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5 11:56
找工作,被性格测试打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王远方,责编:王子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不少求职者反馈说“笔试、面试都过了,性格测试却没通过”“测评结果显示我忧虑指数高,不适合这份工作”。在一些求职论坛中,也有不少人分享出自己因性格测试没通过而求职失败的经历。据了解,企业在招聘环节加入性格测试并不鲜见。有的测试是在投递简历之后、面试之前,也有的会把性格测试安排在最终轮的面试前后。


“因为性格测试被用人单位拒绝”,这样的话题自然能够在求职群里引发共鸣。一个很朴实的道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求职者合格与否的标准。笔试、面试、情景模拟、岗位实践……名目繁多的测试,考察的都是能力。但今天,打败自己能力的居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性格,这或许是性格测试在求职场上引发争议的原因。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但是,这就该去谴责性格测试的不合理与用人单位的“无情”吗?可能没那么简单,这不是一个非是即否的问题。今天的求职场就像一次考试,谁都希望在临门一脚上发挥出色。打开各类求职网站,简历优化、求职“面筋”(面试经验的谐音)、实习经历打造……求职成了一门体系化的学问。“什么样的简历能够吸引眼球”“自我介绍时,如何超过他人”,当求职场被这些舆论风向引导时,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份精心打造的个人简历背后还能有多少干货?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真正实力,其实用人单位也希望有个客观未经修饰的标准。性格测试将判断标准简单化了,格式化的选项之后,对人才的评价有了最直观的答案。在一些性格测试中,甚至还会有前后呼应的题目去检验作答者是否刻意去掩饰。因此,这套没有参考经验的性格测试,剥离掉了外在的修饰,或许能够展现出一个人更真实的一面。


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求职者从校园进入职场的过渡之路能否走好,企业招的人能否胜任,这都影响着企业的招人成本。用人单位借助着性格测试,希望提升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因此,无论是面试也好,性格测试也好,其实都是在寻找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方价值的契合点。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求职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在海投与海面的当下,简历投递动辄毫无音讯,面试结果可能久等不来,求职者希望被“看见”,用人单位也希望人尽其用。然而,部分用人单位简单地用性格测试的结果去冲抵求职者的付出,难免会让求职者对性格测试的合理性持有怀疑的态度。毕竟性格是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能力还是要在具体事务上体现出来的。输给了性格,这并不是个让人容易接受的事情。而部分性格测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也值得商榷。


当然,在求职季里,双向选择可能并没有完美无缺的方案。无论是样式繁多的形式,还是细节颇多的流程,其实都在搭建一条更适合双方沟通的桥梁。如何能够让求职的过程更加透明与合理,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让衡量人才有更加经得起考验的标准,这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探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ID:gmrb1949),作者:王远方,责编:王子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