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0-20 20:07

关于智能座舱的十个错误看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没有点评(ID:meiyoudianping),作者:左生唔该,原文标题:《大哥,你玩智能座舱,你玩它有啥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新能源车的发展在近十年突飞猛进,在近三年更是跑步跳入“硬件同质化,软件差异化”的手机行业发展泥潭中。揠苗助长的心态多是技术沉淀和生产周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陷入“创新焦虑”中病急乱投医的表现。毕竟大家都觉得软件没成本(“我有个伟大的想法!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这两年随着新平台和新算法逐步产品化,“智能座舱”总算可以稍稍在热搜榜下来喘口气,而我终于可以用“不蹭热度”的理由冠冕堂皇来为自己拖延症做解释,提供一些我认为大众测评中认知有误或者偏离重点的看法。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懂车的不懂软件,懂软件的套模版。


(以下观点整理自和好友左生的日常口嗨聊天记录,如有不当,请骂他。)


车正在从传统概念的出行工具演进为“一部 iPad +四个轮子”,(说不定还会再到 180 平米大三居,)逐步电子消费品化。不管是嵌入式系统、Android 魔改、Android Auto、Carplay 或者什么奇奇怪怪的车机系统,都是一套基于硬件架构及能力的 Operating System,和手机系统、智能电视系统、智能冰箱(你甚至可以在冰箱上刷抖音)系统有共性。


同时又有类似儿童手表购买者和使用者分化(家里人买车给孩子)、类似印度手机的多使用者并存(一家人多个驾驶者)、类似智能路由器的不同使用者同时使用(驾驶者和乘客)、类似政企双域手机(能砸核桃的诺基亚手机也行)的使用场景不固定(路上、驻车、露营、露宿)



综上,智能座舱是一个综合学科,必将像 21 世纪生物学一样大有可为。以下是我左生认为较为常见的 10 个错误看法。


“某家的车机 UI 很丑,真的丑”


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设计和审美因人而异,也存在当前潮流趋势下的大众偏好共识。但这种观点的探讨往往只停留在了界面图标的层面,没能发现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小鹏 G9 被骂得连夜修改价目表之后,又被骂得连夜刷新展车软件版本带出新 UI。大部分的观点都是:好丑,好 low。图标颜色极为丰富,二维和三维充分体现,各种渐变使用大胆。如果再仔细看,你就会发现不但止丑,更大问题在:乱。


(来源:新出行)


颜色太多的 icon 会模糊掉界面的焦点,降低快速寻找功能或操作的效率,特别是所有的车机主控屏幕中间都是个大大的地图。还好我体验的时候已经是紧急刷新的展车。


作者体验照片


上下左右的信息排布较为随意,感觉是哪里可以放个图标放一行字就贴上去,把屏幕像素填满。然后,状态栏的可读性再降低。


作者体验照片


Dock 栏、快捷卡片、应用列表,几乎没有自定义能力。不确定如何去满足用户的个人使用喜好,以及在移动场景下盲操的可靠性。


作者体验照片


不同界面的交互定义仿佛是不同的设计团队各司其职再拼到一起,甚至是同一个模块同一个界面的不同功能都像是临时组建的二婚家庭,各过各的。用户无法在常用页面熟悉整体交互架构,从而在新的页面无需重新学习,而是在不同的功能都要学会当前页面的信息布局和交互方式。


XP 好像就是做了很多个小应用,而没有人负责思考和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甚至感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我不确定这套系统能否覆盖 G3、P5、P7、G9,虽说同品牌换代车主或者是增购车主不是主流,所有系列车型的一致性对降低媒体和用户学习成本,以及软件团队维护成本,是长远必需面对的问题。


同时一致性引出一个更高层级的问题:你对小鹏的品牌色或者品牌元素有印象吗?软件系统的设计语言是品牌设计语言的延伸,在重视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宣传物料、直营门店等元素的新能源车领域,品牌设计的连贯性更需要关注。


(理想可能是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做得最好的企业,因为早前挨车主骂最多。)


“内置小憩模式、女王模式、露营模式、养生模式等多种智能服务”


推特知名 Bot 马一龙领导的特斯拉推出宠物模式和露营模式,把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的差异鲜明而又具体地对比出来。由现在转行越野摩托小王子的孙吉吉吉吉参与的“小憩模式”在奶爸车 one 一经上推出大获好评。公司属于老板,家里属于孩子,只有停车场的一根烟时间属于自己。自此,国内新能源车企业都在疯狂给车机加上各种“一键 XX 模式”。


以模式来提出面向特定场景的功能当然有显著的好处。首先能创造使用场景,引导用户对“车和家”产生更多的想象和使用方式;再而能降低认知成本,几个字就把在什么地方怎么用描述得清清楚楚;最后,清晰的场景和使用方法,自然而然在宣传口直接转化成宣传卖点。


这会不会也可能是产品负责人懒于思考或者被市场胁迫创造产品功能的应对策略?重要的问题在于:这是否是用户真实使用场景需求?我们是不是通过功能组合的方式把解决方案复杂化了?


有没有可能用户需要的只是快速找到入口,而拜腾给的是高度可自定义的隔空手势操作?又有没有可能用户只是想要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的音响,而 XP 给的是 5D 空调吹风和戳屁眼?还有没有可能副驾女神需要的是一个能稳定车身的悬架好涂唇膏不画出界,而不是能变换灯光颜色的美妆模式?


“彩电、冰箱、大沙发,女王副驾配美妆,宝宝座椅小桌板,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新能源车能跳出家用车和商务车(跑车能算车吗?)的简单分类,开始突出关注车上驾驶者和除老板身份外的不同乘客的用车体验,绝对是对消费者真正的关注。


有最懂车、媒体和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对,就是白总和班长)领导下的理想,前 2 款车(one 算一款,L9/L7/L8 算另外一款)都是精准面对奶爸群体,从这个角度评价我愿称之为造车届真实的小米。所以理想的功能设计能完美瞄准上有老下有小旁边有老婆的中年男人自身和家庭的用车需求:你老婆爱的综艺,加上!你爱的游戏机,加上!你娃赶作业的小桌板,加上!奶瓶的保温冰箱,加上!只是怎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啥考虑?TOF 虽好,学习和记忆对老人家太难。


理想的策略是成功的,却不是直接复制就好使。后续轿车和纯电车型出来,我相信他们会有不一样的定义。不同车企的不同车型肯定是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群体是单身的多、女性的多、有娃的多、有老人的多,是一个人用车、两个人用车、一群人用车,都不一样。用全国 A 卷的优秀答案填去全国 B 卷的答题框,就能考出好成绩?


有没有可能车内摄像头、座椅感应、UWB 还能帮助识别主驾是谁、副驾是谁、后排有没有人、后排又是谁?在 APP 多账号(某车企至今做得一坨屎)、驾驶员多账号之外,知道乘员的身份,并将对应的软硬件服务预设或前置提供。


说实话,我觉得很多车企是在吃 FF91 的老本。贾会计虽然造车不行,但是有钱人的品味和诉求那是拿捏得死死的,以至于一个 PPT 还能养活这么多的车型创新。女王座驾,多乘员识别,不同座位间独立音频环境,手机和车机屏幕隔空传送应用功能(我在车上开个 ZOOM 会议先)



(来源:FF 路演 PPT )


“越来越长的屏幕,越来越多的屏幕,多有科技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车机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居然成了一个关键参数。难道我的下一步电脑何需是电脑,也不是 iPad,而是一台 30 万的车?从中控大屏,到娱乐副屏,再到后排触控小屏,直到现在的吊顶大电视。大家一边在埋怨娱乐应用在占用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一边在全新的车内空间每个角落塞满可以看脱口秀刷抖音的屏幕。


而屏幕里面有什么呢?不重要。几个屏幕启动之后的多任务和音频通道处理呢?不重要。每个屏幕内容的控制关系呢?不重要。先把金勺子打出来,用来吃什么不重要。用金勺子吃屎,那也是屎味的。折叠屏手机做了这么多年,换个法子变身高端机价位锚点,大部分应用适配还是一塌糊涂。更何况是车内各种分辨率的屏幕和奇葩的显示区域限制(没在骂 nio 的竖屏)


(来源:42号车库)


凭什么乐视做车,网上都在嘲笑开机要看 30 秒广告。现在加上的大电视广告不变(视频分发的商业模式并未发生任何改变),却让网民微博高潮?为了解决后排大电视控制问题,理想 L9 加上了 TOF,极氪 009 加上了遥控器。大胆推测后续会有充满灵性的产品经理,给副驾或者后排屏幕加上触控笔,给小孩子创作的空间。


车企都希望用户更多的留在车里,或者至少把车的屏幕亮着空调开着,刷刷用户使用时长。可是多块屏幕,可以两个人一起刷抖音,用户就会当成客厅吗?希望用户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再下停车场过过移动客厅的生活?这也叫家吗,Jonny?按照这个说法,恒驰才是“车和家”的最完美答案,有车有房,还能加购车位。


“放大缩小、拖动、划动、旋转,多么的流畅!牛X!”


和屏幕参数一样,芯片型号也是各家喜欢吹嘘的点。可悲的在于,除了还没量产的 8295,现在无非就是一颗 8155 还是两颗的问题。按照高通这些年在手机芯片上的亮眼表现,我盲猜 8295 的首发厂家会有一个灾难级的表现,按照吹牛X顺序,就是元宇宙第一车——Jidu Robo-01 !


而在评价芯片性能的时候,各位专家更是用一种朴实的直观的方式来展示——划动流畅度。这个流畅度还是很直接的眼睛看到或摄像机拍到的效果,而不是量化测量的帧率。果然最简单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调方式。


屏幕响应、处理速度、渲染速度、吞吐效率、网络连接等一系列能体现基础性能的相关系统能力,被最简单的方式替代。这是因为天下苦传统汽车卡成 PPT 的车机久矣,还是当前澎湃的系统能力没有更好的体现方式?起码,G9 曾经另辟蹊径尝试 3D UI,成效先不说(毕竟没看到完整落地版本),勇气可嘉。


(来源:吴佩频道。吴老师上下文有提及自己不及数码博主专业,有调侃意味)


华为依靠手机产业的深厚积累,在芯片上可以用自家的海思麒麟 990A,软硬件融合研发能力不是其他厂家可比。特斯拉也高喊 “AMD,Yes!”把 intel 打进冷宫。已有芯片能力远远还没有榨干,也远未出现搭载车机系统的芯片标准答案。


辅助驾驶模块的芯片同样窘迫,当前哪家不拿个双 Orin X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这是旗舰车型。可选的厂家还是相对较多,Mobileyes、地平线、英伟达等,保持着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只是我也没想懂除了防止国际政策变化导致的供应链危机之外,车企做自研芯片的底层逻辑是啥?要去趟这浑水,就要去到最上游卡脖子环节寻求突破。


“自带应用商店,可下载海量应用”


太平洋汽车某个测评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比亚迪汉以183个 App 秒杀所有对手。”Android 大平板适配,183 个体现商务和研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普通的车型上,应用数量都会相对较少。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屏幕越多、形状越怪异的车型,应用会少很多。由于车企大多不会直接使用 Android(你猜是为什么)对于软件应用/服务平台来说,每接一个新的车企,甚至是一个新的车型,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去开发、适配。软件应用/服务平台的投入主要在此,与后续的功能维护。


收益能有哪些呢?一是新增用户,一个车10万的交付(目前)已经很高,10万新增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二是收入,如果用户在车里使用服务可能提供更长的时长或者更好的会员、订阅转化,那还是有一定价值。综上,车企需要降低适配的难度,找到高价值的合作场景,才能有丰富的软件服务合作。钞能力也行,市场盘子足够的大,车企财大气粗。


特斯拉鸡贼的做法用网页来承接应用,体验有些鸡贼,又不是不能用。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车机系统内复制一套微信小程序生态。宝马和腾讯合作也有类似的技术方案,华为也在将手机轻应用的方案迁移到车机上。不过应用能得到海量提升的可能性比较低,原因需要回到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分析。


以前用户喜欢 CarPlay,通过 CarPlay 就可以调用手机上自己喜欢的地图和音乐应用。现在在车里面看看腾讯视频、爱奇艺,打打飞机抚摸茶杯头,延伸的全是影音和游戏等娱乐功能。移动的客厅也好,“车和家”也罢,就算是客厅,无非也是娱乐、学习和办公。娱乐在拓展,老贾畅想人们在后排开 ZOOM 会议,国内小学生们请期待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所以后排大电视安排什么应用知道了吧?


“这个车可以连手柄、K麦、手表,还能连家里的音响、门锁、净水器哦”


车内娱乐场景,曾经让大家沸腾的有 3 个经典场景:


可以连麦克风,在车里卡拉OK,隔音差吵到别人无所谓的啦 ——哇!

可以连游戏手柄,虽然也没啥游戏 ——哇!

可以连游戏主机,不会真有人搬 Xbox 的冰箱到车里吧?(这篇文章写了一半的时候看到肉呆真的在 L9 里面玩巫师) ——哇!


现在活跃在网上点评车的还是以上了年纪的阳光宅男为主,能让他们沸腾的都是如此质朴的攒机式创新。车能提供的硬件服务有限,额外的都需要另外加钱,而且内容服务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投屏复用,提供接口还能给用户自行按需使用的便利。娱乐方向的互联互通是成功的,是合作方、车企、用户多赢。


(来源:理想官网)


其他某些方向的互联互通,就不那么讲道理了。一种是完全复制手机的作用,类似古代的包办婚姻:“通过车机端的语音和触屏的交互,车主在下班途中即可提前开启空调、空气净化器、电热水器。”其实开着 L2 ,手机语音助手是不是也能这么操作?


另一种是部分复制手机的作用,又没有更好的使用方式替代。ID.6 车离开了一定范围,家里门锁就会关上;ID.6 进入一定范围,空调就会提前开。用户不可能因为有了车,出门就不带手机,对吧?


万物互联是从手机行业发展过来的概念或者梦想。手机是目前人类的信息处理中枢,以此为起点去理解或者误解用户,然后串联更多 IOT 设备提供前置的服务。华为说的“1+8+N”,“1”是手机,“8”是“电视、电脑、手表、耳机、音箱、平板、眼镜、车机”。


车短期不是、长期也不会是个人信息处理的第一中枢。人类信息处理的第一中枢要能随时随地贴身运作。车只是某个时间段驾驶者的唯一中枢,甚至副驾都能继续躺着玩手机,互联互通的饼就不要画太大了。蔚来手机增强信息中枢把控能力以更好服务车的连接,听起来起码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虽然不多)


谁要是硬扯房车,那高速路口就交给你去站岗。


“你好,小 X。……,……。……,……,……。都在操作,牛X啊!”


语音助手是适合车内使用环境的交互方式。小鹏的语音助手还有可以识别和响应车内不同位置的能力,在不方便屏幕和按键操作的场景下提供可靠并高效的交互模式。对于理想车主,车里有几个老人家和小孩子也很常见,语音输入对他们是更容易掌握的交互方式。


很早开始,就有测评人和车载语音助手如同小孩子和小爱音箱友好交流那样一问一答展示连续问答能力,或者测评人说出一连串不背剧本正常人根本不会记住的十几个操作指令之后静候车用两三分钟执行完,或者测评人说出一个听起来是月球的地址然后展示可以导航到。咋一看,都是科技与狠活。看完想想,感觉能力太强自己驾驭不了。再到试驾,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梦想身材一样骨感。


语音助手不是因为获得了很大技术进步,使得在车里变好用。而是大多车企被特斯拉带偏了,盲目移除车上所有的操作按钮,又在车机屏幕上无法学习特斯拉构建一个相对稳定而高效的控制面板。测评视频都是使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面向中国广大的市场,广东话、四川话、湖南话、河北话、福建话等等方言是否还有如此惊艳的表现?


蔚理小(按市值排序)都号称要走向国际化,能搞掂英语那只是基础。都喜欢从挪威出发,挪威语如何?瑞典有门店了,瑞典语如何?语音助手在国际化过程中不见得会是一个持续能领先的技能方向。


“哪个人会无聊到给语音助手换装换肤换帽子?”


个性化是永恒的需求。一堆人订车的时候花钱买了漆面颜色,然后还精挑细选换色膜,再用一圈碎钻把车牌框上,最后在前车窗放上一排可爱的泡泡玛特。部分大小孩则把“按 F 进入”“自动驾驶中”的贴纸以最大尺寸贴在车窗和车屁股。讲究的潮汕人,则在空调出口放上风车,水杯架位置养个带假山水循环的盆栽,风生水起。最好后排再装个功夫茶套件,马力+50。


(来源:微博@驻外冲浪选手)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蔚来车主那么喜欢给 nomi 搞美容,除了表达对秃子的关爱之外,也凸显用车主的生活情趣。特斯拉那有限的灯光条件,被车主极限压榨,辅以抖音热门舞曲如同舞池中夜光的发色让人瞩目(瞩目程度不如 Y 晾衣架般的车顶行李架)


小鹏那神似 Windows 开机声音的迎宾音效,每每在停车场引起回音和路人惊讶的眼神。车内的香薰也是,知道大家下班了身心俱疲,恨不得把 SPA 店各类精油味道都来一款。也有高级的案例,奔驰要加钱的酷炫氛围灯,看起来就很高端,特别是在三叉戟的衬托下。


毕竟硬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投入才能调整,软件换肤就显得更亲民了。与国内抠厂齐名的国际知名抠厂特斯拉,提供了可视化车模型和路线的换肤,深得小姐姐们喜欢。在扩大中国区团队之后,首发可自定义车模型颜色功能,深得小哥哥们喜欢。壁纸、主题、图标包、语音助手虚拟形象、语音助手语音包、车模型、路况显示、车机音效、加速音效、来电铃声、通知铃声……想想都让我兴奋,开始期待雷总的车。


“周红衣又来贩卖焦虑,一台安装 360 杀毒软件的信息安全满分的车可以防止自燃吗?”


周鸿祎先生在投资哪吒之后,其关于新能源车安全的微博被高度关注,大多数吃瓜群众是以看热闹的心态来调侃。谈及新势力安全,群众首先想到的还是充满视觉冲击力和伴随血腥味的车祸和自燃事故。


吃瓜归吃瓜,安全领域红衣教主是个专家,所言肯定是有理由的。车的辅助驾驶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软件正从人类获得越来越多的控制权,而软件入侵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同时不管是为了提供无匙进入、远程控制或是 OTA ,连接能力都远比传统车丰富,蜂窝网络、NFC、Wi-Fi、蓝牙等,都可以是入侵的节点。试想象一下,隔壁老王用一个 Wi-Fi 热点,半夜把你的车解锁了,然后辅助驾驶开到警察局门口,打开门窗,用浏览器以最大的音量播一晚上的《小猪佩奇》。


前面说的安全是用户实打实可感知的。上传到云端之后的数据安全就是更严峻的问题。近几年网上时不时就有某某某公司被脱库(脱裤,我觉得也很神形兼备),就是存储的用户数据都被有恶意的人复制走了。一般来说,起码包括用户账号(手机号码、邮箱等)、个人信息(年龄、性别、身高等),甚至更隐私的信息(手机型号、车型、身份证号、密码、银行卡号等)


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的车企,还需要解决不同区域数据隐私法规的要求,建立全球化的服务能力,以及在不同的市场都满足当地的合规性要求。合规性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要求(比如,车控图标显示位置,首选语言设定),也有非行业强制的要求(比如,国家和区域列表里面可以选择的区域,当地的标准地图),甚至现在越来越复杂的西方社会价值观舆论带来的普世观念挑战(比如,二元性别问题,模特身材焦虑问题)


Last, but not least


以上的讨论脱离于车型定位、BOM与定价、销售策略与SOP、技术储备、发展趋势等大命题存在,实际操作上并不可能,所有的产品必须从上而下、相关关联与牵制。智能座舱的终极命题——是否存在一套身法,无论在什么战场使用什么兵器面向什么对手都战无不胜?


智能座舱有足够丰富的使用场景、全新的且持续迭代的软硬件、明确增长的市场空间,软硬件架构的行业标准答案还在探寻中,早晚会在尝试和争论中得到。该答案会和另外一个经典的“以后只有 3 家新势力企业,还是会有很多的企业在不同的价位错位竞争”问题强相关。作为消费者,经历过电脑的 Windows 时代和手机的 iOS VS Android 时代,我更愿意有更多的竞争者来提供服务,也隐隐担心寡头垄断的不可避免。


当前发展阶段抽象出来若干可能适用于智能座舱的纬度:充分的信息获取与聚焦的信息展示、稳定的交互操作与符合预期的响应、准确的用户识别与系统自动化服务、软件和硬件生态能满足主要需求并具有良好的横向兼容、满足情感诉求的个性化能力、基础性能优秀且安全。再从用户的购买驱动力和使用黏性两个维度进行价值定位,大致就形成一个较通用的分析框架。


事物的发展符合客观物理规则,在螺旋中上升,直到行业标准模板的出现、更新、换代。十年后的汽车是否还是现在的物理形态都存疑,当前探讨的问题可能全都是错误的。


本文特别感谢大吉老师,她说写“文章要调皮一些,抓住死命黑就对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没有点评(ID:meiyoudianping),作者:左生唔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