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单数社会》,作者:波波夫(《中国新闻周刊》原主笔,关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辉的绵长,代表作:《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未来已来,只是我们尚未感知。
接下来的一组数据,肯定会颠覆你的认知。今天,每四个中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属于家里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一人户”。
《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 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 1.25亿户,占比超过25%。“一人户”家庭与五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的比例达12.45%,而在 2000年,这一比例仅是8.3%,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比最高的上海市,每四户就有一户“一人户”;其次是北京,每五户就有一户“一人户”。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国内 20—39岁的年轻“一人户”接近2000万户。与老年“一人户”女性高于男性的情况不同,20—64岁年龄段的“一人户”中,男性比例要高出女性很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 2010年减少了0.48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认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华泰证券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发现,在过去半个世纪,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平缓”的趋势。
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世纪70年代中期:平均家庭户规模上升。1953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36人/户,1960—1964年略有下降, 1975年达到历史峰值4.79人/户。研究人员认为,该阶段家庭户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快速增长而家庭裂变较慢。
第二阶段——20世纪 70年代中期至 2005年:平均家庭户规模明显缩小。第三次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户,1990年为3.96人/户,2000年为3.44人/户,2010年为3.13人/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下降的斜率较高。城乡结构方面,城市、镇、乡村平均家庭户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乡村下滑较为明显,从 2000年的3.68人/户下降至 2005年的3.27人/户。
第三阶段——自 2005年以来:平均家庭户规模稳中略降。 201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15年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1人/户,与 2010年持平; 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下降至3.03人/户。
从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来看,二人户数量接近三人户,单身家庭特别是单身老人户明显增多。
2000年,二人户家庭数量占比较之三人户家庭低了12.9个百分点,而到2015年,两者占比基本接近,相差仅1.13个百分点。 2010—2015年,三人户家庭占比总体保持稳定。 2015年,乡村地区二人户家庭占比超过三人户。
从家庭类型来看,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单人户是中国三大基本家庭类型,其中单人户家庭明显增加,直系家庭略有上升。 2010年,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单人户家庭分别占总家庭户的60.9%、23%、13.7%,相比 1982年分别变动-7.4、1.25、5.69个百分点。从更为细分的家庭类型来看,我国以标准核心、夫妇核心、三代及以上直系、单人户等家庭类型居多。
家庭类型方面,较明显的小型化趋势有三个:
第一,1982 —2010年,夫妇核心家庭、单人家庭、隔代家庭占比明显增加,标准核心家庭占比下降最为显著;
第二,2000 —2010年,城市地区单人户家庭占比明显上升,城镇地区直系家庭占比上升最快,而乡村核心家庭占比下滑最为明显。其中,乡村地区标准核心家庭占比明显下降、隔代家庭占比明显增多,这大概率与大规模农村适龄劳动力从乡村转移至城镇有关;
第三,2000 —2010年,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城市单人户家庭占比明显上升、核心家庭占比明显下降,与此相对应,主要人口流出地(安徽、四川、重庆、贵州、湖北等)农村地区单人户家庭占比亦有大幅增长,核心家庭占比显著下降。
关于独居家庭,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多是负面的消息。
澎湃新闻在 2015年报道的一对“空巢老人”自杀的消息一度引发社会热议: “11月15日中午11点多,上海金山区朱老伯的孙女在探望过老人后,从老人家中离开。 2个多小时后,老人就打开煤气,点燃了易燃物,浓烟很快吞噬了 80多平方米的平房……朱老伯的妻子瘫痪在床已经4年,为了方便照顾妻子,原先两人的床呈L形摆放,但事发时床是并排的。”
相比子女不在身边但有老伴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没有子女陪伴,也没有老伴在身旁,是更弱势的群体。
《合肥晚报》在 2013年的调查中,用“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样的标题来概括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独居老人吕玉宝生病后,在家躺了两天,也饿了两天,已然奄奄一息。幸亏房东及时发现,老人才得以被送进医院抢救。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吕玉宝’,他们或远离子女,或孤身独居,成为繁华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独居老人、老年夫妻独自居住的比例已趋近半,相比20世纪90年代七成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变化明显。其中辽宁、山东、江苏、广东、上海、浙江6个东部省市的75岁以上独居老人最多。
华东师范大学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开展的“中国大城市城区 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状况和需求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城市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中,从来不感到孤独的比例是39.76%,有时感到孤独的比例是44.68%,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是15.56%。
女性、经济状况差和健康状况差的独居老人产生孤独感的风险高;居住在北方城市的独居老人产生孤独感的风险,比居住在南方城市的独居老人高;独居老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越远,与家人的联系频率越低、关系越差,产生孤独感的风险就越高;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提供帮助的人,会使独居老人产生较高的孤独感。
这次调查显示,未来进一步加速的少子老龄化,对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和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构建有益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使邻居和社区干部以及志愿者对老人的支持能够真正有益于老人,已经成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本文来自《单数社会》,作者:波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