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6月2日,亚马逊宣布:
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在此之后,您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对于已经购买的电子书,您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且可以在此后继续阅读。
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很早以前就觉得kindle迟早到这一步。有几个迹象是可以反映出一二的:
很早以前,z.cn的网站上已经不怎么发售kindle硬件了,感觉就是在清库存,能清多少算多少;
kindle的mac版本app,也是bug一堆,基本属于放羊了;
亚马逊中国砍掉了包括纸质书在内的自营业务,电子书还会远吗。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商业大败局,基本上是商业竞争使然。
这个事吧,要分两头说。一头硬,一头软。
二
作为一个电子阅读器,你要说它是智能设备吧,也行,但它的确不需要什么摩尔定律,背后的原因就在:安迪比尔定律失效。
安迪给你的比尔统统都要拿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安迪是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比尔是微软的比尔盖茨。每当英特尔掏出一个更强劲的cpu后,微软就会推出一个更吃芯片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为啥win系统一路走到今天,其实从用户感知上,和当年的win95速度都差不多。
安迪比尔定律的实质是:用户在购买智能设备时,其实是被软件部分推着走的。因为有更强大的操作系统,能跑功能更完善的软件,所以,用户才会有换机的需求。如果软件没有新版本(也就意味着没有更强更多更复杂的功能),我换什么机呢?
电子阅读器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因为它不是一个万用设备,连百用十用都谈不上。它的功能非常简单:阅读——kindle把这个简单做到了极致。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正常操作下,你无法再安装其它应用。
所以,kindle并不是一个靠换机潮去推动的硬行业,而是一个靠图书版权推动的软行业。
三
kindle商业模式的实质,是把书店开到你家里。
理论上,kindle作为一个硬件,亏本乃至白送,也不是不行。它的目的是期望你通过这个硬件不断在亚马逊上反复购买。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硬件上真白送,亚马逊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捞回来这个成本。但微利甚至是微亏,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硬生意只是起步,最重要的是软生意:卖书。
中国有中国的图书出版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出版社其实还是挺有话语权的——尤其是经过一系列竞争之后,形成的几个重量级玩家。这里面有些是出版社(比如中信),有些则是出版策划机构(比如湛庐)。
与出版社的合作,是需要深耕的,而不是什么跨洋的几份邮件的事。亚马逊中国公司需要有足够的决策权,而这一点,就我们公开新闻来看,它并没有。
刚开始,这个领域的玩家非常少,有一些不做硬件的小型电子书创业项目,那根本不是kindle的对手。而大型图书网站,无论是京东还是当当,似乎都对这类业务兴致一般。
所谓kindle的好日子,大致就是那段时候。我这里要说一句,不是kindle运作得有多出色,而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竞争者。
微信读书,这货出现了。
微信读书在疯狂囤积图书版权之余,还有多处细节超越kindle。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反正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在微信读书这个业务面前,kindle毫无还手之力。
微信读书是一个软生意,很长一段时间没碰过硬件。而以文石为代表的安卓系可装第三方应用的电子阅读器则完美替代了kindle这个硬件,承载了微信读书这个软件——如果用户的确有电子墨水不伤眼的需求的话。
顺带说一句,微信读书后来的确出了一款文石代工的硬件,也是封闭套路,不给装第三方应用,售价又奇高。在我看来,而把价格标高,无非就是购买者是送礼面子所需。至少到目前,看不出腾讯有推微信读书阅读器的迹象。
四
在图书阅读领域市场,其实还有一个很多人会忽视的分支。
这就是网络文学市场。
事实上,到今天已经做了十九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是覆盖这个市场的。比如你看到最新的一期报告里说,“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7%”,你一定要心知肚明这一点:包括网络文学。
亚马逊中国在这块市场的耕耘,几乎可以用一个零来形容。
而微信读书呢?
你听说过2020年的5.5断更节吗?
如果你知道这个事件的话,你就能明白,微信读书在网络文学市场上,是有布局和渗透的。这一点都不奇怪,阅文微信,都是腾讯家的嘛!
五
除了微信读书以外,这个市场还有些玩家。
比如得到,比如湛庐。前者甚至也找了文石来代工做了硬件。
这些玩家,使得第三方阅读器存在了意义:你需要一个电子墨水板,来加载不同家的应用,从而得以在多个平台上看不同的书。
但这个市场其实是一个蛮苦哈哈的市场,卖硬件的,利润率真的有限。大几千的阅读器不是没有,可潜在消费者又很小众。而背后重要的面板供应,又已经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完全被夹在中间,腾挪空间有限。
我至今依然保持着一个收集epub/mobi/awz3的习惯。哪怕我是多家图书app的会员。所以我最常用的读书类app,是neatreader。个中原因,就不展开了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魏武挥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