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29 08:34
2022,他们离开了我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王雨娟、郑慧、杨立赟、马霖、吴俊宇、刘以秦、辛晓彤、乔雨萌,编辑:编辑:余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陈经纶纪念碑)


2022年,逝去的名人不少。


在财经、商业界,我们失去了有“经营之圣”美誉的稻盛和夫、写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词的叶茂中、以教育造福桑梓的陈经纶;华为老将丁耘的逝世则更为唏嘘,他在长跑28公里后,因心脏问题再未醒来。


12月,噩耗更是接连传来,经济学家汪同三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副院长曹凤岐等经济界人士在疫情冲击中撒手人寰。这一年中,还有58位共和国两院院士离开了我们。


除了社会身份,这些逝者也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与兄弟姐妹。


岁末将至,《财经十一人》与诸位读者共同回望这一年远去的商界人士。


一、商界人物


1. “米业大王”陈经纶


“米业大王”陈经纶,2022年1月16日逝世,享年97岁。


很多人不了解陈经纶的生平,但对陈经纶这一名字不会感到陌生。陈经纶自幼随父亲在香港生活,秉承祖业,任香港金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而他之所以为人敬仰,源于以商业回馈社会,几十年如一日对中国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支持。


北京有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的陈经纶中学,杭州有被誉为“游泳冠军摇篮”的陈经纶体育学校,广东有陈经纶医院,香港亦有陈经纶实验楼……陈经纶在全国各地出资捐建多所学校、医院,赢得社会各方赞颂,被人们誉为“爱国爱乡的典范”“兴学育才的旗帜”。


陈经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来自深深的信念: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教育与科技。他曾说,“日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战后能够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发展教育。”陈氏先人曾受海外文化熏陶,不仅仅满足于建风雨亭、筑桥、修路、盖庙、造祠堂,而是有着深刻而久远的眼光。改变中国,教育是途径之一。 


陈经纶对助教兴邦抱有拳拳之心,自己则一直保持非常简朴的生活。陈经纶所捐建的学校大多设计与设备属国内一流,他也承担了不少学校的办学经费和日常开支。与陈经纶在中国各地捐资建设的校舍相比,他的办公场所格外简朴。


这份简朴来自父辈的教育,陈经纶曾感慨:“家里尽管不为吃饭发愁,但毫无奢侈之气。父亲后来做了大老板,也经常和工人司机职工同桌吃饭,而为公益事业他却慷慨解囊,从不吝啬。”


投身教育事业之外,陈经纶还以米业大王的身份,对祖国内地经济有诸多支持。他是第一个从中国内地进口大米到香港的米商,其后又介绍和鼓励其他米商从内地进口大米,一度取得使内地大米占据香港市售大米65%的份额。此外,陈家也支持祖国基础设施建设,出资修建了大量渡轮码头、变电站、工业楼、自来水厂等。


辞世前,陈经纶的身体已有诸多不便,但他只要回到内地,就会去学校看看。陈经纶辞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如此评价:“我们记住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是谁,而是因为他做过的事,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世界能够成为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们。”


2.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2022年8月24日逝世,享年90岁。


稻盛和夫创立过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是27岁创立的京瓷和52岁创立的KDDI。功成身退后,稻盛和夫还在78岁时临危受命,将岌岌可危的日航从破产边缘救回。他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和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


许多企业家视稻盛和夫为偶像。日本首富孙正义曾做了稻盛和夫5年的塾生。“没有稻盛先生的教导,就没有我孙正义的今天”,孙正义说。任正非等中国企业家也深受稻盛和夫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稻盛和夫拥有众多信徒,也备受误解。


很多人知道稻盛和夫,是在书店的“成功学”书架上,小书摊上粗制滥造的《活法》《干法》。更多人是在老板要求下,不得不学习稻盛和夫的“利他”思想。

很多老板将稻盛和夫的书视作控制员工的工具。他们希望员工们都能够一心为了公司拼命干,每天都能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同事们团结友爱,对公司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不要提太多条件,要从工作中提升心性,成为“无私的人”。


于是,稻盛和夫被包装成“鸡汤圣手”。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许多公司老板要求员工集体学习稻盛和夫,还要交读书笔记给人力部门。正当员工们写心灵鸡汤时,公司又通知部分章节不用写。这部分章节的内容是“把公司绝大部分利润与员工分享,高管们节衣缩食也要提高基层员工待遇。”老板们怕员工看到这些内容产生别样的想法。


因此,许多中国年轻人,憎恨的不是稻盛和夫,而是奉行996的老板。


事实上,这部分章节正是稻盛和夫能成为“经营之圣”的关键原因。稻盛和夫清醒地认知到,道德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用来责人的。他的“鸡汤”喝给自己,真金白银却拿出去和员工分享。


每个员工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只有尊重他们的价值,共情他们的遭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才会收获一群死心塌地的同路者。这才是稻盛和夫所呼吁的,也是企业该学习的人生智慧: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此外,稻盛和夫还是一位中日友好人士。1957年,他首次访华,后几度访问中国。他在中国开展了“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等多项交流活动,于2001年创立了“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资助中国西部品学兼优但家境贫苦的学生。


稻盛和夫有着悟透生命后的从容。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只是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听完医生的宣告,他像没事人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区对一批中小企业家作演讲,又跟一些学员喝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晚年,稻盛和夫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和到世界各地演讲。这位商界中的哲学家希望将仁爱、利他和回报社会的经营哲学进行到底。


3. “广告狂人”叶茂中


“广告狂人”叶茂中,2022年1月13日逝世,享年54岁。


听到这个名字,大多数人无法马上反应过来,但是都听过他创作的广告词:


“恒源祥,羊羊羊”;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地球人都知道”(北极绒保暖内衣)


“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


“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柒牌男装)


业界对叶茂中褒贬不一,国际4A公司对他简单粗暴的广告风格颇为不屑,但是也因为这些广告词魔性洗脑的传播效果,更多人尊他为“中国营销策划第一人”。


叶茂中在广告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抓住两个核心,让自己一步步成为中国广告“教父”。


  • 其一,他很早就开始自我包装和营销,打造个人IP。


  • 其二,无论别人怎么骂,他坚持走“大白话+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广告路线。他不怕“冲突”,拥抱“冲突”。


这种叶式风格,多次遭到舆论的批评。比如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叶茂中策划了马蜂窝的广告,品牌代言人黄轩与唐僧的对话让受众厌烦不已,一句“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重复三遍。许多人批评这条广告太Low、太粗暴、扰民、毫无美感……同行则指责他拉低了中国广告的下线。


叶茂中十分淡然,甚至因为引发了争议和冲突而感到高兴。他曾说:“好的广告从来都不让别人喜欢,招人烦是广告的特性。”


不过有些争议是无法用主观解释去化解的,是事实性的争议。叶茂中曾经在90年代接下大连珍奥核酸的广告单子,在那个保健品大行其道、鱼龙混杂的年代,这一产品号称“包治百病”。叶茂中查询资料发现,国际上有38名科学家因研究核酸而获奖,于是他偷换概念,让这些科学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珍奥核酸背书。


当时珍奥核酸的销量暴涨,但是在2001年,方舟子和《南方周末》相继发文质疑珍奥核酸是骗局,广告是虚假宣传。其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集中检查核酸类保健食品广告违法问题,卫生部也通报“珍奥核酸”夸大宣传,要求对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这时候,叶茂中就不能用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来撇清关系了。


叶茂中也有通过广告真正改变产品、让品牌“更上一层楼”的成功案例,比如广东的餐饮品牌真功夫。2004年以前,这家小公司还叫“双种子”,叶茂中操刀策划,定下“营养还是蒸的好”的品牌定位,选用中国功夫文化的形象代表李小龙,隐晦地隔空挑战美国炸鸡文化下的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上校。


为了符合品牌定位,叶茂中建议真功夫砍掉油炸食品,专注中式营养快餐,并且快速扩张。此后,真功夫从几家连锁小店,扩张到400家门店,成为一个全国性品牌。不过,叶茂中的这一策划为真功夫埋下一个雷。2019年,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起诉真功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并索赔2.1亿元。


叶茂中生前除了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营销策划机构,其社会身份还有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等等。1997年以来,他多次被评为“中国企业十大策划家”“中国策划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广告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等;在2006年,叶茂中荣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奖”。


随着企业和品牌浮浮沉沉,叶茂中作为广告狂人,坚毅地应对纷争,自信地制造纷争;而作为一个人,他一直为自己保留着一份内在的悠闲、一个安静的心灵空间。除了擅长广告策划,他从小就醉心于绘画。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举办过个人画展。这些画作涵盖了西画、师古、写生等各个门类。


4. 华为运营商BG(业务集团)总裁、企业BG总裁丁耘


华为运营商BG(业务集团)总裁、企业BG总裁丁耘,2022年10月7日逝世,享年53岁。


丁耘跟随华为公司26年,承担着两大战略业务——痛失丁耘,可能是华为在2022年的最大损失之一。


1996年,年仅27岁丁耘加入了华为。当时的华为年营收仅为26亿元,员工人数2400人。在华为的26年间,丁耘见证了中国IT产业的大爆发。他历任华为产品线总裁、全球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全球Marketing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等。逝世前任华为监事会副主席、总干部部部长、企业BG总裁、运营商BG总裁。


丁耘在ICT基础设施业务三大板块均担任过总裁一职。华为公司治理结构图显示,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运营商BG、企业BG、ICT产品与解决方案。其中运营商BG、企业BG是前端销售服务部门,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后端产品研发部门。


《财经十一人》了解到,丁耘曾两度担任华为运营商BG总裁(第一段任期2011年~2014年,第二段任期2017年~2022年)。2014年开始担任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任期2014~2017)。今年1月,华为企业BG原总裁彭中阳卸任,丁耘开始接任企业BG总裁。


2011年丁耘开始任职运营商网络BG(现运营商BG)总裁。他任内是中国3G、4G、5G网络普及的10年,同期华为运营商BG收入增长近一倍。201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营收1501亿元,2021年达到2815亿元。今年9月,他被英国市场机构Informa评选为2022年电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50人。


丁耘接任企业BG总裁正处华为公司转型之际。在外部,美国制裁加剧,华为企业业务的关键服务器芯片被“卡脖子”。在内部,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长放缓、消费者业务处于被动状态。作为公司老将,他成为了稳定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两大压舱石业务的定海神针。企业业务成为华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华为企业业务主要服务政府、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摄像机、企业网络、数据中心能源等。2019年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后,手机业务缺少关键芯片,消费者业务逐步萎缩。运营商5G投资放缓,运营商业务增长乏力。因此,企业业务2019年之后被视为是华为未来的“大粮仓”。


2021年华为企业业务BG收入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2.1%,是华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业务中唯一保持增长的板块。即使如此,2021年企业业务增长未及预期,原因是x86服务器芯片受到美国政府出口管制。2021年初,华为企业BG公布的目标营收是200亿美元(约合1270亿元)。按照原目标,华为企业业务的增长率应达到25%。


丁耘接任企业BG总裁前后,华为企业业务BG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成立了数十个“军团”。军团是一种集成型组织,规模小却灵活,通常在百人以下,其中分为侧重销售服务能力的行业军团,侧重产品研发的产业团队等。军团的价值在于缩短内部链路,快速响应客户多样复杂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上述调整取得了实际成效。2022年上半年,华为企业业务BG收入为5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5%。同期,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427亿元,同比增长4.2%,终端业务收入为 10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5.4%。


丁耘离世消息传出后,业内多位资深人士向《财经十一人》表示,这是华为公司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信息通信行业的一大损失。


5. 宁德时代荣誉董事长张毓捷


宁德时代荣誉董事长张毓捷,2022年2月14日逝世,享年79岁。


熟悉宁德时代的人或许都听说过“赌性坚强”。这四个字曾被挂在董事长曾毓群办公室的墙上,而它最初的主人,其实是曾毓群的师父、宁德时代荣誉董事长——张毓捷。


“宁王”名声在外,而外界对这位荣誉董事长却知之甚少。张毓捷可谓是宁德时代的“教父”之一,在公司成立初期,他曾起过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


第一件事,是推动ATL(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在宁德办厂。2008年,张毓捷出任ATL副董事长。彼时,中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出外商独资企业不得生产动力电池,曾毓群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应该将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独立出来,并建议在老家宁德建厂,但公司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张毓捷支持他的想法,先是力排众议,决定在宁德投资办厂。2019年,为了表彰张毓捷的贡献,宁德市还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


不过,张毓捷和曾毓群的相识并非始于ATL,而是在香港新科集团(SAE)。曾毓群早年就职于SAE,年长25岁的张毓捷是他的领导,也是他的师父。当时,SAE是日本TDK(东京电气化学公司)的子公司。


1999年,由于日本母公司拒绝新科拓展电池业务,陈棠华、曾毓群、梁少康等新科高层联合创办ATL,后因资金问题,只得又请老东家TDK出资收购。日资背景限制了ATL在中国发展动力电池的机会,于是,张毓捷再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棠华、曾毓群、张毓捷  图片来源:陈棠华博士纪念集


2011年,时任ATL董事长的张毓捷将动力电池研发部独立,成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宁德时代的故事由此开启。


经过十年的发展,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世界龙头。SNE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比高达32.6%,连续五年领跑全球电池产业。


“赌性坚强”,是友人送给张毓捷的60岁贺礼,也是对其个性的精准概括:充分计算筹谋的智慧,以及必要时孤注一掷的勇气。张毓捷的友人称他终身爱打麻将,他常说,自己只冒经过计算的风险。


张毓捷对待事业有赌性,对待同事则友善祥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宁德时代前研发员工对他的记忆是:“张毓捷博士更像一位科学家,Mike(宁德时代员工对张毓捷的常用称呼)一直是一个很祥和的人。同时,张毓捷博士在ATL的时候,也很关心研发团队成员的生活,跟大家交流生活上的事情。”


张毓捷曾称自己是一片多根的叶子,他祖籍山东泰安,1943年出生在湖北,后随父母入台,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在美国圣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后任职于福特、IBM等公司,1994年回国,任职于SAE。


在对这位荣誉董事长的讣告中,宁德时代写道:


张毓捷博士学贯中西,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拥有对科学技术的透彻理解,秉承同事就是家人的理念,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十年来,从筚路蓝缕到攀登高峰,他始终与CATL并肩作战,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与胜利。斯人已逝,他的奋斗精神将在CATL永远传承。


6.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副院长曹凤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副院长曹凤岐,2022年12月21日逝世,享年77岁。


1945年7月12日,曹凤岐生于吉林省扶余县,1965年进入北大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3年12月,在厉以宁及曹凤岐等人的推动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前身——北大工商管理学院在北大经济管理系和北大管理科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1994年9月18日,北大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的合作办学协议落定,北大工商管理学院更名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曹凤岐分别担任第一任院长、副院长。


曹凤岐在1989年编写的教材《货币金融学》曾经影响了无数金融学子;由曹凤岐等人主编的《证券投资学》更是许多人认识证券投资的启蒙之作。


曹凤岐在微博有700万粉丝,常以诗歌分享所思所想。7月13日,曹凤岐在微博发表《七十七岁生日有感》,称“回首走过风雨路,无怨无悔心觉甜。一生辛苦得回报,笑看桃李已满园。”


7. 经济学家汪同三


经济学家汪同三,2022年12月22日逝世,享年74岁。


汪同三生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原理事长、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汪同三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1982年获数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他长期从事经济模型理论、方法论及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和美国学者的模型研制合作项目,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于90年代开始承担总理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进行经济预测的同时,汪同三对现实经济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二、院士


截至12月28日,2022年,已经有58位共和国两院院士离开了我们。


其中,有2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8位院士的平均年龄约为91岁,最年长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享年105岁;年龄最小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药学专家蒋华良,享年57岁。


有三位女性院士,她们分别是中国彩色胶卷之母邹竞、分子生物学专家王琳芳、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三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院士”是学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对学者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两类领域所作贡献的终身褒奖。据两院官网最新数据,中国科学院现有835位院士,已故院士662人;中国工程院现有936位院士,已故院士290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王雨娟、郑慧、杨立赟、马霖、吴俊宇、刘以秦、辛晓彤、乔雨萌,编辑:编辑:余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