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ID:trip517),作者:波波夫,头图来自:《小妇人》剧照
01
在写作《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时,初稿有一个章节是关于情感倦怠的解析,但层层深究下去,发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章节的篇幅可以穷尽的,于是,我平行开启了另一个主题的写作,就有了《单数社会》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的起点,乃是注意到这样一种“三不”社会现象:很多人除了不想工作,也不想恋爱,更不想结婚。“三不”并不等同于“躺平”,真正的躺平者往往衣食无忧,而大部分人仍需为稻梁奔波,“躺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我慰藉。
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写作者,我本无意给观念超市货架增加新品,但过往的概念,无论是单身族、还是不婚族,都无法概括当下“三不”人群的状态,也无法精准地描述附着于他们身上的社会情绪。看着这些处于原子化生活状态的个人,我想到了英文中描述个体所用到的单数形式,进而想到了“单数社会”这个词,希望你第一眼看到它不会觉得突兀。
02
“单数社会”首先着眼的是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独自生活,没有稳定的恋爱婚姻关系,你无法用年龄去界定,他们可能正值青春妙龄,也可能步入垂垂暮年;你也无法用行业的刻板印象去猜测,他们不仅仅是被脸谱化的IT食草男,他们其实更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你也无法用地域去筛查,她们是踩着高跟鞋、穿梭在北上广深写字楼间里的大龄优质“A女”,她们也是生活在许多自嘲是十八线小县城的普通青年;他们未必是天生的独身主义者,但现实中大部分时候是一个人在度过,他们一个人挤地铁去上班、一个人边刷手机边吃饭、晚上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去健身房、一个人去医院。
结婚好还是单身好,不是本书想要探讨的重点,一如少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所有的问题,从单个人的尺度看,都很难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而个人的现状很可能正是其潜意识理性选择的结果,单身并不总是跟孤单无助划等号,而婚姻恋爱也不尽然都是甜蜜幸福。
关注当下社会中独立生活的个人,关注的还是这一群体及其所代表的社会情绪,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单身潮流是如何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岸的蝴蝶扇动翅膀如何引发了此岸的海啸。因此,如同《倦怠》,本书依然大量引用国内外有声望的媒体与学术机构所做的调查、试验和访谈,确保我所描述现象的严谨性和代表性。当然,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可能会带来阅读上的些许不便,特别是试图找到诸如“如何脱单”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读者,在这里我要说声抱歉。
单数社会所处的一个大背景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作为世纪大变量,数字技术对于一代人的观念、行为的影响之深远也超乎想象。
今天,大部分人与手机相处的时间甚至要超过与人相处,各类约会App也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了老皇历,结交陌生人比以往更容易,但结果却是更少人选择结婚,网络许诺的让人们连接并不总能带来两情相悦。爱自己似乎还是更容易、也更现实些,从抖音、快手、小红书到照片墙(Instagram)、TikTok,彰显自我正成为这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最典型特征之一,也令智能手机蜕变为当代那喀索斯之镜,见证了自恋文化的蔓延。主流社交软件已经在淡化点赞功能,当人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应该被量化考量时,我们不再迷信数字技术的无所不能。
当“我”放大之后,“我们”又该安放何处?单数社会的另一面,对照的其实是热衷广场舞等集体行动、信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我们”一代。两波人观念大相径庭,难免有冲突。作为单数的另一面,婚姻正是“我们”的复数表现方式之一,也成为另类冲突的来源,从“我”到“我们”,从“一人食”到组建家庭,悲观的“单数社会”人群看到了婚姻中“权利减半、义务倍增”,而无视婚姻所带来的经济性和陪伴性。
随着女性经济独立,婚姻祛魅的大幕也在拉开,甚至在一些影视剧、文艺作品中,“大女主”题材开始流行,婚姻作为一种伴侣结合方式被“黑化”,这进一步瓦解了传统婚恋观,年轻一代不再照葫芦画瓢地像上一代人那样结婚生子,甚至不那么热衷于寻求建立亲密关系。
03
给一代人贴标签是容易的,但撕掉标签、还原背后的真相总是难的。不想工作,也不想恋爱,更不想结婚的“三不”社会现象,是整个社会处于转型巨变的缩影。你很难判定是主要是女性经济独立、数字技术消费替代、高房价、高等教育普及推迟婚育中的某一个因素推动了“单数社会”的到来,而很可能是社会富裕、个人意识觉醒、快节奏工作和社会结构原子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个巨变的时代,往往意味着你曾经熟悉的常识和惯例正在瓦解:从一辈子只做一份工到一家公司待三年就已算“长性”,从一生只爱一个人到连线下约会都嫌麻烦,从“男主外女主内“到“大女主”形象泛滥荧幕,从群嘲直男到呼吁男子气概回归,这些日常变化的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一组组宏观数据所蕴藏的社会趋势的大浪潮。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结婚率持续走低,而离婚率节节攀升,虽然这两项指标都没有达到日本、韩国、美国那样夸张的程度,但一些风向已经形成,当下独自生活的人群会非常可观,特别是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的趋势明显。
在瑞典,有约一半人在独居,如果说北欧预演了人类的未来,那么当下应对少子化、老龄化的重点,不仅在于提升结婚率和生育率,更重要的是要直面那些阻碍年轻人组建家庭的高墙: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工作压力。
商业世界最早感知到了这一变化。餐厅里越来越多的小卡座代替了大圆桌,小份菜半份菜开始流行;互联网可以解决朋友圈太小的问题,但对于促成以结婚为目的的约会,依然束手无策,于是线上获客、线下相亲成为在线婚恋平台的标配;稳定的亲密关系可望不可即,但陪伴的刚需依然存在,“猫狗双全”成为年轻一代的人生理想,萌宠经济甚嚣尘上;跨物种的羁绊也露出了苗头,与人工智能谈情说爱并非遥不可及,微软小冰变得越来越“皮”,仿佛你的异地恋人,而苹果则选择让Siri变得“冷血”,更像一台客服机器,踏上了另一条机器伦理之路。
几乎所有的经济体在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结婚率、生育率的回落,这似乎已经成为某种怪圈。我们正在经历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我们开始习惯用二维码而非现金支付,那么我们同样得做好传统婚恋观被另一种全新亲密模式取代的思想准备。应对这一趋势最好的办法,不是回到男耕女织的时代,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式地“拉郎配”,而是应该摘掉对单身群体的有色眼镜,顺应“单数社会”大趋势,及时做好调整的准备。
04
最后稍微再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逻辑,这样方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跳到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单数社会”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第一章“非主流:转入‘不婚’社会”,聚焦全球范围正在迎来一股单身潮流,从中国、日本到欧盟、美国,结婚率在下降、离婚率在上升,单身人群规模越来越大,第一章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绘中国作为“单身大国”的现实 ,包括过去半个世纪中国人婚恋观的变迁轨迹,由来已久的男女比例失衡现象,不同区域、行业、年龄段群体的不恋爱、不结婚、不生育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原因,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单数社会”,具体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女性经济日益独立和两性平等权利意识的崛起,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2章“选择:婚姻退热、家庭降温”,回顾了女权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发展的情况,以及女性地位提升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投射,最典型的是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女主”形象的流行。
第二点原因是,互联网的潘多拉魔盒效应,这部分主要集中在第3章“触网:数字化解构之力”,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重构,特别是从短视频、社交网络到游戏为当代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陪伴功能,低成本、貌似欢愉地打发时间变成可能。
第三点原因是,自我的膨胀、同理心的衰减和越来越多的隔阂与对立。在第4章“‘唯我’:现代人的自恋密码”中,您会重温互联网的流行如何见证了集体主义的退潮和个人主义的流行,“我们”出现得越来越少,“我”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自拍”到“自恋”又如何折射了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变迁。
第三部分是展望“单数社会”所带来的一些机会以及未来走向。
第5章“掘金单身:从一人食到一人游”,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了,单身群体对现代商业所带来的全方位的改变,从半份菜、小公寓到萌系家电等等。第6章“未来的个体、爱情与生活”,当展望了单身成为一种亚主流现象,特别是叠加了长寿化、老龄化等因素之后,单身群体将面临的新困惑,比如“童年”和“青春期”的延长,特别是当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更多地沉浸在虚拟空间时,未来人机关系可能变得更加富于想象,届时,我们对于单身可能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定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ID:trip517),作者:波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