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9-14 11:48
“我,名校毕业,被困于生活”,女学霸与逆向歧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 (ID:LinkedIn-China),作者:37度2,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一个择偶理论,如果把男女的个人价值按ABCD由高到低排序,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男可以平行兼容A女或向下兼容BCD女,成为最大赢家,但最优秀的A女则反而容易落单。


这样的极端案例体现在上海译文最近出版的《东大女子》一书中。


毕业于亚洲首席东京大学的女生,本应是各个角度评价都无可比拟的优越群体,却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婚恋市场上都遭遇意想不到的逆向歧视:


女子拥有同样优秀的履历,工作中却较男性更不易得到机会;越往高处走,处境越孤立;


择偶市场上,被学历匹配的东大男子轻视,又被学历不如自己的男子躲避。


这些怪象,虽说是由日本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引起,却也可以瞥见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高知高收入女性面对的“不合情理“的事情竟然比普通人多一倍,那普通人又该如何自处?


一、看不见的困惑


“你要认真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


大多数人从小被灌输这样的成长模式。其深层含义是,前一条件是后一结果的必要条件,且正相关。


但在东京大学2019年的开学典礼上,嘉宾上野千鹤子却有这样一段寄语:


什么都有标准答案的时光已经结束了。进入大学,你需要开始面对迷茫、无助和并不正相关的努力和回报值。



而这一点,对东大女子尤其如此。


凭借天赋和努力,过关斩将,以超越同期男生的优异成绩进入东大就读的女孩,看似拥有最多的人生选项,实际却需要面对普通优秀女孩不需面对的困惑。


表面上,她们是人生赢家,可以选择专注发展自我,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女性,选择一位理解自己的伴侣,共同进步;也可以选择做全职家庭主妇,毕竟她们理应是最可能与社会生存能力MAX的东大男子结合的群体,实力雄厚的另一半使得做全职主妇也无需面对任何经济压力。


事实并非如此。


职场中,她们要面对高学历歧视,面对 “东大毕业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吗”的质疑,还常被指责“高分低能”。


东大女毕业生青山就坦白有老板曾当着她面说:“老子就没见过会做事的东大毕业生”。


说不清是社会对东大有太高的期待还是普通人对天之骄子有过多的敌意。


另一方面,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容易受到各种偏见。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二:


一是“成果偏见”:雇佣和提拔男性时往往看重他将来的潜力,而对女性则要求她拿出实际成果。


二是“能力—好感权衡偏见”:女性能力强会遭人厌。女领导只有在展现女性魅力的时候才会得到正面评价。


但即要保持女性魅力又要拿出工作成果,这本身就有些矛盾,影响到她们的雇佣、晋升和谈判,也是必然。


其次,女性更容易在职场中体验到面对挫折的孤立无援感(在日本不少大型机构,重要岗位的男女比例高达20:1)只有努力去适应雄性竞争规则,女性才可能争得一席之地。


又要拿成果说话,又无人支持,对不少东大女子而言,进入职场很容易遭遇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要么努力做得更多,要么郁郁寡欢被埋没。


再说并不友好的择偶市场:


精英男性并不将她们当作最优选,而且她们自己也认同。


在东大法学部毕业生山口真由的书《好精英,坏精英》中,她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


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场酒会上,有位男性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东大首席毕业的女人和一个傻白甜的女人,结婚的话你们选哪个?”



在场的所有男性都选了“傻白甜”。


紧接着,山口写道:


可面对这样的男性,我却没办法正面反驳。因为我们也有跟他们一样的想法。


在日本婚姻中,男方向女方向下兼容似乎是传统,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东大男子可以向下兼容所有女性。


而比自己稍弱一等而性格温顺乖巧的女子大学毕业生,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但同样稍弱一等的其他大学男生,面对东大女子却会觉得不想高攀。


在这一样一级一级向下传递的择偶链中,东大女子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造成这种选择倾向的原因,和日本激烈的职场环境有关。


社会共识里,男强女弱的婚姻,在孩子出生后,“通常”会自动牺牲女方事业来成全家庭。


这种组合的强弱对比直接规避了尖锐的矛盾,因而被大量认同。


但同样优秀的东大男女,生育后由谁来放弃事业,就不好说了。


对东大男子而言,哪怕是要去思考“是否需要由自己来牺牲事业?”,都像无端冒出来的矛盾。


谁愿意给自己添堵呢?


基于此,被种种困境夹在当中的东大女子,看似一手好牌,但若真要选择事业和家庭并行的“光明之路”,需要付出的,比我们常规理解的,要多很多。


不管是在职场里,还是家庭中。


二、东大女子


面对这些困境,该如何解决?可以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立场进行探讨。


对男性而言,当然要打破“习惯于优先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和成功欲”和“育儿是女性分内之事”的思维定势。


但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得拿点甜头出来证明这样做是值得的,才有效果。


对此,书中提到的一串数据极具说服力。


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濑地山角教授指出:日本双职工家庭的日均家务时间,女性5小时,男性40分钟左右,合计6小时,对半分就是一人3小时。


所以男人只要每天保证3小时家务,就能保障女性的全职工作。


而如果妻子一年能挣1000万日元,那么男人的家务劳动时薪就是1万日元(按1天3小时*350天来算),这比大部分公司的加班费高。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做家务绝对是更划算的。哪怕妻子的年收入只有700万日元,也比男性拿命加班要挣得多。


看在不跟钱和健康过不去的份上,选择帮妻子做家务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而对女性而言,“向前一步”,为自己争取想要的人生,自然是解题思路之一。但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声音:放下“努力上个好大学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生选项,如果不从增加的选项中去选择,好像努力都白费了”的执念。


进一步说,放下去适应雄性竞争的执念。


正如上叶千鹤子所说,所谓男女平权,并不是要求绝对平等,而是女性就好好的做女性自己也能得到尊重。



面对明知不合理的竞争环境,却偏要去克服重重困难,去适配男性主导社会中的第一和优秀,是件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


这样的呼吁也并不只发生在日本。


2013年,哈佛大学毕业的记者艾米利马查写了一本书《回归家庭》,书中讲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从哈佛/耶鲁等一流大学毕业后,放弃成为人上人的top工作机会,成为家庭主妇,追求慢生活。


这种行为,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看起来挺天真的。


但对于这部分高学历女性来说,这是一种“贵族义务”:


我们拥有最多的选项,但通过选择拒绝过度迎合男性孜孜不倦构筑起来的经济智商的竞争社会,去为更多普通女性争取生存空间。


三、写在最后


至于有没有家庭事业双成功的东大女子呢?


当然也是有的。


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能考上东大的女孩已经是凤毛麟角,而能做到书中讲述的成功案例,更是天选之子,几乎没啥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如果硬要总结,拥有超乎常人的强健体魄,果敢的决策力和行动,以及一位尊重理解自己的伴侣,是共性特征。


但拥有这些,并不必然成功。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通过这本书去看见别人的故事,去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我们正在面对或可能面对怎样的客观环境,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 (ID:LinkedIn-China),作者:37度2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