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高一然、江湖边,责编:kuma,题图来自:《脱口秀大会》
又一季《脱口秀大会》完结啦,恭喜鸟鸟拿了第二名!
还是丧丧的平静,还是“内向、社恐、敏感”的标签。还是一如既往的表演余味强烈,并冷不丁袭击我的生活。
PS:鸟鸟选手的“傻悲”段子已经拿捏了我整整两天。(为没看过的朋友贴一下此梗的出处)
▷ 是谁又在公司楼下“中悲、大悲、超大悲”的咖啡店憋笑了(是我) 图源《脱口秀大会5》
比赛一结束,#鸟鸟 文本 就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称赞她:文本高级、输出稳定。
图源《脱口秀大会5》
我喜欢鸟鸟,部分是因为她“丧里丧气,但事情又做得很好”的风格。
她这样形容自己的悲观特质:
“傻乐”的朋友只会被困难打得措手不及,而我在困难没来的时候就魂不守舍了。困难真的来临时,大家吓得要死,而我已经十分明智地“死透了”。
图源《脱口秀大会5》
即便考上“北大硕士”,她也担心前路黯淡。
鸟鸟曾在《人物》的采访里说:“考上北大,客观来说不是太困难。只是恐惧这是人生中最好的一件事情,此后都是下坡路。这是我思维模式的问题。”
图源《脱口秀大会5》
又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悲观”。
事实上,这种悲观让我感觉内心亲近。它刻画了我身边一大群年轻人的状态:
感觉未来无望
对正能量过敏
对不确定性抱有最坏打算
举个例子来说,今年我们悲观群体最常用的表情包是:麻了、麻中麻,麻中麻中麻。
但是呢,行动上又没有彻底麻。
该做的工作还是做,甚至加班加点的做。
这种又积极、又悲观的心理状态,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心理学家 Nancy Cantor 就将之命名为: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
“傻悲”的人真的很傻吗?
换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种应对焦虑、恐惧和担忧的认知策略。
一、“防御性悲观”者是这么想的
只有积极乐观,才能过上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这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告知的一种陈词滥调。
然而 Nancy 发现,虽然“丧”(悲观)通常被视为一种消极特质,但防御性悲观者常常是通过降低评价、降低期望的方式,来让自己对潜在的失败做好准备,并同时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以避免真的失败。
换句话讲,就是有这么一群“傻悲”的人,是通过悲观主义来奋斗的。
以下是防御性悲观者的 12 种常见想法/行为,看看与你是否相符?
图源《脱口秀大会5》
当一个人处于防御性悲观情绪中时,实际上是在用一种有效的、适应性的方式来利用悲观主义——他们的情绪更冷静,知道什么是最坏的情况,以及遇到最坏的情况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
正如美国作家 Lisa Kleypas 说:“我喜欢悲观主义者,他们是那些带着救生衣上船的人”。
二、越是“傻悲”的人,往往越能把一件事干好
傻悲,并不一定会让你变“傻”。
相反,它通过口头或者态度上的“悲观”,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或者工作中复杂又多变的任务。
甚至 Norem & Chang 的研究证实,越是“防御性悲观”的人,往往越能够把一件事干好。
他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进,防御性悲观者的自尊和满足感显著增加,在学业上表现更好。并且在个人目标上,他们比同样焦虑的、但不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可以说,防御性悲观策略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好处。这些好处包括:
1. 减少焦虑 & 提高控制感
心理学教授 Julie norrem 是“防御性悲观”的主要研究人员,她发现,防御性悲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降低焦虑的认知策略。
就拿一次谈判来说,防御性悲观的策略会带你进入到“焦虑的深处”,将“焦虑”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再根据这些具体“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避免坏结果的发生。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自己亲身体验并进入焦虑,就很难洞察在其中让你感到无助的究竟是什么”。
图源《Friends》
2. 帮助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
研究表明,当我们内心感到恐惧和焦虑时,试着“保持乐观”只会让情绪更加糟糕。
你可能会感知到,自己的大脑在欺骗自己的行为,这种认知失调会增加焦虑感。
然而,当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时,我们实际上承认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是害怕的,我是焦虑的。
不需要向它们屈服,让它们阻止努力;相反,你可以识别它们并使用它们。
这也正是所谓的“当你正视焦虑和恐惧时,它就开始失去压制你的力量”。
3. 把消极的自我对话变成一种优势
也许有人认为,防御性悲观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设限”。事实上,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和防御性悲观一样,自我设限也包括告诉自己事情最坏的方面,不过它会涉及到某种“自我破坏”和“缺乏准备”。
而防御性悲观涉及的,则是“过度准备”,它把消极的自言自语变成了一种准备上的优势。
虽然它和自我设限看起来是相似的过程,但实际上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防御性悲观,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杯子有一半是水,悲观主义者总是倾向于看到有一半是空的。
对防御性悲观者而言,“悲观主义”只是一种工具。他们接纳了“半空杯子”的现实,并通过“悲观”激励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他们的确是“丧”的,但他们同时让“丧”拥有了价值。
▷ 北野武就是防御性悲观的代表人物,人生观极“丧”,但不影响他取得极高艺术成就
图源:《菊次郎的夏天》
三、防御性悲观者 VS 战略性乐观者
那么,最后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防御性悲观的策略,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Julie norrem 在研究防御性悲观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人习惯利用“悲观”,而另外一部分人习惯利用“乐观”。
这种对“乐观”的利用,和我们所熟知的“看开一点”差不了多少。
它指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对自己的表现产生乐观期待,甚至乐观幻想,以激励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策略被称作“战略性乐观(strategic optimism)”,同样,习惯使用这种策略的人被称作“战略性乐观者(Strategic Optimist)”。
为了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人,Julie norrem 做了一项实验,结果表明:
简单来说:防御性悲观和战略性乐观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人,一些人受益于防御性悲观,而另一些人受益于战略性乐观。
没有哪一种策略适用于每个人,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是哪种类型。
在日常的语境中,我们常常认为,“乐观”是有益的,“悲观”是有害的。
而 Julie norrem 的研究向我们传达出了一条重要的讯息,即:
悲观和乐观只是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未知时,所采取的不同的认知策略,它们没有好坏之分。
长期以来,人们在“必须表现得积极乐观”这一点上,承受了过分的压力,这其实比“丧”更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不要简单认为,嘴上很丧的人一定“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那么恭喜,请你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向丧”的人,那也恭喜,认清现实的残酷,或许正是你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以及,看完这篇科普,希望傻乐和傻悲求同存异,继续好好做朋友。
一个正常且健康的社会,应该允许一部分人继续用“防御性悲观”来维持内心秩序。对他们来说,“傻乐”才是扼杀灵魂的扳机。
鸟鸟,请继续“傻悲”下去吧!
参考文献:
Norem, J. K., & Chang, E. C. (2002).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9), 993–10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高一然、江湖边,责编: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