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ID:tansuoyuzhengming),作者:郗文倩(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原文标题:《郗文倩|“大观园”太窄,“宝玉”也写不出好文章——高考作文命题要拓开思想空间|中文学者解读高考作文题》,头图来自:《红楼梦》剧照
高考作文要在有限时间内据题成文,难易主要取决于题目给出思想空间的大小。这也是评价题目优劣的重要标准。
《红楼》题匾:螺狮壳里做道场
全国甲卷《红楼》题匾普遍认为最难,难在哪儿?提供给考生的思想空间狭窄,有点转不开身。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显示宝玉才华的重要情节,好的小说情节,故事、人物往往密切贴合,严丝合缝,如此才能将读者“带入”。而“带入”感很强的情节往往是整体的,很难抽离、升华出普遍的道理和意义。“题匾”这段文字,有人物,有细节,有知识,有艺术,也有微妙心理,在此基础上,似可以产生以下层面的联想:
比如,园林题匾的方法和艺术。试卷解题:“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果考生熟悉小说,有较好古典文化修养或园林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就此升发,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只要切题,与汉字、匾额、园林等文化传统相关,哪怕引申到“正名”“名实之辨”等有思辨性、探讨性的内容,都是可以的。
又如,众人题匾也是一种商讨。有人主张截取《醉翁亭记》,用“翼然”二字;贾政强调亭子“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沿着前者思路,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拈出“泻”字,有人便附和用“泻玉”。宝玉文字感觉敏锐,觉得省亲别墅而用“泻”,未免粗俗,提议用新雅可喜的“沁芳”二字,得到众人赞誉和贾政的首肯。“沁”是一种自然的渗透浸润,如烟若水,具有天然之美;相形之下,“泻”字过于简单直露。从“商讨”过程看,宝玉“沁芳”二字未尝不是前面反复推敲、试探、试错的结果,可以视为一种“后出转精”,因为研讨过程就是比较、筛选、排除,最终筛出、甚至逼出“新意”,逼出最佳、最妥帖的答案和选择。
但以上视角的建立,需要对小说熟悉和良好的文字感觉,同时还要求考生有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应的思维训练,能“跳出来”,提炼这段文字背后的“道理”。显然,在短时间内,即便训练有素、文思敏捷、储备丰厚,考生也很难能写出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的好文章。对于一般考生,考前准备的名言警句、例证故事以及起承转合的套路都不大合用,不太好使,感觉无从下手。
但从题目看,出题者显然是给考生指出了一条“坦途”: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这里的“启示”大概是:个人或国家在寻求进步过程中要走过三个过程,即拿来主义、借鉴模仿、结合个人或国情自主创新。如此,“用心良苦”的经典截取,重又回到常规俗套,考生自可应对自如。
但指明了道路,为什么还觉得难?大概有两个层面原因:一是这个“启示”与所提供的《红楼梦》相关情节太远,小说情节的细密和相关指向都限制了议论、发挥。“难”,其实是“别扭”,作文要扣着材料引申,就有些强为之说,“大观园”遂成了幌子。二是指向性太明,限制思维发散,束手束脚。即便有宝玉一样才华的好学生,也难以挣脱套路,写出好文章。
围棋三“手”:应对选点宽裕从容
相比而言,全国新高考Ⅰ卷围绕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而出的题目就提供了更多思想空间。
本手是正招,中规中矩;妙手是奇招,出人意表;俗手貌似合理,通常是损招。考题选取三个棋语,并有简要的解释说明,做好了转化和升发的铺垫。围棋凝结着中国传统智慧,不同层级考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比如,一般考生可沿着题解给出的既定思路进行讨论:“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思维灵动者则可以从一般规律游离出来,抓住某一点展开追问,如:“本手”是中庸,但中庸等于平庸吗?“妙手偶得”一定程度上是否意味着可遇不可求?“本手”的累积必然能出“妙手”吗?出“俗手”时,人是自知的吗?如何避免出“俗手”?等等。
而对于略通棋理的考生,则可以借此看深一层,进一步加以追问:通盘“本手”能否赢棋,取得成功?“俗手”虽俗,但是否就是场合最佳应手?局部“妙手”通盘看是否成了败招?“俗手”和“妙手”有无可能转换?等等。
沿着这个思路,审视其他以议论为主的考题:全国乙卷“北京:双奥之城”以表格形式密集排布北京两次奥运会辉煌成绩,要求以“跨越,再跨越”为题写作,材料看似很多,但材料和主题要求指向唯一,几乎没有思辨空间;
全国新高考Ⅱ卷,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事迹,题目假设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考生应征而作。显然,即便假设情境,考生也没有太多腾挪空间;
浙江卷与此相似,列举媒体曾报道过的新时代各行业青年佼佼者,让考生谈“启发”,考生大概率也只能表决心了;北京卷大作文“学习今说”,要求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加以讨论。题目看似简洁明晰,考生有话说,不会偏题,但题目本身值得探究的角度和深度非常有限,难出新意。
“务虚”为文:把开阔的思想空间交给考生
高考语文考察的是母语,语言背后呈现的是思维,是一代人成长的精神状态、认知水平以及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它间接预示着、影响着民族成长和发展的未来和可能性。高考是指挥棒,风动草偃,有特殊影响力。作文题目要让考生有话说,但不是迁就,更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引领,向着更高、更远,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而这些往往是“务虚”的。
每到语文考完,题目传出,网上都流传一些国家的高中毕业文科写作考题,对比之下,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比如:辩论是否意味着放弃暴力?我们要对未来负责吗?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性吗?文化多样性是否阻碍了人类团结?文化能否让我们更具人性?我们可否对艺术无动于衷?我们能挣脱自己的文化吗?等等。
对照之下会发现,我们的作文题目对思辨性的考查是相当薄弱的,且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认为“现实性”一定要和当下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甚至某种实事、潮流紧密联系;所谓“生活”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可以数字化,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但事实上,关于人性、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关于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所谓大题目,也都是现实问题,是亟待思考和值得永远追问的精神文化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有“大哉问”的意识,甚至提出“天问”,激发其思辨的快乐,培育其理想主义的人生情怀,借此促进其精神的发育和成熟;避免过于“务实”而陷入狭隘、短视、自私和只重物质实力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
从人类文化思想发展的历程看,每一代人都需要思考和解决许多务虚性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中自然生发和累积的,包含着其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四书五经”就是集中体现,因此,传统科举考试以此为核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要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都必须深入到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去,真正了解支撑我们文化几千年的到底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核心表述是怎样的。也只有在持续的讨论中,文化才能承传下去。过去我们认为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内容的科举是僵化的,束缚了天下学子的思想,是糟粕。但我们的文化一直延续着,没有中断,关于人性善恶、人的价值、社会的秩序、文化和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等诸多问题,从诸子时代就反复在讨论,此后经历代学子、学者不断阐释、辩论才延续至今,这些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题来源,可以就此做一些新的探索。
因此,在当下语境中,我们是否也可以从这些传统价值体系里边提取出有效的、有意义的论题,让年轻学子们去重新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追问,支撑我们文化几千年的到底是什么?曾一度被否定的东西其价值究竟在哪里?如何判断其有效和无效性?现代语境下,我们如何以历史的态度对这个价值体系进行思辨性的考察?如何将适合、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有益的东西提取出来?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是否有能力重新去激活它们?等等。这样的探索,往往能够激发出很多想象不到的创造性的新东西,这个空间非常巨大。当然,这个过程首先考验的是出题者的能力和胆识。
汉代有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即策问。天子下策书问以政事经义,令臣子各对之,观其文辞以定高下。天子策问大都不针对具体政事,而是希望就“国家大体”“人事终始”“先圣之业”“俗化之变”等一系列“务虚”问题加以阐述。汉代讨论政事、选拔人才很强调实用性,天子对脱开实务的“高谈阔论”很反感,比如文帝就曾经斥责大臣张释之:“卑之,无甚高论。”意思是让他说话接地气,别高谈阔论的。
然而,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宏大高远且深刻的思想理论,策问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这样的言说空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董仲舒应对汉武帝的策问而提出的。其文“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被看作“王庭之美对”,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当今高考作文和武帝时的策问自然不能类比,但“务虚”和“务实”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是必要的、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文化自信、思想成熟、精神健全和价值认同就体现在这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ID:tansuoyuzhengming),作者:郗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