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 (ID:banfoSB),作者:白团 半佛,题图来自:《中国奇谭》剧照
一
今天过节,随便写写。
后台有很多读者留言,让我讲讲《中国奇谭》。
剧情解读之类知乎豆瓣上讲的人已经很多了,我就不说了。
这个片子,每一集都是独立的,并且水平相差很大。
但整体诚意很足。
今天不讲剧情,简单谈一个很细节的点,创作模式。
《中国奇谭》的核心驱动力,是专断独行,是不听劝。
是最低损耗的创作模式。
《中国奇谭》能杀出来,就在于它的创作模式是“低损耗”的,创作者有多天才,观众看到的作品就有多牛叉。
同样,如果创作者一般,这一集就会一坨答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哈,《中国奇谭》每一集的导演和编剧,都是同一个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任何影视作品,不管是真人剧还是动画,只要导演和编剧不是同一个人,就一定会存在思路打架和互相甩锅的问题。
即使两个人都是天才,就能一定能拍出好作品了吗?
不,反而更没法合作了。
因为谁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牛叉的,还没拍呢内部就先得掐起来。
一部好作品,导演和编剧里至少要有一个天才,而且要让天才的那个说了算。
只要能确定一个主心骨,让这个人决定主要方向,也背负主要责任就可以了。
但现实是什么,是编剧说了不算,导演说了也不算,出钱的人说了才算。
人家也有理由的啊,我花了这么多钱,我关心一下作品拍得怎么样有问题吗?
我提点意见不可以吗?
我觉得你拍的不好看,我让你改不行吗?
我劝劝你,你听听劝不好吗?
我,是,为,你,好。
最后决定作品是什么样的,往往不是创作上更天才的那个,而是更会搞定甲方的那个。
搞定甲方很重要。
但搞定甲方的天分,和做出好内容的天分,这是两码事。
想要做出好作品,一方面是出钱的人少干涉创作,另一方面就是导演和编剧的想法要统一。
说白了,就是创作自不自由和责任明不明确。
前者是制作方内部的事情,我也搞不清楚;
但后者很明显是零损耗的,看制作信息就知道了——导演和编剧直接就是同一个人。
剪辑、后期,这些当然也很重要,但内容好不好他们没办法负责也不应该背锅。
导演和编剧,是C位也是背锅位。
当这两个角色由同一个人来扮演的时候,他就掌握了对内容无限的权力和无限的责任。
有任何骚想法他都可以拿出来用,怎么取舍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是好结局、坏结局还是开放式结局,都由他一个人决定。
做得好,没人能和他抢功。
挨骂的时候,也没法把别人丢出来分锅。
不要听劝。
听自己的。
二
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我一贯的态度,就是做内容必须要专断独行。
不能听劝。
为什么?
不是因为我是天才,也不是因为我是对的,而是要方便“归因”。
一个内容如果让一群人参与,它最后效果好,不知道是因为哪个人的哪句话才好的;
效果差,也不知道是因为谁的原因才差的。
就算想改进都不知道怎么改,因为变量实在是太多了,这就变成了一个没办法准确归因的混沌系统。
但只要一篇文章有明确的归因,就算写的是坨大便,起码也能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下次能不能变得更好,起码不要便秘。
当然了,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只是让创作者的损耗变低,不代表一定能出好作品。
即使是《中国奇谭》里,也有评分低口碑差的集数。
因为还存在这个创作者本来水平就有限的情况,0的损耗再少也还是0,不会变成1。
但损耗低了,至少作品水平和创作者的水平就可以画等号了。
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不存在编剧行但导演不行导致拍不出效果。
就算有一两个集数掉了链子,观众不喜欢归不喜欢,但也知道是这个导演自己的问题,不是整个《中国奇谭》的问题,更不是其他集数导演的问题。
不要听劝,要自己干。
三
《中国奇谭》能做到低损耗,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它是部动画,不需要考虑演员演技问题。
很多涉及到真人拍摄的片子,因为有演员的加入,损耗会加大。
再天才的想法,再牛X的导演,演员只会12345678,拍出来也是麻瓜。
但这时候问题来了。
天才的演员遇到垃圾剧本,也不行。
演员看了也难受,这什么弱智编剧,写的东西根本没法演。
但凡是需要真人出镜的内容,除非创作者连演员也一肩挑了,自编自导自演,不然还是没办法做到真正的专断独行。
再次强调,专断独行不是说一定出好东西。
而是专断独行可以低损耗的把一个人完整的才华展现。
可能超神,也可能超鬼。
就像毕志飞老师也很独,自编自导自演,把人类喜剧精华展示的就很淋漓尽致。
甚至你越天才,设计的角色越有深度,演员想演好就越难。
《三体》电视剧口碑够炸裂了吧,很多观众依然对王传君演的丁仪不满,一定要给整部剧扣上一分。
这时候,《中国奇谭》的另一个优势来了。
《中国奇谭》它是部动画呀,直接省掉了调教演员这一步。
里面的角色都是纸片人,你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让他们做什么表情就做什么表情,不存在理解不了,也不存在传达不到位。
国漫老出烂作品,真不是因为中国缺优秀的创作者。
《中国奇谭》就证明了我们不仅有优秀创作者,而且有很多。
但中国动漫缺少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体系,这就导致优秀创作者和好作品之间,存在大量中间商赚差价。
很多好想法好内容,在被观众看到之前就已经被损耗掉了。
如果一个人就能用各种工具包圆创作的全部流程,中国动漫肯定人才辈出,国漫粉丝天天过年。
无数个人公众号,一支笔就可以生花。
无数个人up更证明了这一点,就连《三体》的影视化,目前口碑最佳最没有黑点的,也依然是拿方块人做的《我的三体》。
这是,0损耗。
天才还是大便,一眼可见。
看就好了,不需要劝。
但电影电视剧动画,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需要团队配合的工作,一个人的优秀没有用。
打过MOBA类游戏的都知道,一神带四坑,最后的结果一定还是坑。
你操作再秀、再会刷经济,你杀得也没队友送得快。
《中国奇谭》一集不长,创作者还能用个人能力覆盖,但一整部电影呢?一部电视剧呢?一部几十集的动画呢?
累死你,你也忙不过来。
就算你自己不怕累死,资方也不可能等你这么久。
你是慢慢打磨了,人家不要赚钱的吗?
大家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下吧。
要么工业化足够成熟,行业里的每个人,包括创作者,都只是体系内的一个齿轮,创作者只需要考虑怎么弄出最牛叉的创意和最好看的剧情就行了,作品会自己像流水线一样下饺子——韩剧和日漫都是这个模式。
要么完全不要工业化,就纯粹搞手工作坊模式,不计成本地靠天才的个人能力一点点磨——当年那批牛X的动画就是这么诞生的。
但现在的困境就是两边不靠,工业化没成熟,手工作坊的时代也过去了。
四
有人觉得《中国奇谭》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动画有希望了,以后大家都照着做就好了。
我也希望是这样,但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中国奇谭》是过去手工作坊模式的一次复现。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因为产出太不稳定了,极度依赖天才的发挥。
就比如《中国奇谭》的第一集和第三集,你会觉得这是同一个水平线的东西吗?
但是没办法啊,在行业实现整体的工业化之前,只有创作模式越专断独行的作品,才越有可能出佳作。
为什么中国的小说就一直很牛X,因为小说压根就不需要工业化,小说的创作流程就决定了它必定是完完全全的专断独行。
你一支笔在手,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没有人能对你指手画脚教你怎么写,也不需要考虑演员能力问题。
决定情节好不好看的是你自己,决定角色动不动人的,还是你自己。
《中国奇谭》用的就是这种模式,编剧导演合一+不需要真人演员+一人只需要负责一集,决定了它的每一集都是这名导演个人能力的极致展现。
这种模式的下限有可能会特别低,因为没有人拦着,一但烂起来就没有底线了。
但它的上限,可以高到天上。
不缺天才,只缺让天才低损耗的机会。
让天才自己干,少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 (ID:banfoSB),作者:白团 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