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题图来自94版《三国演义》剧照
2013年的时候,哈萨克坚戈有一次大规模的贬值,当时也是联储在收紧流动性。那个时候我对经济一窍不通,我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时坚戈的贬值分成了两次,第一次贬值之后大部分国际的商贸和金融往来都做不了了。一个月10%的币值变化根本没法承受。然后2014年还有一个更大的。
一
但今天想聊的不是这个贬值的成因,也不是这个贬值现在会不会发生。首先我想说的是,当时在哈萨克我遇到的一个朋友。他当时建议我去看看哈萨克的实物资产。但那时候我根本没概念,非常懵懂,其实哈萨克有很多不错的实物资产,矿山、石头都很好。
等到那个贬值结束之后,很多项目也做不成了,然后我自己在写情况综述的时候感觉非常百无聊赖,我觉得这种马后炮的文章写了也没用。很多东西事后去看总是各有各的道理,但事前去说就完全不一样。我当时想到了那个朋友,他肯定事先就想到了可能的汇率贬值,然后才去看实物资产。
我问他当时是不是已经知道汇率可能贬值了,他没否认,他说独联体国家债务都是一塌糊涂,你不违约不代表你的商业伙伴不违约,最后总是会有汇率问题。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不提前和大家说一下这个可能性呢?
他就教给了我题目中这句话,当然这个表述是我想出来的,他的大意类似但文采不如我。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发现一个坏事要发生,你在坏事发生之前,就把这个可能性说出来,你非但不能博得满堂彩,你的方案就算再好也有可能被大家骂的狗血淋头。但如果你做好了准备,然后在危机后,大家最头疼的时候,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那么即便你的方案再差,总有些人会把你当做救命稻草。
二
可惜那时候我还太年轻,我根本不理解这里面蕴藏了多少智慧。
过了几年后我发现这个问题更有趣了。
很多联储主席也都曾经干过这事情,比方说沃尔克在处理美元金本位问题的时候,就经常提前恐吓大家说放弃金本位多么可怕,在他处理通胀的时候,他基本上就是一直比市场更鹰派。
1996年格林斯潘还会去提醒说非理性繁荣,在2007年次贷危机前他就不说话了。
或者说,19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的疲态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但没有人去多嘴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能存在很多麻烦。这些人更多是做好了准备,在事情干不下去的时候,以一个救世主的姿态出现。然后夺去了大量的资产。
或者说,226之前,统制派的军官们真的不知道民间疾苦么?真的完全不知道皇道派搞的事情么?他们可能错误估计了规模,但最后得利的还是他们。
人是非常讨厌改变的生物,我们天生就喜欢确定性,农耕文明是如此。低增速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老龄化的国家也是如此。所以任何时候,如果你提出一个激进的改革计划,不管这个计划本身是否成功,他都一定是要被骂的。提出这个计划本身可能就是问题。
但这个世界往往都是突变的,大部分变革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发生的,比方说2020年3月,没人想到covid -19可以把世界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但那一个月里面肯定有人想到过这样的可能性。只不过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很难接受这种解释。当时大家都觉得1-2个季度差不多了。
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是缓慢朝着既定轨道发展,然后在极短的时间里面脱线。走上一个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而很多人可能要等到改变发生后很多年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
以我为例子,2013年我就看过了有人在货币贬值的时候炒作实物资产,但只有在2022年,我才理解,原来8%的CPI可能对应的是一些品类200%的涨幅。加上汇率之后可能更加惊人。这个时候不要说多嘴的先知或者事后的救世主,本质上我就是个局外人。
三
有些事情,你只是知道他是什么,但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有知识但没有实践经验。
有些事情,你知道他是什么,你也知道怎么实践,或者说上过手。
如果你只有第一种知识,那么其实你怎么做都无所谓,因为光说不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你有第二种知识,那么大部分你做的事情都是符合前面说的那个规律的:没事的时候按照既定方针做,有事的时候都来不及想。
那这时候,你就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要做事先的先知,还是事后的救世主了。
我的简单结论是,大部分时候,不要多嘴,做事后的救世主更好。
但如果要分情况讨论一下:
如果你初出茅庐,即便有力挽狂澜的心,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那可以先做一下先知增加一点名气。
如果你已经功成名就,那么与其在事前花嘴皮子功夫,还不如事后多做点准备。
四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现在比较有趣的几个问题了:
通胀,如果说美国加息还可以遏制一下通胀,欧洲需求非常糟糕,加息根本无法遏制通胀。那为什么欧央行要加息呢?
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思考,你愿意在通胀处在历史高点的时候,作为一个央行官员,说央行对于历史最高的通胀无能为力么?我们只能等基数效应带来的通胀读数走低。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个先知
这么说吧,现在货币当局什么都不做,通胀的读数都会走低,那么如果真的到了走低的那一天,现在谁表演最用力,谁就是那个时候的救世主。
经济,全世界经济都很糟糕,但这时候,你是要在经济下行,通胀走高的滞胀阶段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么? 还是你可以再等等,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拐点出现之后,再做刺激?
所以可能我们现在正身处一出好戏之中,所有人都在努力演出,但大家都是沉默的,没有人愿意戳穿当前通胀和经济的困境,都在等待一个危难的时候站出来扮演救世主。
ECB和FED的领导人当下都是律师,这到底是是一个巧合,还是经济学家们都不想做多嘴的先知,都在默默等待一个救世主的剧本出现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呼应这个标题最好的例子。
诸葛亮在还没出山前,是需要写隆中对来吸引刘备注意力的。当他开府之后,他只需要安居平五路就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