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1-22 21:25
县城理发店,能月入十几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环外(ID:wuhuanoutside),作者:周嬉皮,编辑:尾火,原文标题:《县城Tony的快乐你不懂,进军私域,月入十几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中国,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它们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繁华和落后之间,即没有城市的时尚资讯,也没有乡村的成本低廉,但它们养活了30%的人口。


而站在内卷不断加剧的当下,回到县城成为了更多人的退路所在。哪个在大城市的人没有一个朝九晚五的悠闲生活梦呢?但是回县城,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工作。


没有大城市那些鳞次栉比的写字楼,自然也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而这时候,创业似乎是最好的选择。那些回县城创业的年轻人们,他们把县城作为退路,往前一步是无限可能,往后一步,就是生活。


杨勇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在大城市作为Tony打拼了几年之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小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


五环内外,各有各的精彩。


一、县城生意:相互成就的奔赴


“来,喝杯水,你先坐一会儿,你前面还有几个。”杨勇热情地招待着店里应接不暇的客人。


他在这个湖南的三线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好到客人都排了队,店里的理发师们忙得不可开交,坐在旁边排队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有追求时髦的学生和小镇年轻人们,也有简单来理个头的老大爷们。


理发店从2014年开张至今,已有8年时间。


夏天晚上生意这般火热的景象是常有的。在这个一脚油门三十几分钟就能绕一圈的县城,生意好的时候日流量能有120多人。


店面门面,图源:受访者供图


杨勇个头不高,大概一米六五,剪一次头发一般20几分钟,过程里话不多,聚精会神地剪发。目前为止,经他手的顾客几乎还没有不满意的。


在开理发店之前,杨勇在湖南其他市区的连锁理发店当理发师已经5年了,和他一起的同事也有好几个和自己是老乡,经常被其他同事戏称为“茶陵帮”。


“茶陵帮”中的成员每个人都技术过硬,除此之外,还各有各的特色,有的能说会道,有的踏实肯干。


杨勇正在为顾客吹头发,图源:受访者供图


于是2014年,杨勇和同事们,带着不甘平凡的梦想,回到家乡,想要依靠创业实现家庭富足。


3个人一共凑出近18万的成本,经过两周的选址,最终在一条通往高中的路口开起了这家店,当然,也是为了蹭老东家的热度。


店面不大,租金、装修、固定资产的采购等花了近11万元,但也只能允许让四个顾客同时享受服务。


因为价格相对亲民,理发店整体氛围相对年轻,也符合学生审美,就靠着口口相传每个星期天下午店里几乎全是高中生。


以前的店面,图源:受访者供图


8年过去了,店里纸印版价目表也镶上了金边,上面的价格相应也增加了10元。


会员女士一次洗剪吹的价格从36元上涨至46元,男士从31元上涨至41元。而烫发卷发的价格具体没有价目表,全靠tony们一张嘴说。据店里员工表示,烫发卷发大概上涨了50元,但目前平均价格控制在300多元。


和杨勇之前待的城市里的理发店相比,这个价格还是偏低的,但是在乡镇上来讲,杨勇的理发店收费已经是属于高端的了。


店里洗剪吹价目表,图源:受访者供图


“像在夏天,生意好的月份,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会十几万的流水。”杨勇对这个最高战绩表示满意。


店面位置中途跟随着县城开发重心转移过一次,从之前主要是学生群体的紫薇路搬迁到在人流量更加聚集的朝阳街。


“他们价格在县城其实算中高端了,但是技术在线,每次想剪网上爆火的发型,这里都能剪。我家小区楼下,有一家十几块钱剪一次的店,但是不敢把脑袋交给他们。有一次我妈妈带我妹妹去楼下剪了,剪完之后妹妹在家里哭了半天。”一位正在剪头发的顾客说。


“现在的顾客,除了搬到这边后产生的顾客,确实还有很多都是之前的学生们和居民老客们,他们宁愿多花十几分钟走过来,也不愿意轻易换地方剪头发。小县城嘛,大家都还是喜欢熟悉的,不熟悉的万一剪得不行,那可是影响好几个月的心情。”杨勇接着刚刚的话说。


“我在这已剪了8年了,从他们开张到现在,跟走亲戚一样每年过年必去。我这么多年也没有换过发型,在外面剪人家很容易误解我的需求,划不来。”


一个正坐在镜子前剪头发的顾客表示,店里的每个店员变动他甚至都了若指掌。


二、小镇理发师也能月入过万


“疫情在家被关几个月,自己剪了一次头发才觉得在外面花的几十块值。有人洗头、有人吹、最主要的是还能有个好发型。”一位刚剪完头发的顾客在镜子前摆弄着自己的新发型,他显然十分满意。


店里工作区分为两层,共有12名员工。一层大约60平米,是理发师的主要聚集地。洗头发在二楼的一间大约20平米的房间,隔壁曾经是一个小型美甲店,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店里的洗头区域,图源:受访者供图


12名正式员工里6位洗头工和1位收银,全是女性;5位理发师,全是男性。


洗头工底薪800元,每洗一个头7块钱。发型师则没有底薪,但每剪一个15元的提成。收银工资就是硬打硬的2000元一月。生意平平时,12名员工更像一个大家庭,相约各种团建活动。


“门面费是一年8万,理发店的用水价格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每个月用水30几方,大概300多块钱。用电是大头,夏天几台空调一起转,每个月电费需要三四千元。”杨勇表示水电费和门面费是比较大的开支。


开店已经8年了,但仅在开店初期杨勇夫妻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出去学习了一次,杨勇妻子学习洗头按摩,其他人进修一下手艺。后来一直都是店里老人带新人,再也没有出去培训过了。


“本身县城里要求不高,有时候流行新发型我们就凑堆琢磨一番也能差不多,而且现在什么不知道看看网上就会了,在网上培训。”杨勇自信满满。


“在这日常洗剪吹的46元价格当中,7元属于洗头工,15元属于理发师,再摊下来一些水电费等等,中间还能有10多元属于纯利润呢。”其中一位员工表示,在小县城里,理发行业只要有生意,能算得上是还不错的行业。


在业务拓展上,除了洗剪吹这一套,店里还会售卖洗发水、护发精油等产品。这些产品通常都是推销人员进店推销,比自己去找的渠道要低10~20元左右,但是店里转手一卖就能赚。


“不指望能洗护产品能有回头客,客人都喜欢新鲜,主要还是卖给新顾客。” 杨勇也充分抓住了县城顾客的易变性。


数年经营,店里当然也需要应对一些人员流动问题。因此,店里实行了学徒机制。


都是15、16岁的初中毕业就辍学的男生来当学徒,原则上学徒没有工资,但是有时候效益好,也会象征性地给一些奖金。而培养一个学徒需要一年时间,后期两三个月基本上达到正式员工水平,这样也算是为理发店创造效益。


“15、16岁的未成年在外面工作不了,家长也不放心。学理发是很多家长都能接受的去处。对于我们而言呢,小伙子年轻很多时候能带动店里的气氛,我们老员工基本都快奔四了。” 杨勇透露说现在店里有两名学徒。


“除了每个月的底薪和绩效,年底的时候还会分红。我们几个合伙人平均下来每个月也有10000+的工资,个人觉得这还是比在外面大城市996、007舒服些不,起码孩子家庭都在身边。”


三、小镇创业者的“私域”流量


“我可以给你拍个短视频,帮我们宣传宣传吗?”杨勇跟一位刚剪完头发的女生说道。


随着理发行业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杨勇深知在这个城区人口不到10万的县城,不能仅仅依靠老顾客非常单一的洗剪吹消费来维持理发店的运营,还得多拓展一些渠道。


“在外人眼里,理发师不用风吹日晒,动动手指头就能把钱赚了,但是在内行人里看来,没有节假日、没有五险一金、没有时间陪家人,忙时忙死、闲时发霉,技术同质化、竞争剧烈都是问题。”杨勇表示这些问题当中,自己更加在乎竞争激烈,维护客流量的问题。


“2021年的时候,网络直播都已经很火了,我老婆天天在短视频上买东西。我们就也注册了一个帐号,邀请那些顾客满意、同时性格开朗的人拍视频发一发,我们还在短视频商家界面上挂了优惠团购的信息。”这是杨勇他们短视频运营的触点。


但是据杨勇表示,目前第三方线上下单量不是很多,更多的可能还是微信里积累的客源。短视频运营至今,也就1000多个粉丝,每个星期能有一两个引流过来的顾客。


除此之外,他们还和附近的奶茶店合作,在店里剪头发后凭借消费记录可以去奶茶店免费领一杯8元的珍珠奶茶;同样的,在合作的店里买了奶茶的,可以凭奶茶消费记录去理发店享受剪发85折优惠。


在这种流量共享下,平均下来每个周末都能给店里带来3个顾客左右。


“我们现在需要再增加新客。毕竟县城的消费习惯是难以改变的,我们不能带动潮流,也不能引导审美风向。县城这么小,顾客对剪发价格一清二楚,多一块钱少一块钱对人流量的影响很大,既然他们愿意走十几分钟来你这,他们也愿意多走十几分钟去其他地方。”杨勇对于县城的消费习惯已经了然于胸。


县城理发店逃脱了县城的“人情网“,但是在县城市场存量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未来新顾客去哪里找,如何将这些新顾客转化成老顾客,还是杨勇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新消费在小镇的新天地


在这个新消费席卷而来的年代,每天你都能在一线城市里找到新开的网红店,而它的背后可能是10家正在倒闭的曾经“网红”。


与此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镇居民们,他们前卫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与一线里眼花缭乱的网红店不同,小镇里这些“新消费”还是一大片蓝海。


大城市里卷生卷死,真未必能比回到小镇创业。


根据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多万,到2025年有望达到1500万以上。


在县域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返乡的创业者。这中间大部分是有着城市生活经历的农民工,没有特别高的学历,在城市里摸爬滚打近十年,带着资金、技术、经验和乡情,在县城一展拳脚。


杨勇就是这样抓住了小镇年轻人们的时髦追求,靠一手精巧的“头顶”技术在乡镇上站稳了脚跟。


而小镇里的那些即将蓬勃而发的潜在需求,也正等待着更多敢想敢干的创业者们,在小镇他们也能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环外(ID:wuhuanoutside),作者:周嬉皮,编辑:尾火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