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22 15:52

成都,何以科幻之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中国杂志 (ID:UC_urbanchina),作者:温玉南 ,编辑:宋代伦,题图来自:《流浪地球》剧照


一、引言


在科幻作家宝树的短篇小说《成都往事》中,主人公利用时光机从西周穿梭到当代,时间分别停留在公元前807年、前319年、199年、962年、1646年、2058年。在“我”投资兴建的“武侯院”时空实验中心,有应征者准备开始一趟时间旅行,任务是“回到四十多年前的成都待几小时,见证2017年的国际科幻大会,料想即便被发现,也只会被当成会上的特效表演”……


2019年3月,借着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引起的轰动,《城市中国》编辑部奔赴刊载原著小说的杂志《科幻世界》所在地成都,走访了许多科幻从业者和科幻迷。听闻大家感慨中国科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同时,也得知成都上下正全力申办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


2017年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科幻之都”的名号正式亮相,并开始了“申办”筹备工作。再往前十年,2007年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第一次来到亚洲,主会场是日本横滨。同期在成都,还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家开始期待Worldcon这一最高级别的科幻节事能来到中国,来到成都。目前这一愿望经过艰苦的努力已成现实:2021年12月18日,成都获得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权。


申幻的尘埃落定,成都作为“科幻之都”的名号变得更加不可撼动。


二、何以科幻之都


首届科幻银河奖得主吴显奎有过一个说法: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但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


浏览新中国以来的科幻界事件和人物,成都是无法绕开的地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迎来第一次科幻高潮,来自川渝地区的科幻作家分量相当重。1980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改编自童恩正于1963年创作的同名小说。童恩正本人,是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的考古学家、作家和编剧。


在改革初期的第二次科幻高潮中,中国许多城市都涌现出了代表性的科幻/科普刊物:哈尔滨《科学时代》《中国科幻小说报》、北京《科幻海洋》、天津《智慧树》、成都《科学文艺》。但在1980年代中期的“清污”运动中,各地的科幻报刊停刊,科幻社群被打散。这其中,只有偏居一隅的《科学文艺》幸存下来。1986年,银河奖成立。此后围绕杂志与银河奖,大批科幻作家被挖掘并为人所知,成都也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规模的科幻阵地。


△《科学文艺》创刊号发表了科幻电影文学剧本《珊瑚岛上的死光》。


1991年,《科学文艺》更名《科幻世界》。同一年,杨潇、谭楷等杂志创始人把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年会引进到成都,这是中国科幻和世界科幻的首次面对面接触。1997年,《科幻世界》再次主办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并借机创办了“国际科幻大会”品牌。


此后历经2007、2017年两次国际科幻大会,成都决定把此前每十年一次的大会,变为两年一次,固定在成都举行。这期间,从《科幻世界》出名的刘慈欣,其《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项雨果奖,《流浪地球》改编成电影上映,各种事件和人物相互震荡,科幻之于成都变成一面旗帜。在这些丰富的经验之上,世界科幻大会落户成都显得水到渠成。


从更多元的视角切入,成都之为科幻之都,可能早就埋藏在历史的脉络之中。三星堆为代表的古巴蜀文明,有着相对于中原地区的独特性和神秘性;三线建设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承接了大量的军工和核工业;改革开放初期,《四川日报》最先报道了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由此拉开了中国八十年代科学界对特异功能的研究……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累叠起来的地质层,与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结合起来,组成了科幻之城的基因。


三、官方和民间力量并行


随着市场的培养,科幻爱好者群体的扩大,成都不再是全国唯一的科幻阵地。同样《科幻世界》在成都也不再孤独,更多的个体和组织冒出来,上下齐进助力科幻事业。


作为现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与省科协副主席,吴显奎被认为是官方层面推动成都打造“科幻之都”的第一人。早在2007年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上,“科幻之都”的名号就已经打出,但之后多年无人再提起。直到2017年11月,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式上,吴显奎受大会组委会委托发布了《成都科幻宣言》,提出打造“科幻之都”的概念,包括加速推动“科幻城”项目、常设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申办世界科幻大会、“一百年后的成都”征集等工作。


吴显奎的前任董仁威,则尝试开拓一个能团结业界大多数人的共同体,于是在2010年与《科幻世界》的主编姚海军,时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岩共同发起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并设立“科幻星云奖”。不同于“银河奖”的官方背景,“星云奖”是由民间发起、自筹资金的奖项。但凭借发起人的号召力和众科幻作者和爱好者的支持,“星云奖”的声势逐渐壮大。最近几届在重庆的举办,可以算是成都的资源溢出,在川渝间产生的联动效应。


紧接着“星云奖”出现的,还有诞生于四川大学科幻协会的“未来科幻大师奖”。2011到12年,时任川大幻协会长的孙悦,筹备发起了“高校幻想类社团联合征文”,旨在发掘和培养新人科幻作家,后来发展为“未来科幻大师奖”,目前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短篇原创奖。


2015年,《三体》英文版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极大刺激了国内科幻业界,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孙悦与合伙人创立了赛凡科幻空间,并落地了国内第一家科幻主题空间。原《科幻世界》副主编杨枫,也选择了自主创业,成立“八光分文化”,以策划出版为基,挖掘国内科幻作家,和英美科幻界进行深度合作,并与其他机构共同发起以青海荒原为背景的冷湖科幻文学奖。至此,成都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方向各异的奖项矩阵。


四、科幻产业链的拓展


科幻作为一种文创产业,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已经积累成为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反复强调,中国科幻电影与西方的差距,本质上还是工业化水平的差距。由此,可以延展到对于整个产业链水平的判断。


成都天府机场在简阳落成后,官方围绕机场开始规划空港新城。科幻产业园、科幻城等项目,未来将在新城落户,成都科幻文创中心、影视基地、《科幻世界》等机构和业态都可以进入。电影《流浪地球》在青岛拍摄时,曾搭建了巨大的实景空间,但在拍摄结束后全部拆除,只保留一些小型物件以巡回展览的方式在各地出现。吴显奎认为,如果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大片,一进来就在那立项,在那里拍摄,拍完后把场景留下来,这样才能有所谓工业化的体系延续下去,也才能实现文旅融合。


△《流浪地球》拍摄基地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

摄影:崔国


除了园区式的大型项目,其他环节的分工共同决定了科幻产业的深度。总部在北京的morevfx(墨)是给《流浪地球》制作视效的四家公司之一。在《流浪地球》后期制作期间,morevfx开始把部分团队转移到成都,并在高新区建立了分公司。


作为成都人,运营总监刘姗姗负责分公司的筹划工作。目前成都的影视产业不及北京,但因为科幻题材对视效的大量需求,也将一并撬动其他环节。她希望从前期开始,成都能引入一个完整的科幻影视生态,“一个工业化的体制能搭建起来”。未来,morevfx将在成都建立千人级别的制作基地,把重心从北京迁到成都。


孙悦的赛凡科幻空间,除了运营未来大师奖外,另一项主要业务,是科幻周边衍生产品的创意和研发,目前主打《三体》和《流浪地球》两类,作为影视工业化的进一步延伸。此外,还获得了中国航天的授权,进行探月和探火工程的周边产品制作。通过周边产品系列,一方面完善科幻的产业链,一方面也深入到科幻迷和大众的日常生活。


科幻的底色来自科学、技术、工业。上世纪美苏冷战期间,随着航空航天等技术的飞跃,科幻小说、电影的疆域也极大拓展,科幻插画、设计作品极度繁荣,形成了具有时代感的科幻美学,影响至今。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因此当科幻的产业化链条从巨大的设施、空间,逐渐凝结成个人可以使用的消费品,这个过程也是在拓荒和普及我们对工业和科幻美学的认知。


五、不可或缺的社群与文化


成都虽然是从中国传统中生长起来的城市,但就像历史学家王笛反复书写的那样,成都有着深厚的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散落在城市的公共空间,民间组织庞杂而有力量。


《科幻世界》杂志在1991年正式更名后,成都本地的社团也开始出现。1993年成立的四川大会科幻协会,是国内最早的高校科幻类社团,创办的会刊《临界点》,已经被董仁威收藏到了名下的科幻博物馆。1998年前后,西南交大、成都电子科大、成信大等高校科幻协会相继成立。


这一时期,《科幻世界》也开始重视与读者群体、校园的互动。现任主编姚海军在当时负责的读者俱乐部,每周的来信都有好几大箱要处理。在前互联网时代,依托杂志和高校社团,成都成为全国科幻迷的信息交流中心。


△川大幻协会刊《临界点》,“时光幻象”科幻博物馆收藏。

摄影:宋敖


△姚海军曾主编的全国性科幻迷刊物《星云》,“时光幻象”科幻博物馆收藏。

摄影:宋敖


也正因为如此,当孙悦这样慕名而来的科幻迷求学成都后,很快能融入这种氛围,并创造出更多的交流空间。《流浪地球》上映后,赛凡科幻空间发起的《流浪地球》周边产品众筹获得巨大成功,最初众筹的目标是10万元,但最终项目得到超过7万人支持,共筹资超过700万元,创造了电影周边众筹的新纪录。当数以万计的人关注并支持同一件事情时,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从本质上说,科幻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卡尔·阿博特在《未来之城》中给出一个简明的三段论:科幻是关于未来的,未来是关于城市的。所以,科幻是关于城市的。互联网媒体化时代,人们对城市实体空间的需求开始弱化,更多的交流转移到线上。但是科幻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不只是口号、文学、产业。


在孙悦看来,科幻作为旗帜、标签,可以用在各个行业、领域。科幻产业园、办公空间之外,我们需要在城市当中创造更多的科幻元素和场景,串联起自己的故事大纲。在硅基城市与碳基城市产生碰撞的今天,科幻或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具身感受,创造新的认同。 (延伸阅读:周榕 | 硅基空间崛起下的城市更新)


刘慈欣说,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当英国科幻剧《神秘博士》里的电话亭时光机(TARDIS)和机器人(Daleks)出现在伦敦的街头、机场、桥面上时,行走在城市中的人们撞见其中,科幻迷们会获得惊喜,非幻迷也会产生好奇。科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在这种日常之间自然发生。2023年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冷不丁被冒出的一只赛博格化的“熊猫”吓一跳,可能会是“科幻之都”的一种打开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中国杂志 (ID:UC_urbanchina),作者:温玉南 ,编辑:宋代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