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8 16:01
车越大越贵,真的合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原文标题:《车大即贵,宁有种乎|技术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个不小心,余承东戳透了造车的一张窗户纸。


当一个“外行”闯入内行们的世界,难免偶尔闹出些笑话。可内行们也得随时警惕,那些在业内通行多年,甚至自己可能已经与之共生,以至无法察觉到“异常”的利益链条潜规则,也随时可能被“不懂规矩”的外行揭个底掉。


“我之前从来不知道,现在自己做了车才知道,把车做大、加上尺寸,其实根本不加多少成本……多那么一截钢板,成本就没几个钱。”


——前不久的问界M7发布会上,在大嘴“百万豪车”的高频轰炸下,大概没多少人留意到了余承东在介绍M7与M5尺寸差别时,心直口快发的这句牢骚。



买车前稍微做下功课,都会发现大体上的规律是:车越大,级别越高,价格越贵。同类车型比如同是三厢轿车,尺寸越大轴距越长,几乎必然级别越高、价格越贵;近似的轴距和车长,几乎必然是体型更大的SUV比轿车更昂贵。


7系比5系贵,5系比3系贵,3系比1系贵;X7比X5贵,X5比X3贵,X3又比X1贵。从A级到C级、到E级、再到S级,从A3到A4、到A6、再到A8……不需要我再多举例子,这些车迷们如数家珍。


“以大为贵”


如果说,大,必定意味着更多物料,但更高一个级别尺寸增加所带来的差异,究竟能不能“对应上”实际中的差价?如果真如余承东所言,只是多了一截几十公分的钢板成本不值一提,更高级别车型动辄贵出十万八万,岂不是在割韭菜?


还是那句话——是,但又不是。


更大,更贵,更赚?


一旦细想不难意识到,如果只讨论单纯把车身尺寸做大,确实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宝马3系Li轴距加长了110mm,它与标轴版的尺寸差距,基本上与3系到5系的增加幅度相当。而二者(相近配置)之间的整备质量之差,不过区区十几kg。就按20kg计算,哪怕这些重量都是高强度热成型钢,按照高标准的10000元/吨计算,差价也不过200元人民币。


无论是宝马这样几十万的豪华车,还是十多万的经济型车,相对于车大一码、尺寸高一级所能提高的售价,这个以“百”计的物料成本增幅,即便翻上几番都仍然是九牛一毛。


当然,更高级别、更大尺寸的车型往往不是拉长身材就擦屁股走人,它们会采用更高性能的用料工艺、会改用更优秀的机械设计、会增加更豪华的配置。


然而即便算上这些,要覆盖动辄数万元的售价差,这些更“高级”配置与更基础配置之间的成本之差,也很难填满。就像我们在《汽车硬件后付费,蜜糖or砒霜?》中说到的,像座椅通风这样在BBA选装单上动辄上万的高级配置,新造车们几千块就搞定了,还有得赚。


我们经常谈到车身中的铸铝工艺,局部铸铝应用最广泛的部件是悬架塔顶,此配置通常需要BBA入门级纵置车型以上,也就是动辄30万元起步。而铸铝塔顶本身的成本,其实不过数百元,相比钢制塔顶的成本上浮怎么也不过三位数。


这也是为何车企一个个都在争着“向上”、争着做豪华品牌、高端品牌。不光是今天新老中国车企趁着新能源革命的特殊案例,古有90年代诞生的一批日系豪华品牌,今有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韩国豪车梦,大家都很向上。


更高的品牌定位,才能支撑起更大尺寸的车型,进而获得更宽裕的毛利空间,给企业更多的发展回旋余地。主流的经济型品牌,中型车基本就是轿车线的尽头,再推中大型车当旗舰都需要底气和勇气,而豪华品牌这里,中型车才是个开始。


所以小车总是不受车企待见,车企最小最入门的车型,通常只是为了扩大销量规模、丰富产品线、扩展用户群体、培养忠诚度,在我们这片土地被形象地称之为“交个朋友”。


前些年小型车、紧凑型车纷纷被砍,近来一些车企砍掉轿车保留SUV,同样是这个道理。每当有风吹草动,最先被抛弃的总是这些难挣钱的“小”车;越是能保住这些偏小尺寸车型的,往往越是经营良好手有余粮的车企。


戴姆勒时代的smart作为最极端的案例,诞生之后几乎年年亏损,20年亏掉40亿欧元。绝不是因为奔驰心高气傲死不降价,而是车虽然小了几圈,但成本实在是没大家想的那么成比例的少。麻雀虽小,却啥都不能少。


在大部分面向我们主流消费者的市场区间,对于大部分常规的产品线分层,高低级别车型之间的售价差,其实都要显著大于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则贵”难逃割韭菜嫌疑:你多付出了八毛,人家可能只多花了四毛五毛。


格局打开,方览全貌


不怪余承东会惊叹,原来更高级别的车看着大了一圈,仿佛比低级别车型贵上20%、30%理所应当,而实际上这一圈铁皮不值钱、多了一堆配置也不值钱。言下之意是说问界良心,M7把大车拉到了该有的低门槛。


但这又不是事情的全貌,车企们殊途同归走上尺寸这门“刀法”,也不是没有合理抗辩的。要知道汽车百年,新晋的“外行”无数,然而即便特斯拉这样的巨型鲶鱼,也没有实现五米大车满街跑的“均贫富”。



首先老调常谈的,一切拿物料成本导向暴利的论调都是耍流氓。车企要生存,不是光把车造出来就可以撂挑子。大体上财务健康的车企毛利率都能有20%上下,然而一旦把费用项算进去,再扣减七七八八,净利率能上10%都够吹一波。


其次,车大则贵就单款车型而言也许是不合理的,但对于整个企业发展却是必然的结果。


假使一家新创车企,上来就推出了全尺寸、全配置车型而只卖成本价,在可能的火爆初期之后,很快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每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那么下一款车型要转向哪片细分市场呢?车身类别无非轿车和SUV(小众的不计),最重要的划分还是尺寸。



“大”这条路到头了,那么只能往“小”走。然而对不起,因为大尺寸车型已经是用成本在卖,小尺寸车型成本又不比之低多少,推出更小尺寸新车要么无法获得有足够竞争力的售价(纵向比自家大车),要么只能是亏本低价出售。


一家新车企要生存就必须持续壮大,而每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有上限,性价比最高的销量规模化扩大方式,终究是推出新车型、进入新细分市场。如果较小尺寸车型已经在亏本卖,再推出更小一码的新车,后果可想而知。


这显然是一条死胡同,更合理的方式是:在规划中的最小尺寸车型上不挣钱甚至略微亏损,而更大尺寸车型可以在成本差之上进一步扩大价格差,从而让企业在整体上能够获利并生存下去。


也正是因此,虽然通常财务健康车企的毛利率能有20%上下,但扣除费用项与税费等的净利润,能有百分之两位数就够吹一波了。除了成本,企业还要搞新车,这是研发费用;要投广告开发布会,这是营销费用;要养一大堆人,这是行政费用……


如果说不存在“更大尺寸车型的利润相对更丰厚”,最可能的解释是这家车企车型还不够多、产品线覆盖还不够全、企业规模还不够大。新造车、新品牌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只要它还在扩张,或早或晚,最终都会走向同样的局面。


“大车只多点钢板”是事实,可也只是表象和局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嗷嗷胡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