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虎嗅智库
头图:视觉中国
整整一年前的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正式启动。可惜的是,作为碳排放大户的交通行业未被纳入其中。
目前,汽车行业的减碳交易制度主要为双积分制度。2021年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公开表示,长安汽车2020年因双积分政策单车减利约4000元。双积分政策会直接影响车企的利润,而车企的减排压力不减。
在双积分政策尚未转化为碳交易的机制之时,交通行业是否有比较明确的双碳实施路线,可以缓解车企的积分压力,覆盖减排成本?
碳普惠或许是一个新的机会。
碳普惠,通俗的说,是个人可以通过低碳出行的方式获取碳积分,并作为一种个人资产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社会福利。
碳普惠机制下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经过核证可以进入碳市场交易,成为碳市场的有效补充。
2021年9月4日,全国首个全方式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量交易达成。交易双方为高德地图和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共签订了1.5万吨碳减排量。
这些交易的减排量,是由市民采用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出行时使用地图APP导航,地图厂商在出行结束后,经过一系列方法学所计算减少的碳排放量。地图厂商作为碳交易代表将汇集的碳减排量报主管部门审核,随后进行交易,交易所得金额全部返还用户。
目前在汽车行业,面向个人用户层面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碳普惠模式。以《北京市小客车(油改电)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版)》碳普惠制度为例,车企可通过对用户使用油车指标购买电动汽车并且出行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统一汇集,然后将汇集碳减排量在碳市场进行交易,获取相应的碳收益。
碳普惠体系的运营机制是什么?车企有哪些路径和手段可以参与到碳普惠机制建立中?碳普惠项目中用户的减排量有何价值,如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赋能?出行领域成型的碳普惠模式如何运作?有哪些价值放大的机会?
本期「502线上同行」,虎嗅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碳普惠机制如何赋能车企”主题活动,邀请碳领域专家、整车厂商、金融机构专家,从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金融产品设计入手,分享相关项目案例、以及给企业带去何种价值,希望能提升车企以及相关各方对碳普惠的认知水平与应用能力。
想了解“双碳”大势下,车企可以在碳普惠中找到什么利益点吗?扫码报名,来听这一期的“线上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