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29 15:26

“超市自由”四十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 (ID:futaojiufenbao),作者:饱弟,原文标题:《北京人逛超市的自由,不过40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去哪儿?”

“面包店。”

“啊?”


饱弟又躬下一点腰,每个字儿咬清楚一点:“面包店,熊叔熊婶儿。”


“去……去外面,扫码下单。”难为保安大叔,坐在大楼门口守着不让人进,自己都快成半个导购了。


如今,熊叔熊婶面包房的老主顾们,已经进不去店里了,店开在锦湖中心写字楼里,整个朝阳区居家办公,写字楼也“闲人免进”。 



饱弟又退回大楼门外,店员闻声已经出来,依旧笑眼迎人,一步步指导饱弟怎么关注,怎么下单,线上商城界面很清晰,肉桂卷显示“仅剩4个”,原味可颂“仅剩1个”,芝士炸弹和罗勒鸡肉早已售罄,大概店里对当下客流量也有预估,做多少卖多少,下午五点已经差不多了。


站在门口喘口气功夫,店员已捧出一包仅存的硕果,双手递过,大家微笑致谢,整个过程简单舒适。只是坐在店里的红砖墙下吃可颂喝咖啡,已不可行,连从“小帽架”上摘下贝果和碱水结的小幽默,也只能在玻璃窗外张望了。


严峻形势下,连自行挑选面包都不可得,套用一位大V的联想,成了过去供销社啦,要什么跟店员说,人家拿给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挑是不行的。



老一辈的人大概有记忆,很久以前北京人买东西,也不能随便挑选的。


要不然1983年,西三里河的一家“京华自选商场”,也不会把“自选”俩字当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写在招牌上。


那两年,北京冒出来一大批“自选商场”。像更早的海淀自选商场、北新桥的大华自选商场,反正到1985年,北京开了51家“自选商场”,大约只用了两年时间。


不过,“自选”二字太新鲜,也惹过笑话。曾有过外地客人,进店一看,大家不从售货员手里拿东西,拿到手里也不立即给钱,误以为伟大的首都先一步实现了共产主义,各取所需,也抓起货架上的东西就往兜里塞,最后还是派出所民警把他拉回“初级阶段”。


其实,“自选商场”没什么神奇的,今天我们一般称之为超市。不过在当年,商店买东西“自选”,作为首都人民刚刚被赋予的权利,足以让人眼红。


三十岁往上的朋友,大概小时候都去过百货大楼,那格局也都差不多:货架靠在墙上,每一层放着各种商品,有时架顶上码着竹壳暖瓶、搪瓷脸盆;售货员站在货架前,永远是一式的工作服、乌黑的大算盘,前头玻璃柜台里陈列着货品,想要什么,跟售货员说,人家给你拿,不许你上手。


作为消费者,购物的主动权倒有一大半掌握在别人手里。


要到了菜市场上,挑挑拣拣倒是可以,但售货员也有制止你的权力:


(米兰)把西红柿放到秤盘上,售货员又故意拿了几个坏的搁上去,翻着白眼说:“这儿卖的西红柿不许挑。”——王朔《动物凶猛》


这在今天肯定会引发不愉快,可那年头,顾客愉不愉快也只好接受。全社会都讲究舍己为人,好东西全让你挑走,不好的就活该别人承担?自然,那时也不讲究“和气生财”——“财”的道德性还很暧昧,和气倒是应当的,但目的不应是财,而应该出于一种友爱互助的高尚情操。


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就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细心、过硬的业务水平著称 ©  孙毅夫 摄


不过,“爱具体的人”总比“爱抽象的人”难得多,非要忙活一天的售货员,对每个顾客都保持发自内心的百分百热情,也太难了。何况,人总有觉悟高低,手里既有了一点左右他人的小权力,也难免便把令来行。于是,购物有时就会成为一种难堪的体验,一旦双方情绪都不好,甚至于呛火吵架、拂袖而去,非但东西没买成,还惹一肚子气。


©  《无悔追踪》


人们实在不能老看这个脸色,更耗不起这个时间。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到底跟从前不一样了,一旦物质足够丰富,大家立刻就会拥抱自选的自由,哪怕起初,超市商品的价码比外头还是贵点儿。


1984年11月28日的《文汇报》上,把“自选商场”的热门,视作北京人生活节奏加快,愿意“花钱买时间”的标志。


北京人的时钟越跑越快,市场就得亦步亦趋。比如1985年,北新桥的大华自选商场,大楼二层可以自选,但一层还是柜台,不过货品的种类和宣传方式都不一样了,成衣有模特给展示,家具甚至都有展示角。


©  《祖国新貌·8504》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摄制


设施自然也跟了上来,从这张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代表参观三里河京华自选商场的照片来看,大号的生鲜冷柜、开放式货架,满满当当,已跟后来超市无异,灰蓝色的中山装跟现代化设施同框,还真有点时空交错感。


到1985年后,因为货源不够等原因,北京的“自选商场”偃旗息鼓了一阵儿,可大势已经不可逆转,自选的购物模式,已开始在北京零售业普及。


就拿开头的面包来说,1985年,崇文门新侨饭店的对外餐厅,改建成为“三宝乐西餐厅”,还附设了一个小超市,专卖面包和西式糕点,一律自选,就是后来的新侨三宝乐面包店。其自选模式沿用至今,所有人端起塑料托盘塑料夹子,先奔红豆面包和奶油牛角而去。


一切终究要追着顾客的需求走,自选的形式,也要更多样。


1992年,西城区副食品公司听了《经济日报》一位记者的建议,借鉴台湾经验,在西城开了六家“希福连锁店”,同样是自选商店,主要卖副食品,所有店面统一蓝白招牌,统一员工制服,简直跟过去的副食店完全两码事。二三年工夫,这希福就开了三十多家连锁。


©  《中国经贸》 史波 摄


也许,这种连锁店已跟今天的连锁便利店有点相似了,当然运营模式还跟今天远不一样——不过,当时希福每天营业14个小时,已经为当时的双职工家庭帮了大忙。


说来就来。1993年国庆节前,北京零点自选商店就开在了广外红莲居民小区。这应该算是北京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


©  《商业科技》


开业的新闻报道里,记者还在忙着跟大家现普及:


何谓零点?即周而复始之意,24小时不间断营业的便民方便店。在国外又叫做Seven-Eleven店。


很快,国外正牌的“711”就跟到了北京,就连前文“希福连锁店”的归宿,也跟24小时便利店有关——后来它跟一家叫好邻居的公司合并了。


在今天的人看来,北京“便利店荒漠”的帽子,才刚刚摘下不久。可回看90年代,北京人在便利店上的努力,也算得上超前了:不但要给大家自选的权利,还要满足大家全天随时自选的需求。


1990年北京亚运会,被公认为是北京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端。在这次超乎意料的飞速发展之初,北京人就在“自选”与“便利”的问题上,展现过敏感的神经和飞速的执行力。


甚至比起24小时便利店,我们心目中的“大超市”,都显得姗姗来迟。1995年,北京的第一家仓储式连锁超市正式开业,是外企投资,直属于当时的国内贸易部,名叫“物美”。


许多人头一回见识到,购买日常用品的场所也能如此“宏大”:货品数量总是充足,种类也琳琅满目,购物车成了大超市最显著的标志,非它不足以刺激、不足以满足大家蓬勃的购物欲。我们似乎再也不用愁有钱买不到东西了。


到了本世纪初,不但北京人,中国人都已经默认了绝大多数商超的自选购物模式,能为它们带来冲击的,似乎只有后来的网购平台和生鲜电商了。


四十年的发展,曾经迅疾如电,回想起来却如露。


2022年的今天,北京人“自选”的时钟又被拨回了超市时代。


如今北京居家办公的六区里,街上除了做核酸的队伍,就数超市和便利店里人多。快递进京缓慢,生鲜平台一闻风声便被抢净,还是货架上能一把抓住的最踏实。


我们重新把超市作为生命维系的重要载体,甚至是外部世界依旧丰饶的象征。至少在这里,我们依旧拥有着“自选”的权利。


参考资料

[1]刘泽宁.我国首家自选商场开张 顾客拿商品后不知付款[OL].新京报,2009.1.7.

[2]新华社.北京人生活节奏变快了[N].文汇报,1984.11.28.

[3]北京智开管理策划有限公司.中国超级市场发展报告[J].科技智囊,1997(10):5-11.

[4]高艳芳.京城商业角逐连锁[J].中国经贸画报,1997(07):50-52.

[5]田光.希福连锁总店介绍[J].商业经济研究,1994(12):2.

[6]C.北京首家零点超市开业[J].商业科技,1994(01):15.

[7]戴国庆.平价销售与连锁经营——北京物美商城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1995(01):20-2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 (ID:futaojiufenbao),作者:饱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