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2-15 12:36

常州,被低估的新能源之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雪,编辑:张丽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虽然我知道常州的产业生态好,但真正给我触动的却是在医院,有一次,我排队挂号,听到好几个人聊天或者打电话都在聊我们产业的事情,很相关。这一刻我觉得我自己来对了。”近日,一位创业者在跟我们交流中如此谈到,几年前,他把公司从北京迁到了常州。


常州,一个地处长三角的制造业重镇,此前,在省外有合肥,省内有苏州的背景下,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然而最近两年,不声不响的常州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且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


另一个数据是,仅仅是在常州的金坛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已达到100余家,其中涉及到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的企业已接近30家。


与此同时,在常州市市委书记陈金虎开年的一份讲话中,我们看到,2022年的常州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新能源产业强势增长,产业集聚度全国第5,投资热度全国第1。


具体到投资机构侧,我们发现,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深创投、海松资本、中科创星、招银国际、哈勃投资、春华创投等一众机构都在常州有所布局。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开始,几家头部美元基金也纷纷在跟常州谈合作。


最近伴随着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新目标以及多年前抄底中创新航的故事再次被提及,常州开始成为了VC/PE不能再忽视的城市。


一、两个IPO引来的关注


据悉,常州最近两年受到的关注度是逐步上升的,如果非要找一个时间节点,大家普遍认为一个小高潮是在去年。而这个热度是两个IPO引来的。


第一个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中创新航。


去年,中创新航成为了第一家登陆港股的电池制造商。数据显示,在2022 上半年,中创新航以8.35GWh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三位、全球排名第七位,是行业内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创新航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甚至前几年它还在破产边缘徘徊。


而之所以能够顺利起死回生,翻盘上市,可以说是常州的功劳。在其危难之际,将中创新航招引到当地,并投入28亿元重金,完成子母公司身份转换,让中创新航完成从濒临破产到风光上市的转变。在IPO前,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旗下金沙科技投资公司是中创新航最大股东。


第二个则是还在申请登陆科创板的蜂巢能源。


2022年11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蜂巢能源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拟募资额将达到150亿元人民币,超过此前在港股IPO的中创新航募资总额。


而这家公司脱胎于长城汽车,早在2018年2月,注资高达13亿元的蜂巢能源,便将总部落户于常州市。


而关于募资的用途,蜂巢能源招股书中也提到,投入公司在常州、湖州、遂宁和无锡的电池生产项目与研发中心,以及三元电池、无钴电池、短刀电池以及其他新型电池开发。


再加上陆续落地在常州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可见,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


正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超140%,连续两年实现产业倍增;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国产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水面之下,近两年来,常州共有47家新能源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超500亿元。作为国内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常州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布局了贝特瑞、北汽新能源、星星充电等一批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企业。


二、明星项目扎堆


其实除了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在常州的独角兽和明星企业也比比皆是。


一位到访过常州的朋友告诉我,在常州有一个中关村创智园,这也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家科技产业园区。


不同于现在北京中关村大街的萧条,那里并排坐落着很多新能源行业的头部企业,像是北汽、宁德时代、比亚迪、上汽、中创新航等。当然,现在这个名单也在被越写越长,比如牛创新能源、中科海纳、卫蓝新能源、蜂巢能源、理想等。


而这些企业选择加入常州,最明显的就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企业肯定愿意去更容易让自己成功的地方,就像硅谷,不是大企业把硅谷带起来的,而是企业到了硅谷才能长大。”一位受访对象如此谈到。


常州的产业生态到底有厉害?以动力电池为例,在动力电池领域有32个上下游环节,而常州已经布局了30个。另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企业可以不出常州就配齐自己生产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带给常州的最大优势,就是企业之间相互配套,降低了物流成本和沟通成本。这对于常州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非常有帮助,这种模式将会是大势所趋。”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再以9号机器人为例。这个公司当时是从天津大学的地下室里发展起来的,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到了常州。当时除了常州,他们还有其他备选,但最终选择常州,是因为常州也是一个电机之乡,他们需要的很多配件,不出常州就可以买到。


常州有很多的隐形冠军,常州本身的产业基础,就会吸引到一些头部企业,这些企业过来后,又会带动它的上下游跟过来,从而形成了一个“飞轮效应”。


在常州负责部分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提到,随着常州的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他明显感受到了企业和投资机构对常州上涨的热情,很多人甚至会跟他打听常州最新的项目和产业消息,这在前几年是完全没有过的。


在营商环境方面,有创业者也认为比较幸福。以科教园来讲,企业确定入驻后,从工商注册开始就有专门的人负责代办和帮办,而且一事一议,企业入驻没有条条框框的要求。


三、“常州,压对了”


谈到常州的新能源布局,多位受访者都认为,常州此前是被低估的,而且在他们看来,如今常州喊出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标,并非是空想,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实。


谈及常州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契机,还要从上世纪说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常州已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当时常州整车生产规模超过3000辆,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


同时,常州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此外,在很多年前,常州的GDP一度是超过无锡、苏州的。


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以及经济发达的底气,让常州拥有了围绕新能源布局的主动性。一个细节是,早在十二年前,常州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而那时,新能源尚且不在大家的关注范畴之中。


与此同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多年前便在溧阳成立了研究院。我们知道,中科院物理所的项目比较前沿,周期又很长。直到现在,一些早期孵化的项目才渐渐显露出来,这之中最明显的就是中科海纳和卫蓝新能源了。


2017年成立的中科海钠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同样,最新估值高达180亿人民币的卫蓝新能源,在去年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备受资本追捧。而它的背后是中科院物理所的三位男人——陈立泉、俞会根、李泓。


巧合的是,这两家中科院物理所孵化出来的电池企业生产前大批量的中试验证都在常州完成。


更早之前的2016年,常州溧阳与彼时尚未显山露水的宁德时代就一拍即合,使得如今常州成为了宁德时代在国内的第二个研发和生产总部。


一位见证了常州新能源发展的业内人士感叹道:“我们只是看到了常州爆发的时候,却鲜有人知这背后的多年的布局与付出,只能说常州这次压对了。”


接连投了几个常州新能源项目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也提到,常州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要比我们想的布局得还要早,还要深。


四、摆在明面的优势与短板


上文中,我们反复提到了常州的产业基础与集群优势,比如,常州新能源产业链相对完整,能够覆盖97%的环节。再比如,常州也拥有国内绝无仅有的“发电、储能、输送、应用”产业闭环。


但长久以来,常州更多的是扮演幕后者的角色,知名度比苏州、无锡差很多,由于离上海较远,地理位置也并不占优。


此外,不止一位采访对象提到了常州在高端人才吸引上的一个短板。


以常州科教城为例,据悉,此前该园区有六所大学,除了常州大学外,其余五所都是普通高职院校,但即便如此,这些学校的就业率也能达到90%以上,毕业生非常抢手,可见,常州对高端人才的缺乏程度。


当然,常州也意识到了这个不足,并通过引进一批高校在常州本地设立科研院所的方式,来补充在科研方面的资源,这些院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北京化工等等。


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常州也并不如其他地方大手笔,不会去承诺给到企业大额的资金补贴或者税收优惠,在政策制定上,就是常规的给企业配套多少厂房或者一定期限的免租。“在这点上,常州甚至比不上苏州和无锡。”


值得关注的是,常州在今年也在开始转变,比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上,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加入“常州新能源军团”。


另一方面,也有投资人认为常州选择从新能源电池制造为切入口,专注地打造一个产业链,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常州不仅避开了跟其他资金雄厚的城市在新能源整车企业上的争夺,也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这里也要再次提到合肥和苏州了,与合肥相比,常州的资金实力,不允许有太多的大张大合,同时也缺乏像中科大那样优质的科教资源,与苏州相比,常州也并没有享受到上海企业和人才外溢带来的加持。


如此,常州最核心的打法也比较明显了,就是通过打造生态,引进企业,并扶持更多的投资机构进驻常州。另外,当我们问及常州的对标地是哪里时,很多人认为常州的特色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也不存在可以对标的城市,而且其路径也是无法复制的。


最近一两年,常州的地方政府资金也比较活跃,去年年底,常州发布相关文件,文件显示,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作为市级一级母基金,下设两个专项母基金——分别是常州市产业投资基金、常州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并由两支基金出资参股子基金或对企业直接投资。


当然,除了企业,也吸引了VC/PE的加入。常州市引进了国电投、IDG、武岳峰科创等大型央企及创投机构,先后增设8只行业子基金,财政资金放大超7倍,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300多个。


比如此前IDG资本联合基金战略投资方中华煤气,成立国内首支零碳科技投资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首期募资规模为50亿。而该基金正是落地常州,并得到常州市、武进区两级引导基金的支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张雪,编辑:张丽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