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22 17:14

我,22岁,“如果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文摘(ID:qnwzwx),作者:钟亦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学历到底是就业的“敲门砖”,还是就业的“纸枷锁”?


“如果没有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做服务员”,这句感慨,出自最近十分出名的一个小红书帖子。



原以为这只是一个求职失意的大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失落,没想到竟然在评论区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他们纷纷坦露心声,在评论区对自己的“假想职业”展开畅想。


有人说想当一个“听得懂人说话”的Tony,有人想要从事美甲行业,有人喜欢摇奶茶,还有人的向往职业是当柜姐……


假如无视学历,每个人仿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无比清晰。


然而一旦套上了学历这层隐形的“标签”,他们的职场方向突然迷茫了起来。



一、当代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内外交困


总结下来,年轻人那些想做而又不敢去做的职业困扰,无非是受制于内部的家庭压力,以及外界的社会期望。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在逐年递增,丝毫没有因为考生的代际更替而影响其成为受社会主流追捧的职业选择。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万余人,但实际报名人数却超过了200万,不仅刷新了历年新高,而且最热门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了1∶20000。


不难看出,不管这一届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到底有何种规划,但“铁饭碗真香定律”始终没有任何动摇。



诸如“在山东不考公务员的孩子就是嬉皮士”等与考公有关的网络热梗不断被传播出圈,也变相折射出了国人对于“铁饭碗”工作的追捧向往。


公务员仍然是大多数长辈心中最为认可的体面工作,而能够拥有这样一份体面工作,已经完成了父母心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尽孝”。


图/知乎 @fish小姐爱吃鱼


硕士毕业的小杨,每次打电话回家,除了“相亲”这样的固定议题,就只剩“还是回来考个公务员吧”的劝说。


尽管她已经工作四年,尽管她已经在自己擅长的行业领域颇有建树,但在她的整个家族眼里,小杨从事的广告业“始终不是什么正经工作”。既没有“铁饭碗的稳定”,又不是“国企的旱涝保收”,朝不保夕,终究还是有被裁掉的风险在。


除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让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产生犹豫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外界的社会期望。


在那个跳出学历肆意畅想职业的评论区里,有人不无感慨地表示,就算家人也理解支持,可还是摆脱不了旁人的风言风语。光是逢年过节听见的“上了大学还去干服务业”的“流言蜚语”,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哪怕想要放下身段,社会期望也不会轻易让年轻人放下。


两个月前,“北大博士考上北京街道办城管”的新闻,就曾引来不少非议。


据澎湃新闻整理,在北京市朝阳区公示的两批2022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中,拟录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名校,其中更不乏海内外顶尖高校。从学历构成上看,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反而是屈指可数,基层公务员报考学历逐年走高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图/《中国基金报》


许多人在感慨公考“越来越卷”的同时,也对北大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考取北京城管基层职位的职业选择表示诸多不解。有观点指出,博士、硕士就应该在科学、文化领域做研究,而不应该浪费教育资源,在基层做一些“不需要高学历就能完成的工作”。


第一季的《奇葩说》中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名校生是国之重器,应当胸怀天下,而不是仅仅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活着。



这种高社会期望不仅仅受到我国自古以来文人治国的传统影响,更来源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文化熏陶。


尤其在经历过一段奋发图强的民族振兴时期后,“读书”被国人赋予了更为崇高的意义。


二、始终逃不出的自我设限


2020年5月10日,一名大学生在豆瓣社区成立了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也被小组成员自嘲为“985废物小组”。


小组的简介里只有一句话:“985five(谐音‘废物’)大学”——985和211高校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


截至今年8月,这个小组的成员已经突破了12万。



他们抵抗“985、211出身就必须拥有精英人生”的成功学叙事,他们厌倦外界加诸于自己身上的各种天之骄子标签。


在这个小组里,没有小镇做题家凭借高考翻身、继而一举“跃升阶层”的成功学故事,也没有还没毕业就拿到百万年薪offer的人生赢家经历。挂科、延毕、考研失败、考公失败、秋招不顺、春招无望、学位证没着落……这些所有人都以为不会出现在这些“天之骄子”身上的标签,在这个小组却俯拾皆是。


有人毕业于985,却在北京签了一份月薪六千的工作。


有人从疫情开始失业至今,到现在还是没找到工作。


有人分享Top3学生找兼职工作,却遭到了“名校生太有性格用不起”“名校生怎么会愿意屈就做这个”等种种质疑。


在外界很多人质问一个名校生为什么要来应聘一份如此简单的兼职时,他们不无感慨地表示:“我只是被薪酬吸引”,想得到一份支撑生活的工资罢了。


但这样平凡而又普通的想法,似乎总是会被外界所忽略。


去年这个小组被媒体报道后,迎来了主流舆论的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在采访小组成员的时候,征集了组员最想要对外界表达的观点。点赞最高的那些回复,无一例外都是“希望媒体和大众不要对985毕业生的选择进行评价,允许他们做一个普通人”。


有学者表示,大学生精英定位遭遇了社会就业率、家庭期望和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三重尴尬。


一方面,已经趋向饱和的中高层工作市场,注定无法完全吸收所有的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沉没成本,根本不会允许一个举全家之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从事一份与既有期待全然不符的工作。



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中,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几乎被完全淹没了。


诚然,精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年轻人考取更好更高学历的欲望,但在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时,却总是被教导放下身段。尤其在逐年递增的数百万毕业生面前,大学生反而成为了另一种“身份束缚”。


年少时考取名校获得的光环,倘若在往后的人生中不再拥有与之匹配的经历,难免会被世俗感慨天之骄子最终还是落入了平庸之海。


在各种设限之下,即使他们想要去从事一些看起来平凡普通的职业,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毕业于211院校的小麻就表示,如果是出于个人意愿的选择,她更想做一个美甲师,“我只会顾虑父母在小地方会不会遭人议论,比较担心他们的状态,我自己是完全可以坦然的。”


然而在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的双重作用之下,大部分人都无法踏出从心所欲自主择业的第一步。


从社会期望的精英叙事,到甘愿寄情于平凡人生,这其中的巨大心理落差,不仅是这一届年轻人需要努力战胜的自我设限,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弥合的认知鸿沟。


三、跳出框架,每个人都可以闪闪发光


部分年轻人表示,在选择职业之前,附加了太多的条件,学历、专业、薪资、教育成本、体面与否等,在所有的条件排序中,喜欢和兴趣好像显得一文不值。


宇宙的尽头不是公务员,而是无法摆脱的对比。


即使考上了公务员、教师这样稳定且体面的职业,仍旧会有“央地”之比、部门之较、重点与否、待遇前景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对比维度。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学生们自我定位、社会定位、家庭定位的三重限制,但在社会充分发展的当下,高学历将不再是一个稀奇标签,诸如“985毕业生考取朝阳城管”这样的新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失去报道的价值。


过去,为了适应国家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促进就业的这一职能被突显出来。当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时,或许是时候回归大学本真的教育意义了——让理想主义者勇敢追逐理想,让现实主义者无惧面对现实。


上大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让年轻人既可以选择世俗认为的理想职业,更可以选择自己心中的理想职业。


2019年以来,人社部陆续发布4批共56个新职业。去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快速兴起的各种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电竞选手、网络主播、网络作家、民宿管家等大量新职业,集聚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大量灵活就业青年,涌现了拥有多重身份和职业、多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图/《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在这些新兴的职业中,既有年轻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自救”成分,也突显了年轻人放下学历包袱、追逐兴趣爱好的择业转变趋势。


有人指出,那些关于“如果我没上过大学”的职业假想的背面,也是另一部分人“要是我上过大学就好了”的职业渴望。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上大学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界和更多元的选择。


图/《无价之辈》


正如有高考676分坚持报考北大考古系的理想主义者,也有分数足够上985搞科研却仍旧奔向了211搞经济的现实主义者。


马东在《十三邀》中与许知远对话时提到,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而剩下的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就是在生活。


不论是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张华,抑或是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的“我”,人群之中的大多数,所追求的都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人选择践行理想主义,也有人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无论是为了人类文明探索高度,还是为了社会发展夯实基础,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能在各自的领域,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文摘(ID:qnwzwx),经授权转载,作者:钟亦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