价值,让你觉得拥有了这个东西你就是xx的人了,或者因为你是xx的人,所以你要拥有这个东西。
类似的话术就比如“像您这种成功人士只有宝马才配得上您的气质。”“对生活有追求的人都会用戴森。”而这背后传递的逻辑是相同的:你要用所消费的物,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或者说,物不物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花了多少钱。
我=物=钱,一条以消费为终点的逻辑链就这样生成了。
三、买得贵=我很贵?——Airpods 和社会认同
“可是用贵的东西就是感觉良好啊,我觉得自己就该用贵的。”
贵=好,这个理由看似正当,但仔细推敲,也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这里的“好”其实并不是指1200的耳机在功能上、性能上比300的耳机好出4倍,而是“拥有这个时髦的、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价格、很多人买不起的、看上去高端的东西,让我感觉良好。”
说白了,还是脱离了“物”本身,在上情绪价值。
在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有这样一幕:戚薇扮演的女职员和她的上级女领导一起去买内衣,看到女领导买的是200块钱3件的平价内裤,她露出了“瞧不上”的表情,并且上前拦住领导说:
“x姐,我知道一个法国牌子的内衣特别好,就是有点贵,一千多一条,但是女人嘛,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下次我让我男朋友给你代购几条。”
500块的内衣真的比100块的内衣舒服5倍么?未必。
但是带来的“自我感觉良好”绝对是翻了好几倍。
这种来自于消费的良好感觉,其本质就是在追求一种源于外界的自我认可。
自我认可从何而来?两条路。
一条路,来自于内在自知,即我知道自己哪里好,有多好,我觉得自己很棒;
另一条路,来自于外界反馈,即别人告诉我哪儿好,社会认可我了,我也就认可自己了。
而想要有内在的自我认可其实是比较难的,而且很慢。
因为你需要进行持续的自我观察,发现自己的好;需要有经历,思考,有成功过的经验,能够通过遭遇得到认可;需要有见识,包括见人和阅读,从而拓宽自己对于“好”的标准。
这三条都不容易,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做积累。
但是相比之下,想要得到外界反馈就容易得多了,因为有一条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花钱。
资本、商家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搭建起了这样一套社会潜规则:
因为社会上大多数精英、有钱人、成功人士都在用这些东西,所以你买了,就证明你也是和他们一样有品位、有追求、有生活掌控力的人;
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人人都知道,所以你买了,就证明你是一个有钱的,能花得起钱的人。
因为这些东西是好的,贵的,所以你买了,就说明你是一个对自己足够好的人。
这三个“因为所以”的暗示是在社会上普遍达成共识的一件事,因此只要你花了钱,就能得到规则内的社会认可,从而自我感觉良好。
因此哪怕同样的一个耳机只要五十块,同样的品质,同样的功能,上文中的那个“闺蜜”也不会要的,因为这无法让她有好的感觉。
四、消费主义的PUA,比渣男更渣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整理一下全部逻辑。
首先,人是需要构建自我认同的。这种自我认同主要来自自身,其次也来自外界反馈。
而有了自我认同的诸多表现之一就是你有了“配得感”,面对好的、贵的、别人给予的东西你不会抗拒,逃避。
但是这和你要不要买东西,以及为这个东西花了多少钱没有关系,也不代表你一定要认可它的价格。
因为你的自我认同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向别人证明。
物是物,钱是钱,我是我。
但是这就违背了资本的需求——他们希望你能主动花钱,多花钱,并且鼓动其他人一起花钱。
因此他们将消费和自我价值捆绑,让你觉得自己需要通过花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花得越多,越爽快,说明你越配得上好东西,也就说明你越好。
并且他们还通过广告营销构筑起了一套隐形的社会规则:因为这些商品的价格、品质是人人皆知的,而那些成功的、精英阶层的人都在用,所以你只要花钱买了,就意味着你能在这套规则里得到认可。
这样,就形成了人和物的捆绑,让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价值的彰显,从而无限扩大消费的边界。
而表现在话语层,就是市面上所谓的“比价就说明你不配”,“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你配得上更好(更贵)的东西”“你用的便宜说明你觉得自己就只配用便宜货”等等等等。
这套逻辑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就是渣男的PUA的那一套。
打压你,定义你,暗中设定相处规则,然后让你花钱。
感情中会被PUA操控的人是因为缺乏强势的自爱与自信,而在消费中会执着于用“物”来获取认同,其根本原因就是自我认同渠道的单一。
比如对于一个大学女生来说,能够获取自我认同的渠道其实是很狭窄的。
成绩,外貌,学校,物质,再有就是闺蜜的夸夸,男人的追求,以及网络上的一些群体认可言论,比如女人就该balabala,这样的女生就是最balabla,会这样的女生都酷毙了之类的。
而“消费”毫无疑问是最简单便捷,也是最容易在多个渠道获得认可的。
你读了十本书,很难在生活中、网络中得到认同;你成绩好,也只能小范围得到认可。
但是你买了一台苹果电脑,那你将会在很多地方得到自我认同。
看到别人在用便宜电脑时候,看到有人在夸苹果产品的时候,看到你喜欢的博主、厉害的老板、设计师也在用这台电脑的时候,你会对自己非常认可。
——当然,这些也都是商家营造出来的标准和认同,但是情绪是真的。
再比如一个更直观更激进的环境:直播间。
在直播间里只要你花钱你就是大哥,一台火箭刷出去就是会得到别人的“大哥牛逼”,至于这钱是怎么来的,你这个人是丑是穷是笨都不重要,你只要花钱,就能立刻得到这个小社会里的认同,从而达到对自我的认同。
因此越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被认可的人,越是会大手笔地打赏女主播。
但是如果是一个自我认同渠道丰富的人,能够很大程度上摆脱消费主义的控制。
比如有自己的事业,有很厉害的特长,有专注热爱的事情,有独立赚钱的能力,很会交流表达,有很多勇敢的经历,情商高,身体好,热心于公益,朋友多,家庭关系好,等等等等。
这些筹码越多,你对自我的认同就会越多,再面对那些来自消费主义话语下的攻击,比如你怎么穿这么便宜的衣服,你怎么用优惠券,你这样好可怜之类的,你不会觉得心虚、自我质疑,反而会觉得很滑稽。
因为此时你对自我评价体系根本不是建立在消费上,而是建立在创造上。
在电视剧里,女领导并没有领情,并且对这套话术表现出了不理解和不屑。
因为她有成功的事业,有专业的能力,有自己稳健的消费观、价值观,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及评价,有顺心的家庭。
她根本不需要一条1000块的内衣来让自我感觉良好。
而沉迷于物质和消费的女职员,也在一切烟消云散后,颓然倒地。
需要外物来彰显对自我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不认可的表现。
五、最后
最后,为什么我要写这么一篇难读的文章?或者说,为什么你一定要读完并且读懂这篇文章?
因为现在有太多人把自我的价值寄托在消费上了。尤其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更容易被这些话语操纵。
而一旦落入到这种逻辑中,真的很难挣脱出来,只会越陷越深。不仅会沦为消费的奴隶,更会成为资本的帮凶,成为推动他人消费的一份子。
在《泰坦尼克号》里有一幕是小李子被邀请去参加上流社会晚宴,放在今天来看格外有价值。
影片中,身无分文的小李子被不怀好意的新贵叫去参加晚宴。对方本想嘲讽他一番,却没想到他举止大方,自信坦然,没有一丝局促。
那顿饭到底有多昂贵,身上的衣服到底便宜还是贵,面对的是什么人,兜里有多少钱,根本不会影响到他对自我的评价。他对自己完全认可并且尊重。
他不会自我贬低,也不会讨好谄媚。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幕。
因为在此刻,在他面前,整个消费社会默认的“用物衡量人”的游戏玩法失灵了。
哪怕他穷得冒泡,但那又怎样?
他不被衡量,因为他内心自有定数。物是用来服务人的,而不是规定人的。
说到底,什么才是“配得上”?
当你不再巴结讨好任何东西的时候,你就配得上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