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0-08 22:20
寒潮与高温预警同现,这场面我真没见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石头科普工作室(ID:Dr__Stone),作者:行思,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与寒潮蓝色预警。在人们的印象中,高温预警一般在夏天,而寒潮则在晚秋与冬天,但是在这个离谱的10月,高温预警与寒潮预警,相遇了……






为什么会什么离谱呢?这还得说到今年高温的主角——副高


副高是副热带高压的简称,这是一个常年横亘在纬度30°左右的一个大气环流系统,盛行下沉气流。受海陆的影响,副高被分裂称若干个高压单体,其中一部分便是西北太平洋高压。西北太平洋高压的主体在海上,其西部脊常常会在夏季深入大陆,我们常说的副高变动,其实就是深入我国大国大陆脊的变化。在气象学中,我们通常用500百帕图上的588位势线表示副高的边界,其最西端就是副高的西伸点;另外,我们用东经120度上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表示副高的南北移动。这样我们就可以表示出副高的位置。


588线内便是副高(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1时)


我国夏天天气的三大主角:高温、降水、台风都与副高有关系。在副高内部,高温少雨;在副高脊北侧的西风带,经常会生成降水;在南侧的东风带地区,常常有台风形成。


可以说,副高以一己之力,决定了我国夏天哪里下雨,哪里高温,台风往哪里吹。今年夏天我们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高温正是副高直接作用的结果。当然,今年史无前例的副高,是包括南亚高压在内的几大天气系统对副高支持的结果。



九月,随着温度的降低,大家对于随后的降温非常期待。毕竟今年夏天从6月开始的高温太折磨人了。在长江中游地区,高温带来了八十多天的干旱,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创造历史同期最低水位,鄱阳湖上甚至刮起了沙尘暴。在两广与福建地区,多个台风外围风圈带来的下沉气流引起的高温也让大家不甚其扰。显然,天下苦高温久矣。


然而,极端天气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就在国庆节期间,副高再次西伸北抬笼罩中国大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温。10月3日,全国高温前十的准入门槛已经到了39.7℃,安徽甚至有3地温度超过了40℃,刷新了全国最晚的40℃高温记录,当然也刷新了10月份的高温记录。


副高在十月份的西伸北抬是非常异常的,但如果放在今年有着各方势力强势支持的副高的背景下来看,这种异常又显得在情理之中。换句话来说,今年的高温是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异常,如果我们习惯了异常,是不是就显得正常了呢?



但是,当寒潮预警与高温预警同时发出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感叹自己见过的世面还是太少了。如果说高温预警是历史晚见的高温,那么这次寒潮预警便是史上最早的寒潮预警,二者大幅双向奔赴,终于在一起见面了。


寒潮是来自于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向中低纬度侵入的现象。我们经常听到的西伯利亚寒潮中的西伯利亚,正是影响我国寒潮的重要发源地。不过在西伯利亚北部还有一处冷源,这便是北极圈内的气压系统。一般情况下,二者会相互作用,北极会不断给西伯利亚输入能量从而为寒潮爆发积累力量。


夏季之后,太阳开始南偏,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便会迅速降温,北极地区的的冷空气便会在西伯利亚平原地区积累。不过西伯利亚南方地势比较高,冷空气翻越比较困难,直到西风的牵动,冷空气便会越过蒙古高原侵入我国。


这是正常情况下的情景。近年来,随着北极的快速暖化,极地涡旋越来越弱。涡旋对北极地区冷空气的束缚力也在逐渐减弱,北极气压系统将更容易地将能量输送给西伯利亚高压,这便会导致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当然,更严重的便是极地冷空气南下。本次10月份的寒潮便是冷空气积蓄过强过快的结果,10月3日8时的天气图显示,高压中心气压超过了1055百帕,已经超越了寒潮的气压平均值。




不过,除了极地涡旋之外,拉尼娜也能对冷冬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最近,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三峰拉尼娜已经形成,今年的冬天成为一个冷冬的概率明显增加。


高温与寒潮的相遇会进一步放大寒潮带来的体感差异。我们对降温的感觉会远超一般的寒潮。以合肥为例,10月1日-3日的最高气温都在38℃-39℃,而到了10月4日仅仅只有17℃,降温差高达21℃。在酷热难耐之后随即降温到深秋甚至是早冬,身体的反应会尤为明显,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将这种反差放大至今年全年,如果我们在极端高温之后真的迎来了一个冷冬,这个冷冬的感觉也将会极为难受。


无论是过晚的高温还是过早的寒潮,其实都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异常天气现象。在全球性的气候事件面前,我们能做的其实微乎其微,最多是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行为减缓未来的影响。对于已经要发生的气候异常来说,我们能做的只有密切关注,做好准备与预防措施了。


参考文献:张培忠,陈光明.影响中国寒潮冷高压的统计研究[J].气象学报,1999(04):493-5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石头科普工作室(ID:Dr__Stone),作者:行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