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1-11 18:11
老板们的时间管理原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百事可乐CEO卢英德(Indra K. Nooyi)每天4点半起床;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5:30起床;张朝阳说,自己每天晚上12点睡觉,凌晨3点起。


连睡觉,都如此内卷?


我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心里会冒出巨大疑惑:“总裁们,不睡觉吗?”


但我相信,对时间管理这件事,你早已麻木。为什么呢?


因为,你模仿过他们。


工作太忙,总要挤出时间做喜欢的事,要么牺牲早晨两小时,要么中午不休息,最终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还折腾出“精力不足”的情况。


难道是方法不对吗?


是的。和大家一样,大佬工作强度高,却能把时间用到极致,奥秘并不在“显性层面”,而重在7种思维方式的连贯运用上。


北极星思维


北极星并不是天空最亮的恒星,如果你在的地方足够黑暗,才能看到,从中世纪开始,它就对导航起着关键作用。


它位置十分独特,几乎处在北极正上方,所有星体都围绕着它在转(这是一种尤地球自转引起的运动),如果你想往北走,只要抬头看北极星,就能大致了解前进的方向。


在商业领域,有一个思维模型从它身上汲取了灵感,即,北极星指标(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


它有五个维度,分别为“目标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ttainable),“相关性的”(Relevant),“有明确截止期限的”(Time-bound)


比起一开始就忙于时间管理,你应该先起草一份指标,用它给自己定位,将正确做法放在第一位,才能随着时间推移,获得令人惊叹的成功。


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北极星指标”,就能朝着长远目标前进;否则会容易迷失方向,受到短期主义意外后果的影响。


例子无穷尽,有几个参考项:


  • 3年之内,培养个技能


  • 努力存钱,45岁前退休


  • 高效第一,避免复杂化


  • 做个好家长、好老公


  • 不耽误工作情况下,找到人生第二职业曲线


  • .......


记住,有些可列为价值观长期坚守,有些则要做到可衡量、具体时间、截止期限,不然很容易放弃。


可是前进过程中,一些北极星指标会发生变化,怎么办?没关系,你会更清楚自己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或者人生大事。


有些事情,会推动你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如果抵达某个目标,你就需要一颗新的北极星来代替。


比如:


十几岁,青少年的“北极星”是各科取得好成绩,进入某所大学。一旦达成该目标,他可能就需要新的北极星。


商界大佬每年都会有几项关键的“北极星”,尽管平时你总能看到有关“某为创始人”各种新闻报道,但整合下来,都在围绕2-3件展开。


按照人生维度,它可分为“长期、短期”两种使用方法,对于长期愿景,你无法迅速实现,不过没关系,它也会指引你做出各种人生抉择,使你缓慢稳步地接近目标。


企业家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1996年出版的《未来之路》(TheRoad Ahead)书中谈到:


“人们往往高估未来两年可能发生的事,却低估未来十年中可能发生的事”。


这句话针对商业环境,提醒人们不要忽略远处的威胁,因为它们可能发展成重要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不要低估新型竞争者的进步能力,也不要低估十年内技术发展的程度。


就个人而言,该思维模式非常受用。从每一天看,实现的进度不明显,但长期坚持重要目标、正确方向,每天进步一点,也能走的很远。


所以,弄清楚每天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高效完成这些任务,才能让人生变乘法,它应该排在TOP1的位置。


避免双线作战


此故事很经典,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东线对抗苏联,又在西线对抗同盟国,两次注意力分散导致最终失败,后被称作“两线作战”(Two-front wars)


有句俗话,抓住此概念精髓:


“如果你同时追两只兔子,最后只能两手空空。”如果你监督过超过两个孩子做一件他们不想做的事,就会理解“两线作战”有多艰难。


它告诉我们什么呢?


以前我说过,大脑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感性下的自动导航模式,一种理性下的深思熟虑模式;你每天可能都在以“多任务”模式处理各种问题,但大脑并不能同时专注于两件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你试图这样做,就是被迫在两件事之间来回切换,很多人已经养成这个毛病,所以,才造成心流时间(mental flow)越来越短。


试想一下:


做项目方案时突然停下来处理领导发的邮件,思维切换比较容易。但如果在做方案和阅读文章之间切换,是不是会耗费巨大精力?


这种思维不是即时的,你需要放慢一件事的进度,专注另外一件,不然很容易两件都搞砸。


要是几项活动并不需要同时集中注意力,表现就不那么明显,不损耗太多认知资源,就没多大问题。例如:边吃饭边追剧,边看电视边叠衣服,边听音乐边健身。


相反,多任务处理则会立刻引发问题,甚至是致命的,比如边开车边打电话发信息。


此外,这种思维即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你关注事项太多,还需付出额外精神代价,所以对于会造成重要后果的事,还是尽量避免。


商业领域,也存在多任务处理,我见到的老板有两种:


  • 一类极为聚焦,一年专注1-3件事


  • 一类极为动荡,似乎每月都在开调整会


最后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动不动就想赋能别人,甚至阵地都不稳。


每阶段、每次只聚焦注意力做一件事,有助于你拿到最佳表现,因为最佳表现取决于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而这需要专心的力量。


创业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称之为,你脑中的首要念头(the top idea in your mind)


他曾说过:每个人在处理艰难问题时,都有类似经历。一件原本解决不了的事,过段时间做其他事时,突然找到答案,这是一种不用绞尽脑汁思考的办法。


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思维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也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你无法直接控制它。


聚焦首要念头


念头,用比较好懂的说法,即“想法”,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它们来来去去像瀑布一样,连续不断。


这太正常,也没有什么不对,念头升起和消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头脑的功能,无从回避,也不需要回避。


关键在于,不论什么状态下,大多数人脑海中都有一个首要念头,它会理所应当地排挤掉你想的其他事情,占据你的脑海。


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一个错误念头排在第一位,将是一场灾难,想想看,你被欺负时会感到愤怒,愤怒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联想,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这种念头会引发受伤或自怜情绪发生,进而引发自责和怨恨,这也是为什么一起小事件会引起对方大怒。即便只有一瞬间,我们的内心戏也可能会非常丰富,在源源不断的念头下,感受会一变再变,最终不可控制。


商业中同样,老板总变来变去,多半有四点:


  • 他得到了新念头


  • 他进行了二次思考,得到自认为更靠谱的结论


  • 忘记了此前做的决定


  • 感觉别人某个时刻比自己赚钱快


这些并非你能决策的。所以,如果你常在多项任务之间切换,很难进行太多创造性思考,作家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将解决此方案的思维称为“深度工作”(deep work)


他主张,人们利用一段不会被外界干扰的时间来思考最重要的问题,以便取得进展。当然,如果你限制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脑中首要念头就必须是最重要的。


紧急重要矩阵


有一个思维模型,大家应该熟悉,即艾森豪威尔决策矩阵(Eisenhower Matrix),也叫四象限法则、重要/决策矩阵。


大佬们,通常会提前一天安排自我行程,这个矩阵能让秘书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给事情分类,弄清楚各项活动优先级。


  • 第一象限中的活动(紧急又重要,如看牙医,中午12点前把下午重要会议资料准备好)需要立即进行。


  • 第二象限中的活动(不紧急但重要,如人际关系建立、制定目标计划)也很关键,应该放在第一象限活动后优先进行。


长期看,你应该尽可能把精力先放在第二象限上,解决它们意味着,你可以很快实现长远目标;短期看,第一象限更重要。


  • 第三象限中的活动(紧急但不重要,如,意外的电话,临时会议、不速之客拜访)


  • 第四象限中的活动(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上瘾的无聊视频、毫无影响的综艺等),是你应该少花时间或不花时间的。


矩阵关键在于:


第三象限中“着急”的事,往往会干扰第二象限中的重要活动,你可能很想马上去做第三象限的事,因为它们看似紧急,会吸引注意力。



如果第三象限大量占用时间,你就永远无法完成“重要的任务”;第四象限同样也会使你分心,因它能提供即时满足。


只工作不休息的做法,并不健康。请你评估下,你把多少时间花在娱乐和不重要的活动上,免得妨碍长远目标。


运用该法则的前提假设是,你可以把各项活动正确归入每个象限中。不过,你跟商界大佬没法比,人家有秘书专职专做,你该怎么办呢?


考虑关键成本


我们可以用两种思维衡量:其一“塞尔定律”(Sayre's law),该定律认为,任何争议中情绪强度都与问题涉及的价值成反比。


其二“帕金森琐碎定律”(Parkinson'slaw oftriviality):通常,组织容易给琐碎小事不成比例的重视。


两者的核心意思是,我们往往会把过多精力花费在一些琐碎争论上,看似情绪激涨实则没用,真正重要的决议反而可以轻松过关。


比如:阿里的Java开发手册中有项原则,程序员需要团队协作,协作正能量应该放在“有效沟通”上,工作个性化尽量表现在,现有系统架构和算法效率的提升上。而不是在合作范围上进行喋喋不休的讨论、争论,最后没有得到任何结论。


也就是说,某件事(项目)到底重不重要,取决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放在总目标背景下看,尽可能运用定量方法,弄清楚某项事情相对重要程度。


将事情划分重要、不重要后,我们还会遇到一个大问题,即,大多人没有足够时间,来处理被划分为“重要”的事。


怎么办?


国外著名效率顾问《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书的作者戴维·艾伦(David Allen)指出,“你能做好任意一件事,但不可能做好每一件”。


也就是,你必须在面临众多重要事情之间选择,否则就会陷入多重任务中,缺少深度工作时间;可现实是,要做的事总比做事的时间多。


怎么办?


有个强大经济学模型,我经常使用,即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具体什么意思?


你做的每个选择都有成本在,这里的成本是,你为做出此选择所放弃最佳机会的价值,通常来说,你应该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那个”。


比如:


门口2公里的地方,加满一箱油600块,距离5公里,有一家只需500多,你怎么选择?如果你时间充裕,完全可以跑远处的一家。


假如此时面临客户签约会,你必须在两者之间衡量,你会怎么选?显然,家门口的更合适。


商业和谈判中,机会成本也叫“资本的机会成本”、最佳替代方案,如果你善于运用最优方案,将能得到更多回报。


比如:


持续投广告每花费1万元,比平时多出5%的回报,你会不会继续投?如果得到一份工作邀约,比现在工资高,且离家近,稳定性强,你会不会选?


所以,不管怎么说,想要做出事后无悔的决策,关键在决策前考虑“重要性和投入成本有多大”,并且,设计一个备选方案。


一言蔽之,你应该选择,价值高,机会成本低的事情,也就是方案中最佳的一个;是不是很简单,这还不够,大佬们更喜欢给事情加杠杆(lever)


给事情加杠杆


物理上讲,杠杆是种简单机械,由置于支点的一根杆子组成,通过将支点放在不用位置,杠杆可以靠较长的力矩(torque)产生较小的力,或靠较短的力矩产生较大的力。


在资本领域,通常指投资者通过给企业注入资金,投入经营,实现以少量资金获得更大总资产的可能。


在谈判领域,杠杆作用指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权,你有能力比对方付出、承担更多,就能拥有更强的杠杆,不论情况如何,少量杠杆都能带来巨大影响。


这个思维主要是,将力施加在某个特定区域,比施加在普通区域产生更大效果。


以个人为例:


一些关键事情、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比其他普通事情、行为大很多,将时间和金钱花在这些高杠杆活动(high-leverage activities)上,你能带来更大可能。


显然,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分辨出哪些是高杠杆活动,这么做将事半功倍。


你不妨思考下:


  • 哪些工作能提供发展的好机会?


  • 哪些技能,别人夺不走?


  • 哪些活动对孩子发展有帮助?


  • 哪些装修,能提升房屋价值,卖个好价钱?


  • 哪些运动锻炼多久,能获得最佳效果?


  • 哪些事情具备利他主义?


  • .....


通常来说,杠杆率最高的活动机会成本最低,老板们如何平衡杠杆呢?有一项原则即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


简单讲,很多情况下,80%的结果源于20%的努力,因此,这20%的努力必须用于高杠杆活动。


在《政治经济学讲义》这本书中,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对此进行细节描述,“我花园里收获的豌豆,有80%来自20%的豆荚”。


直到20世纪40年代,管理学咨询顾问约瑟夫·朱兰(Joseph Juran)推广了帕累托法则,其建议人们集中精力做投入最小,效果最好的事,他把这些高杠杆活动称为“关键的少数”。


比如:


你想提高网站浏览量,不妨关注下标题和主图,它是访客首先看到的东西,也是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东西,对这些页面微调,就能带来很大不同。


如果公司80%的销售额来源20%的客户,那就必须确保这些客户满足,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应具备的功能。


不幸的是,在认清”二八定律“并达到易于实现的目标前,每增加1小时工作量带来的收效就会减少,这是为什么?


警惕效用递减‍‍


你应该听过心流(flow)的概念。


通常指,我们可以掌控自我意识,重塑内心秩序,进入忘我境界,精神充沛的专注一件事情。


但是也许没人告诉你,麦肯锡一项为期10年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每周只能花5%时间处在心流状态,这意味着,95%时间(40小时工作周中的38小时)表现处在较低水平。


换言之,效率最高的人,心流时刻也不可能完全沉浸当中几个小时,所以,工作很累时别为难自己。


经济学中有个模型被称为“收益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指取得成果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付出增加,工作效率会不断降低。


有一个类似概念叫“效用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utility),通常指,超过某个限度刺激后,物品价值会减少。


就像高度运动后,喝可乐第一口感觉非常美味,但是,第四口、五口、六口后,你已经不是享受,而是肚子疼。


实际上,超过心流限度后还继续努力,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就像很多老板拼命让员工加班,最后从“收益递减”变成“负收益”,这是为什么?


状态不好无法得到疏通,很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被释放(对客户态度、责任感),这种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


那老板自己怎么做的?


及时止损,在完成项目,精力杠杆效率最高的那一部分后,适当休息,而不是一直工作;也就是,你应该在获得“负收益”前退出。


有一些方法,累时试试:


  • 避开电子产品,小息5分钟


  • 公司楼下走一圈,喝杯咖啡


  • .......


还有很多不一而论,最重要在于不要浪费”认知资源“,休息时减少工作相关的信息摄入,不过,仅仅因为达到收益递减点,并不意味着你要立刻踩下油门。


事实上,具体还要看机会成本,如果另一件事付出同样的劳动力,能带来更大收益,你应该马上去做那件事,否则,你就应该继续做手头的事。


因为,手头第一件事没做完,陷入另一件,两者来回切换,你就会再次陷入重要、紧急的选择中。


对了,这一切有个前置条件,即保证精力充足条件下,毕竟精力不足,昏昏欲睡,干什么都是白费。


总结一下


  • 北极星指标找到那些大方向,五个标准,目标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性的、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


  • 任何状态下,避免双线作战,同时抓两只兔子,最后一个都得不到。


  • 如果想深度工作,限制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脑中首要念头必须是最重要的。


  • 利用四象限法则,评估出哪些是一天中紧急重要的,重要紧急的,不要被它们搞反。


  • 衡量两者的关键在“成本”,警惕琐碎事情,你应该选择价值高,机会成本最低,也就是方案中最佳的一个。


  • 学会给事情加杠杆,关键部分是少数决定,80%结果源于20%努力。


  • 心流低时强迫自己工作,很容易陷入效用递减法则,应该在“负收益”来临前退出,不要一件事情没做完,又切换到另一件上,除非很急很重要。


所以,时间管理这件事情上,老板们看到金钱,效率,普通人看到当下每分钟;换个视角,大有不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