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ID:bosszhipin),作者:关静,编辑:贾嘉,原文标题:《一把宝剑能卖上百万,帮金庸圆梦的他们厉害了》,头图来自:《倚天屠龙记》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只要读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都不会忘记这段顶级产品PR文案。
且不说屠龙刀,只说如今算是各种仙侠剧盛世,但似乎并没有哪把剑能像“倚天剑”一样的深远影响力,因为这把剑的主人,都是金庸笔下的绝世人物:郭襄、灭绝师太、赵敏、周芷若。
在《倚天屠龙记》的结尾,明教铸剑师吴劲草受教主张无忌的命令修复了屠龙刀,但因为太多明教同袍死于倚天剑下,吴劲草不愿修复此剑。
书中已无倚天剑,世上本无倚天剑。但人心里,倚天剑的情怀一直在。
现代的铸剑师,就曾与金庸先生因倚天剑而结缘,让纸上神兵拥有了实体。
不过,现代人对实体剑的需求,与江湖无关。铸剑师们的手艺,要到哪里去找知音呢?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工艺大师沈新培
谁与争锋
沈新培精心铸造的一把陨铁宝剑,曾开出了180万的高价。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华老字号沈广隆第四代传人,生于1948年的铸剑大师沈新培,被江湖称为“当代欧冶子”。
沈广隆字号在江湖上的传承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龙泉铸剑精英大比武”,沈氏先祖沈庭璋夺得魁首。
沈新培从小跟着父亲沈焕周学习铸剑
2004年,年近八旬的金庸故地重游,赴龙泉问剑,不出意料,沈新培接下了铸造倚天剑的任务。
他曾当面对金庸先生讲述自己对剑的理解:“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因为历代倚天剑主都是女性,所以沈新培按雌剑设计,在剑槽上下了工夫,并突出了剑的长度。
沈先生强调,影视剧里给人的印象,剑槽是用来放血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个设计是为了减轻剑身的重量。
玄武剑,沈新培铸
而且,锻造一把符合行业标准的好剑,成本是很高的。按古法铸剑技艺,从选材、炼材,到锻打、铲锉、淬火、磨砺、制作剑鞘、外装......历经整整七十多道工序,需锻工、木工和铜工三大工种的通力合作,费心、费力、费工又费时,才能造出一把“倚天剑”。难怪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行业里对剑的评价也有一句话:剑条看锻工,外饰看铜工。
剑条看锻工,外饰看铜工
剑条看锻工,指的就是锻制环节,也就是锻炼、淬火和磨砺,这是龙泉传统铸剑技艺精髓中的精髓。草钢经过上万次的敲打、折叠与提纯,才能炼出一把纯正的剑材料。以沈新培为代表的沈广隆一脉,独门绝活正是锻制技艺。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锻制是龙泉宝剑的技艺精髓,很考验铸剑师的功力
手艺为王
张纪中在谢明友的剑铺中体验锻剑
铸剑师们光着膀子,在火星四溅中一下又一下抡着大锤锻打烧红烧透了的铁块。如今,仍然是这个行业离不开的场景。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想成为一名技艺上乘的铸剑师,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言。
“打完一天的剑条,整个人都是乌漆漆的,夏天更难过,汗水就没断过,人脸就跟花猫一样。”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邹建明描述。
邹建明现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沈新培曾多次改革铸剑工具,为了提高铸剑工艺和生产效率。他于1968年发明的淬水刀夹具,使得铸剑锻造功效提高了5倍不止,于1975年革新的刀剑制作工艺则使得铸剑成本降低了1/3。但是他说,“我们龙泉锻造技术比赛的时候,不允许用这个工具,因为用了之后铸剑太快,达不到考验水平的目的。”
谢明友向师傅沈新培请教锻剑技巧
毕竟,正如沈新培的徒弟谢明友说,一把剑是好是坏,看的还是铸剑师的手艺。匠人的本事不能丢。
实际上,机器固然加快了铸剑的某些工序,但铸剑全过程都离不了人,“现在有空气锤打出来的粗胚,但这样做出来,也只是打剑身省下一点力气。”
铸剑师还要上手调整直度、柔性和韧性,后面的淬火、磨砺也都是一点点做起来的。铸剑师不仅需要一把子力气,反应也要足够灵敏,指哪儿打哪儿,看火候凭经验快慢轻重有度。
锻打,既需要体力,也很考验脑力
除了精密复杂的工序,铸剑的过程还伴随着不测的危险。长年累月守着13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中时有小铁水乱飞,空气当中也尽是钢铁熔粒,很可能造成眼睛被烫伤,手指被割掉等严重的伤害。沈新培的视力在一次指导徒弟打铁的过程中不慎受损,火星直接飞进了眼睛里。现在他的左眼视力只有0.2,右眼1.2。
但老剑师并不认为这有多值得惊讶:“有哪个铸剑师没被烫过?一个小小的铁花对身体伤害也不大,用药擦擦就算了。”
这么高的成本,产品价格自然不菲,一把大师之作,往往是3万起步。
上为吉祥剑,下为五行剑,谢明友铸
江湖正宗
现在,铸剑行业,龙泉当地的文化支柱性产业之一,被学者称为“产业集群”。
以2019年为例,龙泉市剑瓷产业产值达46亿元之多,全年产值增幅突破15%,其中,宝剑产业的产值增幅为21%。
目前,龙泉市工商注册的剑铺有230多家,仅当地的从业者便已多达2万余人。
剑铺的出现,促进了当地就业
邹建明和谢明友都有自家的剑铺,在开店方面,他们也是先行者。谢明友说,产业发展初期,一把宝剑卖100来块钱就算高的,能赚个20块钱,利润就算可以了。慢慢的,当地有了专门跑营销的人,因此铸剑师们也可以选择直接卖给这些经商者,自己只安心在家铸剑即可,“这样的话,宝剑的卖价就稍微低一点”。
但造假又成了新的问题。在网络上搜索“龙泉剑”,大量的提问都涉及到如何辨别真假,如何识穿骗局之类的。
沈新培就有过多次打假的经历,但他强调说,打假,只针对的是“外地人”。在沈先生眼中,在龙泉当地生产的宝剑就是龙泉宝剑。因为“当地生产”四个字,意味着生产者就是当地人或在当地有师承的外地人。
“哪家剑铺多多少少都和我沈广隆剑铺有联系,不是我徒弟,就是我徒弟的徒弟。”自己的人的事儿,关起门来就是一家子。
沈广隆剑铺讲究传承,每一代人从小便开始与宝剑打交道
不难发现,龙泉铸剑师群体已然形成一张基于地缘、业缘的稳固社会关系网,而师徒制形成的拟亲族关系则令这张关系网更加牢不可破,以至于成为一个可一致对外的利益共同体。
他们会有意识地为新产品申请专利,保护群体利益。沈新培提到:“一次武术器材评比时,有人用的是我的乾坤剑,乾坤刀,我直接告诉对方,这个我有专利的,对方看过证书复印件以后,立马就撤了。”
专利是为了防止龙泉以外的铸剑师抄袭
专利的作用,有时候并非为了独占版权或者防止同行盗用,而是一种自我保护,防止自己“被指侵权”。
邹建明解释说,专利申请下来其实是保护自己。比如别人万一申请了一个图案的专利,而他如果没有申请,用了类似的图案,就有可能被别人打假。
在外观上,一个好的创意出来,能引得同行纷纷叫好,继而便是相互借鉴,甚至是模仿,有意思的是,铸剑师们对此却并不在意。
“这个没关系的,都是相互学习”。在邹建明看来,“被学习”也是自己走在铸剑前沿的证明之一。
邹建明家世代为金匠,他自小跟着父亲邹芝璋学习鎏金、鎏银、手工雕刻等宝剑纹饰技艺,“其实龙泉宝剑的外饰工艺,从一个平面雕花演变到立体雕花的工艺,就是从我家开始的。”
作为宝剑纹饰技艺的佼佼者,邹建明不仅继承了传统手工技艺,更是擅长将古法雕刻与新型技术相结合,曾有多柄宝剑外观、纹饰造型别具匠心巧思,被多家博物馆借去巡展。
剑条、剑鞘以及宝剑造型均能体现铸剑师的心思与设计
传承压力
近几年,借助电商平台,铸剑师们开始活跃在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直播与日常动态更新呈等具象化方式售卖龙泉宝剑,且销量和营收尚可,以明友剑铺为例,这一部分收入能占到年总收入的60%。
产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铸剑行业从业人群的迅速扩大。沈新培会感慨:“现在很多新开的剑铺都不认识了。”
另一方面,铸剑师也面临断代危机。目前,绝大部分铸剑师的年龄在50岁上下,愿意学铸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以谢明友的剑铺为例,沿袭的是由10来个人组成的家庭作坊,半师徒、半雇工制将一批学徒招进来,最终也只有1~2个人会签字拜入师门。
谢明友与沈新培师徒锻造宝剑
当年谢明友18岁拜到沈新培门下学习铸剑,心思很简单,铸剑苦归苦,但与种田、割松香相比,算是高回报的营生。但谢明友那一代,学艺的方式大体还可看作师徒传艺,而如今的授艺,更像是雇工干活。
沈新培与谢明友师徒
现在,当地较大的剑铺,从当地聘请两三位大师傅,30~50个工人则是从全国各地而来,雇佣方式与薪资制度均采纳的现代工厂的标准。
作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龙泉青瓷宝剑技工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专业,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思路,试图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
这类模式,看似是师傅带徒弟,实际上执行的是上岗培训,最快的3~5个月即可上岗,所谓的“徒弟”更像是工厂生产线上的一环,对应的是技术工人。这与传统铸剑行业的锻工、铜工与木工各有所长并不完全相同。技术工作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工序动作熟练操作就可以,但传统的锻工、铜工、木工,除了专精一项外,还需要成为多面手,具备把握整个流程的能力。
邹建明是技工学校的任课老师之一,“从头到尾都是要教的,学生学得笼统一点,最多2年时间而已,学不了很多东西的,还是师傅带着好。”
邹建明在技校授课
邹建明将外饰工艺传授给徒弟们
总的来说,铸剑行业,面临着从师徒制向雇工制发展的趋势。
但在大趋势之外,手艺人们的关注重点,还是手艺的传承和出新。
“没有新东西,你就跟不上去了,这个最痛苦。”
对新创意的渴求,源于铸剑行业的新探索。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如今,铸剑师们开始积极开发多种品类,影视剧周边、游戏道具,即使是在电竞等看似毫不搭边的领域里,铸剑师们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中国电竞战队EDG 在《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夺得冠军,捧回的大赛奖杯“银龙杯”便是沈新培的作品。
古老的手艺,需要与流行文化交汇,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ID:bosszhipin),作者:关静,编辑: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