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盟CFCA(ID:felidchina),作者:宋大昭,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周处传》记载了1700多年前西晋时期猛人周处的事迹:这位江苏宜兴的少年因作恶一方而被与南山猛虎(华南虎)、水中蛟龙(疑为鳄鱼)并列为三害。周处后来一发狠,南山杀虎、下河灭蛟,乡亲们一度以为他在水里和蛟龙同归于尽而额手称庆。
不过生还的周处幡然醒悟,从此好好做人,成就一番功名,最后战死沙场,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周处除三害”连环画 图片来源:网络
我查了一下,周处打虎的地方应为南山——如今在宜兴隔壁,我老家常州正好有个挺有名的景区叫南山竹海,怀疑和当初周处打虎的南山是一个地方。
这地方大抵属于天目山脉的北部余脉,宜兴也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多山之地,属于天目山脉的动物群落。因此向北扩张,虎、豹、云豹、金猫等物种均能在这一区域找到最后的踪迹。
1965年3~4月,宜兴民兵姚洪根在龙池山用步枪打死老虎一只,据记录体重为48kg,疑似一只幼虎。
龙池山如今也是个景区,这里到南山竹海景区直线距离大约16公里。
相隔1700年,宜兴先后有两只老虎在同一片山区被打死。
自此之后,江苏再无野生虎的记录。
二
在这里考古倒不是在研究华南虎的兴亡史,而是说其实江苏也曾经有不错的生物多样性。毕竟有虎在,说明生态系统很高级且完整。
搞了好多年的动物保护,也在不少地方调查过,但我从没在自己老家去看看山里都有啥。
虽然小时候经常去田里抓小龙虾、黄鳝和蛇,但那时候进山确实远了点——常州的山大都在西南边靠近江苏宜兴、溧水和安徽郎溪的地方,到市区比较远,那时候没什么机会。因此这个好奇心只能等到现在才有机会满足。
2023年元旦那两天,我叫上月捐人青峰,打算去金坛市的茅山(就是茅山道士的那个茅山)装几个红外相机看看山里都有啥动物。
这样的林子里能有什么动物呢?©大猫
之所以去茅山,是因为我在秋季去茅山看迁徙猛禽的时候发现这地方似乎还挺适合动物:这座跨越金坛市(隶属常州市)和句容市(隶属镇江市)的山体南北纵横约30公里,东西横向平均也有1公里,也算是一片不小的山。虽然和更往南的溧阳-宜兴山区尚有几十公里的距离,但其地理位置上相对独立且面积也不小。
这种孤岛式的环境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生态孤岛到底是庇佑了一些野生动物呢,还是动物基本灭绝了。
我们带了4个红外相机。我的计划是在山脊上装两个,在山沟里装两个。
山脊上有一条很明显的小路,我们在小路上放了一个,在阳坡的林子里放了一个。沿途看到了一些粪便,像是猴子的,还有一些野猪的拱痕。
毫无意外地拍到了野猪 作者供图
在沟谷里选点时颇费一番周折。山虽不大,但是这里的林子兼具南北方森林的特点。既有不少南方常见的经济林木:杉木林,也有一些落叶乔木(有不少像是麻栎)和常绿的树种,毛竹也不少。
我们尽量避开了多样性非常低的竹林和杉木林,在阔叶林多的地方放了一台相机。由于2022年南方天旱,因此沟里很干,看不出很多动物活动的痕迹。
第四台相机有故障,因此就只放了这三个。
我们决定在这棵树上绑一台相机 作者供图
这种家乡自然观察很有趣,在收回红外相机的素材之前,你完全不知道山里都有啥。
我幻想着这里也许还有豹猫、獐子,甚至小灵猫、甚至穿山甲。毕竟这些东西过去都有的,而且上海有小灵猫、南京救助过穿山甲,谁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呢。
半个月后我们来回收红外相机,顺便多带了两台打算补充一些点位。
通常在一个不大的区域放红外相机,花两三个月基本就能说明问题了。
然后上周二的时候青峰又去收了一次。对于这座大家只知道有道士的山里究竟还有什么野生动物,我们就大致清楚了一些。
家乡林子里有哪些野生动物,马上揭晓了 作者供图
三
下面是本次拍到的野生动物物种:
貉、鼬獾、果子狸、华南兔、野猪、猕猴(归化种群)。
貉
鼬獾
这是果子狸的尾巴
夜晚华南兔警惕地竖起耳朵
风一样的野猪
猕猴总是结伴而行 作者供图
物种不多,没啥惊喜,甚至有所遗憾:我本以为有蹄类至少要多一种獐子甚至小麂的,毕竟南京的紫金山都有獐子。
由于时间尚短,这次家乡自然观察还不能去说动物的数量多少。让我感兴趣的主要是下面两点:
1. 与历史相比,这种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孤岛失去了什么动物?剩下的这些为什么能活下来?
2. 在这种高度人为影响的环境里,它们的行为有什么特点?
要准确查到这一带过去有什么动物还比较费劲。因为基本查不到现代的科研调查报告或者论文,自然也看不到历史背景的科学描述。
于是我又开始翻阅地方志,在花了3次29元一共87元钱后,我买了金坛(1992)、溧阳(1990)、宜兴(1988)的县志电子版,终于查到了这些地方野生动物的记录:
溧阳:刺猬、蝙蝠、穿山甲、草兔、家鼠、田鼠、竹鼠、豪猪、金钱豹、狼、草狐、貉(狗獾)、豺、黄鼬(黄鼠狼)、山獾、猪獾、水獭、果子狸、豹猫、野猪、黄麂、獐、松鼠等。
金坛:主要有狼、獐、麂、豹、豺、獾(猪獾、狗獾)、松鼠、蝙蝠。还有少量的狐、狸、 野猫(狸)、麂子、刺猬、黄鼬(黄鼠狼)、野兔、香狸猫、水獭、穿山甲(现已极少见)。
宜兴:虎、豹、狼、獐、麂、野猪、果子狸、狐、野猫、刺猬、貉、黄鼬、松鼠、穿山甲、野兔、蝙蝠。
这其中并不包括猕猴
这些县志的描述总体而言是简陋的,里面显然有些错误或者不严谨的地方。从地理区系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这三个县志其实说的是同一片地方,但是对待野生动物这方面,显然不同的县重视程度也不同。
溧阳在我看来最严谨,是唯一把豹猫的中文名说对了的(宜兴和金坛都写为“野猫”),以及准确描述了“金钱豹”、“黄麂”和家鼠、田鼠、竹鼠等小型啮齿目。但溧阳也有搞错了的,比如把貉与狗獾混为一谈。山獾则应为鼬獾的民间叫法。综合来看,我觉得溧阳县志的物种描述是最值得参考的。
夜晚出现的貉
金坛的“香狸猫”我很感兴趣,看上去很像是小灵猫的记录,但也不排除为果子狸。不过民间说的香狸猫通常指能分泌灵猫香的大灵猫、小灵猫,特别是江浙一带现在只有小灵猫和果子狸两种灵猫(过去还有大灵猫),是小灵猫的可能性较大。
这是上海的小灵猫 by 复旦大学
只有宜兴有虎的记录,这说明虎的历史分布更加靠近天目山脉,而进入平原地带的金坛和溧阳,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就已经没有虎的记录了。但宜兴的记录很是随意,一些基础物种如猪獾、狗獾、果子狸等都没有记录,这显然是工作不细致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份县志全都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可以认为是当时野生动物的记录,而不是古代记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我认为这里面有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比如虎,其实没有证据表明那时候宜兴还有老虎存在(但并不能说一定没有);另一方面,物种记录应该有所缺失。
比如中华鬣羚,去年常州就“救助”了一只。当时我们也曾经呼吁尽快把它放了,后来据说还没来得及放掉就死在淹城动物园了。我们推测,这只鬣羚应该也是从宜兴一带的山里跑出来的。如果现在都还有,那么30多年前没有道理没有。
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救助”的鬣羚(可戳:江苏好不容易出现一只鬣羚,就被关进动物园了?) 图片来源:网络
而有些记录则可能是由于当时对物种分类不严谨而导致缺失。
比如云豹、金猫,在民间会被叫做洪春豹、荷叶豹等,但在官方记录里可能都被简称为“豹”,而我们比较确定,浙江、安徽与苏南山区相连的山脉都曾经有这两种中型猫科动物的分布。因此我们其实不能确定县志里记录的“豹”究竟是指金钱豹还是兼有云豹、金猫。
此外我们知道,虎的生存需要依靠大型的鹿,除去古代在太湖流域存在的麋鹿之外,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苏南这片山区应有华南梅花鹿分布(如今最近的野外分布区在浙江清凉峰)。南方老虎另一种主要猎物:水鹿,则可能在近代从来没有分布到这一区域。
我们可以据此来对比一下历时30年,苏南宜溧-宁镇山区在兽类上的差别:
这个表里,确认有记录的打了“√”,疑似有但还没确认的打了“?”。
其中“推测现存物种”包括了一直在南京附近利用红外相机做自然观察的“青山陉”的成员ck提供的红外素材以及一些访谈和新闻线索,这次他也参加了我们的野外活动并支持了一台红外相机。
简单地说,苏南山区的大型食肉动物全面失守,豺狼虎豹无一幸免。这没什么奇怪的,在整个华东华南地区莫不如此。
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这种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的江南,就这么一点点丘陵山地,非常容易受到人类干扰,居然过去也有这么多大型猛兽。而且有些信息也得到了其他的一些验证,比如同去检查相机的dodo就说她一个金坛的同事说30年前这边还有狼——这与县志的描述是吻合的。
比较可怕的是一些基础的有蹄类和小型食肉动物,比如小麂和豹猫,居然也没有。这就比较触及灵魂了,因为在30年前,这两种动物还是普便存在的。如果说在中国三江源、珠峰这些是生态系统完整度的天花板,那么茅山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说已经低到地下室了。
像豹猫、水獭、小麂、小灵猫这种过去分布广、数量大、对环境适应力强的物种如今踪迹难觅,充分说明了狩猎的强度非常大。
目前拍到的第一批兽类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环境适应力强、繁殖能力强、经济价值不高、与人冲突不大、且善于改变自己。
就像野猪,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除了不怕人的猕猴外,貉、华南兔、鼬獾、果子狸、狗獾均完全选择在夜间活动,避开白天人类的活动。这几个物种里,后三者确实为夜行为主的动物,而貉与华南兔是昼夜都活动的。
野猪在白天和晚上均有活动。但其行为特点颇有意思:在一条驴友较多的小路上,晚上活动的野猪较为活动自如,白天则迅速通过不敢在路上停留;而在离开小路的山坡上,此处基本没有人来,因此白天野猪也敢于自如活动。
夜晚野猪们聚在一起拱食,不知道因为什么突然四散奔逃
看素材的时候我觉得这些动物很可怜。即便在这么一个到处是道观的山上,它们依然如此怕人,而不是像在藏区的寺庙那样,大摇大摆地来向人们要吃的。
四
事实上目前我们拍到的兽类物种数量也就跟南京红山动物园的野生住户差不多,根据陈老湿的红外调查,红山动物园里也住着貉、鼬獾、狗獾等本地物种,此外还有一只来路不明的果子狸和逃逸+放生=建立家庭的豪猪,也就是没有野猪这种大家伙而已。但茅山面积是红山动物园的300倍,就这点东西实在说不过去。
希望在哪里?
有些物种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比如我们从三个县志都可以看到,至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穿山甲都是存在的,可见这东西过去在苏南山区是广泛分布的。青山陉的ck说这边确实可以期待一下穿山甲,因为坊间传闻,过去几年偶尔会有一些捕获记录。
豹猫也是如此。我们常说豹猫是生态保护的底线物种,我确实不愿意相信这边已经把豹猫搞绝了。即便茅山没有,浙江的豹猫种群沿着天目山脉扩散到宜兴、溧阳山区应是合理的,下次我们应该去溧阳的山区碰碰运气。
春天来了,一些冬眠的动物也将活跃起来。我期待茅山尽快把几种鼬科拍全,比如猪獾、黄鼬,没准还有黄腹鼬。
猕猴频繁出现,但没有见到黄大仙
茅山这座孤岛式的山看来还有其他有蹄类的希望非常渺茫了。不知道我们在茅山以南的溧阳山区是否能找到其他的有蹄类,特别是小麂。南方的山里若听不到麂子的吠叫,那就实在过于冷清了。
我们的这种自然观察虽然算不上什么正经调查,但持续下去一是能让感兴趣的爱好者们在家门口就能与野生动物打打交道,填补一些自然缺失;二是积累下去或许也能扫除一点灯下黑,让家乡的人们知道自家的生物多样性到底是咋回事。毕竟观鸟活动现在哪都有,但兽类的观察还是非常缺乏。
知道是咋回事了,可能就能做点保护的事。
兔子总是在夜晚活动
说句题外话,现在新闻媒体有个很不好的习惯,甭管拍到啥动物都能向“XXX动物消失多年后现身,说明XXX地方生态向好”这个方向去走。从来看不到哪里在做完调查后说“我这地方不行,动物比历史记录少多了,以后要加强保护!”
几十年前动物总体是比现在多的,只是那时候没有红外相机拍不到。
若我们不能正视那些默默消失的豹猫、穿山甲、水獭、小麂们,则任何赞美均无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盟CFCA(ID:felidchina),作者:宋大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