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22 08:48

当下,普通人发财的机会有多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对话嘉宾: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付鹏(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原文标题:《经济学家:大部分人在经济好的时候都没能发财,现在更别自欺欺人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进入2022年,世界形势似乎变得更为复杂。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全球通胀……整个世界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全球大变局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内卷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普通人有哪些投资机会?


本篇凤凰网财经频道总监张涛就越南制造、个人投资、内卷、城市发展、股市等话题,和两位嘉宾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我们为何焦虑?


管清友:外部环境变了 VS 付鹏:大变局带来的压力


2022年已过半,疫情反复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焦虑的氛围在全球弥漫,似乎每个人都感到焦虑。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我们在焦虑什么?


管清友认为,大家之所以会焦虑,会感到压力大,原因肯定来自于不同方面,但确实跟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世界局势的变化、跟疫情的反复等,都有诸多的关系。


管清友表示,人们之所以会焦虑,肯定还是切身感受到了一些东西。过去可能是在媒体上才会感受到这种焦虑,但现在不是,很多人自己身边就能感受到这种焦虑了。因为个人也好,家庭、企业、机构也好,真的发生了很多变化。


“无论是从我自己观察研究,还是从我自己经历来讲,我确实觉得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一个滞胀的过程。我们看到上游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高位,我觉得它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它可能是一个中长期现象。”管清友说到。


管清友总结了四条原因:


  • 一是全球化的逆转;

  • 二是国际局势的变化;

  • 三是长期投资的减少,或者说持续地资本开支减少;

  • 四是全球要追求这个碳中和这个目标。


“所以我想在滞胀环境下,无论从企业角度,还是从我们个人、投资者、家庭财务规划的角度,其实我觉得可能是要适应,要有这种心理预期。”管清友表示。


付鹏也认为,焦虑和外部大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全球的这场大变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开始,就已经逐渐的在展开序幕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表象上的事情,其实在过去的十年,它已经在逐渐地累积和发酵。


付鹏指出,从2018年开始以后,全球的这种冲突,无论是在经济领域中间的冲突,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冲突,和这种突发性的事件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这之前,可能对于中国的大部分老百姓来讲,在过去的小20年的时间里,其实是没有感受过这样的一个压力。


付鹏认为,过去的20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收入增长预期,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大家透过新闻、透过社交媒体去看海外的这些变化的时候,并不会有这种切肤的感受。就像是看别人的笑话一样,自己可能感受不是特别地深刻。


但是由于这场大变局涉及的是全球,不是像以前涉及的是非主要经济体。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世界大变局带来的这种内外的压力感,就会直接地传导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者每个人的身边。这种焦虑感跟以前看别人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付鹏表示。


付鹏指出,这场全球的大变局,在未来可能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还将继续持续。所以大家的这种焦虑感,原则上来讲可能也会一直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二、如何应对内卷?


管清友:成为“卷王之王” VS 付鹏:放弃急功近利的心态


经济下行压力下,竞争似乎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人也被迫开始“内卷”。但极度的内卷化并非一个好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内卷?


管清友表示,如果说从应对的办法来讲,要么你成为“卷王之王”,在这种极度内卷化之下仍然能够生存发展的很好。在日本所谓经济“失去30年”的过程当中,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商业模型、优秀的企业,那就是卷王之王,非常厉害。


管清友指出,大部分人其实是无法逃离这种极度内卷化的状态。极度内卷化肯定不是一种什么好的状态。大部分人会感觉会压力很大,会感觉财富似乎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多,挣钱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说要习惯于挣一份辛苦钱,挣一份固定的薪水。


“就像我们看到日本很多打工人,坐两三个小时的地铁,挤得跟沙丁鱼似的。我们在中国这些大城市里也能看到这种状态。那从应对上来讲,要么你成为卷王之王,要么你能够逃离内卷。”管清友说到。


管清友表示,大部分人在整个经济社会比较正常的时候都没有积累到一定的财富,现在极度内卷化的状态之下就更别自欺欺人了。


付鹏则表示,假设整体的宏观环境进入到低增长状态,收入预期、财富效应没有那么明显了。大的方针肯定是要避免所谓的内卷,因为这种传统领域中间的这种内卷和竞争,实际上会让很多的年轻人失去斗志。这也是日本那一代年轻人斗志磨掉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付鹏指出,为了避免因“极度内卷”失去斗志。首先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一片创新领域,能在里边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其次,在传统领域里要放弃暴富的心态,放弃这种短期获得很高回报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年轻人静心下来去精耕细作某一个领域,适应10年为周期的回报。


三、普通人如何投资?


管清友:宁可错过不能做错 VS 付鹏: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去年以来,无论是楼市和股市,都经历了非常大的震荡。投资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理财似乎变得更为困难?这种情况下,普通人该如何投资?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管清友表示,在过去这些年,我们总体的一个策略叫“宁可做错,不可错过”。未来这样一个这个环境下,我觉得应该是“宁可错过,不能做错”。也就是说从相对激进的投资方式,要转换到相对谨慎和保守一点的投资方式,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一级二级市场投资都是这样。


管清友指出,老百姓或者说普通投资者一定要清楚一点,投资是大部分人亏钱最快的方式,千万不要觉得,我要投资,所以我要赚钱,首先能不亏钱就很不错了。


另外,管清友还指出,不要用10万块钱的可投资产的规模,去学人家至少是千万级别可投资产规模的投资方式。举个例子,我们本来数学只能考60分,你非得按照人家学霸最低分是99分这样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那是不行的。


管清友建议,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适应新环境的最好办法就是投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认知水平,这并不是在灌“心灵鸡汤”。


付鹏表示,在投资中间经常有一句话叫“只择时不择股”,因为择股对于普通人来讲太难,不要去择股,而是择时,通过一些衍生性的工具来实现优化。海外投资真正去抓个股的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会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基金或者ETF化。


付鹏指出,成熟的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优胜劣汰,它会不断地帮你去挑选出好的企业。中间的这种波动你就可以忽略掉,你基本上只做一些大的择时,然后剩下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就ok了。


“这样可能也能帮你规避一些不专业性会带来的很多问题。所以说如果是给普通人提投资建议的话,我可能会按照这个逻辑去跟他去讲。”付鹏表示。


四、“越南制造”取代中国?


管清友:保持开放心态 VS 付鹏:不能盲目自大


越南在近年来成了全球的明星经济体。2022年一季度,越南GDP达到2132.796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5.03%,而同期新加坡仅为3.4%,韩国是3.1%,传统的制造强国日本甚至出现了环比下降的趋势。


如今,随着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越南转移,国内关于越南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关心,“越南制造”是否会取代中国?越南又是否会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付鹏指出,“越南制造”马上取代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有10年20年时间,实际上是可以做得到的。20年前中国也是一穷二白的,那个时候日本人可能也觉得中国制造将来不会替换他们的,最终20年时间过去以后,照样替换了。


付鹏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很多的要素,这些要素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说今天想替换谁,就马上能够做成的。实际上日商和韩资在越南的整个投资已经长达15年了,在最近的五六年的时间里,明显加速地在往越南转移。它不是说一天之内就能够把你替换掉,而是逐层的替代,是一点点蚕食的效果。


付鹏表示,对于中国来讲:


  • 第一,既不可以盲目的自大,就是觉得中国制造不可替代。这一点其实在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国家也是这么想的,但最后还是被替代掉了。


  • 第二,也不可以盲目的担忧,认为说一下子可能就会被别人完全替换掉。越南的体量,它不会一下子把中国这么大的体量替换掉,但是蚕食的过程肯定是已经在发生了。


管清友则认为,对于所谓的越南、印度,包括说东南亚这些国家能不能替代中国这个问题,中国既要有危机感,也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所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活大家一起干,而且他们干成本更低,我们如果能干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何乐而不为呢?”


但管清友同时强调,我们对“越南制造”取代中国保持乐观的前提是,中国的产业能够真正的转型升级,实现所谓的“惊险一跃”。“不能说我们的转型升级没成功,但订单却逐渐被拿走了。”管清友说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对话嘉宾:管清友、付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