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0-19 20:08
潮流的尽头是户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ogue Business(ID:VogueBusinessChina),作者:Junjie Wang,编辑:Yiling Pan,原文标题:《城市户外潮元年,“山系风格” 是下一个街潮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年中,爱马仕 16 万元一辆的 “天价” 自行车售罄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让骑行这件事走上小资之道的,还有消费者对来自英国的高端自行车品牌 Brompton 的 “一时兴起”。


整车标价在万元之上的 “小布” 自 2012 年入华之后曾一直被 “无人问津”,但今年却意外成了 “小布” 在中国的爆发之年,直营店现货不仅屡屡卖断货,小红书上和品牌有关的话题标签浏览量几乎都在千万级别以上。


骑行热只不过是 2022 年整体户外运动趋势的一小环。Vogue Business 已经报道过,像年初的滑雪,年中的陆地冲浪和飞盘、桨板等户外运动都在大面积开花,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趋势当中,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这些户外运动大多同城市生活结合。


同这股户外运动热潮惺惺相惜的 “山系风格” 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一风格也被称为 Urban Outdoor 或者 Gorpcore,因其注重机能性并同日常通勤着装结合的特质被熟知。“山系风格” 最早从日本兴起,如今趁着户外潮的势头,正酝酿着新的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


一、讲求机能性的 “山系风” 是何来头?


2013 年,当户外运动爱好者陈炫宇刚从香港辗转来到上海的时候,他发现,他习以为常的户外活动在这边还没多少人参与,“那时候的潮流就是街头风”。


但潮流来得很快。在昆明经营户外服饰买手集合店 Rookie Lance 的杨振宇现在想起来,大概在 2017 年的时候,他注意到 ISPO 运动用品和时尚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户外品牌参展,“那一年的 Yohood 和 Innersect 这样的潮流体验展也开始把户外品牌带入视野了”。

 

兴趣是一切的导火索。陈炫宇在 2019 年时创办了专门介绍户外文化的媒体平台 “山系文化 Mounster”,而杨振宇不仅加入了一家上海的机能包袋品牌负责新媒体推广,还在昆明组建了一个飞盘社团。“我本身喜欢往户外跑,爬山、爬楼、逛湿地公园。” 杨振宇告诉我们,一部分人因为喜欢上这种穿衣风格才去接触这类满足这种穿搭的活动,但他相反。

  

要总结 “山系风格” 到底有什么固定特征有些难度。但杨振宇和陈炫宇都指出,机能性是一大特点,而另一特点就是将具备机能性的服饰同都市通勤和日常生活中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既实用也实穿。”

 

严格一点,“山系穿搭” 应该被称作 Urban Outdoor,户外媒体 “山系文化 Mounster” 的创始人陈炫宇指出,Urban Outdoor 的起源应该归咎在日本,这种风格在日本也被称作为 Yama Style,中文直译便就是 “山系风格”。

 

图片来源:陈炫宇

 

“这种风格其实也根据不同场景会细分出不同的造型特点,Urban Outdoor 其实就是将带有功能的装备和穿在城市的日常着装结合,既能满足在城市生活的需求,也能在户外给到一些防护;它没有严格的公式,A、B 加上 C 的混搭也可以,每个人对功能的要求不一样,会慢慢组合出自己的需要,哪怕只是背上一个多功能的背包再搭配其他服饰,我觉得也满足。” 陈炫宇解释道。

 

香港零售媒体 RetailinAsia 曾撰文总结,日本的 Yama Style 往往强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通常以灰黑色、深绿色、黄褐色或者土色系色调来搭配,服饰在功能上也往往比较适合徒步旅行。

 

日本人崇拜山神,每年的 8 月 11 日还是他们的 “山之日” 公共假期,这一天,日本人往往会徒步旅行来靠近自然。而就地形而言,日本 70% 的土地都是丘陵和山脉。这些文化背景和地理因素促成了 “山系风格” 诞生的温床。

  

这些虽然都成了酝酿山系文化的因素,但要成为一种穿搭潮流似乎还远远不够。在大卫·马克斯所著的《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五十年》一书中,日本在战后深受美式时尚影响,尤其是日本男性在当时将时尚视为校园精英打扮、粗犷的户外风格等。而像 Popeye 这样的风格杂志则在 1976 年创刊时,成功将美国加州的滑板、慢跑和冲浪等 “运动潮流” 带进日本。


不过和美式运动风格有所不同的在于,日本人将这种硬核式的运动机能风进行了 “软化” 处理,更加适合都市通勤,并具备时尚造型感。

 

 二、“昙花一现”的快餐时尚,还是“细水长流”的生活方式?

 

“不过 Popeye 杂志所宣传的比较偏向于一种穿搭风格,而 urban outdoor 则走得更远。” 陈炫宇说道。真正让 Urban Outdoor 刮起一阵风的,还是依靠杂志媒体的功劳。杨振宇指出,像 Go Out 这一日本户外杂志承担了宣传 Urban Outdoor 的重要媒介。


陈炫宇也说道,Go Out 杂志从 2008 年左右开始就会举办非常盛大的露营户外派对,这本杂志也是殿堂级的户外类刊物。

  

“在 Mounster (这个媒体)刚创办的时候,我们就写了很多 Urban Outdoor 风格的露营内容。” 陈炫宇说道,“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日本能如此专注在这样一个文化上。” 陈炫宇创办 “山系文化 Mounster” 的一点初衷便是培育这样一个文化生态,而非只是传播一种穿搭风格。“因为我觉得潮流总会过去,但文化是沉淀的。”

 

到今天,这样颇具户外机能特点,但又结合城市日常穿着风格,满足消费者多场景使用的运动品牌正越来越受到追捧。据 Haiyaa飞盘社群发起人之一 Chihheng Chiu 透露,“像素然集团旗下的 AnKoRau 安高若、法国户外品牌 Salomon、加拿大户外品牌始祖鸟等品牌,在飞盘圈都很受欢迎”。

  

在这次上海时装周期间,聚焦城市户外生活方式的运动时装设计师品牌也在崛起。创立于 2020 年的 Outdoger 遛狗人便入选了 Ontimeshow 的 Young Talents 环节。

 

据品牌主理人作辉介绍,品牌目前价位在 300 元至 3000 元之间,品类往往以男女同款的无性别风格为主。“其实,我们更倾向于将 ‘山系风格’ 称为城市户外(Urban Outdoor)或者户外运动风格(Gorpcore)。” 作辉认为,这一风格保留了户外功能属性,但又完美地融洽在日常通勤着装中,并满足不同场景切换。

  

总体来看,这些偏向 Urban Outdoor 的品牌基本上都符合无性别、环保可持续、机能性等特质。

 

但过快的热潮也让人不由猜疑,Urban Outdoor 会不会成为消费世界的快餐品,最终被其他崛起的风潮所取代。杨振宇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认为,扩大的市场规模和陡增的消费兴趣已经派生出许多户外营地、露营社团和户外运动俱乐部等这些推动和深化文化和生活资料发展的媒介。

 

Urban Outdoor 的热潮和其颇具潮流风格的特色,也让人怀疑是否会走上街潮的后路。在杨振宇看来,相比之下,街头潮流更注重街头文化的表达,往往代表着小众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态度。


但 Urban Outdoor 则更像是一种穿着和生活方式,它更实际,也正是因为这种普适性、实用性,Urban Outdoor 其实拥有一个更广阔的受众群,而它相比依托滑板文化延伸而来的街头潮流,也少了一些圈层属性。Urban Outdoor 也没有任何承担圈层内部交流的符号意义,它的风格属性不在于炫耀,而是一种实际需求。

 

三、潮流的尽头是户外

 

和如今越来越大众化的趋势相比,像露营、冲浪等户外运动在以往都局限在小众的专业圈子里。“其实也并不没有户外文化,只是国内在刚开始都把户外视作有非常高的门槛,而且玩得都太硬核了。” 陈炫宇说道。

  

他也承认,改变已经来了,“大家意识到户外没有那么困难。” 而这种认知的打破,为 Urban Outdoor 风格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大家意识到,去户外也可以享受,也可以穿的很好看,也可以找到自己的 Style。”

 

这种更具普适性的穿着和生活方式在近两年有着迅速的觉醒,也离不开疫情之后,大众对户外生活的渴望。人类学家项飚所提出的 “重建附近性” 在城市空间当中,依托这些极具社群性的户外活动席卷而来。

  

这一点,也是户外运动潮流在 2020 年后迅速发展,到今年达到一个短暂的顶峰的原因。公众号 “窄播” 亦将 2022 年称之为户外元年,并认为大户外正在以一个更为整体、更全产业链的形式崛起。

 

“其实,像潮流走到最后,都会走向户外。” 陈炫宇认为,像藤原浩这样玩潮流的鼻祖,最后还是会走到大山野雪上,拥抱这种户外的活动,“因为发展到后面,人会越来越注重内需,而不是外在形象。” 他举例了这几年发展迅速的健身文化、瑜伽文化,其走红都源自大众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但陈炫宇也担心国内这种热潮存在一定的泡沫性,即吸引了一大部分并不尊重自然但追逐潮流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有必要去推广各种户外文化,而不是只让 Urban Outdoor 停留在穿什么衣服更出街、去哪里露营更好拍照的层面。“中国不欠缺消费力,但缺一个沉淀的学习或了解怎么去怎么来怎么走的一个规则,怎么去保护自然。可能慢慢形成这样的一个文化,还要花一点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ogue Business(ID:VogueBusinessChina),作者:Junjie Wang,编辑:Yiling Pa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