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20 12:55

谈谈人生风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 (ID:caozsay),作者:caozsay,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旧文里,提过很多次风控,特别是和投资有关,也简单讲过一些对冲策略。当然,也有几篇文章是卖保险,不过不用担心,今天不卖保险,不信你可以先拉到底看看。


我的社交圈比较杂,这让我体会到了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群,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巨大差异,而对风险态度的差异,也是尤为明显的。


在我父母眼里,在我当年老同学眼里,在我部分相对保守的职场的老同事眼里,我大概属于很激进,很胆大,敢冒险,不怕折腾的那一类人。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我这样的属于非常极端,非常冒进的,比如我父母就一直这么认为我的。


但在创业者、投资者圈子里,在一些新兴行业领域圈子里,比如区块链和web3的圈子,那就是另一个评价,我属于非常保守、守旧、胆小、怕事的那种。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圈子里的评价差异如此之大,实际上,我恰恰是位于这两个人群相对中间的位置,而这两个人群如果直接面对,其实就更加,彻底的无法理解彼此。


不同背景,不同人群对风险的态度的差异之大,真的是相当,相当惊人的。


一方面,确实我不断强调风控,强调安全边界,希望读者能规避一些风险;是的,最近几年,我发现我就是,年年躺平,年年躺赢,只要不操作,就跑赢了95%以上的朋友圈。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年轻人,也不能过于厌恶风险,必须说,回报从来都是跟风险在一起的,如果你一直深度厌恶风险,可能你真的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在强调风控的同时,我也希望年轻人,不要过于胆小,有些时候,也要做一些勇敢的尝试。是的,现在市场环境很糟糕,最近很多人都遭遇了非常大的投资损失。我可以得意的说,我早怎么讲来着,我可以把避坑当作成就展示给年轻人,但我仍然想说点相反的话,敢于承担适当的风险,是追求财富必然的路径。


那么,这个适当的风险,是如何定义的?


一、年轻是最大的本钱


我刚工作的时候,就当年而言,工资真的不低,也攒了一些小积蓄,虽然不算富有,但比起当时的同龄人,还是有点鹤立鸡群的。


但我很快就辞去“高薪”工作ALL IN创业,然后被“高额”的服务器成本拖累,欠下“2万多元“的巨款债务。那是21世纪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北京的房价,北四环外两三千很正常。


但那时候不怕,为什么不怕,年轻么,失败了继续打工么,总会赚回来么。(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进行的)


年轻人吃个亏,踩个坑,只要损失控制在自己回归职场正常预期收入可以覆盖的范围,基本上不用过于焦虑。


但坦白说,现在你让我ALL IN,门都没有,我俩孩子读书咋办,有较高概率会送娃去欧美学府上大学,学费生活费都不是小开支。我房贷怎么办,我和老婆养老怎么办,我如果再失败了,欠下一屁股债,我拿什么还?我这个岁数怎么求职,哪个公司还会养一个大龄吉祥物么。


所以,趁着年轻冒险,就算踩坑,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要好过一大把岁数,有很多骚动却不敢行动,终身遗憾。


所以我很佩服池老师,这把年纪还敢折腾。但我觉得他之所以现在要折腾,还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去尝试,心有不甘。


二、保留安全边界的前提下接纳风险


为什么我一直很烦类似欧神这样的人,你说他带出来很多人赚钱了是不是真的,是真的,这个我不否认,但是很多房产大V所强调的极致杠杆,都是在没经历过周期的情况下,疯狂的作死行为。


是的,通过极致杠杆,如果你判断对了方向,你确实可以赚最大的蛋糕,但只要判断错一次,或者遭遇一次黑天鹅,你就死了,死的挺挺的。


至于西港项目,赤果果的收割,就不多点评了。


币圈因此已经死了很多了,有不少是资产清零,一夜回到解放前,但也有几个案例,就是字面意义的死了。


我自己也有一些风险性的投资,但我做这些投资的前提是,我的大部分资产是安全的,风险性的投资,是做好了损失的心理准备的。


如果你一点风险都不敢承担,你怎么可能抓住好的机会?但这个风险,是不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边界内,而这个安全边界,随你的年龄、收入预期、家庭负担等因素,也是灵活的。年轻单身可以安全边界宽一些,不要欠太多债务就好,但岁数大了,安全边界可能就需要稍微控制得紧一些。


三、理解期望回报和概率


虽然我们不能准确的计算回报概率,但是至少要有这样的意识,如果你认为某个项目有预期100倍的回报,那么即便是95%的本金损失风险,也是可以允许的。


对于风险投资商而言,其实他们就是基于此决定投资的方向和资金规模,所以如果你嘲笑他们眼光不准,选错了很多项目,其实恰恰是对这种计算方式的不理解。


风险极端厌恶型的人,是做不了投资人的,但投资商的整体回报,一定是基于大量的投资项目,通过概率堆出来的。


理解这个,就要理解,投彩票是没有正预期的,因为预期回报*概率永远小于1,彩票的投资回报预期,其实显著小于赌场的老虎机,当然,老虎机的预期回报*概率也是小于1的,赌场赚的就是这个差。然而这恰恰是普通人最大的短板,他们宁可去买彩票,也看不见真正的投资机会。


你可以投高风险的项目,但不要投预期回报*成功概率<1的项目。


举个例子,很多所谓高分红项目,或者高回报理财,预期回报是多少,6%, 8%,10% ? 看样子也不低,至少比银行存款高吧,但是,问题在哪里,你如果投一个预期回报10%的项目,那么其风险概率必须具有90%以上的安全性,你有没有这样的判断,如果你投一个预期回报6%的理财,那么这个项目的风险概率,必须具备至少95%的安全性。


回报率很低,那么风险容忍度就必须很低。回报率超高,才能对应高风险容忍度。很多人去抱所谓有门路有内线的大腿,包括所谓影视投资,当然也包括各种币圈的故事。殊不知中间方,所谓大腿玩的就是风险转嫁,把超高风险转给了你,然后从你的预期回报里先抽走了一笔。


也许这个项目也能赚,但很多这种抱大腿项目,中间商拿的是无风险的钱。你呢,是超高风险和不匹配的回报率。如果你学会理解概率回报计算方式,你就能明白,所谓天上的馅饼,不少是这样来的。哪怕之前有成功案例,其投资的整体收益预期,基于概率计算,也是堪忧的。


四、交易平台的诚信很关键


就像我之前说的,哪怕你要去赌一把,好歹你也要选正规的赌场对不对,如果你连庄家的信用都没搞清楚,你以为你在玩概率,其实你只是在送人头。


币圈玩杠杆,某些交易所的成交曲线,程序员想怎么画不行,自己写个机器人随时拉个诡异的曲线,多空双杀,double kill,就问你服气不服气,这样的案例还少么。你以为你在跟大盘对赌,你想太多了。


愿赌服输,真赌输了,这也就罢了。按理说你赢了,庄家把筹码收了,说这把不算,甚至你发现你赢了。然后突然发现,庄家不见了,你赢了一大把筹码,却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好歹在正规的交易市场,有信用保障的交易平台进行投资,股权、期权投资,也要有正规的法律文件作为保障。


哪怕参与创业,也是同理。


五、学会使用对冲策略


对冲策略可以以牺牲少许潜在回报为代价,极大的缩小潜在损失的区间。从而更好的实现以小博大的目标。


股票交易有对冲,其实其他投资也有对冲。为什么很多投资商会投同赛道内的竞争对手,对冲么?为什么一些巨头既投资某些创业公司,自己内部也会有类似项目,对冲么?


我再举个例子,很多巨头的员工,会私下买一些竞争对手的股票。


在一些人生的关键选择上,也可以有一些对冲的手段。比如保留某些熟悉领域权益的基础上,挑战一些新的领域。


当然,买适当的保险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人生的对冲策略。


六、学会算长期账


当我们计算回报的时候,有些回报是长期的,甚至是模糊的。


我举个例子,一个投资基金,投了一个项目,项目因为种种原因,黄了。那么投资人这时候面临选择。


或者,对这个创业者,按照事先约定最严苛的条件,榨干他的一切,来尽可能获得账面回报,减少投资损失。


或者,放创业者一马,不再追求投资损失的事情,甚至会给予少许东山再起的资源。


从短期收益看,肯定是第一个选择,会有最直接的收益。


但是从长期看,首先,这个创业者是不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也许第二个项目上,人家给你一个友情股,答谢股,就足够你回本甚至赚够利润。


此外,你榨干创业者这个行径,是否在圈内引发信用风险,别的创业者,手里拿着好项目的时候,还敢不敢找你。


那么早期,很多风投会选择后者,但是后来,因为风投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不同背景不同智商的人都来做风投,而且对回报的迫切度也越来越高,所以选择前者的也逐渐多起来了。


我们做一些投资决策,关键的风险决策,有时候,我们厌恶损失,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仔细思考一下,从长期价值而言,得失如何。


我讲我的例子,坦白说我早些年创业不成功,如果当时好好打工,肯定可以赚更多钱,这个账很好算,就是亏了。但长期看,却未必了,通过创业的过程,我认识了很多创业者,也积累了很多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见识了很多创业的路径和案例,那么无论是对创业的思考深度,还是社交的拓展宽度,都肯定远远超过打工的状态。那么这些思考,这些社交资源,在后续的岁月里,有没有对我的收益有影响呢?肯定是有的。是正向的么?非常正向。能否超越当时的损失呢?远远超出!


有时候我老婆跟我回忆会说,当时多傻,多穷,浪费时间还赔钱,我说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有那段经历,我现在真的会更好么,恐怕难。


学会算长期账,有时候,短期的损失,放时间长一点,很可能是赚的,但也有很多情况,短期赚快钱的事情,长期来看其实是负收益的,特别是以信用和口碑为代价的事情。


七、分散配置资产


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有价证券,可以有一定的分布,并且不要过度集中在某个平台上,所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损失不要怕,但尽量避免绝望式的损失。


以上,做好必要的风控,控制好必要的安全边界,然后,勇敢的面对风险,没必要害怕一切。


其实,很多时候,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自以为躲在安全角落,看不到风险。比如说,认为国企是安全的,认为公务员是安全的,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保障一切,放弃了自我成长和迎接挑战的能力,这才是非常大的风险。


最近,坦白说,每次想要动笔写东西,都会陷入自我审查,然后发现,算了,这个不能写,算了,那个不能写。有些读者以为我写的很过分,其实稍微过分点的根本我都不敢写。


我也懒得掩饰自己的ip地址,如果谈及社会热点,很容易被扣个帽子。你在海外么,你说什么都是别有用心对不对。


说真的,银行存款暴雷这个事我真的震惊了。我自爆一下,我当时可是接过京东金融的广告,应该是我唯一接过的互联网金融广告,推荐的也是地方银行的存款产品,我当时真的是做功课的,就接广告而言我胆子超小,不要说P2P理财,沾上理财俩字的真的一个都没接过。我觉得他存款产品,银保监会明文规定的,50万以内兜底,这再有雷,不太可能吧。


所幸我接的那个没有暴雷,但这个是我判断力强么,不是啊,存款还能暴雷我能判断个鬼啊,我真判断不来啊。


请问什么是安全的?


我很想说,对一切违反常识和逻辑的事情及策略保持怀疑也是风控的一部分,但这个很不正确,你怎么能怀疑****呢。


前段时间恒大在成都促销,很多人火中取栗,价格很香有没有。


复工了没,什么时候复工,政府为此连发警示,挡不住那些抄底的热情。


真的都很勇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 (ID:caozsay),作者:caozsay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