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27 09:12
讣告生意小史:一个与死亡打交道的行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ID:fengluntalk),作者:彭彭,编辑:陈润江,题图来自:《落叶归根》


送死者最后一程


“你真好,”亚历克斯(用于科学实验的一只鹦鹉)说,“我爱你。”


“我也爱你。”


“你明天会来吗?”


“是的,我明天会来。”


但那天晚上,亚历克斯在他的笼子里悄然逝去,为学习复杂任务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人们原本以为,那些是只有灵长类动物才能掌握的本领。


这是曾刊登于英国知名商业杂志《经济学人》的一则讣告开头,“死者”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只鹦鹉,逝于2007年,终年31岁。亚历克斯,据说是“鸟类学习实验”项目Avian Learning Experiment(Alex)的缩写。


鹦鹉亚历克斯的讣告被收录进《讣告》一书,作为第二个故事。《讣告》由过去刊登于《经济学人》杂志上的201则讣告集结而成,最近在国内翻译出版,原版早在2008年面市。


本书作者之一安·罗是《经济学人》讣告栏编辑及主笔。这本杂志自1995年开设“讣告”栏目以来,每期都以一篇讣告作为收尾,在业内享有盛誉。有人说:没有哪辆灵车比《经济学人》的讣告更能体面地送死者最后一程。


去年,三个中国人进入安·罗的视野,搭上了这部“灵车”: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改革开放后从股市赚到第一桶金的“杨百万”杨怀定,以及《火车上的中国人》记录者、摄影师王福春。


安·罗在最近一次采访中重申了讣告主角的选择标准:自讣告版开设以来,候选人的标准一直未变,他们的生活必须过得有趣,发人深省,至于是否符合通常意义上的“美好”,也没太大关系。我们并不一味地颂扬、赞美死者。基斯(另一位作者)对小人物特别偏爱,哪怕有大人物在同一时间去世。讣告让人明白,几乎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值得倾听的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讣告版(obituaries)是英美报纸上最受欢迎的版面之一。美国有“讣告三魁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英国是“四巨头”:《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许多报纸设有讣闻版,不仅报道已故政商名流,也不吝为数量众多的普通人留出版面。


图源:纪录片《讣闻Obit》


为什么讣告如此重要?


“某人的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如此重要。”《纽约时报》讣告记者山姆·罗伯茨说。《纽约时报》是美国讣告界的标杆,平均每年刊登1000多则讣告,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讣告库。


在美国,每个名人可能都有两个疑问:互联网上留下了多少张我不得体的照片?以及,《纽约时报》已经为我写好讣闻了吗?


为那些年事已高或身患重病的知名人士提前撰写讣告,是新闻界的惯常做法。2016年,《纽约时报》一位讣告作者退休时,留下《一篇写给讣告生涯的讣告》作为告别信,这篇文章里他提到:


从讣告部门退休这件事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可能是走了,但你们却不会完全摆脱我。我的署名大概会继续出现几个月,乃至几年,因为我写的四五十篇讣告的主角尚在人世——用不客气的讣告圈行话叫“未来的死者”。也许,我的署名甚至会在自己死后出现一两次。顺便说一句,这可不是我渴望发生的事。


新闻界把这些提前写好的讣告叫“预稿”。在业内,《纽约时报》“预稿”最多,有1000多份。 


这些“预稿”常常引起麻烦。


2008年,彭博新闻社发布了时任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的讣告,可事实是,乔布斯安然无恙。这篇讣告全长2500个单词,翔实介绍了乔布斯生平,盛赞他为信息技术和娱乐产业等作出的贡献。彭博社后来解释,员工当天更新编辑系统数据时,误把乔布斯的“备用”讣告公之于众。


2011年,误会遗憾地成为现实。《纽约时报》网站的乔布斯讣告下,积累了近1500条的评论像1500朵围绕在墓前的鲜花,读者们涌入这块“虚拟墓地”,悼念这位改变了世界的人。


那位退休讣告作者提到的“自己的署名在自己死后继续出现”的情况也绝不是杞人忧天。《纽约时报》曾为本·拉登的讣告前后准备了10年,2010年,本·拉登还未落网,其讣告作者之一迈克尔·考夫曼就撒手人寰,一年之后,讣告主角才被美军击毙。


2020年4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因感染新冠进入重症监护室,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讣闻记者安德鲁·布朗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这位讣告记者50多岁,与首相年龄相仿,感到新冠的威胁离自己如此之近,但随后,一种专业的紧迫感占据了上风——他必须为报社的“预稿库”增添一员。


说句不厚道的话,完全不用怀疑,现年95岁且屡屡传出死讯的英国女王已经进入了欧美各大媒体的“预稿库”。在英国,王室提前为成员制定葬礼计划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相信,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甚至亲自参加了自己“葬礼计划”的制定和修改。那么也不排除,王室的官方讣告、自己葬礼上的悼词,女王也已经过目了。


一些作者们坦承,如果自己事先写好了某个大人物的讣告,有时会意识到自己在等待这个人死去。《洛杉矶时报》为伊丽莎白·泰勒撰写讣告的记者说:12年间,她“差点”死了很多次,我确实觉得和她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所以当它真的派上用场时,我真的很难过。


国务卿和垃圾工,你选谁?


英美各大报网站上,讣告(Obituaries)往往都单设一栏,点击进入,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逝去之人的头像映入眼帘。不是你想象中的庄严肃穆,他们生前最生动的瞬间在此定格,音容宛在。


在讣告栏里,死亡成为一件平等之事。因为讣告按日期排列,一个普通人的离世消息时常跟某个“大人物”相邻。美国讣告作者玛里琳·约翰逊这样形容自己的职责:善良的人不断死去,讣告作者的工作就是引导他们退场,同时保住他们的尊严。


每条讣告就像死去之人的指纹,彰显此人的与众不同之处。每条讣告仿佛都在说,世上又少了一个特色人物,这样的人今后再也见不到了。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去世时,讣告以最快的速度让世人知道自己的损失。


玛里琳·约翰逊著有《先上讣告,后上天堂》,2007年在国内出版,书里披露了许多关于讣告的趣闻。


比如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同一天撒手人寰,离他们签署《独立宣言》正好50年。《纽约美国人报》里写:一生之中,他们无比珍爱的莫过于自由,自由也最终由他们昭告天下。在自由到来五十周年之际,两位“载入史册”的爱国者溘然长逝。


《卫报》的讣告把逝者按领域分类,你会发现某个领域谁在同一天离开


书里还列举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讣告,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丧主,平生见不得打开的汽车引擎盖,一见到就要凑过去看看车子出了什么毛病,哪怕根本不认识车主;一位丧主,最不喜欢看电视时人家挡在他前面,只要一看电视,他就什么都不管,房子着火了都无所谓。


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一个培育出367种土豆的农民,有人打电话来订货的时候,他都要和对方谈一谈,看对方配不配买他的土豆。他仿佛是要把孩子托付给他们一样,必须先作人品测试。他觉得,如果人们能从一个小小的土豆中知道什么叫品质,就能推而广之,认清世间万物的品质。


平民化是英美报刊讣闻报道的一大革命,始于上世纪80年代。费城《每日新闻报》讣告作者吉姆·尼克尔森成为“普通人讣告”的开拓者,他的笔为费城当地老百姓而书,将普通人讣告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模仿者很快在全国涌现。


著名讣告论坛 alt.obituaries,人们在这里发布讣告


在此之前,讣告新闻部就像冷宫,讣告作者在报社内被称为“全职殡葬员”,只有干不下去的记者才会被发配到这里。尼克尔森改变了讣告作者们的地位。在讣告圈,后辈们管他叫“我们大家的父亲”。


1987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授予尼克尔森一项杰出写作奖,以此表彰他“为费城普通人所撰写的细节丰富、多姿多彩的讣告。”这是报纸编辑协会首次嘉奖一位讣告作者。20 多年后,专业讣告作家协会(SPOW)为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尼克尔森有许多口头禅,比如:我是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的人,为他们的版面而战,为他们的尊严而战。比如:你不能躺在从前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因为下一个家庭在乎的不是你从前写过什么,他们只想知道,你会为他们的亲人竭尽全力吗?


再比如:大人物之死和我没关系,那是城市新闻版的内容。如果你出门度假,你会惦记国务卿还是替你收垃圾的人?当然是后者。


2019年2月, 这位“普通人讣告之父”永远搁下了手里的笔。《华盛顿邮报》为他撰写的讣告以那句口头禅结尾:如果你出门度假,你会惦记国务卿还是替你收垃圾的人?当然是后者。


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最轰动的“普通人讣告”当属《纽约时报》于2020年5月放在头版的“千人讣告”,列出了1000个死于新冠疫情者的名字,每个名字后缀着一条浓缩其一生的短语:


“玛里昂·克鲁格,85岁,华盛顿州柯克兰,喜欢开怀大笑的祖母……”


“ 罗米·科恩,91岁,纽约,曾经从盖世太保手中拯救了56个犹太家庭……”


“朱利安·安吉亚诺·玛雅,51岁,芝加哥,一个把生活过成派对的人……”


“克里斯汀·麦克劳林,86岁,芝加哥,话痨,从来不会无话可说……”


“罗尼·埃斯蒂斯,73岁,马里兰州史蒂文斯维尔,总想着靠近大海……”



讣告并非关于死亡,而是关乎生命。这是讣告记者们的共识。遗憾的是,他们很容易喜欢上自己的写作对象,却永远没有机会见到他们了。


讣告的“生意”


英美各大报纸之所以重视讣闻版,除了对“平等主义”的追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讣告能为报社带来收益。方式有两种:


第一,作为“新闻”、由讣告记者们免费撰写的逝者故事,深受读者欢迎,成为各大报争夺读者、提高发行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种,除了免费的“讣闻”(Obituaries),各大报纸还提供付费的“死亡通知”(Death Notice)服务,属于分类广告。例如出现在《纽约时报》“千人讣告”中的一部分死者信息即编辑从死者家属花钱刊登的Death Notice找到的。


一些兼职讣闻作者也会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发布消息,为死者家属提供收费的讣闻写作服务,价格一般在几百美元。


“死亡通知”只是报纸分类广告的其中一种。有报纸设有出生、婚姻和死亡(BMD版面,作为公众信息发布的渠道,收取广告费。2016年默多克大婚,迎娶第四任妻子时,即在自己掌管的《泰晤士报》“出生、婚姻和讣告”版面刊登了这则“广告”。


在国内,报纸上一直有付费的“死亡通知”。一位记者记录过关于讣告的往事:1993年初夏,我父亲去世后,没有发讣告,我只在集镇家门口的墙壁上贴了张白纸,黑字写着相关内容广而告之即成。回温州后,我倒是在《温州晚报》中缝里发了三十几个字,像模像样地鸣谢若干爱心人士,足有一张八分钱邮票那么大的版块。


如今,在一个名为“登报通”的小程序上,你可以找到不同类型的登报启示服务,讣闻就是其中一种,每家报纸的价格各异。这些启示将出现在报纸的中缝和边边角角处,像时代洪流中一朵朵不起眼的浪花。



而国内新闻业关于另一类——讣闻报道的探索相对缓慢。


早在80年代,《光明日报》曾规定“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方可见报”。在官方报刊上,讣闻报道以政要和社会名流为对象,其报道版次、位置和版面大小等都有严格要求。


研究表明,2003年《楚天都市报》推出的“怀念”栏目,开创了都市报刊登普通人讣闻的先河。《楚天都市报》的编辑部记录了这段往事:我们先后于2003年、2004年清明节,在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版推出《怀念》专栏,试图通过诚意和善意,让读者逐渐接受这一新闻报道的新品种。我们把讣闻专栏定名为《怀念》,体现了“软着陆”。


2005年3月,《新京报》推出的“逝者”版被认为是内地首家定期做整版讣闻报道的媒体。随后,讣闻报道在国内地方性都市报中迎来高潮。《南方人物周刊》《财新》杂志也都推出了讣闻专栏。


但鉴于中国文化对“死亡”的忌讳,多数媒体依然沿用了委婉的栏目名称“逝者”代替“讣告”。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作者在书的结尾说:讣告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意,缅怀这个曾在人世闪烁然后逝去的生命,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是向上帝或群星挥舞的拳头。


2018年,《纽约时报》推出 “被遗漏的逝者”(Overlooked)栏目,开始补发该报过去因“性别歧视”而遗漏的女性死者讣告,以修正历史的错误。


有些讣告或许会迟到,但不应该缺席。


参考资料:

[1] 《讣告》 新星出版社

[2] 纪录片《讣闻Obit》

[3]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新星出版社

[4]《用两页纸写满一生》 来源:读库

[5]《<纽约时报>千人讣告背后,是100000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丨谷雨计划》

[6]《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外媒悠久温情的讣告文化》 来源:界面

[7]《我国报纸讣闻研究》 作者:于泳

[8] As the death toll rises, obituary writers are struggling to keep up,Wired

[9]Obituary writers reveal the surprising things they learn by writing about the dead,Insider

[10] Isabelle Fraser:An Interview with Ann Wroe, Obituaries Writer for The Economis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ID:fengluntalk),作者:彭彭,编辑:陈润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