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寒冰,头图来自:《我们由奇迹构成》
作为一个出门吃个饭都要做会心理建设的资深社恐人士,最近看了期让我舒适度极高的节目:知乎出品的《荒野会谈》。这是个探讨“ Z 世代如何跟世界相处”的谈话节目,第一期聊的就是“理想的社交状态”,也自然聊到了现在被普遍讨论的社交标签,比如“社恐”。
为啥说舒适度极高呢?相比于周围太多“社恐是病,得治”的声音,这个节目传递了另一种态度:“社牛”和“社恐”并无优劣之分,你完全可以做个社恐,同时感到快乐。
事实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和理论都发现,“改变”不是社恐的唯一出路:你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个“社恐”。
(本文的“社恐”指社交语境下的泛化含义,不代表DSM-5定义的社交焦虑障碍。)
一、社恐,其实有它的好处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里,“社恐”们总会被评价“性格不好”“不合群”,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一些研究发现,社恐的很多“弱点”,其实也是他们的天赋和优点所在。
比如,社恐在社交活动中“耗电”很快,而且容易社交回避。这其实跟他们同理心很强有关。
201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个体具有很高的同理心,他们会持续关注社交对象的情绪状态,同时也更擅于给情绪状态归因。
这种过高的同理心,会很容易让他们在社交中情绪过载。为了减少这种不堪重负的不适感,社恐们就很容易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但是,同理心强在一些情境下也可以是优势。比如在一对一的社交情境中,高度同理心会让他们更容易跟他人进行深度对话,这特别有助于建立亲密独特的关系。
再比如,“反刍”这种经常让社恐人夜不能寐的思维活动,其实跟“高语言智力”有关。
▷ 《脱口秀大会》鸟鸟说社恐
2015年一项研究发现,容易反刍和焦虑的人,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很强,他们可以更细致地思考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也有很强的洞察力。这也能解释,为啥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作家、管理者,都是“社恐”了。
二、社牛,不一定都享受社交
在社交场合灵活自如游刃有余,不担心别人的眼光,从不尴尬……这些“社牛”的特点确实让人羡慕,但有时,这些对社牛的印象里,也存在一种理想化。
事实上,“社牛”也存在自己的议题。比如:
讨好心态。
很多社牛的行为背后,其实是一种讨好心态。比如因为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努力表现想赢得别人的好感;特别担心冷场、话掉地上,所以就自动承担了“热场王”的责任……这种害怕被讨厌的动机,其实很难让一个人在社交中真正放松下来,去享受跟他人相处的乐趣。
未完成去自我中心化,难以建立真实的关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大卫·埃尔金德提出,一个人在青春期会经历一段“自我中心期”,他们相信他人会跟自己一样关注自己,大卫·埃尔金德把这种幻想称为“假想观众”。
“假象的观众”往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一个人自我欣赏,ta 也会觉得周围人都应该赞美和欣赏它,从而把很多精力放在博取他人的关注上,如果没有成为“社交中心”,还会非常失落。
随着跟现实世界的接触,一个人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并不总是“社交中心”,从而跟他人建立真实的关系;但如果没有顺利走出“自我中心化”阶段,就仍然会把精力放在吸引“假想观众”上,这其实不太有利于建立真实的关系。
过度社交带来的精力损耗。
2016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外向者,过度社交也会带来损耗。社交行为虽然能在短期提高外向者的能量水平,但 3 小时后,他们会感受到更高的疲劳。如果不给自己的社交生活设置适当的界限,“社牛”也会因为社交感到疲倦和压力。
并不是说“社牛”不好,只是每种社交状态都有它的正反两面,完全不用盲目追求某一种所谓“更好”的。
▷《风平浪静的生活》
三、没有人会一直“社恐”,也没有人会一直“社牛”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只有“社恐”或“社牛”这一个社交状态,而是“在社恐和社牛之间来回横跳”的“社交牛杂症”,典型表现比如:
陌生人面前社恐,熟人面前社牛(或者相反);
上班社恐,下班社牛(或者相反);
2-3个人的聚会是社牛,3个人以上就开始社恐……
心理学对这个现象有很多解释。比如根据米歇尔的“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在不同的情境下,一个人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同的预期、信念和感受,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状态。
而后现代主义疗法则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有的、不变的“自我”,自我都是被关系构建出来的:在不同的关系里,一个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这不是伪装,都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
这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当我们说自己“社恐”,其实是在说,当下的这个环境、这段关系让我社恐。而不是说,我就是个“社恐”的人。(“社牛”同理)
相比于把它作为框住自我的标签,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作为自我探索的契机:这份关系为什么让我不舒服,我喜欢的、能让我放松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到能让自己舒适的环境。
▷《海岸村恰恰恰》
四、“社恐”,不一定要改变
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教社恐变社牛”的方法,但我总觉得,当我们提到“社恐”,“改变”不应该是那个唯一的选择。
不是说社恐不能改变,而是在改变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改变?
是因为这件事真的困扰到我了,我想出去社交,还是仅仅因为别人告诉你“这样不好”?
首先,“社恐”是不好的,不受欢迎的,这种印象不是一个天然的事实,而是社会文化构建的。越是在崇尚集体主义、人情关系的环境,“社恐”越是一个问题;而在更加尊重自我意识、重视“社交距离”的环境,“社恐”反而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正常”。
比如我一个从小不爱跟人打交道的朋友,之前在家乡五线小城,因为性格不被接纳痛苦得要死,但来了北京之后,她就自在多了,因为这个环境不觉得她“社恐”有啥问题。相反,如果在芬兰这样的国家,“社牛”可能也会觉得格格不入。
另外,任何积极的改变,都要建立在“接纳”的前提上,而不是“我有问题”。
同样是改变,表面上都是去学习跟别人相处的技巧,动机是“我觉得自己这样不好”,还是“我挺喜欢社恐的自己,但我想试试更多的社交”,带来的心理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叙事疗法认为,人在问题面前是有自己的主体性的:面对社恐这个问题,你可以选择服从周围人的声音,跟他们一样认为“我有问题”;也可以在面对那些声音时,选择“不同意”。
去跟你的“社恐”对话,问问它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帮到了你?尝试去理解它。
你会发现,社恐或是社牛,都是我们基于当下这份关系选择的应对方式。可能没那么完美,但也是当下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方式了。当你理解了自己的“问题”,你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改变或是不改变,都是 ok 的。
最后还想说,不要用“社牛”“社恐”这样的标签限制自己,去做你想做的事。
前几天看《圆桌派》,脱口秀演员周奇墨就是个社恐:因为小时候频繁转学,他在人际关系里一直不太放得开,总担心会冒犯到人家。但在接触脱口秀之后,他慢慢在跟人的互动里找到了安全感,生活里跟人相处也放松多了。
▷《圆桌派》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跟自己的“社恐”达成和解,不如先把它放到一边,去做让你感觉很好的事。当你在那件事上慢慢累积起对自我的信心,“社恐”也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社恐或社牛,其实都没啥问题,但自己喜欢自己,挺重要的。
祝你可以越来越喜欢自己,包括自己身上那些“不跟世界调和”的部分。
参考文献
Yasmin Tibi-Elhanany et al.,Social cognition in social anxiety: first evidence for increased empathic abilities,Isr J Psychiatry Relat Sci,2011,PMID: 22120444
Alexander M. Penney et al.,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Is the worrying and ruminating mind a more intelligent min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DOI:10.1016/j.paid.2014.10.005
Sointu Leikas et al.,Happy Now, Tired Later? Extraverted and Conscientious Behavior Are Related to Immediate Mood Gains, but to Later Fatigue, https://doi.org/10.1111/jopy.12264,2016
David Elkind,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1967,https://doi.org/10.2307/11271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责编: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