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虎珀拾书是虎嗅新推出的读书直播节目,我们寻找各行各业热爱读书与创变的CEO和管理者,请ta以书为线索,分享自己被书点亮的人生。本文内容精编自11月22日华大基因CEO尹烨的直播分享,完整回放可以去虎嗅视频号主页面去看。
之前我说自己一年能读200本书,这让不少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没什么不可思议的,我主要读生命科学类的书,这是我熟悉的领域,读起来当然快,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大概两个小时就能读完。
生命科学类的书不是小说,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读。有些书里的知识点,在读之前我就知道了,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跳过去。
我爱读书的习惯是小时候养成的,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记事开始,家里就有很多的书。书对于童年的我来讲,就是玩具,就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也应该这样,要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研究表明,如果家里的藏书能有500本,你的孩子更容易爱上读书。
还有,家长要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看书,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自然就会爱上读书。
想改变需要读很多的书
刚才主持人问有没有某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就像《美的历程》之于易中天那样。
我想说的是,没有,我基本上是以穷举的方式在看生命科学类的书。对我来说,有的书对我的影响可能就是一句话,有的书对我的影响可能是提到了某种方法,但是并不存在哪一本书彻底影响了我。
对于多数人来说,应该也都是这样,只读一本书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包括《美的历程》对易中天老师的影响,我想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启发。
除了阅读生命科学类的书,我也会读一些人文类的书,不然容易走火入魔。专业分文理,但是读书不应该分文理,不同类型的书都应该看,它们都是人类攀登高峰的工具。
爱看书的少年
坚持就是胜利
人们常说选择决定命运,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人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我们只能选择,或者说只能做得好自己喜欢的事。而所谓成功,也只不过是长期坚持的一件你擅长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人什么都会。所以,我们的选择,归根结底要发自内心,而不要去听别人的。我上学的时候,就有人说学金融挣钱,那我本科毕业,要去再读个金融吗?不是的,我不喜欢金融,喜欢生命科学,所以我选了生命科学,然后就是坚持,当别人都想放弃的时候我还在坚持。
我知道2022年大家都很难,每个人都很难。其实,历史上,我们的长辈,曾经比我们还难。越是这种情况,我们越不要天人交战,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管今天什么状况,身边有本书,携书如历三千世,我们可以去看看别人的一生。
读历史主要看逻辑
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第一次接触到《枪炮、病菌与钢铁》,当时有一个很著名的乐队叫《枪炮玫瑰》,所以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就拿过来读。
一读就手不释卷,当时就被作者戴蒙德缜密的知识结构和宏大的历史观深深地震惊了。
我父亲是学历史的,他给我讲过很多历史上的故事,但像戴蒙德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当时是第一次遇到。他把历史、地理、生命科学的知识串在一起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大历史”写法,国内很少有作者能这样写。
这几年有一本畅销书《人类简史》,写法跟这本书类似。实际上,《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应该也是深受戴蒙德影响的,书中很多的观点和阐述跟《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很像。
说起戴蒙德,这是位学贯文理的大家。因为学贯了,所以在很多点上,他可以给你很多的启发。比如,他说,亚欧大陆为什么经常是统一的呢?因为有马,有马就能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它就有利于统一。然后,作者话锋一转,说美洲大陆没有马,所以就不容易统一。
不过,戴蒙德的观点,我也无法全部认同,历史不能假设,历史有不少的扳机,扣或不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讲,他给出了一个假设的解释。我们读历史,主要是学习作者解释的逻辑,并不是要直接认可作者的观点。用我父亲的话来说就是,所有历史的观点都值得批判。
尽早找到自己的使命
我是在2022年的10月2号阅读《人类仰望星空时》的。这本书的名字,以及翻译的风格,都有点像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但它讲述的却不是英雄创造历史的故事,而是类似天人合一的关系到底是从何而来。
之所以会分享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有句话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自己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这句话让我有深深的共鸣,它让我想起了当前的工作以及之前的人生。前面提到过,因为相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所以选了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但是,大学毕业时,工作却不好找,所以有不少同学怀疑,21世纪到底还是不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记得当时辅导员对我们说,21世纪有多少年?100年。今年是第几年?第二年。不要怀疑,你们要有本事让这一天早点到来。
对年轻的我们来讲,这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激励。
诺贝尔奖也曾男女不平等
《解码者》是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杜德纳的个人传记,《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给她写的。
在书的开头,我看到了杜德纳在感谢詹姆斯·沃森,当时就会心一笑。詹姆斯·沃森是谁?DNA双螺旋的发现者之一,这位老爷子已经95岁了,他发现 DNA双螺旋的时候是1953年,距今已经有70周年了。
其实,发现双螺旋的背后,有一个女科学家叫富兰克林做出了较大贡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詹姆斯·沃森发现双螺旋,用了富兰克林的一张照片,不要小瞧了这张照片,它是富兰克林曾对核酸拍的一张特别漂亮的照片,启发了詹姆斯·沃森和他的搭档像玩乐高一样的把这个双螺旋模型搭出来了。
后来的故事是,詹姆斯·沃森和他的搭档获得了诺奖,但没有富兰克林的事,她的贡献完全被掩盖了。为什么,因为当时是有性别歧视的。
年轻时的沃森(左)和克里克,还有他们的DNA模型
本书的传主杜德纳,也是位女士,看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哪怕在最前沿的科技领域,女性也并不比男性差。
不过,这本书在内容上也有点小问题,就是对华裔科学家不友好,抹杀了华裔科学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贡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科学领域,当你影响力不够大的时候,就是容易给别人做嫁衣。
医者仁心
《医学的温度》是一个小册子,作者韩启德先生,在这本书里,他一直在反思医学的本质。
医学的本质是什么呢?你可能在某些地方见过,那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常说,互联网医疗它不能替代线下面诊,为什么不能替代?你很容易想到线上不能做检查、信息容易不对称这些理由,其实,还有一点是线上很难实现的,那就是见面时产生的心灵的交流,人类是需要这个的。所以,我们才说,医人先医心,医者仁心。
怎么去医心呢?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讲了自己的从医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感知到医生该如何有温度的去对待患者。
在这本书里,韩先生还痛斥了一些基因检测公司的商业欺骗。他说的是对的,对于这种事情,我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新事物刚出现时,不可避免会泥沙俱下,互联网、比特币刚出现时都曾如此,但后面会越来越好,我们要想办法缩短在这个过程。
创新的起源
很少有一本书能让我看两遍,《创新的起源》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比方,一提到创新,我们很容易想起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并在潜意识里觉得,多亏了爱迪生,不然我们可能还生活在煤油灯时代。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创造了历史。实际上,没有爱迪生也会有人发明电灯,没有贝尔,也会有人发明电话,甚至连发明的时间都不会被延后。阅读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些这样的故事。
另外,这本书还讲了个朴素的道理,就是创新并不高大上,甚至都不一定是科学家、企业家来做,你也可以做。因为,创新的本质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乱中生有,你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实现创新。
可以说,这本书是来给大家解放思想的,能帮我们破除一些对于创新的错误的观念。
保护好你的胃
田艳涛教授的这本《胃,你好吗?》,是一本小白读起来觉得一点都不深,但是高手读起来一点都不浅的书。
田教授跟我私交很好,不过我推荐他的书,并不是因为私交,我们不是那样的人,而是因为这本书确实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医学在我国是一个急需科普的领域,因为大家普遍医学知识匮乏。比方,为什么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除了大家常说的一些致病因素,本质上还是缺少相关知识。胃癌和结直肠癌都是懒癌,从胃溃疡,或者肠道息肉,到最后的癌症,这个过程可以长达十年到十五年,这期间只要你做过一次胃肠镜,你就不太会去得到中晚期的肿瘤,这本书讲了很多这样的常识。
这本书核心内容,是告诉你该怎么养胃。举个例子,胃病患者,有时候会问吃点什么东西对胃好,实际上,不吃东西对胃好,你得让胃歇一会,不能光做加法,还要做减法。书里有很多“反本能”的小tips,知道之后你立即就能用起来。
活到一百岁
1949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39岁,今天是78.2岁。建国70多年,人均寿命增加了一倍多。
以前,我们以为长寿的人在农村,也有媒体报道长寿村,并试图找到一些长寿的规律。实际上,长寿的人更多的在北上广深,目前,北上深广的人均寿命都从82岁增加到84岁了,香港86岁,预期寿命的长短,归根结底还是由医疗条件决定的。这个世纪初出生的这一代人,如果没有大的问题,他们的预期寿命应该就是100岁。
当然,对于个体来说,并不是说只要有钱能去大医院就能长寿,我们还是要有一些健康生活的知识的。
本书作者冯塔纳教授,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院士,也是营养学的教授,他对于长寿这件事是比较有研究的。
在中国,一提起长寿,我们一般会谈养生,但是给不出非常综合的方案。冯塔纳教授,在这本书里,就给出了体力、脑力、心理的综合的训练,包括肠道菌群的帮助,非常全面。
对于长寿这件事,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并不是活得越久就越好。人类归根结底是以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实现永生的。时间是公平的工具,因为有时间,让我们人类可以一代一代地这样不断地更迭,才使得很多美好的事情不断地发生。
生命密码
2015年,我在喜马拉雅上面开了一个自己的电台,叫做《天方烨谈》,主要做一些生命科学知识的科普,做着做着发现受众还是蛮广的。包括我的孩子,我也让她们看这个节目。后来,这个节目的内容,在编辑加工之后,就变成了书。
在我看来,21世纪真的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国要想赢,就得有更多的孩子们爱上生命科学,这也是我愿意做科普的原因。
《生命密码》系列目前出到第三本了,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基因的入门知识,应该看《生命密码1》。但是,这本书有很多没写完的内容,所以后来有了《生命密码2》。
《生命密码3》呢,实际上是讲瘟疫的历史,我把人类历史上遇到的天花、鼠疫、埃博拉、包括SARS,包括新冠,我是怎么理解的,我是怎么看的,都记载在了这本书里。
对于基因,不少人担心会有富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打造一个完美的自己或者后代,从而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目前还看到这种可能性。并且,任何技术都要有边界,基因技术也是如此。人类会有公约的,会通过立法限制技术的滥用。
另外,基因跟环境是互动的,我们其实无法定义完美,比方,如果你打篮球当然要长到两米,但是如果你举重,长两米反而成了劣势。所以,大家的这种担心,目前我还看不到它会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