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06 22:41
移居日本4年,聊聊低欲望社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假装在东京(ID:JZHZDJ),首发于2021年12月,作者:中本蔡,原文标题:《移居日本四周年,聊聊低欲望社会》,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在东京的上海人老蔡,自2017年年底登陆东京以来,眨眼工夫已是第四个年头。


就和之前每次回国都有完全不同的体会一样,这4年里我们在日本的变化也很大。因为公众号定期写作的关系,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在不停加深,接触的人比以前国内时多了好多倍,对世间万物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家里也有不少变动,女儿在日本的年份超过了小时候在国内的时间,二宝也出生了,同时,感觉我自己也在往越来越成熟的状态迈进中。


这4年里的有些变化让人分不清是因为来了日本,还是因为人老了4岁,不过在这之中,我确实有体会到日本特色的低欲望社会在影响我。这个词汇对以前的我来说原本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今年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在慢慢进入低欲望状态中。今年份的回顾,我们就来随便聊聊这个话题吧,想到哪写到哪。


何谓“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这个概念,是日本大佬大前研一提出的。他至今写了116本书(这工作量令我望而生畏),其中有一本提出了低欲望社会的概念。他针对日本的经济现状和特点,将其他发达国家还没经历的一些阶段和没遇到的社会性问题,概要性的总结成了“低欲望社会”这一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概念在谷歌上搜索只有寥寥几页信息,还都是卖书的信息,貌似在日本本土这个概念并不火,请不要简单的认为整个日本社会都是低欲望社会了,和其他国家社会一样,日本也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也认为日本在某些方面,社会进化的比较超前,网上也一直有种“日本是其他国家的试验田”的说法。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更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少子化社会,也经历过了一轮大的经济衰退或者说停滞不前,同样也包含了低欲望社会。人总会不经意的去思考,其他国家会不会也早晚走进低欲望社会的怪圈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欲望社会?大前研一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不景气之后,许多人不愿意结婚生子,不愿意贷款买房买车,不想出人头地,对物质没有强烈的欲望,这是他眼中的低欲望社会。


这里要说一个词“坂の上の雲”,中文可以译为“坂上之云”,NHK也有同名的著名大河剧。这个词是啥意思呢,指的是一群一百多年前明治时代的人,他们不断地在学习西方列强,从不怀疑自身目标,是勇攀高峰的乐天派人士。有些日媒认为这些人在当今日本社会几乎不存在了,于是进入了低欲望时代,在谷歌搜低欲望社会的时候,在不同网页中都看到了这个词的身影。


“ナンバーワンよりオンリーワン”“比起做No.1,更想做Only 1”


虽然我没经历过,但我相信30多年前日本势头最猛的时候,他们当时肯定有想做世界No.1的想法,而现在他们不想了,只想做only one。当你的目标从做第一改成做独一无二的那一个时,一切就都开始变了。Only one他们做到了,确实找不到第二个各方面和日本类似的国家。(此处不带褒贬,这种转变是好是坏应由后人评价)


在这基础上,单纯经济层面的大放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低迷的问题,因为哪怕人人都有很多钱,更多的也是存着,而不是去花掉,甚至有时候会发现,手里有钱却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不过,这种消费低迷也是和以往的日本相比,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消费还是很强劲,即便经济停滞这么多年,至今每年GDP依旧稳稳世界第三,目前没有被第四德国超越的迹象。


脱亚入欧近150年的成绩单


当你不想买大城市的大豪宅,不想买金光闪闪的奢侈品,不想买让人羡慕的豪车名表,不想去那些贵的离谱的饭店,结婚也不需要准备婚房,不用为小孩高昂的补课费发愁,连和人攀比之心都没有时,请问你的钱能花去哪里?


欲望低了,消费就低了,生活更清心寡欲了,赚钱的动力没了,自然也就平凡了。别人都是星辰大海,自己过过小日子得了。不想加班,不想拼命,犯不着,干嘛这么累,躺平不香吗,平静地过完一生不也挺好,非要做人上人?


我在来了日本4年之后,开始渐渐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了,在几个月前的某个时间节点上,突然意识到自己该有的东西都有了,除了那些特别巨额的大型资产之外,其他想买的东西没了,这可能就是进入低欲望状态的前兆。


需要注意的是,大前研一的这套理论,探讨的只是日本社会的其中一个现象,或者说一部分人,并不是全部,他低欲望社会的理论,也只是众多理论之一,还有M型社会,最少世代等等。当你在东京看到兰博基尼车队下来的清一色年轻人时,也会怀疑他的理论到底对不对。这只是日本众多社会现象中的一种,并且目前有“蔓延”至其他国家的趋势,但绝不是日本的整体现象,不代表整个日本都是低欲望社会状态,大部分日本人的欲望还是很高的,起码在东京是这样。


我身上的转变


进入低欲望状态具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说白了就是有种空虚感和茫然感。当你只为自己而活,或者为自己的家族而活,而不是为别人的眼光而活,不为攀比而活时,三观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否则也会有一些不适应。


之所以想出人头地,原因之一是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不管你怎么辩解,诚实点,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这种想法。所以当停止攀比时,低欲望的感觉就顺其自然的来了,这在我身上有着极为强烈的对比感。


举个车的例子,曾经在国内的时候我是玩车的,各种改装,装X,混迹论坛,车友群,排气改得震天响,生怕别人不认识我,甚至当时赚钱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买更好的车。


当你买不起一件东西时,会特别想要买下来来证明自己买得起,然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获得成就感,这就是消费主义陷阱。有不少人年纪轻轻没什么钱,却贷款去买很贵的相机,很贵的手表,有不少人明明买不起豪车,却打肿脸充胖子去借钱或贷款买豪车。这些资产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里统称为“负债”。很显然,低欲望状态可以让你远离消费主义陷阱。


现在,我天天在东京每天骑雅马哈电动自行车,觉得比那时还开心自由,能看到比在马路上开车多得多的各种风景,就这么神奇。因为你买的车再贵,又没人跟你比,那还有啥意义呢。车是代步工具,但豪车是社交工具,当不需要用物质来结交朋友时,这种大件奢侈品自然就省下来了。大大方方和以前的朋友说我现在在骑自行车,对方喷我穷光蛋,我笑他人看不穿。想买车的话分分钟可以买,只是不再需要用车来证明自己了而已。


自行车的快乐,很多人不懂


所以,当有人在我面前炫富时,以前都会很激动的说大佬带带我,现在只会心里想:你很厉害,但关我啥事呢?别人钱再多也跟自己没关系,自己的钱就靠自己赚咯。举个例子,别人一个月吃30顿牛排,我一个月吃3顿,也没啥不好。虽然这样会失去一些机会,但也远离了那些看起来要带你飞,实际上骗你钱的骗子。


再举个婴儿用品的例子。昨天还有网友在微信上问题,让我推荐下好的奶粉牌子,尿布牌子,要给自己孩子用最好的。我突然想起来自己当年也是一样,8年前生了女儿时,也是啥都要给她买最好的,而且当时的概念里,贵就是好,进口就是好。


但来了日本生了二胎后也真的变了,没啥追求,反正这边卖的都靠谱,奶粉就药妆店随便买,明治的,和光堂的无所谓,都吃吃看。尿布以前在上海时一定买日本进口的花王,现在就是随便买,花王也好,帮宝适也好,都试试,反正都不差,也都很便宜。虽然和在国内时用的同样是花王,但心态确实有区别,不会为了更好的东西多花好几倍的价格了,潜意识里会有一种既然能在日本上架的产品,那就不会差到哪去。仔细回想了一下,这种安心感确实是来了日本之后才有的。


再举个房子的例子。以前在上海装修婚房,也是怎么好怎么来,家具要买欧式的,看起来要有派头,想要让来家里做客的人有种豪华的感觉,那时候连水龙头买的都是进口的,即便不怎么好用也搞得金光闪闪的样子。


现在不会这么想了,现在想的是:只要你给我一个房间,我可以在房间里创造出任何东西,买一套又一套看起来是豪宅标配的家具毫无必要,自己住的舒服就完全够用了,现在再看到那些曾经眼里所谓的“豪华”,只觉得土爆了,而优雅和简约却永不过时。


截图自老房翻新网站,全是这种舒服的装修,而不是追求所谓的豪华


而且在日本买的房子都是自带装修,不存在毛坯房,就自己买点家具完事了,从根本上消除了这个问题。买家具也一样,去ニトリ、MUJI挑,沙发挨个坐了一遍,挑了个最软最舒服的直接买了,即便看起来普普通通,也不是所谓的“真皮”,自古以来真皮就是好,假皮就是差,这种观念也是消费主义的忽悠。与其杀头牛来助兴,还不如吃点和牛涮涮锅了。我不会为了环保而环保,但确实没了那种“凡事都要买最好”的心态。


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候看到别人那么努力在拼搏奋斗,每天干到半夜,用命在博的时候,我脑子里会产生一个问号,他们到底何必呢?渐渐地也开始不理解别人了。这里我不是说那些为了生计而拼搏的人,而是那些已经有这辈子花不完的钱,还在拼命赚下辈子和下下辈子钱的那些人,何必呢?真赚到那么多的时候,钱都是数字,我现在对钱的态度,已经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了。


当然,本人离正儿八经的低欲望还差得远,自己只是有这个苗头趋势而已,真正的低欲望状态还是比较极端的,首先,他们不想生小孩,没有小孩就没有后面一大堆的事情和花费;其次,他们不结婚,不结婚解决一切根本问题;再次,他们不买房子,只租不买,实在不行就和爸妈住一起去,或者租最低限度的小房子,能省则省,这种高段位的躺平在我眼里也是非常极端的了。


说来也好玩,记得前几天有个家长,跟我说她孩子在东京大学读书,女朋友也不交,完全不考虑生孩子,准备丁克一辈子,做爸妈的急死了,让我劝劝他。爸妈还是没有领悟到啥叫低欲望社会啊,确实那些低欲望的人,来日本生活会非常爽,这里有很多一人座位的饭店,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会因为你天天都是一个人所以用怪异的眼神看你,日本可能是最适合各种常人眼里的“怪胎”居住的国家。


低欲望不是坏事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发现了,大家平时嘲笑的低欲望社会,真的是一件坏事吗?凡事都有两面性,从社会总体的发展角度可能确实是一件坏事,但对个人而言真的未必。


当你欲望低了,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专注在你真正喜欢的事情上面,并为此付诸一生,这可能也是目前国内年轻人们渐渐开始转变的一个原因。大家都不想活在别人的眼中,大家生来不都是为了做CEO,别人的生活终究是别人的生活,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那些劝你不要躺平的人,到底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自己要不要上他们这个“套”,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实话实说,在今年年中的时候,确实自己感受到了钱没处花的那种感觉,想要的东西不多,要么太贵买不起,要么断货买不到。(日本今年这轮断货潮我在公众号里喷过好多次了)不过后来阴差阳错买了第一个高达之后培养出了这个新的兴趣爱好,又不由自主地花了些钱,给自己的低欲望状态续了半年,现在拼了20多个之后又不知道钱往哪花了。


拼模型这个爱好比当年玩车还开心,和玩车相比一点都不花钱,于是能更好的专注在拼模型本身的乐趣上(不过没有玩到发烧的程度)。还记得不知不觉买了好几个高达之后和蔡太太感叹:玩高达真的是最省钱的兴趣爱好了,一桌子高达也没一个手机贵,但这几个月拼了个爽,感谢万代,感谢田宫,以前我无法理解,但自从有了新爱好,现在真心认为秋叶原就是天堂。


我最喜欢的一只高达 PGU RX-78-2


买东西不看价格的意义有两层,一层是有钱随便花,另一层是:不会因为一个东西便宜而去忽视它。人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贵的就是好,便宜的就是差,我曾经对类似高达这种兴趣爱好嗤之以鼻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便宜,看不起,也就是没有专注在爱好本身上,而用价格事先锚定一个偏见。这么做个人认为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自从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后,生活里确实多了一些以前没有的乐趣。这是我目前对价格的理解。


当然,写到这里我依旧无法分清到底自己慢慢进入低欲望状态是因为来了日本,还是因为自己步入30岁门槛之后年纪大了的关系。不过能确定的是,这是我来日本第四年最大的变化之一,并且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妥,甚至喜欢上了这种状态,有种从根本上远离世俗眼光的感觉,以前很多问题无法找到解答,现在连问题本身都没有了,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以上便是从低欲望的角度写的来日4年感想,如果有要喷的或者吐槽的请随意发挥,每个人的人生境遇、过程、阶段都不一样,可能你还没经历到这一步,但也可能你早就开始经历了。说实话,今天这篇文章如果是几年前的我,可能连点进来看的兴趣都没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假装在东京(ID:JZHZDJ),作者:中本蔡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