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题图来自:《九品芝麻官》
说起“道德滑坡”,不少人都会归咎于市场经济。这当然是荒谬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从世界文明史来看,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和文明度更高的地区,都是经济发达之地。老话也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德沦丧与经济的关系,更多是因为市场的不充分,或者说是没有建立真正完善的市场,反而受到太多干扰,比如权力的寻租等。
在道德问题上呼唤“传统”,将古代社会想象为鸡犬相闻的单纯时代,也非常可笑。生产资料和物质的匮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自上而下的“道德轻蔑”——虽然嘴上将“道德”看得极重。
之所以说“轻蔑”,看看历史上中国人强调的“优点”就明白了:政治斗争的血腥龌龊自不必说,民间故事所推崇的多是动不动就掐指一算,或是给人塞几个锦囊的“军师”,对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苗光义等人极尽神话。至于日常生活,相比嘴上对道德的推崇,实际上人们更重视的显然是“精明”这样的特质。“没心眼的好人=傻”,是许多人认同的社会等式。
对道德的轻蔑,本质上是因为中国人对社会关系和等级身份的看重。“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这个概念,如今似乎是文明社会的基准,但在中国式语境里却是负面的。从古至今,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处世哲学就是“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中国人更强调的是相互依存,而非独立自主。这就使得人们必须建构关系圈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类似伯牙子期这种单纯的知音固然是千古佳话,但也仅仅是佳话,大多数人在内心里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显然更认同人的“有用性”,对方的社会地位、职位和关系网,显然比他喜欢读什么书、有什么高雅爱好更重要,一个人的价值,更大程度上在于将来能否“用得上”。所以,“契约社会”一直遥远,“熟人社会”倒是常态。
这种功利性的依存关系,必然导致对权威的依附。家庭中强调父权、手工业中强调师徒关系,官僚体系则强调上下级关系。在这种依附关系中,“服从”显然比“独立个体的人格”重要得多。今天随便跑去问一个小领导,他都会强调“有个性的人难管理,服从性高的人才成熟靠谱”,这里所说的“有个性”,甚至未必是真正的个性,只是“不够服从”。
这就导致了中国人普遍缺乏抽象的正义原则,因为是非观念不是根植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而是根据社会圈子而变化,一个人无法“自己对自己负责”。一件事情,你觉得错了,那不等于错了,领导也觉得错了,那才是真的错了,如果领导认为是对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扭转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硬要把领导掰过来。至于事情本身的对错,在大多数时候反而都变成了最次要的事情。
在历史上,类似的对错之争太多了,即使它们关乎人命。一个历史人物被杀,决定其命运的往往不是他是否论罪当诛,而是皇帝与各方面派系认为他是否必须死。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当事人做错过什么多半不重要。
当然,“权威依附”只是道德轻蔑的一个表现方面,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两个普通人不涉及权力和地位高低的普通来往,也呈现出对道德的轻蔑。或者说,他们往往只强调“熟人道德”。
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成年人在公交车上抢座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我没少见过。一个准备下车的人,随时会变成几个人的“猎物”,大家一边脚下摆好起跑姿势,一边观察周围“竞争对手”的动作,简直是常态。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熟人相见,两个人客客气气,守着空座位你让我我让你,客气半天谁也不肯坐。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第三方陌生人想坐下来呢?门都没有,因为这俩人一边互相客气,一边很有默契地封住那个座位,不给第三人机会。
这就是典型的“熟人道德”,为了一个座位,陌生人可以抢甚至大打出手,丝毫不管什么叫做文明,什么叫做体面,但两个熟人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种处世方式,全世界都会或多或少在一些人身上存在,但出现的概率绝不一样。一个有着强调“独立个体”传统的国家,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但在一个强调“互相依存”的国家就恰恰相反,人们的面子只存在于熟人领域。
很多年前,我在一间酒店里吃自助早餐。一个大妈吃完还不够,掏出一个塑料袋,偷偷将包子鸡蛋蛋糕往里塞。她的女儿明显觉得很丢人,一直在旁边拉扯她。大妈回头白了一眼,说“怕什么,这里又没人认识我们。”
这话当然很可笑,但却暴露了一个“传统”的道德观:有熟人时才讲道德和文明,没有的时候就不讲。如果一个人遵循这种传统,那么就会很容易变成这样的人:没人看见的时候,就可以不等红绿灯,地铁口没有检票(欧洲许多国家都是如此),那就可以逃票……
他们没想过的是,只对熟人讲道德,带来的是大环境的崩坏,最终也会导致“熟人道德”难以维系。这就好比一个旅游区,对游客大宰特宰,“反正这些人也就来一次”,导致门可罗雀,大家都混不下去,最后能做的是什么?唯有杀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