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9-26 08:26
中国真正的“奶茶之都”,我提名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作者:土卫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果然不出所料,今年的茶饮订单量和门店数冠军,依然是广州。


前不久,美团联合咖门发布《2022茶饮品类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现制茶饮2020年的市场规模是1136亿元,到2025年预计会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25.5%。这其中,广州的表现尤其抢眼,无论是订单量和门店数都稳居第一。


奶茶门店数和订单量,第一名都是广州,第二名都是深圳。/美团X咖门


事实上,这并不是广州第一次拿下茶饮冠军,2021年广州就已经是第一名了。


奶茶对于广州人而言,究竟有何魔力,能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


(备注:茶饮是更广泛的统称,不仅包含奶茶,也包含果茶、纯茶等其他品类。但我们习惯把上述品类都称为奶茶,所以下文统一用“奶茶”指代)


奶茶之都,凭啥轮到广州?


我称广州为“奶茶之都”,谁赞成,谁反对?


反对的话,请到体育西或者西华路,从街头喝到街尾再来回答问题。


为什么是这两条街呢?因为这两条街奶茶门店密度很高,而且除了连锁经营的喜茶、茶理宜世、沪上阿姨、一点点、茶救星球之外,还有许多独立开办的原创品牌。


品牌众多,琳琅满目。


在这样的街巷里,奶茶店要想在众多门店中脱颖而出,口味和创新上必然要有“两把刷子”,不然分分钟被淘汰。正因为如此,能开得下来的,必然经得起检验。“不好喝”是不存在的。


要知道,广州的奶茶门店数接近2万家,总数是上海的两倍。你可能会问,都是奶茶,喝谁家的又有多大区别呢?不就是个奶茶吗,开这么多家店,有必要吗?


有必要,那是必须的。广州能开出这么多家奶茶店,其实和广州常年湿热的气候有关。广州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火解暑自然是顺理成章的生理需求。


一杯奶茶,降暑解渴。


把目光放到更远范围,许多亚热带地区都有这样的需求,这样就催生了降暑食品。福州的长乐冰饭、海南的清补凉、广州的糖水和甜品,都是如此。广州还有凉茶,凉茶中比如癍痧就以清热排毒而闻名。


气温和奶茶销量呈正相关。/南方都市报


近几年,随着新消费、网红文化和社交媒体三股浪潮的兴起,以新茶饮为代表的奶茶,逐渐取代糖水和凉茶成为了降暑消费中的顶流。


中老年人也开始爱上奶茶了。/南方都市报


新消费侧重创新,这迎合的正是新世代标新立异、塑造个性的心理需求。新茶饮以创新视觉和味觉双重体验为追求,每个季节都能推出新品爆款,持续收割当代青年的注意力。


网红文化注重美感,滤镜、打卡催生社交需求——在社交媒体上塑造生活家形象,赢取更多共鸣和认同。平心而论,凉茶是真做不到这一点。而糖水和甜品的消费更注重线下环境体验,这类门店经常要排队,并不如外卖来一杯奶茶炫得更加自如。


奶茶不必拘泥于场所。尤其叠加上广州盛行的下午茶文化以及“三点饮茶”梗,在办公室里点奶茶,也变得富有态度。


气候原因和新消费浪潮,并非广州成为奶茶之都的全部原因。事实上,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在文化和地理上都弘扬了当代茶文化的余韵。


在文化上,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大量的茶叶就从广州运往南亚、西亚。与广州相邻的清远,本身就是茶叶主产区。可以说,广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这光看着都治愈啊!


在地理上,将中西方文化相融的香港,近代以来又形成了以茶餐厅为代表的餐饮文化,尤其以港式奶茶见长。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两地深度交流,港式奶茶也逐渐融入了广州的茶饮文化中,成为奶茶新消费中的一股强劲力量。


从人口结构上看,广州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7.82%,这个比例在全国排名第四。这表明广州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年轻人追逐新潮,刚好和奶茶文化相吻合。


另外,2021年广州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7.3%,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二。这表明广州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在一个包容性这么强的城市里,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这或许也是广州小众品牌众多的侧面印证。


每一千人就拥有1.27家奶茶店,这种幸福感你能体会吗?/界面新闻


所以说,广州成为“奶茶之都”的条件,真是得天独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啊!


广州奶茶,卷得人瘦不下来


广州奶茶的品类,实在太丰富了,而且总能卷出新意,让人欲罢不能,总是难以专注于减肥。


据天眼查2019年发布的数据,北京、上海有90%以上的奶茶店均属于连锁经营品牌,而广州这一数字不足60%。这表明广州的奶茶店中,有不少是自营小众品牌。上文分析过,这是广州城市文化包容性的某种体现。


广州人对连锁奶茶的评分低于北京上海,毕竟选择多。/天眼查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立下誓言,要在一年之内喝遍西华路全部奶茶店的所有茶类,否则就一个月不喝奶茶。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太年轻,远远低估了茶饮门类的丰富程度。


就连茶底的分类,两只手都已经数不过来——凤凰单枞、大红袍、铁观音、四季春、茉莉、抹茶……基本上能泡来喝的茶,都可以作为茶底。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往上加不加奶,里面加水果还是小料,顶部加不加奶盖,奶盖上撒什么……光这些就能搭配出花来。


一芳、鹿角巷为代表的的黑糖风味奶茶,现如今没有原来那么火了。


但你要以为奶茶就是堆小料,那目光就太局限了。连以堆小料为特色的书亦烧仙草和益禾堂,都不满足于单纯堆小料了。像港式丝袜奶茶这样的传统茶饮,更是没有任何小料。


说到底,奶茶的灵魂还是在于两个词——比例和时间。我在家里也自己尝试过做奶茶,但奶和茶的比例多少合适,煮茶多久口感最好,如何能让奶和茶融合得更为顺滑,这些问题,在家里很难解决。


奶茶店,拼的就是这个专业。好比最简单的丝袜奶茶,要把斯里兰卡的红茶煮开后反复拉茶几次,才可令茶味均匀并逼出茶味来。拉茶的过程最见功底,茶水要与空气接触,茶和奶之间也要均匀相融。


奶和茶不是简单混合而已,拉茶的功力很重要。


有的奶茶店为了增加口感,连冰块都用奶茶冰,这样即便融化也不会稀释口感,真是太讲究了!


要说新茶饮,就不得不说果茶。很大程度上,新茶饮的风潮就是果茶带起来的。传统的果茶,就是水果榨汁,再加茶底和奶盖。而新果茶保留了水果原本的形态,喝完还可以吃两口,口感更多几分享受。


作为传统甜品中的“王炸”,杨枝甘露在广州人心中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但在下午茶时间,要是端着一碗杨枝甘露吃,其实还挺不方便。试想,你一会儿要打字写方案,一会儿又要拿起勺子来吃杨枝甘露,非常麻烦。


这样的杨枝甘露,比甜品版本的口感还好。


新茶饮版杨枝甘露很好解决了这个痛点,杨枝甘露中的椰奶西米露改成了水晶冻和奶冻,加上爆满维生素C的西柚,最后再加入清甜冰爽的茉莉初雪茶底,只需一根吸管,便可以边敲方案边享受减压时刻。而且,它拍起照来也十分好看,实在是打工人必备。


难怪甜品店和糖水铺的生意日益冷清,而奶茶店却生意红火。


还有的奶茶店,把豆浆也融入了奶茶元素中,开创了豆浆奶茶的流派。而柠檬茶,光在广州就孵化出挞柠、丘大叔、邻里等众多网红品牌,分店开遍广州主流商圈。


一篇文章,根本无法总结完广州奶茶的丰富与诱人。写罢文章,我也打算出去点一杯舒缓一下了。毕竟周一,又得收收心打工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 (ID:app-neweekly),作者:土卫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